QES管理体系内部审核员培训.ppt
质量健康安全环境管理体系内部审核员培训班,第一章有关审核的基本概念,1、审核 标准定义:为获得审核证据并对其进行客观的评价,以确定满足审核准则的程度所进行的系统的、独立的并形成文件的过程。通俗定义:就是一种规范的、系统的、带有评价性结论或意见的检查。2、审核准则 用作依据的一组方针、程序或要求。3、审核证据 与审核准则有关的并且能够证实的记录、事实陈述或其他信息。,4、审核发现 将收集到的审核证据对照审核准则进行评价的结果。5、审核结论 审核组考虑了审核目标和所有审核发现后得出的最终审核结果。,审核的基本思路,标准的理论基础戴明环(PDCA循环模式)你部门负责什么工作;履行这个工作是否有文件规定;如果没有文件规定会有什么后果;履行这个工作是否执行了这个文件;管理部门是否对文件执行情况进行监控;是否根据监控的结果采取了改进措施。,第二章QHSE管理体系标准要求及审核要点,1范围2规范性引用文件 3术语和定义 4 QHSE管理体系5 管理职责 6 资源管理7 过程管理(产品实现)8 监视、测量、分析和改进,4.1 总 要 求,组织应按本部分的要求建立QHSE管理体系,形成文件,加以实施和保持,并持续改进。组织应:a)识别QHSE管理体系所需的过程及其在组织中的应用(见1.2);b)确定这些过程的顺序和相互作用;c)确定为确保这些过程有效运作和控制所需的准则和方法;d)确保可以获得必要的资源和信息,以支持这些过程的有效运作和对这些过程的监控;e)监视、测量和分析这些过程;f)实施必要的措施,以实现这些过程策划的结果和对这些过程的持续改进。组织应按本标准的要求管理这些过程。针对组织所选择的任何影响质量健康安全环境的外包过程,组织应确保对其实施控制,对此类外包过程的控制应在QHSE管理体系中加以识别。注:上述要求所需的过程应当包括环境因素管理、危害因素管理、资源提供、产品实现和监控等管理的过程,审核要点:1、是否存在有些工作未识别全面,即是否存在有些工作游离体系之外(除党政工团外)2、对这些工作的控制有无更简捷、更经济的方法。3、对这些工作的开展路径是否交待清除。,4.2 文 件 要 求,4.2.1总则QHSE管理体系文件包括:a)质量健康安全环境承诺的方针、目标;b)管理手册;c)本部分要求需要形成文件的程序;d)组织为确保其过程的有效策划、运作和控制所需的文件;e)本部分所要求的记录;,4.2 文 件 要 求,注1:本部分出现的“形成文件的程序”之处即要求建立该程序,形成文件,并加以实施和保持。注2:不同组织的QHSE管理体系文件的多少与详略程度取决于:a)组织的规模和活动的类型;b)过程及其相互作用的复杂程度;c)人员的能力;d)相关方的要求。注3:文件可采用任何形式或类型的媒体。,文 件 结 构,.,下一级是上一级的支撑,上一级为下一级提供途径,审核要点:1、标准要求制定的程序是否已经制定;(文件控制、记录控制、内部审核、纠正预防措施、法律法规及其它要求、环境因素和危害因素的识别、健康安全环境的监视和测量、事故管理。)2、文件是否层次清晰、接口清晰、自成体系。3、文件编写的内容是否与实际工作相符、实际工作做得规范但文件写的是另一套东西。,4.2.2 管理手册 管理手册是组织根据其质量健康安全环境方针目标而全面描述本体系的管理文件。主要供组织内部的中、高层管理人员和提供客户以及第三方审核机构使用,集中表述组织的质量健康安全环境保证能力。管理手册的要求:1)QHSE管理体系的范围,包括任何删减的细节与合理性;2)为QHSE管理体系编制的形成文件的程序或对其引用;3)QHSE管理体系过程之间的相互作用的表述。,审核要点:1、手册是否覆盖标准的要求;2、删减的合理性是否可以接受。3、对下一级文件引用是否适当。,4.2.3 文件控制QHSE管理体系所要求的文件应予以控制。记录是一种特殊类型的文件,应依据4.2.4的要求进行控制。应编制形成文件的程序,以规定以下方面所需的控制:a)文件发布前得到批准,以确保文件是充分和适宜的;b)对文件定期进行评审,必要时予以修订,并再次批准;c)确保文件的更改和现行修订状态得到识别;d)确保在使用处可获得适用文件的有效版本;e)确保文件保持清晰、易于识别;f)确保外来文件得到识别,并控制其分发;g)防止作废文件的非预期使用,若因任何原因而保留作废文件时,对这些文件进行适当的标识。,审核要点:1、文件控制程序是否对文件的编制、批准、发放、使用、标识、修订、作废、评审、电子版文件管理、归档等管理工作。