头颅CT 扫描.ppt
头颅CT扫描,Contents,扫描前准备工作,常规检查,增强扫描,检查参数及后处理技术,4,1,2,3,Hot Tip,(一).扫描前准备工作:为获取高质量的颅脑CT图像,应进行必要的准备工作:(1)做好解释工作,消除患者的紧张心理状态,获得患者合作。(2)对婴幼儿、外伤、意识不清及躁动不安的患者给予适当的镇静剂,目的是防止患者摔伤及移动产生伪影。(3)去除所有头部的金属饰物和各种物体,避免伪影干扰。(4)碘过敏试验,根据所用造影剂的类型,静脉内注射1ml相应的造影剂,观察15min,有无过敏反应,阴性患者适合增强扫描。,Hot Tip,(二).常规检查2.1轴位检查 患者仰卧,身体中央矢状面与扫描中心线重合(体位摆正),头颅在头枕内摆正放平,以听眦线(眼外眦与外耳孔的连线)为基准线。检查幕上结构时,X线机架向头端倾斜15,此切面恰好与颅底平面(颅前、中、后窝结构在同一平面)平行。可以减少扫描层数,减少或避免患者晶状体的X线辐射。检查后颅窝结构时X线束同听眦线平行,可减少颅底骨伪影干扰并能增加显示范围。,Hot Tip,(二).常规检查 2.2经门齿蝶鞍入路 患者仰卧,将检查头枕放于患者背部,头颅过度后伸向下悬,靠在检查床上,将头颅正中矢状面与扫描架中心线重合,两侧对称。有时为了避免牙齿等物体的干扰所产生的伪影,采用一定的角度可以提高图像的质量。,Hot Tip,Hot Tip,(三)增强扫描 颅脑增强扫描技术颅脑增强扫描极为重要和常用,不仅能提高病变的检出率,而且对定位和定性诊断都很有帮助。注入造影剂后,颅脑造影剂强化过程反应很有意义,不反应说明血供少或无血脑屏障破坏,见于陈旧性脑损伤,脑梗塞,低度恶性胶质瘤,同质性强化,见于脑膜瘤,垂体瘤;不规则的周边强化,中心呈坏死或囊变的低密度影,见于恶性胶质瘤;平滑的环形强化常见于胶质瘤和转移瘤;多发性强化病灶见于转移瘤;强化还可以鉴别肿瘤水肿带,发现动静脉畸形血管。因此除了急性脑损伤和颅内出血禁忌症和高危因素外,一般情况下,颅脑CT都应该平扫加增加。,Hot Tip,Hot Tip,(四)检查参数及后处理技术颅脑CT扫描按机器所提供的程序和参数进行。一般采用10mm层厚,扫描层数67层,扫描野230250mm,外伤怀疑有颅底骨折或颅底破坏时,用12mm层厚,扫描野160180mm。婴幼儿检查则应减少X线量,达到诊断目的即可,为保证CT图像质量,后处理技术也很重要(1)调节窗宽到位,一般为80,但有时为区别密度差别小的组织,调为窄窗宽,如60左右。(2)调节窗位到感兴趣区组织CT值一致的水平。观察骨性结构有无骨质增生、破坏。骨折时宜使用窗宽2000,窗位300,达到最佳清晰度为标准。,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