私立诸暨高级中学彭蕾.ppt
私立诸暨高级中学 彭蕾,高中地理(选修IA)教学课前培训,城乡发展与城市化,以课程标准和教学指导意见为教学依据,注意必修教材和选修教材之间的联系和差异,城乡规划的模块结构,基础部分,主干部分,提高部分,第一章“城乡发展与城市化”知识结构,城市的形成与发展,城市化,城市环境问题,城市的特征城市的形成城市的发展,城市化的基本概念发达国家的城市化发展中国家的城市化我国的城市化,城市环境问题我国城市的可持续发展,必修教材中的相关部分:1.必修1“地形对聚落的影响”;2.必修2“城市与环境”,课标解读,1举例说明中外城市的形成和发展,归纳城市在不同发展阶段的主要特征。第一章第一节P2,(2)城市在不同发展阶段的主要特征 分阶段,产业革命前 产业革命后 20世纪(特别是二次大战以来),举例 案例化、案例的典型性,归纳 运用案例进行归类分析,(3)举例与归纳,课标解读,2比较不同国家城市化过程的主要特点及其意义。(第一章第二节P8),(1)不同国家 不同类型的国家:发达国家、发展中国家、中国(属于发展中国家),(2)城市化过程特点 不同类型国家的城市化发展过程 不同类型国家城市化特点,(3)意义 城市化与经济发展的关系,(4)比较 分析:不同类型国家的城市化发展过程的形成 不同类型国家城市化特点的形成原因,课标解读,3举例说明城市环境问题的成因与治理对策。第一章第三节P17(1)城市环境问题的形成(2)城市环境问题的分类、成因和危害(3)城市环境问题的治理,(4)举例说明 使用案例化的分析 结合当地的实际(5)以人地关系协调为主线,立足于可持续发展的高度,第1节 城市的形成与发展,(一)教学指导建议解读基本要求:1了解城市的概念和基本特征。(1)知道城市是聚落的一种类型。(2)了解城市的概念。(3)了解城市的基本特征。2举例说明不同类型城市的形成条件。(1)了解城市形成的过程。(2)分析案例,理解不同类型城市的形成原因。3了解城市发展的含义。了解城市发展的两方面内容。,发展要求:利用案例,归纳城市在不同发展阶段的主要特征。(1)了解城市发展的基本动力。(2)归纳城市在不同发展阶段的特征。(3)了解我国城市发展的特点及发展趋势。,活动建议,本节教材共设计了3个活动。活动1建议不采用。活动2“讨论城市的产生原因”应通过辨析,了解影响城市形成的因素。活动3“问题讨论”应通过对阅读材料的分析,了解中国古代城市的特点,以及与欧洲古代城市的差别。建议增加活动1-4 利用典型城市和乡村的有关资料,对比分析城市不同于乡村的显著特点 活动目标 加深对城市特点和城市在区域发展中作用的理解。活动建议 资料要突出两种聚落在密集性、生产活动、产业结构、生产效率、经济效率和在区域发展中的作用等方面的内容。,阅读建议,阅读1希腊与罗马;我国古代的城市作为阅读处理阅读2世界城市的发展做正文处理阅读3我国城市发展趋势作为阅读处理,第二节 城市化,(一)教学指导建议解读基本要求:1了解城市化的概念和特征。(1)了解城市化的过程(2)了解城市化的特征2比较分析发展中国家和发达国家城市化进程的主要特点和意义(1)比较发展中国家和发达国家城市化进程的主要特点(2)分析城市化的意义3了解我国城市化的特点,理解我国城市化发展的地区差异(1)了解我国城市化的特点(2)分析我国城市化发展地区差异产生的原因,发展要求:运用图表数据分析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的城市化差异,用发展的观点分析世界城市化进程,(二)活动建议,活动一:乡村城市化的影响可省略活动二:我国城市的地理分布为正文内容活动三:我国城市化的相关问题理论性较强,最好准备充足资料,留做课后作业。活动四:城市特色的营造可放有关多媒体资料,提高兴趣,(三)阅读建议,阅读1城市化的发展阶段可做一般了解阅读2大都市带应作为正文处理,并落实在图上阅读3发展中国家城市化状况阅读了解阅读4我国城市规模的划分应作为正文处理,超大城市落实在图上。