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届《生活与哲学》第一单元一轮复习.ppt
生活与哲学,第一单元 生活智慧与时代精神,第二单元 探索世界与追求真理,第三单元 思想方法与创新意识,第四单元 认识社会与价值选择,哲学哲学的基本问题马克思主义哲学,物质意识实践,联系、发展的观点矛盾规律创新,历史观价值观,绪论,辩证唯物论、认识论,唯物辩证法,唯物历史观人生价值观,马克思主义哲学体系,辩证唯物主义,历史唯物主义:11、12,辩证唯物论:4、5,唯物辩证法:7、8、9、10,认识论:6,(第二单元),(第四单元),哲学知识体系:,马克思主义哲学,(第三单元),考点一、哲学的产生、意义、任务,考点二、哲学、世界观、方法论的关系,考点三、哲学和具体科学的关系,考点四、哲学的基本问题,考点五、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考点六 唯物主义、唯心主义和辩证法、形而上学的关系,考点七 哲学与时代精神,考点八、哲学的作用,第一单元:基础理论,1、哲学的产生:哲学的智慧产生于人类的实践活动。(从哲学产生的本质来说),哲学起源于人们在实践中对世界的追问和思考。(从哲学产生的方式来说),考点一、哲学的产生、意义、任务,2、哲学的意义:哲学是指导人们生活得更好的艺术。真正的哲学可以使我们正确地看待自然,指导人们正确的认识自然和改造自然;真正的哲学可以使我们正确地认识社会,从而为生活和实践提供积极有益的指导;真正的哲学可以使我们正确地对待人生,正确对待社会进步和个人发展,正确对待生与死、进与退、得与失、名与利。,3、哲学的任务:,就是寻找光明,在人类生活的路途上点起前行的明灯,指导人们正确地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2、世界观=哲学?,含义不同特点不同:世界观是自发形成的,人人都有,是零散的、朴素的、不自觉的,不系统的、缺乏理论论证的。哲学则把零散的朴素的世界观理论化系统化,具有严密的逻辑和完整的理论体系。,哲学是理论化系统化的世界观,哲学就是关于世界观的学问。世界观和哲学都是把整个世界当作研究对象,都是对整个世界的总的看法和根本观点。,考点二、哲学、世界观、方法论的关系,1、哲学与世界观的关系,区别:,联系:,2、世界观与方法论的联系,联系,世界观决定方法论,有什么样的世界观就有什么样的方法论。方法论体现世界观。,世界观和方法论是同一问题的两个方面。两者是统一的。,世界观 方法论,考点二、哲学、世界观、方法论的关系,3、哲学是世界观与方法论的统一(是关于世界观的学问,也是关于方法论的学问),世界观:,用来观察和处理问题,方法论:,人们对整个世界的总的看法和根本观点。,人们认识和改造世界的根本原则和根本方法。,哲学,考点二、哲学、世界观、方法论的关系,联系:,哲学以具体科学为基础,具体科学的进步推动着哲学的发展。哲学为具体科学的发展提供世界观与方法论的指导。,区别:,研究对象不同:具体科学研究的是世界某一特定领域中的事物的性质和规律;而哲学是对具体科学进行概括和升华,抽象出最一般的本质和普遍的规律。,哲学与具体科学是一般与个别、共性与个性、抽象和具体的关系,而不是整体与部分的关系。,考点三、哲学和具体科学的关系哲学是对自然、社会和思维知识的概括和总结(从哲学研究的特点来讲),哲学是“科学之科学”,可以取代科学?哲学以具体科学为基础,二者研究对象不一样哲学是“科学之母”?具体科学并不是在哲学中孕育产生的哲学是“科学研究之母”?哲学为各门具体科学研究提供世界观和方法论的指导哲学是“具体科学之和”?,哲学是对具体科学进行概括和升华,抽象出最一般的本质和普遍的规律。(共性与个性关系),易错辨析,1、从本义看:哲学是使人聪明,启发智慧的学问。2、从与世界观的关系看:哲学是关于世界观的学问,是系统化理论化的世界观。3、从与具体科学知识的关系看:哲学是对具体知识的概括和总结。(一般与个别、共性与个性的关系)4、从与方法论的关系看:哲学既是世界观,又是方法论,是世界观和方法论的统一。5、从与时代的关系看:哲学都是时代精神的概括和总结,真正的哲学都是自己时代精神上的精华。,哲学概念,1万有引力。2张三早上5点起床。3事物的运动是有规律的。4太阳东升西落。5、顺德私营经济发展相当迅速。6、一年四季,树枯树荣。7、阿C总喜欢幻想,随着阅历的增加,想象力越发丰富了。8、世界是上帝创造的。9、我们要按规律办事。10、世界是不可知的。,哪些属于世界观?,(具体科学的客观规律),(个体),(个体),(个体),(个体),(个体),(世界观),(世界观,错误的世界观),(方法论),(世界观,错误的世界观),思维和存在的关系问题,一、哲学的基本问题,思维和存在的何者为本原(即第一性问题),思维和存在有没有同一性,考点四、哲学的基本问题,(意识和物质的关系问题),(哲学两大阵营),判断对错:,1、唯心主义者都否认思维与存在的同一性?2、哲学的基本问题是物质和意识何者为本原3、对哲学基本问题不同的回答是划分哲学基本派别的依据。