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语十则fuxi.ppt
,论语十则,孔子名(),字(),我国古代伟大的、,家学派的创始人,被誉为“万世师表”、“千古圣人”,世界十大思想家之首。论语是,作者生平馆,1.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 不 愠,不亦君子乎?”,2.曾子曰:“吾日三 省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 不习乎?”,3.子曰:“温 故 而 知 新,可,以(之)为 师 矣。”,思而不学则殆。”,4.子曰:“学而不思则罔,,5.子曰:“由,诲 女 知之乎?,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 知 也.”,6.子曰:见贤思齐焉,见不贤而内自省也。,7.子曰:“三人 行,必有我师焉;,择其 善者而 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8.曾子曰:“士不可以不弘毅,任重而道远。,仁以为己任,不亦重乎?死而后已,不亦远乎?”,9.子曰:岁寒,然后知松柏之后 凋也。,子曰:“其恕乎!己所不欲,勿施于人。”,10.子贡问曰:“有一言而可以终身行乎?”,论语十则中论述学与思的辩证关系的句子是:,。论述学习态度,告诉人们不要不懂装懂的名句是,_,_。既要善于从正面学习也要从反面借鉴:以人为镜可以明得失:强调独立思考的重要性:,根据论语十则中句子的含义,把它们概括成成语。(6分)(l)、自己所不喜欢的事情不要强加在别人身上。(2)、几个人一起行走,其中一定有可以 做我老师的人在那里。(3)、肩负着重大的使命,路程又很遥远。,找出下列句中的通假字,并解释。(3分)不亦说乎 诲女知之乎 是知也解释下列句中“而”字的意思。(4分)择其善者而()从之 学而()时习之温故而()知新 学而()不思则罔,下列加点字解释正确的一项是:()(2分)A、学而时(按时)习之,人不知而不愠(怨恨)B、学而不思则罔(迷惑而无所得)思而不学则殆(危险)C、不亦说乎(也,也是)死而后已(已经)D、其恕乎(大概,也许)三人行,必有我师焉(啊),下列句中加点字词解释有错的一项是()A、人不知而不愠(生气,怒惧)不亦说乎(通“悦”,愉快)B、吾日三省吾身(反省)是知也(这)C、诲女知之乎(通“汝”,你)传不习乎(老师传授的知识)D、为人谋而不忠乎(办事)与朋友 交而不信乎(相信,朗读停顿正确是()A、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B、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 C、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D、.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文言文翻译的原则,1.“信”忠实于原文,字字落实,句句落实,不随意增减。,2.“达”表意明确,语言通畅,语气不走样。,3.“雅”用简明、优美,富有文采的现代汉语把原文的内容、形式和风格准确地表达出来。,拓展小拼盘,文言文九字翻译法,1.留(专有名词,人名等照译。),2.补(补出省略成分,如主语,宾语),3.删(删去不译的词语),4.换(把古词换成现代词),5.调(调整倒装句句序),6.选(根据上下文,选用恰当的词义),7.译(译出实词、虚词、活用的词,通假字),8.固(固定格式的固定译法),9.意译(文言文中的比喻、借代、引申,直译不通,用意译),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