2、文件控制的范围是否包含与体系要求有关的规则性文件。3、体系文件发布前是否经过批准。4、是否定期组织对体系文件的定期评审,经评审后修订的文件是否又再次经过批准。5、文件控制程序是否对文件的编制、批准、发放、使用、标识、修订、作废、评审、电子版文件管理、归档等管理工作。6、文件编号等标识是否符合文件控制程序要求7、在文件的相关执行部门是否可以获得文件得最新版本。8、文件表达得内容是否容易使操作者产生唯一性理解。9、对外来文件得管理是否符合文件控制程序的要求。,10、对电子版文件管理是否进行规定。11、对体系文件与行政公文关系处理是否作出了规定,确保体系文件的权威性与唯一性。13、各部门制定的专业相关的管理文件是否纳入体系文件予以控制。14、现场使用的文件是否最新有效。现场存放的作废文件是否做出标识。15、文本文件是否流向能够得到有效追踪,电子版文件是否根据修订情况进行及时更新。,4.2.4 记录的控制应建立并保持记录,以提供符合要求和QHSE管理体系有效运行的证据。记录应保持清晰、易于识别和检索。应编制形成文件的程序,以规定记录的标识、贮存、保护、检索、保存期限和处置等所需的控制;保证记录的完整性、真实性。,审核要点:1、各单位、各部门是否建立记录清单,明确记录的范围、保存期限、是否到期归档、保密等要求。2、贮存的环境是否确保记录防止损坏核丢失。3、对记录的保管和是否进行规定并执行,是否方便查阅。4、记录的保存期限是否与法律法规要求及合同要求和体系文件要求相一致。5、对电子版的记录是否进行规定并执行。6、记录的设立的内容是否满足可追溯性的要求。7、记录的填写是否真实完整。8、对到期记录的销毁是否进行规定并执行。,4.3 法律、法规及其它要求,组织应建立并保持程序,确定在活动、产品或服务中与质量健康安全环境相关的法律、法规,以及其它应遵守的要求,并明确获取渠道、评审要求。组织保存的法律、法规及其它要求应是有效的,并应将其要求传达给有关的员工和相关方。,审核要点:1、是否建立并保持程序,获取、识别相关适用的法律法规及其它要求2、是否明确途径、方法、频次,形成清单;3、是否定期评审其有效性,确保为最新;,5.1 管理承诺 5.2 以顾客、员工、社会为关注点 5.3 质量健康安全环境方针 5.4 策划 5.5 职责、权限和沟通 5.6 管理评审,5 管 理 职 责,5.1管 理 承 诺,最高管理者应对建立、实施和持续改进QHSE管理体系提供强有力的领导和明确的承诺,并通过以下活动证实其承诺:a)向组织传达满足顾客、员工、社会及相关方要求的重要性;满足法律、法规要求的重要性;b)制定质量健康安全环境方针;c)确保质量健康安全环境目标的制定;d)进行管理评审;e)确保必要资源的获取。f)组织应建立和维护企业文化,以支持QHSE管理体系有效运行。,审核要点:一般审核高层管理者提问以下问题:1.在我们单位为什么建立QHSE管理体系?2.你是采取什么措施确保我单位体系的有效运行?3.我们今年QHSE主要目标是什么?目前实现情况?4.如何开展管理评审工作?5.本单位现有资源,是否可以确保体系有效运行和持续改进?,5.2 以顾客、员工、社会为关注点,最高管理者应以增强顾客、员工、社会满意为目的,确保顾客、员工、社会的要求得到确定并予以满足(见和8.2.1)。,5.3 质量健康安全环境方针,最高管理者应确保质量健康安全环境方针:a)与组织的宗旨相适应,不能与上级组织的方针相违背;b)对满足法律、法规及其它要求、持续改进QHSE管理体系、保持预防措施有效性的承诺;c)提供制定和评审质量健康安全环境目标的框架;d)在组织内及其它相关方得到沟通和理解;e)在持续适宜性方面得到定期评审。组织的质量健康安全环境方针应形成文件。,审核要点:1、员工是否理解方针;2、在管理评审时是否评审方针的适宜性;,5.4 策 划,5.4.1 质量健康安全环境目标最高管理者应确保在组织的相关职能和各层次上建立质量健康安全环境目标。目标应是可测量的,并与质量健康安全环境方针保持一致。,审核要点:1、是否建立目标并分解到相关职能和层次上。2、对目标完成情况是否进行定期监测。3、定量的目标是否明确了统计口径。4、对目标指标没有按进度完成是否制定了纠正预防措施。,5.4 策 划,5.4.2 QHSE管理体系策划最高管理者应确保:对QHSE管理体系进行策划,以满足目标和4.1的要求;在对QHSE管理体系的变更进行策划和实施时,保持QHSE管理体系的完整性。