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载县志解读》PPT课件.ppt
万载县志,姓名:辛文宇,一、目录,二、历史沿革,万载殷商时属吴,战国初(公元前432年)属越,公元前333年属楚。秦时归九江郡。汉高祖六年(公元前201年),置豫章郡,设建城县,万载为建城属地。西汉末年,改豫章郡为九江郡,建城县改为多聚县,万载属多聚县。东汉建武元年(25年),恢复豫章郡,复置建城县,万载仍归属建城。中平年间(184189年),划建城县一部分地置上蔡县,万载属上蔡县地。东汉末年,魏、蜀、吴三国鼎立,上蔡县属吴管辖。孙吴黄武年间(222229年),从上蔡县划出一部分地区设置阳乐县,县治设罗城,这是本县单独列为县级行政单位的开始。西晋太康元年(280年),阳乐县更名康乐县。(因纪念康乐公谢灵运)隋文帝开皇九年(589年),置洪州,康乐县并入建城县,隶属洪州。隋炀帝大业二年(606年),废州复郡,康乐仍属豫章郡建城县,清朝,万载县城清朝古地图,万载建筑,万载城隍庙万载文明塔万载观鹰桥谢公墓,万载城隍庙,万载城隍庙始建于明洪武三年(1370年)县丞冯厚礼以红巾刘仁旧居改建,座落在康乐街道龙河东岸集贤坊(今仿古街),永乐年间毁。正统10年(1445年)县丞周济重建。景泰三年(1452年)典史朱选修葺,弘治年间(14881505年)颓废,知县张文谋复新。正德九年(1514年)邑人辛润出资重建,前殿后寝,东西两廊,中外二门,规制略如县衙,教谕朱宪曾撰文褒美。崇祯十年(1637年),清康熙二十七年(1688年),乾隆三十八年(1773年)邑人又3次捐资修建。道光十八年(1838年)拓基重修,添建头门外站亭两廊。,文明塔,文明塔 位于城南,清乾隆二十一年(1756年)监生易琼等捐建。道光五年(1825年)和光绪十八年(1892年)易琼后裔先后重修。塔身由砖石砌成,通高约30米,共7层。下6层为六角形(底层为基座),最上一层为圆柱形,层与层相接处有腰檐挑出;7层之上是灰色圆锥形宝盖,盖上垒有塔刹。塔座开有两门,一门朝北偏西,一门朝东偏南,门高1.8米;第2层至第6层均设有6道拱门,其中4道假门;塔内底层东侧嵌有一方石碑,上刻阳文楷书“光绪十八年 岁壬辰春月立,易琼公后裔重修”。,观鹰桥,江西省万载县官元山有一座千年石板桥,此桥名叫观鹰桥,离县城55公里,位于县北官元山船埠潭。据县志载,该桥建于“宋淳化元年(990年)12月,易霁翁、汤文学重修,见桥旁石崖镌字。”距今已有一千余年,比世界上最古老的石拱桥赵州桥约晚400年。整座桥由6块长约10米、厚约40厘米、宽约30厘米的花岗岩组成桥面,两端的桥基均由雕凿整齐的花岗岩石块衬砌而成,显得十分稳固和沉重。,谢公讳灵运字公义茔(ying),位于万载县康乐街道里泉村境内,距县城约两公里。2004年6月24日发现并找到了谢灵运墓,该墓外形完好,坟墓不高无衬砌,墓碑无损刻有“嗣孙某某立,始祖谢公讳灵运字公义茔,光绪七年春月重修”,此地几座山头呈莲花状,墓位于东边山头的西向。,专家考证后认为,谢灵运袭封康乐公,死后魂归故封,衣冠冢或肉身冢有待考古证实,但发现谢灵运墓,全国仅万载一处。2006年清明前夕,重修此墓为水泥青石造。谢灵运是南朝宋诗人,中国文学史上山水诗派鼻祖,东晋名将谢玄之孙。谢玄于东晋太元八年(383年)在淝水大战中立下赫赫战功,被封为康乐公,食邑二千户。谢灵运之父生而不慧,26岁夭亡。灵运得以孙承祖爵,袭封康乐公,故世称谢康乐。现今,在万载还有一镇名为康乐镇,便是为纪念谢灵运而得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