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产业成长理论》PPT课件.ppt
2023/7/9,1,第二讲产业成长理论,2.1 产业划分2.2 产业生命周期,2023/7/9,2,2.1 产业划分,一、产业的概念二、产业的涵义三、产业分类的方法及其类型,2023/7/9,3,一、产业的概念,产业:由提供相近产品和服务、或使用相同原材料、相同工艺技术、在相同或相关价值链上活动的企业共同构成的集合。,2023/7/9,4,二、产业的涵义,.产业是社会分工的产物,是社会生产力不断发展的必然结果;.产业是介于宏观经济与微观经济之间的中观经济概念;.产业的含义具有多层次性;.产业随着社会生产力水平的不断提高其内涵不断充实,其外延不断扩展。,2023/7/9,5,三、产业分类的方法及其类型,.马克思两大部类分类法生产资料生产部门消费资料生产部门.农、轻、重产业分类法农业轻工业重工业,2023/7/9,6,三、产业分类的方法及其类型,.三次产业分类法第一产业(农业产业)第二产业(工业产业)第三产业(服务产业).霍夫曼分类法消费资料产业资本资料产业其它产业,2023/7/9,7,三、产业分类的方法及其类型,.生产要素集约分类法劳动密集型产业资本密集型产业技术密集型产业知识密集型产业.产业地位分类法基础产业瓶颈产业支柱产业主导产业先行产业,2023/7/9,8,三、产业分类的方法及其类型,.产业发展状况分类法(1)按技术先进程度分类传统产业新兴产业(高新技术产业)(2)按产业发展趋势分类朝阳产业夕阳产业(3)按产品供求状况分类长线产业短线产业,2023/7/9,9,三、产业分类的方法及其类型,.标准产业分类法标准产业分类法(Standard Industrial ClassificationSIC)是为统一国民经济统计口径而由权威部门制定和颁布的一种产业分类方法。条件:权威性、统一性、完整性、实用性国际标准产业分类:联合国在1971年颁布全部经济活动的国际标准产业分类索引(Indexes to The International Standard Industrial Classification of All Economic Activities,简称ISIC),将全部经济活动分为10大项,再逐级分解为中项、小项、细项,并进行编码。中国的标准产业分类:国民经济行业分类与代码(1994),2023/7/9,10,中国国民经济行业分类(数)、类别名称与代码索引表注:表中大类、中的加数表示留有的空码个数,共个空码,即、,2023/7/9,11,三、产业分类的方法及其类型,9.其他产业分类方法(1)四次产业分类法(2)内容产业、物质产业与位置产业分类法,2023/7/9,12,产业分类标准与产业分类方法,2023/7/9,13,2.2 产业生命周期,一、产业生命周期理论二、产业生命阶段三、产业生命周期的识别方法四、决定产业生命周期的主要因素五、产业生命周期与产品生命周期六、产业生命周期与企业生命周期,2023/7/9,14,一、产业生命周期理论,1.产业生命周期理论的产生和发展产业生命周期理论是20世纪80年代以后在产品生命周期理论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早期影响最大的产品生命周期理论是由美国哈佛大学的弗农教授提出的,1966 年弗农在国际供需平衡的前提假设下,依据产业从工业发达国家到后发工业国家,再到开发国家的顺次转移现象,将产品生产划分为导入期、成熟期和标准化期三个阶段。在导入期,工业发达国家率先进行新产品的开发与生产,国内市场顺利开拓,并开始向后发工业国家出口,逐渐扩大国际市场份额。在成熟期,随着技术在全球范围内的普及,原进口国亦能生产同类产品,这时亦存在大量的跨国投资和技术输出。到了标准化期,国外生产成本大大降低,产品出现逆流现象,发达国逐渐放弃该产品而转向开发更新的产品,从而开始新一轮产品生命周期的循环。其后迈克尔波特(1980)进一步指出,这三个阶段分别代表了国际产业竞争中创新驱动型、投资驱动型和要素驱动型这三种基本形式。,2023/7/9,15,1975年、1978年哈佛大学的阿伯纳西(WAbernathy)和麻省理工学院的厄特拜克(JUtterback)又提出了基于技术创新的产品生命周期理论,即AU模型。