,5.5 职责、权限和沟通,职责和权限最高管理者应确保组织内的职责、权限及其相互关系得到规定和沟通。,审核要点:1、对各部门职责是否规定明确;并覆盖每个单位的所有业务,并覆盖标准的要求。2、职责是否横向、纵向接口协调。不存在交叉和重叠。3、机构发生变化是否职责进行相应调整。4、职责是否过分的集中在安全质量环保部门,未体现安全质量环保管理体现谁主管谁负责的原则。,5.5 职责、权限和沟通,5.5.2管理者代表 最高管理者应指定一名管理者代表,无论该成员在其它方面的职责如何,应具有以下方面的职责和权限:a)确保QHSE管理体系所需的过程得到建立、实施和保持;b)向最高管理者报告QHSE管理体系的业绩和改进的需求;c)确保在整个组织内提高满足员工、顾客、社会要求的意识。注:管理者代表的职责可包括与QHSE管理体系有关事宜的外部联络。,审核要点:最高管理者是否指定QHSE管理者代表,并明确以下职责:1、负责QHSE管理体系的建立、保持和改进;2、组织开展内审,向最高管理者报告;3、促进“满足员工、顾客、社会要求”意识的形成;4、负责与体系有关事宜的外部沟通和联络。,5.5 职责、权限和沟通,5.5.3 内部沟通最高管理者应确保在组织内建立适当的沟通渠道,确保对QHSE管理体系的有效性进行沟通。组织应确保各级员工都了解:a)沟通方式和为改进工作程序的建议渠道;b)组织的方针、目标及其自身在实现方针、目标中各自的作用和责任;c)活动、产品或服务中健康、安全、环境的影响和危害,已建立的预防、控制和削减措施及应急反应程序;d)紧急情况下的外部联系手段。组织应当明确对有关质量健康安全环境重要信息的评审要求。组织应确保员工参与和协商职业健康安全事务。应保持信息沟通的记录(见4.2.4)。,审核要点:1、查工会的民主管理,职工代表大会的相关要求;2、查合理化建议;3、员工是否了解与之相关的健康、安全、环境的影响和危害,预防、控制和削减措施及应急反应程序;4、员工是否了解紧急情况下的外部联系手段。5、统计管理,5.6 管 理 评 审,5.6.1总则最高管理者应按策划的时间间隔评审QHSE管理体系,以确保其持续的适宜性、充分性和有效性。评审应包括对QHSE管理体系改进机会和变更需要的评价,包括对质量健康安全环境方针和目标的评价。应保持管理评审的记录(见4.2.4)。,5.6.2 评审输入管理评审的输入应包括以下方面的信息:a)审核结果;b)顾客、员工、社会及相关方的反馈信息和意见;c)过程的绩效和活动、产品或服务的符合性;d)资源状况;e)重大的危害因素和环境因素现状;f)预防和纠正措施的实施状况;g)以往管理评审结果的落实情况;h)可能影响QHSE管理体系的变更;i)改进的建议。,5.6.3评审输出管理评审的输出应包括与以下方面有关的决定和措施:a)QHSE管理体系及其过程有效性的改进;b)方针及目标的修订或制定;c)与相关方要求有关的活动、产品或服务的改进;d)资源需求;e)重大风险的控制措施。,审核要点:1、评审是否按策划的时间间隔定期进行;在体系发生重大问题是否追加评审。2、评审收集的信息是否满足评审输入的要求;3、是否保持管理评审有关的记录;4、评审是否由最高管理者主持。5、管理评审的输出是否提出体系的改进方向(QHSE管理体系及其过程有效性的改进;与相关方要求有关的活动、产品或服务的改进;资源需求;重大风险的控制措施等。)6、管理评审的输出是否提出体系的改进措施是否落实。,6.1 资源的提供 6.2 人力资源 6.3 基础设施与设施的完整性 6.4 工作环境,6 资 源 管 理,6.1 资源的提供,组织应确定并提供以下方面所需的资源:a)实施、保持QHSE管理体系并持续改进其有效性;b)保证持续满足顾客、员工、社会及相关方的要求。,6.2 人力资源,总则 基于适当的教育、培训、技能和经验,从事影响质量、健康、安全、环境工作的人员应是能够胜任的。,6.2.2能力、意识和培训组织应:a)确定从事影响质量健康安全环境活动的人员所必要的能力;b)对员工完成工作的能力应进行评价;对关键岗位人员应定期评价;c)提供培训或采取其他措施以满足这些需求;d)评价所采取措施的有效性;e)确保员工认识到所从事活动的相关性和重要性,以及如何实现质量健康安全环境目标;f)保持教育、培训、技能和经验的适当记录(见4.2.4)。