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饲料混合.ppt
,6 饲料混合,目的要求,1 掌握饲料混合的原理、混合工艺、混合质量的评定及影响混合效果的因素2 掌握常用混合机的基本结构,工作参数及特点。3 了解混合的作用目的。,目的:使物料在尽可能短的时间内达到饲料生产的均匀度,保证动物的饲喂效果。要求:变异系数(CV),全价料CV10%,预混料CV7%。,6.1 饲料混合原理,混合目的及要求,6.1.1混合的机理,剪切混合:形成剪切面 体积混合:形成对流层 扩散混合:微粒体的扩散 冲击混合:碰撞作用分散物料 粉碎混合:发生颗粒变形或磨碎时物料混合,6.1.2 混合工艺,分批混合混合周期:进料、混合、卸料、空转,不同混合机混合周期表,混合机的生产率:Q=60VtQ:混合机产量(kg/h);V:混合机容量(m3);:充满系数(0.8-0.85);:容重(kg/m3);t:混合周期(min)特点:交叉污染少 品种更换方便,6.1.3 混合效果,变异系数:CV 最佳混合 过度混合,对混合机的要求1 混合均匀度高即变异系数小,残留少;2 T混T配3 生产容量配套及动力配套4 操作方便,结构简单,便于取样和清理,6.2饲料混合设备,布置形式:卧式,立式 与配料适应方式:分批式,连续式 工作原理:回转筒式,固定腔室式(图1)工作部件:螺带式,桨叶式,叶片式(图2),6.2.1混合机的分类,混合机分类,分批混合,连续混合,卧式,立式,整体转动,螺带式,桨叶式,锥形行星式,锥形直蛟龙式,卧式双轴桨叶式,卧式单轴桨叶式,卧式滚筒式,双轴,单轴,双轴,单轴,双螺旋蛟龙,单螺旋蛟龙,V型,鼓型,图1 图2,6.2.2 容器固定型混合机(batch mixer),分批 卧式螺带混合机(Horizontal spiral mixer),(一)构造(图3)1 机体:有O,U,W型,现主要采用U型;2 转子:由轴,环带叶片,支撑杆组成。要求内外叶片所推动的物料容积一致。主要产生对流,剪切混合3 传动部分:由电机,减速器,联轴器组成,使转子转速在2560r/min。可采用皮带,链传动。,4 控制装置:与配料,卸料连锁。即混合完毕自动开启卸料门,卸料完关闭卸料门后,才可以启动配料秤底部出口,让配好的料进入混合机。5 进出料口,吸风管,回风管,自动清理机构:回风管设置在配料秤与混合机之间和混合机与缓冲仓之间,解决混合机内气压问题。,图3,1 混合室体积V V=q/r(m3)其中:q每批装料量(t)充满系数(一般为0.60.8)r容重(t/m3),(二)主要工作部件,(1)转子结构:多采用双层单头螺旋 双头双层螺旋,三层螺旋(2)转子工作间隙:减少物料残留量,可以减小转子工作间隙和加大转子直径。通常底=侧=510mm。(3)转子外径D:D=b2 侧 其中b为混合室宽度(4)转速n:转子线速度一般12.26m/s,转子转速为2560r/min n=42.298/D1,2 转子结构,工作间隙,外径D,转速n,3 配套功率N N=kQ(kw)其中:k为经验系数(1.21.5);Q为生产率(t/h),(三)优缺点,生产率,(1)优缺点缺点占地面积大,配套功率大,噪音较大;优点混合效果好,一般CV10%,有的CV5%混合时间短:t进+t混+t出=6min 残留少:特别是全开底门型或可调的 室内气压,吸尘处理方便,(2)生产率Q:Q=60Vr/T 其中:V混合室容积(m3);充满系数;r容重(kg/m3);T混合周期(min),桨叶式混合机,立式螺旋混合机(Vertical batch mixer),结构:螺旋轴,螺旋,套筒,进料系统,传动装置,拨料杆,撒料板混合方式:扩散混合,立式螺旋混合机(Vertical batch mixer),占地面积小,易于安装检修 所需功率小,螺旋转速高200400r/min混合时间长,一般1520min混合均匀度难以把握,常CV 10%残留量大,易造成交叉污染,优缺点,改进措施(1)采用双轴搅动(2)强制喂料(3)取消直筒(4)螺旋采用变直径,直径由大变小,图7,锥形混合室,采用底部卸料,残留少。