在国内供求均衡和产品创新及过程创新机会均丰富的前提假设下,他们依据产出增长率将产品生命周期划分为不稳定、转换和稳定三个阶段。以主导设计的出现为分界,在阶段一,不同厂商携不同产品创新进入,产品差别化程度高,产出增长不快;在阶段二,产品基本定型,产品差别化程度低,创新重点转向旨在降低成本的过程创新,产出增长快,同时无效厂商退出。阶段三为衰退或更新时期。这一过程存在以下两条基本主线:第一,在主导设计前,产品创新多,竞争在于产品性能。一旦进入主导设计,过程创新就上升到主要地位,竞争转向价格。这表明创新从根本性转向了渐进性。第二,产业初期为许多小企业以差别化产品竞争并存,经不断的进入、退出,最终形成了几家垄断企业为主的局面。它们是引入主导设计,通过过程创新,获得规模经济收益的厂商。两条主线表明技术成长与市场演化存在较强的共生、共演关系。,2023/7/9,16,1982年高特(Gort)和克莱珀(Klepper)在对46个产品最多长达73年的时间序列数据分析的基础上,按产业中的厂商数目对产品生命周期进行划分,即引入、大量进入、稳定、大量退出和成熟等五个阶段,从而建立了产业经济学意义上第一个产业生命周期模型,即GK模型。他们认为,阶段2的大量进入源于来自外部的(产品)创新,阶段4的大量退出则是由于价格战、外部创新减少和通过“干中学”方式(过程创新)所建立的效率竞争,阶段5为产业成熟期,直至有重大技术变动或重大需求变动产生,开始新一轮生命周期。,2023/7/9,17,1990年克莱珀和格莱狄(Graddy)对GK模型进一步加以发展,他们按厂商数目改变将产业生命周期重新划分为成长、淘汰和稳定三个阶段,数据分析表明在淘汰阶段产业产出仍有较大的增长,为解释这一现象,克莱珀和格莱狄提出了新的产业生命周期解说。该理论假定进入量主要由潜在进入者数量决定,而潜在进入者数量又由价格成本边际决定。又假定整个竞争过程中价格随着成本的下降而下降,价格成本边际呈递减趋势。故潜在进入者数量和进入亦呈递减趋势。这样,起源于重大但尚不完善技术创新的产业会吸引一系列的潜在进入者,进入者会携带产品创新或过程创新。产品创新会很快扩散,过程创新会降低成本至当时所能达到的最低程度。随着时间的推移,进入越来越少,而成本竞争导致的退出会越来越多。整个产业发展过程就会呈现上面的实证特征,需求增长停滞不再成为淘汰发生的必要条件。,2023/7/9,18,1996 年,阿加瓦(Agarwal)和高特沿着另一条路径对GK 模型进行了发展。他们对产业生命周期的划分,与GK模型非常相似,但在阶段长度上有所不同。通过引入危险率,研究了产业生命周期的阶段性对厂商进入与退出的综合影响。分析结果表明,危险率与厂商“年龄”成反比。与克莱珀和格莱狄(1990)不同,该理论着重强调了产业特性(产业生命周期阶段)和厂商特性(企业年龄)对厂商存活的影响。,2023/7/9,19,1999年克莱珀通过对4 个产业发展重点案例的研究,提出了技术效率存活的寡头进化理论,该理论建立在创新回报动态递增的基础上,一方面,创新主要产生成本降低和质量提高效果,这更有利于大厂商;另一方面,厂商进入前的相关经历也会对进入后的绩效产生重大影响。在早期,进入和产业产出同步上升,最终导致单位质量价格下降,获利减少。这导致对进入者创新能力的要求不断提升,直至无厂商愿意进入。这样,最早的进入者具有最大的创新效率,成长为最大的厂商,进行着最多的创新,从而具有最强的竞争优势。甚至在进入停止后,其不断的成长也会挤出无效者和后进入者,这样不但引起淘汰,并且导致寡头市场形态的出现。,2023/7/9,20,产业生命周期阶段理论的演变路径,2023/7/9,21,一、产业生命周期理论,2.产业生命周期的一般形态产业生命周期:某个产业在市场上从产生到衰退的时间周期。一般认为,产业生命周期显现了发展历史中的不同阶段,可以划分为形成期、成长期、成熟期和衰退期(或蜕变期)(图2-1)。形成期是指某个产业产生以后要素投入、产出规模和市场需求缓慢增长的时期;成长期是指某个产业的要素投入、产出规模和市场需求迅速增长的时期;成熟期是指某个产业的市场饱和,要素投入、产出规模进入缓慢增长的时期;衰退期是指某个产业的要素开始趋于退出,产出规模和市场需求下降趋势日益增强的时期。在衰退期如果出现了重大技术变革,该产业就可能结束衰退期,开始新的产业生命运动周期。