,审核要点:1、是否从教育、培训、技能和经验确定岗位人员所必要的能力的相关文件;2、审核领导干部业绩评价;审核专业技术干部能力评价;审核操作员工技能评定,技能鉴定,职称评定,工人技师考评。3、审核培训。4、审核特殊工种管理。5、审核外雇工的管理;,6.3 设施及其完整性,6.3.1 基础设施组织应确定、提供并维护达到QHSE要求所需的基础设施。适用时,基础设施包括:a)建筑物、工作场所和相关的设施(如安全消防设施、环保设施等);b)过程设备(硬件和软件);c)支持性服务(如运输或通讯、检测手段,各种预防、应急控制措施等)。6.3.2 设施的完整性 组织应确保健康、安全、环境的关键设施的设计、建造、采购、操作、维护和检查达到规定目标并符合规定的准则。对建设项目、设施购置及建造前应进行评价,以本质安全设计作为削减风险的最佳预防措施,保证设施处于完好状态。保证设施完好的程序应当考虑结构完整、过程控制、点火控制和保护、检测、关闭、应急反应和救生系统等有关要素。组织应当对设计与标准之间的偏差进行评审,找出偏差的原因并形成文件。,审核要点:1、审核“三同时”;建设项目建造前安全与环境评价;2、审核设备管理(设备选型、设备安装、设备维护、设备保养、设备抢修、压力容器管理、电器仪表设备管理、车辆管理、备品备件管理。)3、审核基建工程项目管理。,6.4 工 作 环 境,组织应确定并提供符合QHSE要求所需的工作环境。理解要点:1、对满足体系要求所需的工作环境加以确定;2、对工作环境中与产品符合性、满足健康安全环境要求有关的因素加以管理。,7.1 产品实现的策划 7.2 与顾客、员工、社会有关的过程 7.3 设计和开发 7.4 采购和供方管理 7.5 生产和服务的提供 7.6 监视和测量装置的控制 7.7 健康安全环境风险管理,7 过程管理(产品实现),7.1 产品实现的策划,7.1产品实现的策划组织应策划和开发活动、产品或服务实现所需的过程。活动、产品或服务实现的策划应与QHSE管理体系其他过程的要求相一致(见4.1)。在对活动、产品或服务实现进行策划时,组织应确定以下方面的适当内容:a)活动、产品或服务的目标和要求;b)针对相应活动、产品或服务确定过程(项目)、文件和资源的需求;c)产品或服务所要求的验证、确认、监视、检验和试验活动,以及产品和服务接收准则;d)为过程实现及其活动、产品和服务满足要求提供证据所需的记录。策划的输出形式应适合于组织的运作方式。,7.1 产品实现的策划,注1:对应用于特定产品、项目或合同的QHSE管理体系的过程(包括产品实现过程)和资源做出规定的文件可称之质量健康安全环境计划(相当于质量计划、健康安全环境例卷)。注2:组织也可将条款7.3的要求应用于活动、产品或服务实现过程的开发。,审核要点:1、对外提供施工、项目服务是否编制质量健康安全环境计划(方案),方案中是否有危害因素识别评价控制核应急的内容,是否有环境因素识别评价控制的内容。2、科研项目实地试实施验或新技术推广应用项目是否在之前编制方案,方案中是否有危害因素识别评价控制核应急的内容,是否有环境因素识别评价控制的内容。,7.2.1 与活动、产品或服务有关的要求的确定a)顾客、员工、社会规定的要求,包括对交付和交付后活动的要求;b)虽然没有明示,但规定的用途或已知的预期用途所必需的要求;c)与活动、产品或服务相关的法律和法规要求;d)组织确定的任何附加要求。,7.2 与顾客、员工、社会有关的过程,审核要点:1、审核销售合同、对外服务合同的确定履行变更等;2、审核生产经营计划的管理;,7.2.2 与活动、产品和服务有关的要求评审组织应对与活动、产品或服务有关的要求实施评审。评审应在组织向顾客、员工、社会做出提供活动、产品和服务的承诺之前进行(如:在提交标书、接受合同或订单及接受合同或订单的更改),并应确保:a)活动、产品或服务要求得到规定;b)与以前表述不一致的合同或订单的要求已予解决;c)组织有能力满足规定的要求。评审结果及评审所产生的措施的记录应予保持(见)。,7.2 与顾客、员工、社会有关的过程,若顾客、员工、社会提供的要求没有形成文件,组织在接受顾客、员工、社会要求前应对要求进行确认。若活动、产品或服务要求发生变更,组织应确保相关文件得到修改,并确保相关人员了解已变更的要求。注:在某些情况下,如网上销售,对每一个订单进行正式的评审可能是不实际的。而代之对有关的产品信息,如产品目录,产品广告等内容评审。,审核要点:1、审核销售合同的管理。