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CCN止吐指南读解.ppt
放.化疗引起的恶心.呕吐类型及防治,化疗和放疗都是治疗恶性肿瘤的主要手段,而恶心、呕吐则是最常见的化、放疗不良反应之一。急性剧烈的恶心、呕吐可能导致患者脱水、电解质紊乱、营养不良,严重者可能因消化道黏膜损伤而发生出血、感染甚至死亡。因此,如何防治化、放疗诱发的恶心、呕吐已是临床肿瘤化疗必须解决的重要问题。,化疗诱导的恶心和呕吐CINV的分类,预期性CINV急性CINV 延迟性CINV爆发性CINV难治性CINV,预期性CINV,指既往化疗时出现过难以控制的CINV患者在下1个周期化疗开始前即发生的恶心、呕吐,见于18%57%接受过化疗的患者,恶心较呕吐更常见,年轻患者更多见。精神心理因素是导致预期性CINV的主要原因,与既往CINV控制不良有关,一旦发生,现有止吐药物治疗基本无效,可采取镇静、行为调节、系统脱敏等手段治疗。,急性CINV,常发生在使用化疗药物后24小时(h)内,56 h达到高峰,可能持续18 h以上,之后呕吐停止或转为慢性呕吐。此类CINV的程度最为严重,与化疗药物导致的肠嗜铬细胞释放5-羟色胺(5-HT)有关。5-HT3受体拮抗剂联合糖皮质激素是常用治疗方案。急性症状若不能被及时有效控制,则会增加延迟性CINV的发生风险。,延迟性CINV,一般发生于化疗后2448 h,有时可持续1周。约40%50%的化疗患者会出现。此类反应发生晚、持续时间较长、症状相对较轻。其发生机制不明。,爆发性CINV,指尽管已对患者进行了预防性处理,但其仍然发生了严重的恶心、呕吐,须行挽救性止吐治疗。,难治性CINV,指患者在既往预防性和挽救性止吐治疗失败之后再次出现的呕吐。,CINV的发生机制,CINV主要通过以下途径引起:化疗药物刺激胃肠道,嗜铬细胞释放神经递质,神经递质与相应受体结合,由迷走神经和交感神经传入呕吐中枢而导致呕吐;化疗药物及其代谢产物直接刺激化学感受器触发区(CTZ,位于第4脑室底部),进而传递至呕吐中枢引发呕吐;感觉、精神因素直接刺激大脑皮质通路导致呕吐,此类多见于预期性CINV。,导致呕吐的神经递质主要有多巴胺、组胺、5-HT、P物质等;其中多巴胺、5-HT和P物质是与CINV最为相关的3种神经递质,分别与相应的多巴胺受体2、5-HT3受体和NK-1受体结合,刺激CTZ和呕吐中枢,诱发呕吐反应。,CINV的影响因素,药物因素非药物因素,药物因素,药物因素与化疗药物致吐作用的强弱、药物单次剂量、用法及既往化疗是否合理有效应用止吐药物等有关,非药物因素,包括年龄、性别、酒精摄入耐受量、妊娠期呕吐程度和既往化疗恶心呕吐程度等。通常年龄较轻、女性、酒量差、既往妊娠呕吐反应重、既往CINV控制不良的患者,发生恶心、呕吐的风险增大。,控制癌症患者化疗呕吐的基本原则,预防恶心、呕吐是根本目标。接受具有中、高度致吐风险药物化疗的患者,在化疗结束后,恶心、呕吐仍可能分别持续2天和3天,止吐治疗须贯穿化疗呕吐风险期始终。多药联合方案化疗诱发的恶心、呕吐,其治疗方案应基于致吐风险最高的药物制定。此外,还须注意癌症患者的其他潜在致吐因素,包括肠梗阻、前庭功能障碍、脑转移、电解质紊乱、尿毒症、使用阿片类麻醉药物、伴有胃部疾病和精神心理因素等。,预期性呕吐的防治,在每个周期化疗期间,采取最佳止吐治疗方案是防止预期性呕吐的关键。行为治疗包括放松疗法、系统脱敏,催眠、遐想,音乐治疗,针灸、针压等。在药物治疗方面,目前推荐从治疗前1晚开始口服阿普唑仑或在治疗前1晚和当天早晨口服劳拉西泮。,爆发性CINV的治疗,对于爆发性CINV而言,预防比治疗更重要,也更容易。一般处理原则是联合应用不同作用机制的其他有效止吐药物,包括抗精神病药物、苯二氮卓类药物、大麻酚类药物、多巴胺受体拮抗剂、吩噻嗪类药物、5-HT3受体拮抗剂和类固醇药物,各类药物间并无优劣之分。,治疗爆发性CINV强调按时给药,而非按需给药。若恶心、呕吐得到控制,则继续以原方案治疗,反之则应使用高一级的止吐治疗。若患者频繁呕吐无法口服药物,则直肠或静脉用药更合适,同时须保证足够入液量,以防电解质紊乱。,放疗诱导的恶心和呕吐防治,预防放疗诱导的恶心和呕吐(RINV),关键要参考放疗部位和是否联合化疗;放化疗联合应用时可参考CINV的防治指南。对于接受上腹部或全身放疗者,推荐每天给予昂丹司琼或格拉司琼,必要时口服地塞米松;其他部位放疗不推荐预防用药。对于出现爆发性呕吐者,推荐每天给予昂丹司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