阅读5我国积极发展小城镇一般了解,第三节 城市环境问题,(一)教学指导建议解读基本要求:1了解城市环境问题的表现2了解我国城市环境问题的现状、理解我国城市可持续发展的内涵(1)了解我国城市环境问题的现状(2)理解我国城市可持续发展的内涵发展要求举例说明城市环境问题的成因与治理对策 典型事件的成因分析及治理对策,(二)活动建议,活动1讨论当地城市环境问题,提出解决办法,作为课后的课题研究或资料收集性作业活动2家庭小汽车与城市环境问题可进行课堂讨论活动3摩天大楼与城市生活作为阅读材料活动4人与城市的协调发展作为课堂小结,(三)阅读处理,阅读1比较典型的城市环境问题可简要分析各问题的成因及对策阅读2北京市汽车突破200万辆作为活动2的讨论材料阅读3城市规划应注重可持续发展阅读了解即可,环境保护知识模块结构分析,第一章 环境与环境问题,环境概述,环境问题概述,人类与环境,环境的概念及分类环境因素环境质量,环境问题的概念及分类环境问题产生的原因与危害当前人类面临的主要环境问题,人类与自然环境的相互作用人类对自然态度的演变人类与自然关系的和谐,课程标准内容解读,1举例说明人类与环境的相互关系,形成正确的环境伦理观。(1)科学的认识人类与环境的相互关系:*人类是地球这个巨大生态系统的一个子系统,人类活动必须服从地球生态系统的规律。*自然环境提供了人类生存和活动的场所,以及各种资源。人类与自然应该是和谐统一的关系。(2)举例说明 例举过去对人类与自然环境关系不正确的认识和态度引起反思,(3)正确的环境伦理观 人对自然的伦理*正确评价人类活动的合理性;正确认识人类对自然界负有的义务。*回答三个基本问题:人类对自然的正确态度是什么?自然有没有价值?有什么样的价值?*树立三个观点:尊重与善待自然;关心个人与关心人类;着眼当前并思虑未来。,2说出环境问题产生的主要原因及危害。(1)环境问题 作为一个整体的问题来讨论(2)原因 主要原因:工业生产、人口膨胀 成因的复杂性(3)危害 表现 随着环境污染的加剧而扩展,3归纳当前人类所面临的主要环境问题。(1)人类面临的环境问题 例举问题、表现、危害(2)归纳 分类:全球性的环境污染、大面积的生态破坏、突发性的严重污染事件。,第二节 环境问题概述,教学指导意见解读基本要求1理解环境问题的概念和分类。(1)理解环境问题的概念。(2)理解环境问题的分类方法。(3)能根据环境问题的信息判断环境问题的类型。,2说出环境问题产生的原因及危害。(1)把环境问题作为一个整体的问题讨论。(2)了解工业生产、人口增长和科学技术进步的负面作用对环境问题形成的影响。(3)了解环境问题的主要危害。(4)根据环境问题的信息,说出其形成的原因和危害。3归纳当前人类所面临的主要环境问题。(1)例举当前人类所面临的环境问题。(2)归纳出环境问题的三大类型。,发展要求了解全球性环境污染、大面积生态破坏、突发性严重污染事件的危害。(1)了解全球性环境污染问题的主要类型、形成原因和危害。(2)了解大面积生态破坏问题的主要表现和危害。(3)了解突发性的严重污染事件的危害。,活动建议,本节教材共设计了4个活动。活动2-2“问题思考”可以作为思考练习,活动2-3“调查实践”建议作为一个课题研究,在课后进行。其余的活动建议如下:活动2-1 环境问题类型。活动目标 加深对环境问题分类方法的理解。活动建议 增加一些辨析素材,并和次生环境问题的分类辨析结合起来。活动24 环境问题因果关系竞答。活动目标 加深对环境问题产生原因的理解。活动建议 教材设计的竟答活动方式可以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加深理解。活动的目的在于巩固知识。如果教学时间紧张,可以采用其他有效的训练方式,如图表归纳法等,或者用练习巩固。,阅读建议,阅读1工业生产对自然环境的影响作为正文处理阅读29都可作为典型案例,阅读了解或选一两个做案例分析,第三节 人类与环境,教学指导意见解读基本要求1.理解人类与自然环境的相互作用(1)环境对人类的影响(2)人类对环境的改造(3)环境的反作用2.了解人类对自然态度的演变各个时期人类对自然态度的演变,3.理解人类与环境关系的和谐(1)尊重与善待自然(2)关爱人类并尊重个人(3)兼顾当代人与后代人的利益发展要求:举例说明人类与环境的相互关系,形成正确的环境伦理观,活动建议,活动1阅读材料,分析讨论人类与环境的关系,可充实环境的反作用材料,分析人类与环境的关系。活动2可略去活动3模拟“假如你是牧民,你会怎样选择?”目标:感悟人类与环境关系的和谐建议:增加几个类似的情境问题的讨论,以加深学生对人类与环境和谐关系的认识,阅读建议,阅读1自然生态的多种价值,可多用一些时间强调,以转变观念阅读2生活中的“公害”和全球性环境问题做为一般材料阅读,谢谢大家,2007年8月 绍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