4、哲学的基本问题是物质和意识的辩证关系问题,哲学的基本问题,物质决定意识,意识对物质具有能动作用,考点五、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1、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的分歧,分歧:围绕物质和意识谁是本原的问题展开的。,唯物主义观点:物质是本原,物质决定意识。唯心主义观点:意识是本原,意识决定物质。,三种形态,正确性,局限性,唯 物 主 义,古代朴素唯物主义,近代形而上学唯物主义,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否认世界是神创的,认为世界是物质的,坚持了唯物主义的根本方向,本质上是正确的,具有猜测性,没有科学依据;把物质归结为物质的具体形态;简单化。,丰富和发展了唯物主义,把物质归结为自然科学意义上的原子;具有机械性、形而上学性和历史观上的唯心主义,正确揭示了物质世界的基本规律,反映了社会历史发展的客观要求,反映了最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考点五、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共性:世界是物质的,物质决定意识(物质具体形态天、地、气等等),五行说:生成万物的基本元素是金、木、水、火、土阴阳说:天地合而万物生,阴阳接而变化起(荀子)形神说:形存则神存,形谢则神灭(范缜)气理说:气者,理之依也(王夫之)活火说:世界是一团永恒燃烧的活火(赫拉克利特)水为始基说:“水”是万物的“始基”(泰勒斯),古代朴素唯物主义的经典观点:,机械性:,自然界的各种现象都被归结为力学过程,用力学规律解释一切,甚至动物和人都被看作是受力学支配的机器。用机械运动解释一切现象。,形而上学性:,认为组成世界的本体具有不变性,静止、孤立、片面地看问题。,历史观上的唯心主义(不彻底性):,承认自然界是客观的;认为“理性”、“意识”支配社会的发展,唯心史观,近代形而上学唯物主义,唯心主义把意识视为世界的本原,(1)主观唯心主义,把人的主观精神(目的、意志、感觉、经验、心灵等)夸大为唯一的实在,当成本原的东西,认为客观事物以至整个世界,都依赖于人的主观精神。,(2)客观唯心主义,把客观精神(上帝、理念、绝对精神等)看作世界的主宰和本原,认为现实的物质世界只是这些客观精神的外化和表现。,3、唯心主义的基本形态,考点五、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1、“天没有我的灵明,谁去仰它高?地没有我的灵明,谁去俯它深?”2、“气者,理之依也”3、“心外无物,心外无事,心外无理”4、观念的东西不外是移入人的头脑并在人的头脑中改造过的物质的东西而已。5、“世界包括一切的整体,它不是由任何神或任何人创造的,它过去、现在和将来都是按规律燃烧着,按规律熄灭着的永恒的火。”6、巧妇难为无米之炊。7、“非风动,非帆动,仁者心动”8、“菩提本无树,明镜亦非台;心外无一物,何处惹尘埃。”,判断下列观点是唯物主义还是唯心主义:,唯物主义,唯物主义,唯物主义,唯心主义,唯心主义,唯物主义,唯心主义,唯心主义,请判断下列观点分别属于唯物主义的哪种基本形态?1、水是万物的基始。2、原子是世界的本原。3、物质决定意识,意识对物质具有能动作用。4、形存则神存、形谢则神灭,近代形而上学唯物主义,古代朴素唯物主义,辩证唯物主义,7、宇宙是一团永恒的活火,在一定的方寸上燃烧,在一定的方寸土熄灭。,8、气者,理之依也。,古代朴素唯物主义,古代朴素唯物主义,古代朴素唯物主义,5、自然界由数目无穷性质不同的异质元素构成,近代形而上学唯物主义,6、没有调查就没有发言权。,辩证唯物主义,“存在即被感知”“物是观念的集合”(英)贝克莱,“眼开则花开,眼闭则花寂”“心外无物”(明)王守仁(阳明),“只要闭上眼睛,世界上就没有什么悬崖。”贝克莱,宇宙便是吾心,吾心便是宇宙。(南宋)陆九渊,“人有多大胆,地有多大产”“不怕做不到,就怕想不到”,主 观 唯 心 主 义,时有风吹幡动,一僧曰风动,一僧曰幡动,议论不已。惠能进曰:“不是风动,不是幡动,仁者心动”。坛经,客 观 唯 心 主 义,世界是“理念”的影子。柏拉图,“绝对精神”产生自然界和人类社会。黑格尔,“理在事先”。朱熹,1、存在即被感知。物是观念的集合。2、上帝支配着地球上的万事万物。3、生死由命,富贵在天。4、我思故我在。5、理生万物。6、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7、眼开则花明,眼闭则花寂。8、“绝对精神”产生自然界和人类社会9、心外无物。