螺旋的自转和公转使物料产生对流、剪切、扩散混合,混合效果好。特别对于粒度相差较大的特殊物料,并且可加入一定量的液体。但混合强度受自转和公转转动速度影响较大。,圆锥形行星混合机,容器旋转型混合机,用于添加剂混合。受物料充满系数,物料填充 方式影响较大。两种物料同时填充(a)好于 一种先加再 添加另一种(b)。,V型混合机,机型 根据前后工艺和生产效率来选择混合机的机型,要求在混合时间内达到要求的混合效果。一般对流混合、剪切混合,如绞带,螺旋,桨叶片混合时间短;扩散混合,如立式,滚筒式混合时间长。此与生产周期有关。另外,混合机的残留必须考虑,因为影响到饲料的安全性。同时考虑是否可以添加液体原料。,6.4 混合质量,一 影响混合质量的因素,物料特性 粒度大小,容重,摩擦性能,水分含量,吸附性能都影响混合质量。混合前尽量保证差异的最小性,减小再度分级的可能性。必要时可以添加液体原料,如油脂,糖蜜等。操作的影响 给料器给料的均匀程度,给料顺序,物料的预处理,油脂的加热雾化程度和添加量均影响混合效果。,1 评定:基于正态分布的统计学原理,采用变异系数CV作为评定指标。CV=S/m*100%其中:平均值m=(x1+x2+xn)/n 标准差S=(x1m)2+(x2m)2+(xnm)2/(n1)2 标准:全价配合料CV10%预混料CV7%,二 混合质量的评定和标准,三 均匀度的测定方法,甲基紫法:以甲基紫为示踪物,加入混合的物料,不同混合时间取样,测定光密度,根据光密度值求出平均值,标准差,从而得到CV值。要求,甲基紫过150目筛按10克/吨添加;取样具有代表性;甲基紫色调一致;物料中含有色成分少。沉淀法:取样测定矿物质占样品量的比例。其他方法:测定饲料某种营养成分含量;测CL;测Fe.注意:上述物质可能只代表自身在混合中的分布,不一定代表其他物质的分布。建议采用饲料中最少而又最重要的物质作为测定物质,可能更具有代表性。,1 分批式:根据混合效果确定混合时间。当为最小混合时间后,CV变化常有以下三种关系(图18)(1)典型混合:CV达最低后基本保持不变(2)带后续粉碎混合:CV未达最低便减缓 变小趋势。物料有结块现象(3)带过度混合:CV达最低后,随时间延 长又上升。混合机有死角或物料特性相差太大,四 混合机的工作分析,(一)预混合添加剂的制备1 载体或释剂稀的选择 载体:具有接受和吸持粉状活性组分的物质。理想的载体是:粒度177m590m。常采用小麦麸皮,大豆皮,玉米蛋白粉,稻壳粉碎料。有时可以先添加部分油脂提高承载能力,吸附后外观明显改变 稀释剂:扩散一种或多种微量添加组分的物质。粒度,比重应尽量接近活性成分。当两种或多种活性成分比重相差大时可考虑使用。常用的稀释剂有,去胚的玉米粉,葡萄糖,蔗糖,烘烤过的大豆粉,磷酸二钙,石灰石粉,贝壳粉,高岭土,食盐,硫酸钠,五 保证混合质量的措施,要求:载体或稀释剂的水分低,一般小于8%,最高不超过12%;酸碱度接近中性,以免影响其中的药剂,维生素,矿物质的活性。,附:常用载体或稀释剂的PH值,2 供料 80%载体或稀释剂+活性成分+20%载体或稀释剂3 贮运 考虑运输中的再混合过程,减少分离。避光保存,同时注意贮藏时间。特别是微量元素与维生素混合保存后有相互促进分解的趋势。,1 充满系数,各种混合机充满系数,(二)混合机的合理使用,每种机型混合周期不一样,同时受原料特性影响,故每台机组应根据实验来确定混合周期。通常卧式为26min,立式为1015min。,2 混合时间,3 操作 先加:组分大的,粒度大的,比重小的 后加:少量微量组分,粒度小的,比重大的4 避免分离 a 选择合适的载体或稀释剂,保证微量活性成分的均匀度。尽可能一致,必要时添加油脂;b 掌握混合最佳混合时间 c 卸料路程短一点,振动少一点,尽可能不采用气力输送;d 制粒可减少分级,The E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