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三一办公! | 帮助中心 三一办公31ppt.com(应用文档模板下载平台)
三一办公
全部分类
  • 办公文档>
  • PPT模板>
  • 建筑/施工/环境>
  • 毕业设计>
  • 工程图纸>
  • 教育教学>
  • 素材源码>
  • 生活休闲>
  • 临时分类>
  • 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首页 三一办公 > 资源分类 > PPT文档下载  

    2016全国卷诗歌鉴赏汇总分析.ppt

    • 资源ID:5407544       资源大小:222.50KB        全文页数:82页
    • 资源格式: PPT        下载积分:15金币
    快捷下载 游客一键下载
    会员登录下载
    三方登录下载: 微信开放平台登录 QQ登录  
    下载资源需要15金币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支付方式: 支付宝    微信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加入VIP免费专享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友情提示
    2、PDF文件下载后,可能会被浏览器默认打开,此种情况可以点击浏览器菜单,保存网页到桌面,就可以正常下载了。
    3、本站不支持迅雷下载,请使用电脑自带的IE浏览器,或者360浏览器、谷歌浏览器下载即可。
    4、本站资源下载后的文档和图纸-无水印,预览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5、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2016全国卷诗歌鉴赏汇总分析.ppt

    2012-2016全国卷诗歌鉴赏,金陵望汉江 李白汉江回万里,派作九龙盘。横溃豁中国,崔嵬飞迅湍。六帝沦亡后,三吴不足观。我君混区宇,垂拱众流安。今日任公子,沧浪罢钓竿。,【注】派:河的支流,长江在湖北、江西一带,分为很多直流,六帝:代指六朝,三吴,古吴地后分为三,即吴兴、吴郡、会稽,这两句的意思是,当今任公子已无须垂钓了,因为江海中已无巨鱼,比喻一无危害国家的巨寇。任公子是庄子中的传说人物,他用很大的钓钩和极多的食饵钓起一条巨大的鱼。,长江延绵曲折长达万里,分作九条支流就如同九条巨龙盘踞。江水四溢,泛滥于中原,波涛汹涌迅疾奔流。六代的帝王沉寂沦亡之后,三吴已没有了昔日之盛,无足称赏。我朝圣明之君统一天下,垂衣拱手无为而冶。今天的任公子,已无需沧海垂钓而罢竿了。,金陵望汉江 李白 汉江回万里,派作九龙盘。横溃豁中国,崔嵬飞迅湍。六帝沦亡后,三吴不足观。我君混区宇,垂拱众流安。今日任公子,沧浪罢钓竿。,孟子离娄上:“有孺子歌曰:沧浪之水清兮,可以濯我缨;沧浪之水浊兮,可以濯我足。”后遂以“沧浪”指此歌。任公子,是古代传说中善于捕鱼的人。亦称任公任父。成玄英疏:任,国名。任国之公子。后常用以指超世的高士,【答案】作者以水无巨鱼代指世无巨寇,表达了对大唐一统天下、开创盛世伟绩的歌颂;作者自比任公子,觉得在太平盛世没有机会施展才干,不免流露出一丝英雄无用武之地的失落。