V11地震生存手册地震自救常识.ppt
简明地震生存手册,主讲:鲁梦生,地震也许是自然界中最可怕的暴力毫无迹象就会突然发生。它与别的自然灾害如洪水、火灾不同,很少能对它们采取防范措施。英国皇家特种部队(SAS)教程生存手册,一、地震常识二、防震措施三、灾后救助,一、地震常识,一场里氏5.0级地震所释放的能量相当于在广岛、长崎所投放的原子弹维基百科,1、主震和余震,数据来源于维基百科“里氏地震规模”条目,2、地震等级与发生频率,地震次生灾害:地震打破了自然界原有的平衡状态或社会正常秩序从而导致的灾害。如地震引起的火灾、水灾,饥荒、瘟疫等,3、地震的次生灾害,从地震开始颠动到房屋倒塌,有一定的时间差。这个时间差就叫大震的预警时间。,地面颤动时间往往是逃生的最佳时间,4、地震的预警时间,二、防震措施,“卧倒与掩护”美国联邦政府民防管理局,如果事先能够得到危险情况的预警,准备以下物品以备急用:1、新鲜淡水和应急食物2、手电、哨子、急救药品、外伤包扎用品,3、便携式收音机、锤子、小刀等一些生存工具。4、一些简便可以防寒的衣服、内衣裤、毛巾、手纸、手套等简易生活用品5、准备一些治疗感冒病、肠胃病以及外伤包扎的药品和一些急救医药品6、随身携带现金、银行卡、身份证和贵重物品,1、物资准备,如果你已经收到可能发生地震的警告,继续保持关注相关信息,如建信息议关闭天然气、电源时要照做。,切断保险丝或跳闸,关闭煤气/天然气阀门,2、隐患排查,避震原则,“在地震中,人们跑来跑去找地方躲或者犹豫不决,确实会大大增加被飞在空中的东西打中的概率。这也许恰好可以解释佩特从加州和土耳其地震中得到的令人费解的统计结果对地震发生时正躺在床上的人来说,躺着不动者受到伤害的概率要小于翻身下床者。”人民网原文,3、卧倒与掩护,避震判断,是跑还是躲?多数专家认为:震时就近躲避,震后迅速撤离到安全的地方,是应急避震较好的办法。判断地震的远近与强弱?如果地震时感到颠动很轻,或者没有感到颠动,只感到晃动,说明这个地震离你比较远;颠动和晃动都不太强时,说明这个地震不很大。在这两种情况下,你大可不必惊慌失措,只须躲在室内有利避震的地方暂避即可。此时如果跑出,反倒有可能被一些飞来的瓦片等砸伤。,完全赌命的求生方法“生命三角”,“生命三角救生法”所教导的“在地震来时,要到桌子、冰箱、沙发,甚至报纸堆旁蹲下”的做法是不正确的。你无法预知所谓的“生命三角”在哪里,而在“生命三角”形成之前,你可能早就先被飞来的各种杂物打伤。谣言粉碎机,权威媒体人民日报旗下的“人民网”这样认为,错误的避难方法(下二图),1、采取有利避震姿势趴下;2、使身体重心降到最低,脸朝下,不要压住口鼻,以利呼吸,尽量蜷曲身体;3、抓住身边牢固的物体,以防身体移位,暴露在坚实物体外而受伤。主震过后,如果有条件的话:4、保护头颈部:低头,用手护住头部和后颈;用身边的物品,如枕头、被褥等顶在头上;保护眼睛:低头、闭眼,以防异物伤害;5、保护口、鼻:有可能时,可用湿毛巾捂住口、鼻,以防灰土、毒气,地震口诀:伏地、遮挡、手抓牢(Drop,cover and hold on),“逃到空旷处最理想,但如果没有足够的时间,呆在屋内可能更安全,在大街上的话,破裂的煤气管道或电线会增加危险性。进进出出的人最危险,极易被建筑物上的砖石击伤”SAS教程生存手册 不要听信“可以在厨房 有管道支撑的地方避震”之类愚蠢的避难指南,那是自杀的好方法,别忘了,厨房里有燃气管道。,尽可能快和安全的停车,但呆在车内可以免于被下落的物体击中。蹲伏于座位下,如果有东西落在车上,你将会得到保护。当震动停下来,注意观察障碍物和可能出现的危险:破坏了的电缆、破损的道路和坍塌的桥梁。SAS教程生存手册 不要过分听信“下车躲在车边”的“生命三角”理论,身旁的汽车更有可能会成为你的杀手。,“在户外时就呆户外,不要跑。因为那样会摔倒,也可能被裂缝所吞没。”,镇静!快想办法!如果地震来临,速度至关重要,很少有时间把其它人组织起来,如果必要的话,适用暴力将他们推到在地面上使其安全。SAS教程生存手册,三、灾后救助,“恐惧比利剑更伤人”,被埋压人员能否得到迅速、及时抢救,对于减少震灾死亡意义重大,对埋压者来说,时间就是生命。,唐山大地震统计资料,1、存活率,2、心理,1、在一些紧急事件(灾难、恐怖袭击等)发生时,无线通信服务可能会出现通信高峰,无线通信和以前的有线通信一样,存在通信瓶颈的问题。在线路繁忙的情况下,发短信(SMS)比打电话要更容易和家人朋友联系 上。美国科学人,3、通信,手机应用:可以在新浪微博上还搜索并安装应用“中国地震台网速报”,灾后疫情暴发的风险主要与是否有安全的水源和卫生设施、人群密度、人群自身的健康状况以及是否有医疗服务等相关,与当地的疫病生态相互作用,并最终影响传播性疾病暴发风险的大小以及感染人群的死亡率。,4、保持卫生,1正确认识国内外当前地震预报的实际水平,人类作出的较大时间尺度的中长期预报已有一定的可信度,但短临预报的成功率还相对较低。2要明确,在中国,发布地震预报的权限在政府,任何其他单位或个人都无权发布地震预报消息。对待地震谣传,要做到不相信、不传播、及时报告。3、学习地震常识,消除恐震心理。,后记关于地震的预测,THANK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