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计账项调整》PPT课件.ppt
第四讲 会计账项调整,一、两类不同性质的会计核算业务:(参见教材 P188)1、经济业务:企业经济活动的具体事项,发生时有从事具 体经济业务的部门或人员所提供的原始凭证 作为会计核算的依据。对这类业务的会计核 算一般在平时业务发生时进行。2、纯核算业务:对会计账面原有记录进行调整或结转(这 时企业并未发生实际的经济活动,所以没有 具体业务部门或人员提供原始凭证)。这类 业务一般在会计期末进行,所依据的是会计 部门自己编制的原始凭证。这类业务包括:(1)账项调整(即会计循环的第3步骤);(2)结账(即会计循环的第5步骤)。,二、会计账项调整包括的内容:(参见教材 P190)在一般情况下,当涉及收入或费用的经济业务发生时,对收入或费用可以马上确认入账,而不必到会计期末通 过账项调整来确认入账。,但在某些特定情况下,当涉及收入或费用的经济业务 发生时,按权责发生制的要求,对收入或费用不能马上 确认入账,而要到本期的期末或以后会计期间的期末,通过账项调整来确认入账。另外,按谨慎性原则的要求,对于企业未来有可能发 生的损失,也要通过期末账项调整来确认入账。应计项目调整 账项 递延项目调整 依据权责发生制原则 调整 计提固定资产折旧 估计项目调整 确认资产减值损失 依据谨慎性原则,三、应计项目调整:(1)应计收入:尚未收款、但按权责发生制的要求应确认 入账的收入。,例:某厂8月初出租一台生产设备,期限3个月,每月租 金2000元。合同约定,租赁期满一次性收取租金。有关账务处理:8月末 账项调整 借:应收账款 2000 贷:其他业务收入 2000 9月末 账项调整 借:应收账款 2000 贷:其他业务收入 2000 10月 收取租金时 借:银行存款 6000 贷:其他业务收入 2000 应收账款 4000 注意:教材 P191 有关说明。,(2)应计费用:尚未付款、但按权责发生制的要求应确认 入账的费用,又称“预提费用”。以上例:,生产设备租入方对租赁费的账务处理:8月末 账项调整 借:制造费用 2000 贷:预提费用 2000 9月末 账项调整 借:制造费用 2000 贷:预提费用 2000 10月 支付租金时 借:制造费用 2000 预提费用 4000 贷:银行存款 6000 注意:“预提费用”是一个负债类账户。(参见教材 P65 图3-3),四、递延项目调整:(1)预收收入:已收款、但按权责发生制的要求不应马上 确认入账的收入。,例:广告公司7月16日与客户签订为期1年广告服务 合同,广告费共计 24000元已一次性收讫,广 告服务从当天开始。有关账务处理:7月16日 收款时 借:银行存款 24000 贷:预收账款 24000 7月末 账项调整 借:预收账款 1000 贷:主营业务收入 1000 8月末 账项调整 借:预收账款 2000 贷:主营业务收入 2000,9月末 账项调整 借:预收账款 2000 贷:主营业务收入 2000,10月末 账项调整 在本例中,7月份的账务处理也可简化为:7月16日 收款时 借:银行存款 24000 贷:预收账款 23000 主营业务收入 1000 7月末不再进行账项调整。显然,这样处理对 7月末编制的会计报表没有影响。注意:“预收账款”是一个负债类账户。(见教材 P58 表3-3),(2)预付费用:已付款、但按权责发生制的要求不应马上 确认入账的费用,又称“待摊费用”。以上例:广告公司的客户对广告费用的账务处理:7月16日 付款时 借:待摊费用 24000,贷:银行存款 24000 7月末 账项调整 借:销售费用 1000 贷:待摊费用 1000 8月末 账项调整 借:销售费用 2000 贷:待摊费用 2000 9月末 账项调整 上述 7月份的账务处理也可简化为:7月16日 付款时 借:待摊费用 23000 销售费用 1000 贷:银行存款 24000 注意:“待摊费用”是一个资产类账户。(参见教材 P65 图3-3),五、估计项目调整:(一)固定资产折旧:1、基本概念:固定资产:使用期限较长(通常:超过一年)、单位,价值较高(超过规定标准)、在使用过程中 保持实物形态不变的资产。固定资产原始价值(简称“原价”或“原值”):为 取得固定资产、并使之达到预定可使用状态 所发生的全部支出。折旧:固定资产损耗的价值。固定资产净值(又称“折余价值”):固定资产原始 价值减去已经提取的全部折旧额(称“累计 折旧”)后的余额。