,7.2.3 外部沟通 组织应对以下方面确定并实施与外部沟通的有效安排:a)活动、产品或服务信息;b)问询、合同或订单的处理,包括对其的修改;c)意见反馈,包括顾客、员工、社会的抱怨。,审核要点:1、审核广告、宣传册的管理;2、审核顾客抱怨的处理;3、审核用户走访的管理。,7.3 设 计 和 开 发(略),理解要点:1、确保设计和开发结果的适宜性、充分性、有效性;2、目的在于评价各阶段的结果满足要求的能力。,7.4 采购和供方管理,采购过程 组织应确保采购的产品符合规定的采购要求。对供方及采购的产品控制的类型和程度应取决于采购的产品对随后的产品实现或最终产品的影响。,审核要点:1、对所采购的产品的根据其质量直接影响最终产品的质量和健康安全环境表现大小进行分级控制。2、是否根据不同类别地采购产品分别确定了供方评价和选择地准则,并根据评价选择地结果建立了合格供方名录,对名录是否根据实际情况动态管理。3、审核招投标管理、采购合同地管理。,7.4.2采购信息 a)产品、程序、过程和设备的批准要求:b)人员资格的要求;c)QHSE管理体系的要求。审核要点:1、审核采购计划的管理;2、是否收集全面的采购产品执行标准,并传递到相关场所。,7.4.3 采购产品的验证 组织应确定并实施检验或其它必要的活动,以确保采购的产品满足规定的采购要求。当组织或其顾客拟在供方的现场实施验证时,组织应在采购信息中对拟验证的安排和产品放行的方法做出规定。审核要点:1、是否根据不同的采购产品制定了明确的验收办法。2、对于通过检验验收的产品是否规定了抽样方法、检验项目、检验方法和检验的负责部门。,7.4.4供方(承包方)管理组织应对供方提出质量健康安全环境管理的要求,并要求供方保证其质量健康安全环境管理与组织的质量健康安全环境要求相一致。对于工程技术服务,组织应对供方提出质量健康安全环境的管理要求。组织与供方之间应当有特定的关系文件,以便于相互明确各自的职责,在工作之前解决所有分歧,认可有关工作文件。组织应当:a)在确定供方的过程中应当考虑供方的资质;b)要求工程供方编制健康安全环境管理例卷,并进行审核、评价;c)对方案的实施进行监督;d)对实施的结果进行再评价,并作为下次选择的依据。,审核要点:1、是否对承包方资质确认并根据评价准则进行评价来选择承包方;2、与承包方是否签订安全合同,是否要求施工承包方编制质量安全环境方案。(方案中是否有危害因素识别评价控制核应急的内容,是否有环境因素识别评价控制的内容)并经过甲方批准。3、是否对方案实施情况进行监督和检查。,7.5 生产和服务的提供,7.5.1生产和服务提供的控制 组织应策划并在受控条件下进行生产和服务提供。适用时,受控条件应包括:a)获得表述活动、产品或服务特性的信息;b)必要时,获得作业指导书(或HSE例卷);c)使用适宜的设备;d)获得和使用监视和测量装置;e)实施监视和测量;f)放行、交付和交付后活动的实施。,审核要点:1、是否在受控条件下进行生产和服务的提供,即各项生产经营活动在制度的框架下进行规范运作。,7.5.2生产和服务提供过程确认 当生产和服务过程的输出不能由后续的监视或测量加以验证时,组织应对任何这样的过程实施确认。这包括仅在产品使用或服务已交付之后问题才显现的过程。确认应证实这些过程实现所策划的结果的能力。组织应对这些过程作出安排,适用时包括:a)为过程的评审和批准所规定的准则;b)设备的认可和人员资格的鉴定;c)使用特定的方法和程序;d)活动、生产和服务过程的前期评价和过程中的评价;e)记录的要求(见4.2.4);f)再确认。,7.5.3 标识和可追溯性 适当时,组织应在生产和服务实现的全过程中使用适宜的方法识别产品和服务。组织应针对监视和测量要求识别产品的状态。在生产和服务中健康安全环境控制所需要的标识(标志)应当满足适用的法规要求或其他要求。在有可追溯性要求时,组织应控制并记录产品的唯一性标识。,审核要点:1、是否对于产品形成直至提供全过程中的物流过程进行适当标识,确保其具有可追溯性(库房等生产现场);2、是否对于作业过程中特定的健康安全环境状态或区域进行标识,防止不必要损失的产生。3、是否对生产过程中的状态进行标识防止将不合格的产品错用。,生产中所用标识的区别,7.5.4 顾客财产 组织应爱护在组织控制下或组织使用的顾客财产。组织应识别、验证、保护和维护供其使用或纳入产品一部分的顾客财产。当顾客财产发生丢失、损坏或发现不适用的情况时,应报告顾客或其他相关方,并保持记录(见4.2.4)。