,金陵望汉江 李白 汉江回万里,派作九龙盘。横溃豁中国,崔嵬飞迅湍。六帝沦亡后,三吴不足观。我君混区宇,垂拱众流安。今日任公子,沧浪罢钓竿。,9诗中运用任公子的典故,表达了什么样的思想感情?(5分)任公子是怎样的人?在诗歌中有怎样的寓意?作者用此何意?,名家点评王琦评论李白此诗时说:“因众派安流,水无巨鱼(此指祸乱之辈),故任公子钓竿可罢,喻江汉宁静,地无巨寇,则王者之征伐可除也。”甚是。,任公子钓鱼出自庄子外物,庄子通过这篇寓言中告诉我们:有远志的人必须有所舍才能有所大成,要想成就一番大事业,就得胸怀大志,朝着既定的目标一直走下去,持之以恒,狠下工夫,才会到达胜利的彼岸。,任公子为大钩巨缁,五十犗以为饵,蹲乎会嵇,投竿东海,旦旦而钓,期年不得鱼。已而大鱼食之,牵巨钩,錎没而下,骛扬而奋鬐,白波若山,海水震荡,声侔鬼神,惮赫千里。任公子得若鱼,离而腊之,自制河以东,苍梧以北,莫不厌若鱼者。已而后世辁才讽说之徒,皆惊而相告也。夫揭竿累,趣灌渎,守鲵鲋,其于得大鱼难矣;饰小说以干县令,其于大达亦远矣。是以未尝闻任氏之风俗(21),其不可与经于世亦远矣(22)。,任公子做了大鱼钩和粗黑的绳子,他把五十头肥壮的牛作为鱼饵,他蹲在会稽山上,将钓钩甩到东海,天天在那里钓鱼,等了一年还没钓到鱼。后来有一条大鱼吃钩了,牵动巨大的鱼钩,它将巨大的鱼钩拖入水下,迅速地昂头扬尾摆动鬐背,激起的白色波涛就像山一样,(似乎整个)海为之震荡,发出的声响好像出自鬼神,骇人的声威震慑千里。任公子钓到这条鱼,将这条大鱼切小然后腌制成干鱼肉,从制河以东,到苍梧以北的人们,没有不饱食这条鱼的。这样后来的浅薄说客之流,都惊叹这件事并互相告知。他们拿了鱼竿和钓线,赶到沟渠旁边,钓些鲇、鲫这样的小鱼,那样想钓到大鱼就难了啊;(他们)凭借浅薄荒诞的言论获得崇高的声誉,那距离高妙的大道理也差得很远呢。所以不曾听说任公子的作风,他们要治理政事那还差得很远啊。,【答案】这四句描写了江水万流横溃、水势浩瀚,气势宏大的景象。(3分)作者以此为下文颂扬盛唐一家、国运兴盛积蓄气势,有利于突出诗的主旨。(3分)景象要看中心词和定语用意包括内容和结构两方面,金陵望汉江 李白 汉江回万里,派作九龙盘。横溃豁中国,崔嵬飞迅湍。六帝沦亡后,三吴不足观。我君混区宇,垂拱众流安。今日任公子,沧浪罢钓竿。,8诗的前四句描写了什么样的景象?这样写有什么用意?(6分),赠从弟南平太守之遥二首【其一】少年不得意,落拓无安居。愿随任公子,欲钓吞舟鱼。猛虎行 我从此去钓东海,得鱼笑寄情相亲,代寿山答孟少府移文书 近者逸人李白自峨眉而来2,尔其天为容,道为貌3,不屈己,不干人4,巢由以来5,一人而已。乃虬蟠龟息6,遁乎此山7。仆尝弄之以绿绮8,卧之以碧云,嗽之以琼液9,饵之以金砂10。既而童颜益春,真气愈茂,将欲倚剑天外,挂弓扶桑11。浮四海,横八荒,出宇宙之寥廓,登云天之渺茫。俄而李公仰天长吁12,谓其友人曰:吾未可去也。吾与尔,达则兼济天下,穷则独善一身13,安能飡君紫霞14,荫君青松,乘君鸾鹤,驾君虬龙?一朝飞腾,为方丈、蓬莱之人耳15,此则未可也。,乃相与卷其丹书16,匣其瑶瑟17,申管晏之谈18,谋帝王之术。奋其智能,愿为辅弼19,使寰区大定20,海县清一21,事君之道成,荣亲之义毕,然后与陶朱、留侯,浮五湖,戏沧洲22,不足为难矣。即仆林下之所隐容23,岂不大哉!必能资其聪明24,辅以正气25,借之以物色26,发之以文章27,虽烟花中贫28,没齿无恨29。其有山精木魅,雄虺猛兽30,以驱之四荒,磔裂原野25,使影迹绝灭,不干户庭26。亦遣清风扫门,明月侍坐31。此乃养贤之心,实亦勤矣。