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交通心理学》PPT课件.ppt
交 通 心 理 学,Traffic Psychology,内容提要,交通心理学概念及理论基础交通心理学生理及心理特性经验补充,第一部分 交通心理学概念及理论基础,纠正对心理学的误解:心理学是研究心理和行为的科学,包含的范围很广,凡是跟人有关的内容都包含在其中。交通心理学:通过对交通参与者,特别是对机动车驾驶人心理活动过程的研究,遵循交通心理的规律,提高驾驶人员的驾驶心理水平和道路交通安全意识,以减少交通事故,更好地完成交通运输任务的一门科学。交通心理学:研究对象:驾驶员、车辆、道路、环境及时空因素。减少交通事故三个要点:技能、交通安全意识、道路环境,基础1 生理与心理发育紧密相连,有成就的科学家、文学家、政治家、教育家、艺术家等,生理发育成熟年龄在25-40岁之间。交通方面,多国要求领取汽车驾驶执照、取得驾驭权的人,都要年满18周岁和具有独立生活能力。年轻驾驶员事故率比中年驾驶员事故率高,与人的生理发育成熟及心理发展完善与否有密切关系。,基础2 记忆与思维,无意识识记,有意识识记,事物的再度感知,印象重复出现,储存知识、经验,更有意义,艾宾浩斯遗忘曲线,10-30天遗忘稳定,思 维,思维指向性-交通创新特性,思维指向性过程:认识、理解、解决问题。重点在于解决问题实例:天安门公交玻璃窗提高高度,基础3 注意,注意集中性:把心理活动集中于某一事物,有选择的指向对象,离开无关的东西,抑制与之竞争的附加活动,以全部精力对待对象,获得对某一事物鲜明及清晰地印象。,基础4 其他(课堂内容),情绪与情感人格感觉与知觉,第二部分 交通心理学生理心理特征,一、视野,视野规律:1、双眼视野比单眼视野宽;2、眼的外侧宽于内侧(鼻侧),眼的下方宽于上方;3、转动头部和眼球可扩大视野;4、运动的目视物速度越快,视野范围越小,视野特征,车速大,视野小驾驶人视野集中于地面,国外高速道路交通标志实验资料:驾驶人注视点至于305m-610m之间,305m处地名等文字至少为48m。,视力-静视力,静视力(平常所说视力)测试方式:Landolt视力测试环,视力-动视力,测试方法:眼睛转动的角速度实际驾驶中,动视力比静视力低20%左右。如:以60km/h车速,驾驶员可看清240m的交通标志;以80km/h车速,160m的交通标志已看不清楚。同时,动视力随年龄增大,降低越多。,视力-夜间视力,视力与照明度有关,照度越低视力越差。交通事故死亡发生率:白天黄昏夜间。(最坏时刻:黄昏,视力较日落前降低50%)夜间对物体的大小、高度识认会出现差错物体可见度与颜色有关 红色、白色、黄色容易辨认,绿色次之、蓝色最不易辨认,颜色视觉,大小感 明度高-大;明度低-小。进退感 红、橙、黄暖色-前进、凸出感;蓝、绿-后退、凹进感轻重感 明度高-轻(上方);明度低-重(下方)兴奋沉静感 暖色-刺激色、兴奋(驾驶室暖色,提高注意力);冷色-沉静色、沉静感软硬度 明度高-偏软;明度低-偏硬,色觉的心理反应,颜色视觉,色的识认性,根据试验研究的结论:从远处能看清楚的色光顺序是:红/绿/黄/白,红光的识认度是绿光的两倍左右容易识读的对比色顺序是:黑/黄、绿/白、红/白、蓝/白、黑/白。不易识读的对比色顺序是:白/黄、紫/黑、绿/灰、蓝/黑,道路交通标志多用红/黄/绿/蓝/白/黑等颜色,而不用中间色,以增加视觉的晰度。,经验补充,最易发生交通事故的驾龄?领取驾照2-4年时。原因分析:1、刚领取驾照驾驶员胆小谨慎,行车速度始终较为缓慢。2、5年以上驾龄的老驾驶员经验丰富,有一定的交通安全思维。3、2-4年驾龄者,开始了解车辆性能、并对自身驾驶技术有足够信心,但又缺乏经验,易引发交通事故。,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