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CM制程工艺简介.ppt
TFT-LCM制程工艺简介,SQE:陶石 D/C:2013/5/25,LCM结构示意图:,TFT:Thin Film Transistor的缩写,薄膜晶体管,液晶panel里面驱动液晶偏转度的微型电路简称;LCM:Liquid Crystal Module 的缩写,即液晶显示模组。,TFT-LCM制程工艺流程图:,Incoming,LCD清洗,贴偏光片,加压脱泡,FOG(FPC热压),贴ACF1,贴ACF2,COG(IC邦定),镜检,电测1,封胶、固胶,Assy BL,电测2,FQC,包装,OQC,入库,主要制程(Incoming):,LCD 功能检测:亮暗点、色点、屏线、显示不良等 外观检测:尺寸、刺点、白点、污点、划伤、ITO划伤、crack等FPC 功能检测:阻抗、导通性 外观检测:尺寸、PI膜、元器件焊接、气泡、发白、脏污等BL 功能检测:亮度、均匀度、色度 外观检测:尺寸、白点、白团、脏污等POL(上下偏光片)功能检测:N/A 外观检测:尺寸、起胶、翘曲、凹凸点、折痕等IC(尺寸、规格比对)辅料(ACF、胶带等),主要制程(LCD清洗):,作用:利用超声波进行清除LCD屏、ITO电极表面脏污、油污等不良管控重点:超声波清洗、烘烤时间、清洁效果等(臟污,油污)可能出现的缺陷:ITO划伤、清洗效果不好(溶液残留等)造成腐蚀,主要制程(贴上下偏光片):,手工、半自动贴片管控重点:1.贴片机参数的设定(吸附频率、吸附力);2.贴下片:将mark斜线(剥离面),贴在LCD玻璃TFT面上;3.贴上片:将mark斜线(剥离面),贴在LCD玻璃CF面上;4.无尘布使用次数及折叠方式;5.橡胶手套、指套清洁频次(每小时/次);6.粘尘滚轮每粘1次屏后至少在粘尘纸上滚动一次,去除滚轮的纤维、尘埃。可能出现的缺陷:贴偏、表面折痕、内部脏污等,主要制程(加压脱泡):,作用:消除贴片制程中产生的气泡不良管控重点:1.加压除泡的时间(20分钟);2.加压除泡的温度(455度),主要制程(贴ACF1、ACF2):,ACF:Anisotropic Conductive Film,即异方性导电胶管控重点:1.ACF贴附长度;2.ACF贴附位置;3.ACF贴附效果可能出现的缺陷:贴偏、气泡等不良,主要制程(COG):,COG:Chip on Glass缩写,即IC邦定作用:把LCD与IC通过ACF在一定温度、时间、压力条件下连接起来,形成通路。管控重点:1.IC与ACF的定位;2.导电粒子破裂状况;3.有效导电粒子的数量;4.COG设备的温度、时间、压力条件参数的设定可能出现的缺陷:压力不足/压力过大造成断路、IC裂,主要制程(FOG):,FOG:FPC on Glass缩写,即FPC邦定作用:把邦定IC的LCD和FPC通过ACF在一定温度、时间、压力条件下连接起来,形成通路。管控重点:1.FPC与ACF的定位;2.导电粒子破裂状况;3.有效导电粒子的数量;4.FOG设备的温度、时间、压力条件参数的设定可能出现的缺陷:导电粒子状况不一、导电粒子聚集短路,主要制程(镜检):,作用:检验COG与FOG,压接偏错位、压接粒子状况、气泡、异物等影响焊接导通 效果的不良问题管控重点:1.IC/FPC与LCD压接偏位、错位状况(ITO线路与焊盘偏移不超过1/2);2.导电粒子破裂状况;(1个缺口最好,依次很好、良好、尚可,5个NG)3.有效导电粒子的数量(COG最少5颗,FOG最少10颗);4.气泡(CQG单个焊盘1/4,FOG单个焊盘1/3),主要制程(电测1、电测2):,作用:使用专用测试工装对产品进行电性能测试管控重点:1.测试产品显示效果(色彩、对比度、图象完整性)2.不良品选出、统计(无反应、缺线、花屏、亮暗点、污点、划伤等),主要制程(封胶、固胶):,作用:封胶:使用SILICON膠將裸露在空氣中的ITO蓋住,避免任何物質與ITO觸碰.固胶:使用紫外线固胶设备对产品所封UV胶固化,空气中静置固化硅胶。管控重点:1.封胶高度 2.封胶效果(針孔.毛刺)光洁度、覆盖面 3.固胶设备照射时间、(温度、速度、光强度)4.固胶效果(硬度、强度、光洁度、覆盖面积)可能出现的缺陷:封胶高度高于LCD、断胶、孔洞等不良,主要制程(Assy BL):,作用:将压接好的LCD组装于背光中,使LCM正常显示。管控重点:1.靠屏时,确保LCD与背光之间无异物、毛丝等不良 2.背光无法吹掉的脏污,使用粘棒去除可能出现的缺陷:污点、毛丝、异物、焊接等不良,Q&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