,古风(其十)李白齐有倜傥生,鲁连特高妙。明月出海底,一朝开光耀。却秦振英声,后世仰末照。意轻千金赠,顾向平原笑。吾亦澹荡人,拂衣可同调,丹青引赠曹将军霸(节选)杜 甫先帝天马玉花骢,画工如山貌不同。是日牵来赤墀下,迥立闾阖生长风。诏谓将军拂绢素,意匠惨淡经营中。斯须九重真龙出,一洗万古凡马空。,丹青引赠曹将军霸(节选)开元年间先帝的一匹御马叫玉花骢,众多画家描绘的形象都与原貌不同。这一天玉花骢被牵到殿前丹墀之下,昂首屹立在宫门更激扬起凛凛雄风。皇上诏命将军你拂展素绢摹绘御马,将军立意构思呕心地筹划辛苦经营。顷刻间真如九天龙马现身活灵活现,一挥荡涤历代凡马无非都徒具虚名。,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89题。丹青引赠曹将军霸(节选)杜 甫先帝天马玉花骢,画工如山貌不同。是日牵来赤墀下,迥立闾阖生长风。诏谓将军拂绢素,意匠惨淡经营中。斯须九重真龙出,一洗万古凡马空。注曹将军霸:即曹霸,唐代著名画家,官至左武卫将军。玉花骢:唐玄宗御马名。赤墀:宫殿前的红色台阶。闾阖:传说中的天门,这里指宫门。斯须:一会儿。8.如何理解曹霸画的马“一洗万古凡马空”?曹霸是怎样做到的?请简要分析。(5分)曹霸所画玉花骢神奇雄俊,如飞龙跃出,其他人画的“凡马”在此马前都不免相形失色。曹霸先凝神构思,苦心布局,然后落笔挥洒,顷刻间一气呵成。,备考答案“一洗万古凡马空”是诗人杜甫对曹霸所描绘的玉花骢的赞语。它应该包括四层意思:一、形神俱备,超越了众多画工绘制的玉花骢;二、如真龙出世,使得历代名马都相形见绌,徒具虚名,平凡无奇;三、画如其人,显现了画家高标卓立的才华;四、诗以言志,暗含诗人的一份自我期许。曹霸承接诏命,拂展素绢做好准备;他先是凝神观察殿前丹墀下的玉花骢,倾心感受骏马昂首屹立的凛凛雄风;接下来立意构思,呕心筹划,辛苦经营;胸有成竹之后,一挥而就顷刻间鲜活的九天龙马呈现在素绢之上。,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89题。丹青引赠曹将军霸(节选)杜 甫先帝天马玉花骢,画工如山貌不同。是日牵来赤墀下,迥立闾阖生长风。诏谓将军拂绢素,意匠惨淡经营中。斯须九重真龙出,一洗万古凡马空。注曹将军霸:即曹霸,唐代著名画家,官至左武卫将军。玉花骢:唐玄宗御马名。赤墀:宫殿前的红色台阶。闾阖:传说中的天门,这里指宫门。斯须:一会儿。9.为了突出曹霸的高超画技,诗人作了哪些铺垫?请简要分析。(6分)参考答案诗人先说众画工对唐玄宗的御马玉花骢都都描摹过,但各各不同,无一肖似逼真;又用“生长风”形容真马的雄骏神气,作为画马的铺垫;再用来烘托画师的“真龙”,着意描摹曹霸画马的神妙,可谓层层铺垫。,备考答案为了突出曹霸的高超画技,诗人作了三层铺垫。第一层用画工们的作品对照铺垫:众多画工都描绘不出玉花骢超逸绝伦的“天马”神态;第二层用玉花骢的形象烘托铺垫:玉花骢屹立宫门前,激荡起凛凛雄风,描摹实属不易;第三层用曹霸画前准备正面铺垫:从容淡定拂展素绢,动笔前悉心观察揣摩,惨淡经营。铺垫充分,只用“斯须”二字,就写出了曹霸挥毫现“真龙”,一洗凡马空的高超画技。,画工如山貌不同:写曹霸要画的马已有众多画工画过,但画的都不成功,强调此马的雄俊非凡手可得。造成此马难画的印象;迥立阊阖生长风:写真马昂头站立,给人万里生风之感,进一步点出画家要捕捉住此马肥东的神采尤其不易。,内宴奉诏作,三十年前学六韬,英名常得预时髦。曾因国难披金甲,不为家贫卖宝刀。臂健尚嫌弓力软,眼明犹识阵云高。