,理解要点:1、顾客财产是指顾客所拥有的处于组织控制或使用的所有财产。2、对生产作业活动中涉及到的顾客财产进行保管和防护,确保其不损坏或丢失。,7.5.5 产品防护 在内部处理和交付到预定的地点期间,组织应针对产品的符合性提供防护,这种防护应包括标识、搬运、包装、贮存和保护。防护也应适用于产品的组成部分。审核要点:是否对于所能控制的所有产品实施必要的防护,以确保其不损坏、变质或丢失。,7.6 监视和测量装置的控制,为确保结果有效,必要时,测量设备应:a)对照能溯源到国际或国家标准的测量标准,按照规定的时间间隔或在使用前进行校准或检定。当不存在上述基准时,应记录校准或检定的依据;b)进行调整或必要时再调整;c)得到识别,以确定其校准状态;d)防止可能使测量结果失效的调整;e)在搬运、维护和贮存期间防止破损或失效。当发现设备不符合要求时,组织应对以往测量结果的有效性进行评价和记录。组织应对该设备和任何受影响的产品采取适当的措施。校准和验证结果的记录应予以保持。当计算机软件用于规定要求的监视和测量时,确认应在初次使用前进行,必要时再确认。,审核要点:1、是否对所有计量设备进行了分类。并建立了台帐;2、是否为了保证计量结果的准确可靠,确定了适当的定期检定、校准。校准或检定的周期是否满足相关的法律法规的要求。3、检定单位是否具有资质;4、需要取证的计量人员是否持证上岗操作;,7.7 HSE 风 险 管 理,7.7.1 因素识别 组织应建立和保持一个或多个程序,系统地确定活动、产品或服务中存在的危害因素和环境因素的影响。其范围应考虑活动、产品或服务从开始到废弃和处置的全过程。组织应及时更新这方面的信息。,理解要点:1、因素识别包括危害因素识别和环境因素识别。2、在全员参与的基础上,按照合理的程序,选取适用的方法,将组织所涉及的危害因素和环境因素充分、有效、准确地调查识别出来。,7.7 HSE 风 险 管 理,7.7.2 建立判别准则 组织应建立判断和识别危害因素和环境因素的判别准则,并评价相关活动、产品或服务是否符合准则的要求。组织的活动、产品或服务未达到判别准则的要求时,组织应制定风险削减措施或修订判别准则,判别准则的修订或放宽应经过评审并得到管理者的批准。组织应收集适用于其活动、产品或服务的健康、安全、环境方面的法律法规、要求和规定(见4.3),以确定与这些要求和规定相符。,理解要点:1、组织涉及的危害因素和环境因素众多复杂,需要制定相应的判别准则来确定哪些因素可能造成重大的环境影响和潜在事故。2、对于达不到判别准则的因素要首先考虑予以控制和削减。判别准则的修订或放宽应经过评审并得到管理者的批准。,7.7.3 风险与环境影响评价 a)风险评价 组织应建立并保持对已识别危害因素的风险和环境因素的影响进行定性或定量评价的实施程序,考虑对人、环境、财产等因素影响的可能性和严重程度。实施程序应包括:1)常规和非常规的活动或服务;2)所有进入作业场所人员的活动或服务;3)作业场所内的设施(无论是由组织还是由外部所提供的设施);4)本组织生产的产品及相关方提供的产品。组织应确保在建立目标时,对这些评价的结果加以考虑。,理解要点:1、在危害因素识别的基础上,对每一个危害因素可能导致的各种风险和事故要进行风险评价;2、风险评价必须同时考虑风险造成人员伤亡、环境破坏、财产损失的可能性和严重程度。,7.7.3 风险与环境影响评价 b)环境影响评价 组织应建立并保持对已识别环境因素进行定性或定量评价的实施程序,从中判定那些对环境具有重大影响,或可能具有重大影响的因素。组织应确保在建立环境目标时,对这些具有或可能具有重大影响的环境因素加以考虑。,审核要点:1、危害因素识别是否考虑了:1)规划、设计和建设、投产、运行等阶段:2)常规和非常规的工作环境及操作条件。3)事故及潜在的紧急情况,包括来自:原材料、产品的运输和使用过程中的缺陷;设备失效;,气候、地震及其他自然灾害;违反生产操作规程;违反安全规程;人为因素,包括违反HSE管理体系要求。4)在敏感地区水域活动作业因物料泄漏导致重大污染的事故。5)丢弃、废弃、拆除与处理。6)以往活动遗留下来的潜在危害和影响,2、环境因素识别是否考虑三种时态、三种状态、七个方面;环境因素识别是否存在重大遗漏。3、参与识别的人员是否清楚识别评价的方法。,7.7.4 风险管理具体目标与指标 组织应当针对有关健康、安全、环境关键性的管理、活动和任务,建立适当、具体的目标和指标。