,2、有关账户:固定资产 累计折旧企业增加的固 企业减少的固 企业减少的固 企业定期(每定资产的原始 定资产的原始 定资产的累计 月)计提的折,价值 价值 折旧额 旧额 期末余额:企 期末余额:企业现有固定资 业现有固定资产的原始价值 产累计折旧额“固定资产”账户的借方余额反映固定资产的原始价值,“累计折旧”账户的贷方余额反映固定资产已经计提的全部 折旧额。用“固定资产”账户的借方余额减去“累计折旧”账户的贷方余额即可算出固定资产净值。当固定资产减少(如售出或报废),其原价要从“固定资 产”账户借方余额中减去(即记入贷方),其累计折旧额则 要从“累计折旧”账户贷方余额中减去(即记入借方)。,例:某公司管理部门购入一台设备,实际支出共600000元。该设备预计使用五年,预计报废时净残值1200元。购入时 借:固定资产 600000 贷:银行存款 600000,每月末计提折旧(账项调整):借:管理费用 9980 贷:累计折旧 9980 折旧额的计算:应计折旧总额=600000 1200=598800元 年折旧额=598800/5=119760元 月折旧额=119760/12=9980元 注意:“累计折旧”是一个资产类账户(见教材 P57 表3-3P65 图3-3)。因为该账户是反映固定资产已损耗的价值(折旧增加也就是固定资产价值减少),所以其登记增加、减少及余额的借贷方向必定与“固定资产”账户相反。账户按用途和结构分类调整账户:见教材 P69-,3、在资产负债表上的列示:以上例:假定该设备已使用一年半,其累计折旧额 为179640元(998018),净值为420360元(600000-179640),在资产负债表上即列,示为:资 产 金 额 固定资产 420360(二)坏账准备:1、坏账:无法收回的应收款项。2、确认坏账的条件:(1)债务人破产或死亡,其破产财产或遗产无法清偿 债务。(2)债务人逾期 3年未能清偿债务。,3、处理坏账的方法(备抵法):会计期末通过计提坏账准 备(账项调整)将可能发生的坏账损失确认为 当期费用;应收款项确实无法收回时(即实际 确认坏账时)则冲减坏账准备。,例:某公司根据历年来发生坏账的实际情况,结合现时客 户信用状况,估算出应收账款平均损失率为5%。从01 年开始,每年末按应收账款余额的5%调整坏账准备。01年:年末应收账款余额为 50000元。02年:实际确认坏账 2000元,年末应收账款余额 为20000元。03年:收回以前确认的坏账 1200元,年末应收账 款余额为 30000元。账务处理:01年:年末计提(调整增加)坏账准备:借:资产减值损失 2500 贷:坏账准备 2500,02年:确认坏账:借:坏账准备 2000 贷:应收账款 2000 年末计提(调整增加)坏账准备:借:资产减值损失 500,贷:坏账准备 50003年:收回以前确认的坏账:借:应收账款 1200 贷:坏账准备 1200 借:银行存款 1200 贷:应收账款 1200 以上两笔分录也可以简化为一笔分录:借:银行存款 1200 贷:坏账准备 1200 年末调整减少坏账准备:借:坏账准备 700 贷:资产减值损失 700,“坏账准备”账户的登记:坏账准备01年 年末计提坏账准备 2500 年末余额 2500,02年 实际确认坏账 2000 年末计提坏账准备 500 年末余额 100003年 年末调整坏账准备 700 收回以前确认的坏账 1200 年末余额 1500 坏账准备(1)调整减少坏账准备(1)计提(调整增加)坏账 准备(2)实际确认的坏账(2)收回以前确认的坏账 期末余额:按规定比例调整 后的坏账准备实际计提数,“坏账准备”是一个资产类账户(见教材 P57 表3-3)。因为该账户是反映应收款项的预期损失(坏账准备增加 也就是预期能收回的应收款项减少),所以其登记增加、减少及余额的借贷方向必定与“应收账款”、“其他应,收款”等账户相反。按账户的用途和结构分类,“坏账准备”是一个调整(抵减)账户,贷方记增加数,借方记减少数,期初、期末余额在贷方。(见教材 P70)会计期末,用“应收账款”、“其他应收款”等账户 的借方余额减去相应的“坏账准备”账户贷方余额,即 可算出应收款项的净额(即应收款项的预期可收回金额)。“资产减值损失”是一个损益类(费用类)账户(见 教材 P59 表3-3),期末要结转“本年利润”账户。期 末结转后无余额。,六、账户按用途和结构分类:见教材 P64 着重说明:(一)债权债务结算账户:见教材 P67-例:本公司向客户 A 赊销商品,销售额20000元。