10、4就是死,8代表发;11、喜鹊报喜,乌鸦叫丧;12、掩耳盗铃13、人有多大胆地有多大产;,下列观点属于唯心主义的哪种基本形态?,主观唯心主义,客观唯心主义,客观唯心主义,主观唯心主义,客观唯心主义,客观唯心主义,客观唯心主义,主观唯心主义,主观唯心主义,主观唯心主义,主观唯心主义,主观唯心主义,主观唯心主义,技巧点拨,哲学观点属性判断:1、根据材料观点判断是唯物还是唯心?2、如果要判断唯物主义的三种基本形态:方法一:根据作者所处的时代判断 方法二:根据作者观点特点判断 3、如果要判断唯心主义的两种基本形态:把主观精神(人的目的、意志、感觉、经验、心灵等)看成世界的本原:主观唯心主义 把客观精神(上帝、神灵、理念、理、绝对精神等)看作世界的主宰和本原:客观唯心主义,参看听课手册P194页:右上“经典观点”,练1:三国志魏志卢毓传:“选举莫取有名,名如画地作饼,不可啖也。”从哲学角度看,下列选项与材料寓意相反的是A.形存则神存,形谢则神灭B吾心即宇宙,宇宙即吾心C筚路蓝缕,以启山林D不知周之梦为蝴蝶与,蝴蝶之梦为周与,B,古代朴素唯物主义,主观唯心主义,要发挥主观能动性,不可知论,物质决定意识唯物主义,根本观点:,古代朴素唯物主义:世界的本原就是气、火、水、土等具体的物质形态,近代形而上学唯物主义:原子是世界的本原,原子的属性也就是一切物质的属性,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正确揭示物质世界的基本规律,根本观点:,主观唯心主义人的主观精神(人的目的、意志、感觉、经验、心灵等)是唯一实在。,客观唯心主义客观精神(上帝、理念、绝对精神、神、道、天等)是世界的主宰和本原。,世界的本原是物质,先有物质后有意识,物质决定意识,世界的本原是意识,不是物质决定意识,而是意识决定物质,考点六、唯物主义、唯心主义和辩证法、形而上学的关系,(1)哲学上两个对子,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的对立,辩证法和形而上学的对立,辩证法:联系、发展、全面的观点,形而上学:孤立、静止、片面的观点,(2)辩证法和形而上学从属于唯物主义或唯心主义,结合漫画和本框的学习,谈谈你对下列观点的理解:观点一:凡是唯物主义都是科学的,都是我们应该提倡的。观点二:凡是唯心主义都是非科学的,我们应该彻底否定。,解析:(1)从根本观点上看,唯物主义与唯心主义是根本对立的,唯物主义是正确的,唯心主义是错误的。(2)从哲学的发展过程来看,唯物主义与唯心主义是相斗争而发展。唯物主义在其发展的某些阶段也存在着认识上的不足,因而不能说凡是唯物主义都是正确的。(3)唯心主义体系也有一些合理的内容,在其发展过程中也丰富和发展了辩证法。因此,不能绝对地认为凡唯心主义都是错误的。(教材P14)唯心主义把意识看作世界的本原是错误的,但对人们认识的发展有着或多或少的借鉴意义。(无实花),辨析:凡是唯物主义都是正确的,凡是唯心主义都是错误的。,练2:公孙龙坚白论中辩言,对于一块白色而坚硬的石头,人们可以看得到“白”,但看不到“坚”;可以摸得到“坚”,但摸不到“白”。“白”与“坚”都是可以独立于所有白色坚硬的东西而存在的。这一观点是,唯心主义观点 唯物主义观点 形而上学的观点 辩证的观点 A B C D,A,决 定,(反映),任何哲学都是一定社会和时代的精神生活的构成分,是一定社会和时代的经济政治在精神上的反映,有正确地反映,也有错误的反映。,真正的哲学是自己时代精神上的精华,反映了时代的任务和要求,把握了时代的脉搏,总结和概括了时代的实践经验和认识成果。,(哲学),考点七 哲学与时代精神,1、,2、,哲学对社会变革的作用:(哲学对时代的反作用),哲学可以通过对社会的弊端、对旧制度和旧思想的批判,更新人的观念,解放人的思想,哲学可以预见和指明社会的前进方向,提出社会发展的理想目标,指引人们追求美好的未来;动员和掌握群众,转化为变革社会的物质力量,针砭时弊,解放思想,预见未来,提出理想,动员群众、力量转化,考点七 哲学与时代精神,一、马克思主义哲学的产生 条件(客观:阶级基础、自然科学基础和理论来源 主观:马、恩自身的知识及认识)二、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基本特征(三个统一)1、从内容上看 2、从作用上看三、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理论成果 1、毛泽东思想 2、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考点八 马克思主义哲学,参看听课手册P196页:右上图,思考:我们为什么要重视学习马克思主义哲学?(即第一单元关于马哲的论述总结),1、地位上:P12最后一段2、内容上:特征实现三个统一(重点掌握)3、作用上:P25综合探究4、发展上:马哲是发展的理论,具有与时俱进的理论品质,会随着实践的变化而发展。,(熟练掌握不需记忆),参看听课手册P196页:马克思主义哲学是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检查:听课手册作业完成否?作业手册作业完成否?,知识运用落实,清理:听课手册、作业手册 中试题,尤其是错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