这些目标和指标应当根据组织的方针、目标、风险管理要求、生产及商业的需要而制定,并且是可验证和可实现的。组织应当定期评审这些指标的连续性和实用性。,理解要点:1、建立和保持风险管理目标,这些目标指标是方针的具体体现。2、目标应具体,指标应尽可能量化。3、定期评审这些指标的连续性和实用性。,7.7.5 制定健康安全环境管理方案a)制定风险削减措施 组织应选择和采取措施来削减活动、产品或服务中存在的风险及其影响。在制定风险削减措施时应当考虑:1)在任何时候都应强调预防措施;2)采用本质安全设计和保证设施的完整性;3)应用从事故中总结的应急反应措施;4)控制和风险削减措施失败的可能性和对措施进一步完善的需要。5)有可行的管理和现场监督规定,以保证风险削减措施有效和随后的工作要求得到实现;6)操作人员理解和掌握风险削减措施和工作要求。,审核要点:1、对于可以通过管理削减危害因素和环境因素是否完善了控制措施。,7.7.5 制定健康安全环境管理方案b)健康安全环境管理方案组织应保证:1)制定并保持旨在实现健康、安全、环境目标和指标的管理方案,规定组织的每一有关职能和层次实现健康、安全、环境目标和指标的职责以及确定实现目标和指标的方法和时间表,组织应将已确定的健康安全环境管理方案形成文件;2)对组织的特定的活动和任务、产品或服务进行策划,以确定工作目标和指标、资源需求、工作进度、程序和工作指南;3)健康、安全、环境策划的输出应形成文件,组织应当针对新情况的需求和条件的变化定期对策划形成的文件进行评审和修订。,审核要点:1、审核隐患治理项目的管理。2、审核环保投资项目。3、是否明确项目的职责、方法和时间表。4、管理方案应定期实施监测,完成后要验证方案的实施效果,必要时修订管理方案。,7.7.6运行控制 组织应根据方针、目标和指标,确定与控制危害因素和环境因素有关的运行与活动。并针对这些活动制定计划,确保他们在程序规定的条件下运行。建立的程序应符合下列要求:a)对于缺乏程序指导可能导致偏离方针、目标和指标的运行情况,应建立并保持一套以文件支持的程序;b)在程序中对运行标准予以规定。c)对组织所使用的产品和服务中已标识的危害因素和环境因素,应建立并保持一套管理程序,并将有关要求通报供方。d)为了从根本上消除并降低风险,应对作业场所、过程、装置、运行程序等建立有效的管理程序。,审核要点:1、审核安全、环境核健康的管理是否符合相关的制度要求(重点审核危险作业)。,7.7.7应急反应计划与响应 a)对活动、产品或服务中那些可预见的突发事件系统地进行评审、分析和记录;b)在设施的设计和安装过程之前,就需要考虑突发事件的应急反应要求;c)建立、形成文件和完善对潜在突发事件的应急反应计划,并传达到指挥和控制人员、应急服务部门、可能受到影响的员工和承包方、其它可能受到影响的相关方;d)定期进行训练、演习和其它合适的方法来检查完善应急反应计划,评价应急反应计划的效果;e)对应急反应所需的设施定期评价和保养,使之处于完好状态;f)定期评审和修订应急反应计划;应对组织、员工的应急程序和响应措施进行评审,以确定是否需要对应急反应计划进行修订。,审核要点:1、应急管理应是否实行分级管理,各级组织建立相应的应急指挥系统,制定应急顶案;2、每一个重大危险设施或装置、要害部位和可能发生环境污染事故的场所部应有相应的现场应急预案;3、应急预案应考虑各种特殊情况下配备足够的人员和设施(设备、用品)以保证应急预案的顺利实施;4、对于那些可能造成严重后果的潜在事件,按管理职能和层次分级建立应急反应计划;,4、应急预案的主要内容:1)应急救援的组织机构和职责;2)参与事故处置的部门和人员;3)紧急服务信息,如报警和内外部联络方式等;4)事故发生后应采取的工艺处理措施;5)应急救援及控制措施,包括抢险和救护等;6)有害物料的潜在危险及应采取的应急措施;7)人员的撤离及危险区隔离计划;,5、应急管理部门应对应急预案进行定期的检查,其内容有:在事故期间通信系统是否能正常运行,各种救护设施(用品)是否齐备、有效,撤离步骤是否适宜,事故处置人员能否及时到位等。6、应急管理部门应定期组织应急预案的演练;7、应急管理部门应在演练后,对应急预案进行评估,找出存在的不足并进行修改。修改后的应急预案应及时通知到相关部门和有关人员。,7.7.8变更管理 组织应当有计划地控制组织内人员、场所、过程和程序等永久性或暂时性的变更,以避免对健康、安全、环境的有害影响。