,借:应收账款 A 20000 贷:主营业务收入 20000 借:银行存款 20000 贷:应收账款 A 20000 若本公司销售商品采用预收货款方式,则:借:银行存款 20000 贷:预收账款 A 20000 借:预收账款 A 20000 贷:主营业务收入 20000 从理论上说,本公司对客户 A 需要设置两个结算账户,即“应收账款”和“预收账款”,分别用于赊销和预收货款这 两种情况。思考:这样做有什么缺点?,在实际工作中,通常对同一个客户只设置一个结算账户,“应收账款”或“预收账款”。以上例:在只设置“应收账款”账户的情况下:赊销时:账务处理同前。,若预收货款,则:借:银行存款 20000 贷:应收账款 A 20000 借:应收账款 A 20000 贷:主营业务收入 20000(若只设置“预收账款”账户,做法以此类推)这样做的优点是:不仅可以减少开设的账户数,简化会计核算,而且可以使企业与客户之间的结算关系更加清晰。因为同一个客户的应收账款与预收账款可以互相抵消,两者的差额才反映出真正的结算关系:差额为借方余额就是应收账款,属于资产性质;差额为贷方余额则是预收账款,属于负债性质。,在企业的会计核算工作中,“应收账款”和“预收账款”都是作为债权债务结算账户来使用的。这两个账户的余额可能在借方(表示应收账款),也可能在贷方(表示预收账款)。,同样道理,“应付账款”和“预付账款”这两个账户在企业的会计核算工作中也是作为债权债务结算账户来使用 的。“预付账款”是一个资产类账户(见教材 P56 表3-3)从理论上说,企业对同一个供货商需要设置两个结算账户,即“应付账款”和“预付账款”,分别用于赊购和预付货款这两种情况。例如:(向供货商 B 购入商品)赊购时:借:库存商品 20000 贷:应付账款 B 20000 借:应付账款 B 20000 贷:银行存款 20000,预付货款时:借:预付账款 B 20000 贷:银行存款 20000 借:库存商品 20000 贷:预付账款 B 20000,在实际工作中,通常对同一个供货商只设置一个结算账户,“应付账款”或“预付账款”。以上例:在只设置“应付账款”账户的情况下:赊购时:账务处理同前。预付货款时:借:应付账款 B 20000 贷:银行存款 20000 借:库存商品 20000 贷:应付账款 B 20000(若只设置“预付账款”账户,做法以此类推)“应付账款”和“预付账款”这两个账户的余额可能在贷方(表示应付账款,属于负债性质),也可能在借方(表示预付账款,属于资产性质)。,(二)应收账款、应付账款及预收账款、预付账款在资产负 债表上的列示:注意:同一客户的应收账款与预收账款可以互相抵消,但 不同客户之间的应收账款与预收账款是不能互相抵消的。同,理,对同一供货商的应付账款与预付账款可以互相抵消,而 对不同供货商之间的应付账款与预付账款则不能互相抵消。所以在期末资产负债表上,应收、应付及预收、预付账款 应根据所属各明细账(注意:不能根据总账)的期末余额,结合相应的坏账准备账户期末余额,分别在资产项目“应收 账款”和“预付账款”以及负债项目“应付账款”和“预收 账款”中列示。(参见教材 P208 表9-2)1、资产项目:(1)“应收账款”:按应收账款、预收账款各明细账的 期末借方余额合计数,减去相应的坏账准备 账户期末贷方余额后的金额列示。,(2)“预付账款”:按应付账款、预付账款各明细账的 期末借方余额合计数列示。2、负债项目:(1)“应付账款”:按应付账款、预付账款各明细账的,期末贷方余额合计数列示。(2)“预收账款”:按应收账款、预收账款各明细账的 期末贷方余额合计数列示。例:总账期末余额 借方 贷方 所属明细账期末余额 借方 贷方 应收账款 12000 甲商场 42000 乙商场 30000 预收账款 28000 丙商场 36000 丁商场 8000 应付账款 62000 A 公司 14000 B 公司 80000 C 公司 4000 预付账款 19000 D 公司 25000 E 公司 6000,假定相应的坏账准备账户期末余额为贷方2000元。在期末 资产负债表上应列示为:,资 产 金 额 负债和所有者权益 金 额 应收账款 48000 应付账款 86000 预付账款 43000 预收账款 66000 表中:应收账款=42000+8000-2000=48000元 预付账款=14000+4000+25000=43000元 应付账款=80000+6000=86000元 预收账款=30000+36000=66000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