一般形态的产业生命周期要依次经历这四个阶段,产业生命周期各个阶段的时间长短,依产业的性质和功能而不同,在不同的国家也会有所不同。根据涉及的范围不同,产业生命周期可以分为国内产业生命周期和国际产业生命周期。,2023/7/9,22,一、产业生命周期理论,3.产业生命周期的特殊形态。(1)漫长型产业生命周期。某些产业的生命周期特别长,甚至不会退出市场(图2-2)。漫长型产业生命周期,最典型的是两类产业:一是人类基本生活必需的产业,如粮食产业、纺织业、服装业、建筑业等;二是基础产业,如邮政业、电信产业、交通运输业、电力产业等。(2)快速型产业生命周期。某些产业进入市场后快速发展,但很快就衰退,甚至退出市场(图2-3)。快速型产业生命周期,多出现在热潮型产品中,如前几年风靡一时的魔方、呼拉圈、滑板车等。,2023/7/9,23,一、产业生命周期理论,(3)夭折型产业生命周期。某些产业进入市场后,经过一段时间的成长,还没有进入成熟期就被市场淘汰(图2-4)。夭折型产业生命周期,主要有三种情况:一是新技术的发展,出现了功能更好的替代产品,使原来的产品退出市场而夭折;二是某些新产品投入市场,但由于技术不完善或存在功能障碍,在大批量生产前就不得不退出市场;三是在开放的环境下,外来新的产品的进入,对国内技术落后的产业造成冲击,从而退出市场而夭折,如我国的干线飞机生产。(4)突变型产业生命周期。某些产业在进入成熟期或衰退期后,又出现产业快速发展,从而进入新一轮成长期的情况(图2-5)。突变型产业生命周期主要有三种情况:一是某个产业在进入成熟期或衰退期后出现了重大技术创新;二是开拓了国内或国际新的市场;三是某些产业开辟了新的应用领域,带动该产业进入一个新的增长期。,2023/7/9,24,二、产业生命阶段,1.产业形成阶段(1)产业形成的条件:物质文化需要;新技术的产生和推广应用;资本支持和资源供给;产业政策。(2)产业形成的标志:产业符合社会需要;产业生产具备一定的规模;具有专业化的从业人员;具有专业化的生产技术装备和技术经济特点。(3)产业形成阶段的特点:第一,生产批量小,制造成本高;第二,宣传推广费用比较大;第三,产品售价偏高;第四,销售量极为有限,企业通常并不能盈利。,2023/7/9,25,二、产业生命阶段,(4)产业形成的方式:产业新生:产业形成既不孕育于原有产业,也不依附于原有产业的存在,而是从萌芽到形成以相对独立的方式进行。如生物医学产业、太阳能产业、软件产业等。产业分化:处于萌芽中的新产业经过充分发育后从原有产业中分离出来,分解为一个独立的新产业的过程。如石化工业从石油工业中分离出来,电子工业从机械工业中分离出来等。产业派生:由于一个产业的发展,带动另一个与之相关、相配套的新产业产生。如汽车产业形成后,与之相关的汽车修理业、高速公路产业等应运而生。产业派生又可以分为后向派生、前向派生和旁侧派生三种具体方式。产业融合:不同产业或同一产业内的不同行业相互渗透、相互交叉,最终融为一体,逐步形成新产业的动态发展过程。产业融合又可以分为以下三种具体方式:一是高新技术及其相关产业,向其他产业渗透、融合并形成新的产业,如电子图书、电子商务、远程教育等;二是三次产业之间的功能互补和延伸实现产业之间的融合,如工厂化农业等;三是产业内部的重组融合,如生态农业等。,2023/7/9,26,二、产业生命阶段,2.产业成长阶段(1)产业成长的实质:产业扩大再生产,包括量的扩张和质的提高。量的扩张是指企业数量的增加、企业规模的扩大;质的提高是指技术进步、管理素质提高、产品升级、产业组织合理化等。(2)产业成长的动因:产业内企业对高额利润的追求和外部产业之间生存竞争的压力。(3)产业成长阶段的特点:第一,产出规模迅速上升,在国民经济中的比重迅速提高;第二,生产成本大幅度下降;第三,利润迅速增长。(4)产业成长的规模:产业成长的规模边界主要由以下因素决定:产业关联;收入弹性;技术创新;市场容量和市场潜力;要素供给和产业转移活动。,2023/7/9,27,二、产业生命阶段,3.产业成熟阶段产业成熟是一个由量变到质变的逐步实现的过程,它经历着从局部成熟到整体成熟,从个别产品成熟到少数产品成熟再到大多数产品成熟,从少数企业成熟到整个产业大部分企业成熟的过程。产业成熟首先表现在技术的成熟和先进,其次表现在产品的成熟,然后是生产工艺的成熟,最后是产业组织上的成熟。