组织对变更的控制应遵循规定的程序:a)对提议的变更及其实施要明确并形成文件;b)对变更及其实施可能导致的健康、安全、环境风险进行评审和作出记录;c)对认可的变更及其实施程序形成文件;d)提议的变更应当经过授权部门的批准。以上变更都应在相应的文件中予以明确,并应对各种变更作出相应的规定。,理解要点:1、变更包括人员、机构、场所、设施、方案、程序、过程等方面临时性或永久性的变化和更改。2、变更可能带来危害因素和风险的变化,变更管理的最终目的是更好的控制健康、安全、环境方面的风险。,8.1 总则 8.2 监视和测量 8.3 不符合的控制,8 监视、测量、分析和改进,8.1 总 则,8.1 总则 组织应策划并实施以下方面所需的监视、测量、分析和改进过程:a)证实活动、产品或服务的符合性;b)确保QHSE管理体系的符合性;c)持续改进QHSE管理体系的有效性;这应包括对统计技术在内的适用方法及其应用程度的确定。,理解要点:1、组织不仅要建立、实施并保持QHSE管理体系,还必须持续改进其有效性。2、监视、测量、分析和改进过程是组织进行自我完善的重要环节,更是持续改进QHSE管理体系的重要手段。3、监视、测量、分析和改进的对象是体系、过程和产品。4、采用适当的方法实施监视、测量、分析和改进过程。,8.2 监 视 和 测 量,8.2.1 顾客、员工、社会满意 作为对QHSE管理体系业绩的一种测量。组织应对顾客和其他相关方关于组织是否满足其要求的感受的信息进行监视,并确定获取和利用这种信息的方法。,理解要点:1、对顾客和相关方的满意信息进行监视和测量。2、建立获取顾客和相关方满意信息的收集渠道、方式。3、对获取的信息进行分析,以评价体系业绩,提供体系改进机会。,8.2.2 内部审核 组织应按策划的时间间隔进行内部审核,以确定QHSE管理体系:a)符合策划的安排、本部分的要求以及组织所确定的QHSE管理体系的要求;b)得到有效实施和保持;c)有效地满足了组织的方针和目标;d)符合法律及法规要求。考虑拟审核的过程、区域的状况和重要性以及以往审核的结果,应对审核方案进行策划。应规定审核的准则、范围、频次和方法。审核员的选择和审核的实施应确保过程的客观性和公正性。策划和实施审核以及报告结果和保持记录(见4.2.4)的职责和要求应在形成文件的程序中作出规定。负责受审核区域的管理者应确保及时采取措施,以消除所发现的不合格(不符合)及其原因。跟踪活动应包括对所采取措施的验证和验证结果的报告(见8.5.2)。,理解要点:1、是一种对体系的监视和测量方式,是组织体系改进的重要手段。2、内部审核的依据包括:组织的方针目标、管理体系标准、管理体系文件、法律法规要求。3、组织应进行管理体系内部审核,证实体系运行的符合性和有效性,为体系改进提供机会。,内部审核与管理评审的区别,8.2.3 过程的监视和测量 组织应采用适宜的方法对QHSE管理体系过程进行监视,并在适用时进行测量。这些方法应证实过程实现所策划的结果的能力。当未能达到所策划的结果时,应采取适当的纠正和纠正措施,以确保活动、产品或服务的符合性。,理解要点:1、对QHSE体系过程进行监视,适用时进行测量。2、所采用的过程监视和测量方法应能证实过程实现策划的能力。3、如过程未能达到策划的结果,应采取适当的纠正和纠正措施,以确保活动、产品或服务的符合性。,产品的监视和测量 组织应对产品的特性进行监视和测量,以验证产品的要求已得到满足。这种监视和测量应依据所策划的安排(见7.1),在产品实现过程的适当阶段进行。应保持符合接收准则的证据。记录应明确有权放行产品的人员。(见)除非得到有关授权人员的批准,适用时得到顾客的批准,否则在策划的安排已圆满完成之前,不应放行产品和交付服务。,理解要点:1、是组织监视和测量的重要过程,它直接关系到组织能否提供顾客和相关方满意及符合法律法规的产品。2、用于验证与顾客和相关方及法律法规相关的产品是否满足产品要求,不仅指最终产品,也包括采购产品和过程中的产品。,8.2 监 视 和 测 量,8.2.5健康安全环境监视和测量 组织应建立和保持程序,对可能具有健康安全环境影响的运行与活动的关键特性进行监视和测量。应包括:a)确定适用于组织所需的定性和定量测量;b)规定监测程序、测量地点和频次;c)主动的绩效测量和被动的绩效测量;d)定期评价对有关法律及法规的遵循情况;e)足够的数据记录和监视与测量结果;f)监视和测量结果与指标发生偏离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