《伦理学善恶》PPT课件.ppt
,第十四讲:基本概念善恶,一、关于“善”这个概念中文词意善:善良、慈善、善心、善行,心地仁爱,品质淳厚的意思。恶:恶品、恶行,心地恶毒,品行不端的意思。説文解字,善与“義”、“美”同义。段玉裁在说文解字注中认为,善、義、美三字,都从羊字,“羊”就是祥的意思,所以,善、義、美的意义相同,都表示“吉祥”。,“义”(羊、我)“羊”被认为是聪明正直、公忠无私、极有智慧的动物,进而成为吉祥、幸福、美丽、善良的象征。“我”本义并不是人称代词,而是特指一种戈形的兵器,进而引申为用武器自卫。用“我”的力量,保卫那些美、善、吉祥的事物,捍卫其中的价值,从而在言行举动、德行人品等方面,都表现出具有感染力甚至威慑力的尊严,成为他人学习的道德榜样。义,后进一步引申,规范、义务、善等。代表着人生的超高价值、庄严境界、终极目标。,“恶”的意义,说文解字,“恶,过也。”说文解字注中说:“人有过曰恶,人有过而人憎之,亦曰恶”。“君子以遏恶扬善,顺天休命”易传“积善之家,必有余庆。积不善之家,必有余殃”易传“彰善瘅恶”尚书“善不积不足以成名,恶不积不足以灭身”易经系辞,英语词义:(1)某种是好的东西,某种符合宇宙道德秩序的东西,值得称赞的特征,好的要素或部分。(2)繁荣或福利的促进,某种有用的或有益的东西。(3)个人的具有固有价值而非通常价值的属性。(4)为达到目的需要的品质,不道德行为的证据。,麦金太尔考察“善”的含义的演变在古希腊荷马诗中,“善的”是专门用于描述荷马贵族角色的述词;它是一个赞美词,可以与史诗中描述理想人物的品质的词互换;它是一个评价词,一个人以某种方式行动或履行他的职责,就足以称他为善。,善与恶是伦理学的基本概念,是对人们行为做肯定或否定评价的最一般的道德概念。善是对符合一定社会或阶级的道德原则和规范的行为或事件的肯定评价,恶是对违背一定社会或阶级的道德原则和规范的行为或事件的否定评价。,在中国伦理理论中,善恶往往与人性问题相联系,与“义利之争”密切相关。在西方伦理理论中,善恶在古希腊是从理性和灵魂中引申出道德,把知识和理念作为善;中世纪把善解释为上帝意志的表现;在近代,从人的自然本性说明善恶的来源,从善良意志、绝对观念等抽象精神中引申出善恶。,马克思主义伦理学,善恶反映一定的社会关系中人们的利益和实践活动的要求。善恶观念是人们在社会生活中形成的,并随着社会经济关系的变化而不断变化。评价善恶,最终必须以符合社会历史发展规律,符合最广大群众的根本利益和要求为标准。,试图给善下定义的有代表性的言论:苏格拉底:如果什么事情要成为善的,那么它就必须是可以依据某种规则来阐明的。柏拉图:善的理念是最高的理念。善必须是一个可以企求和令人神往的对象。因而必定是在超验的、超出这个世界的客体即形式之中。亚氏:为某物或某人活动的目标、意图或目的。休谟:把善视为人的愉快的、有益的感情。,康德:善是借助于理性而形成的精神,是被尊敬、被赞成的东西,具备客观价值的东西。功利主义:承认功利或最大幸福原则为道德的基础这一信条,就是坚持行为的正确与该行为增进幸福的趋向成比例。罗尔斯:自由主义允许各种关于不同社会成员寻求善的自由,只要对这些善的追求是在正义的范围内进行的。施韦泽:善的本质是保存生命,促进生命。,善的概念的属性:善的绝对性和相对性:形而上之善,善的可变性。善的共同性和特殊性:共同属性,个别属性。善的共时性和历时性:相对稳定,变化性大。善的抽象性和具体性:普遍的,个体的。,善是人类社会中所称颂、尊敬、赞成、欲求、乐于接受的内在价值或固有价值,也是一种理念、信念或行为,是对个体和群体的精神生活有益的东西,是有助于个体生命全面发展和人类社会趋向完美,善是本然的,自在的,它因为其自身的缘故本身就是目的,而不是手段。,二、善恶评价标准1、善恶评价标准的相对性和绝对性不同种族、不同民俗、不同社会的评价善恶标准的差异,得出文化相对主义;不可通约;境遇论;存在主义,情感主义也支持相对性(1)阶级社会中,有利于统治阶级利益的善恶标准作为绝对性加以推行;(2)不同社会的善恶标准是不同的,但其目的是一致的;(3)善恶标准相对性与绝对性的统一;,2、善恶评价标准的主观性和客观性善恶标准是人制定的,情感主义否认善恶标准的客观性;道德相对主义;道德虚无主义;不可知论。善恶标准具有客观性,“天理”,上帝;(1)善恶标准是形式的主观性与内容的客观性的统一;(2)善恶标准是个体的主观性与整体的客观性的统一;,3、善恶评价标准的具体性和普遍性善恶标准是历史的、变化的、具体的;又是相同的、普遍的;善恶标准是评价主体的具体性与约束对象的普遍性的统一;善恶标准的普遍性是对具体性的抽象和概括;,思考题:善恶这对基本概念的特性下一节:基本概念公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