产业成熟阶段的特点:第一,产业生产能力扩张的速度减慢,要素投入的增长率下降,进入的企业减少,产业重组的速度加快;第二,产业的市场需求量趋向饱和,社会普及率较高;第三,企业之间的竞争转向更注重成本和服务方面;第四,利润下降。,2023/7/9,28,二、产业生命阶段,4.产业衰退阶段(1)产业衰退阶段的特点:第一,能力过剩;第二,过度竞争;第三,企业财务状况恶化;第四,“衰而不退”。(2)衰退产业的退出障碍:a.资本专用性障碍:包括物质资本和人力资本的专用性障碍。b.巨大的退出成本:包括劳动者安置费用、债务负担、社会性负担等。c.关联性障碍:如果退出的生产经营单位只是企业内部的一个组成部分,那么就有可能遇到关联性障碍,主要有:损害其他生产经营单位的利益;影响资本市场的融资;影响垂直一体化等。d.体制性障碍:主要有产权障碍、产权市场不完善形成的障碍、法律法规不健全形成的障碍等。f.政府及社会的障碍,2023/7/9,29,三、产业生命周期的识别方法,1.拟合曲线分析法运用拟合曲线分析法,最为典型的方法是龚柏兹(B.Gompertz)曲线拟合法和皮尔(R.Pearl)曲线拟合法。龚柏兹曲线:(0)皮尔曲线:2.计算判断法所谓计算判断法,就是对能够反映产业生命周期特征的指标进行计算,借以判断产业生命周期所处的阶段。运用计算判断法,通常采用产出(销售)增长率分析法。3.经验对比法所谓经验对比法,就是根据国外同样产业的发展经验,以判断本国某产业所处的生命周期阶段,并根据已掌握的信息,预测各阶段的延续时间与增长速度。,2023/7/9,30,四、决定产业生命周期的主要因素,1.社会分工与产业生命周期关于专业化分工的重要性及其对产业发展的意义,从亚当斯密到马克思,都作了精辟的论述。对社会分工与产业生命周期的关系,乔治斯蒂格勒作了比较深入地分析。二者的关系可以用四个相互联系的过程来表示:劳动分工由粗细粗的演变过程,市场容量由小大小的发展过程,产业组织由全能企业专业化企业全能企业的转化过程,产业由年轻强盛衰落的发展过程(图2-6)。2.技术创新与产业生命周期一个产业的形成,是从一个根本性的产品创新开始的,一个新产品通过采用新的材料和原件,具有新的性能或功能,提供了新的用途或市场需求,从而形成了一个新产业。在根本性的产品创新出现之后,还会有一系列后继的渐进性创新并形成创新群,从而引起新产业的成长,这一过程称为持续创新过程,而产业的扩张是与持续创新过程分不开的。,2023/7/9,31,四、决定产业生命周期的主要因素,3.市场需求与产业生命周期市场需求是影响产业生命周期长段和各个阶段长短的基本因素。而市场需求又受多种因素的影响,包括人口规模及其增长速度、收入水平及其增长速度、收入分配结构、消费成本、净出口规模及其增长速度等。4.产业性质与产业生命周期产业本身的性质和功能对产业生命周期具有很大的影响。一般来说,维持人们日常基本生活和生存的产业生命周期最长,满足一般生活需要的产业次之,实用性小而替代性大的产业生命周期最短。原材料类的产业生命周期长,而加工业类的产业生命周期短。,2023/7/9,32,五、产业生命周期与产品生命周期,由于产业是由生产具有某种同类特性产品的企业所构成,因此产业生命周期要以产品生命周期为基础,产业的代表性产品越是集中,产品生命周期和产业生命周期就越是相近。但两者之间也是有区别的:首先,研究二者的出发点和目的不同;其次,产业生命周期曲线的变化率要比产品生命周期缓慢;再次,众多产业生命周期具有明显的“衰”而不“退”的特征。,2023/7/9,33,六、产业生命周期与企业生命周期,产业生命周期和企业生命周期是两种不同对象的运动过程,但是,两者具有一定的关系。从微观基础上看,产业生命周期是同类产品所有企业生命周期的集合,是企业兴衰的综合结果。对那些具有寡头垄断市场特征的产业而言,少数寡头垄断企业的生命周期对产业生命周期具有决定性作用,二者的生命周期曲线具有相似性。对那些几乎属于完全垄断市场特征的产业而言,垄断企业的生命周期和产业生命周期几乎是重合的。从企业生命周期的产业背景上看,产业生命周期对企业生命舟具有重要的影响。迈克尔波特认为,企业的成功来源于两个方面,即企业所处产业的吸引力和企业在该产业中的相对地位。因此,企业竞争战略的选择由两个中心问题构成:其一是产业选择问题;其二是竞争地位问题。企业为延长生命周期,必须根据所处产业的生命周期采取不同的竞争策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