庭前昨夜秋风起,羞睹盘花旧战袍。三十年前我就学习了兵书,我的名字,也经常在当代俊杰中出现。曾经为了勇赴国难;我披上铠甲;即便家里贫困,叫我卖了宝刀我定然不肯。而今我臂力尚且强健,还嫌弓弦弹力疲软;我目光依然敏锐,还能识得许多高明的战阵。昨天夜里庭院前刮起秋风;寻找秋衣时,看见了以前的盘花战袍,这让我不由得感到无比羞惭!,8.诗的颈联又作臂弱尚嫌弓力软,眼昏犹识阵云高,你认为哪一种比较好?为什么?请简要分析。(5分)参考答案8观点一:作弱昏好臂弱眼昏表明作者承认自己已年老体衰的客观现实,但强调即便如此,也还是能够冲锋陷阵;更强烈地表现出作者只要一息尚存,就不忘杀敌报国的刚毅精神。观点二:作健明好臂健眼明表明作者认为虽然岁月流逝,但身体依然强健,当然还可以冲锋陷阵,为国驱驰;学.科.网表现作者心存随时准备杀敌报国的坚定信念,而忘记自己老之将至。,9.这首诗与辛弃疾的破阵子(醉里挑灯看剑)题材相似,但情感基调却有所不同,请指出二者的不同之处。(6分)9曹诗写自己虽已年老,但报国之心犹存,重在表达老骥伏枥,志在千里的豪情;辛词通过追怀金戈铁马的往事,表达英雄白首,功业未成的悲慨。,2015新课标 发临洮将赴北庭留别岑参闻说轮台路,连年见雪飞。春风不曾到,汉使亦应稀。白草通疏勒,青山过武威。勤王敢道迟,私向梦中归。注临洮:在今甘肃临潭西。北庭:唐六都护府之一,治所为庭州(今新疆吉木萨尔北。轮台:庭州厲县在今新鲁木齐。,2015新课标发临洮将赴北庭留别岑参闻说轮台路,连年见雪飞。春风不曾到,汉使亦应稀。白草通疏勒,青山过武威。勤王敢道迟,私向梦中归。8与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相比,本诗描写塞外景物的角度有何不同?/请简要分析。(5分),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 唐代 岑参北风卷地白草折,胡天八月即飞雪。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散入珠帘湿罗幕,狐裘不暖锦衾薄。将军角弓不得控,都护铁衣冷难着。瀚海阑干百丈冰,愁云惨淡万里凝。中军置酒饮归客,胡琴琵琶与羌笛。纷纷暮雪下辕门,风掣红旗冻不翻。轮台东门送君去,去时雪满天山路。山回路转不见君,雪上空留马行处。,发临洮将赴北庭留别岑参闻说轮台路,连年见雪飞。春风不曾到,汉使亦应稀。白草通疏勒,青山过武威。勤王敢道迟,私向梦中归。8与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相比,本诗描写塞外景物的角度有何不同?/请简要分析。(5分)本诗描写的边塞风光并非作者亲眼所见,而是出于想象。/从标题可以看出,作者此时尚处于前往边塞的途中;开头“闻说”二字也表明后面的描写是凭听闻所得。答出描写出于想象的,给3分;进行简要分析的,给2分。,发临洮将赴北庭留别岑参闻说轮台路,连年见雪飞。春风不曾到,汉使亦应稀。白草通疏勒,青山过武威。勤王敢道迟,私向梦中归。9诗的尾联表达了作者什么样的思想感情?/对全诗的情感抒发有怎样的作用?(6分)第一问(3分):表现了诗人虽有羁旅思乡之愁,却能以国事为重的爱国热忱。第二问(3分):使得诗中的思乡之情不至流于伤感,也提升了全诗的格调。,残春旅舍 韩偓旅舍残春宿雨晴,恍然心地忆咸京。树头蜂抱花须落,池面鱼吹柳絮行。禅伏诗魔归净域,酒冲愁阵出奇兵。两梁免被尘埃污,拂拭朝簪待眼明。注韩偓(约842923):字致尧,京兆万年(今陕西西安)人,这首诗是作者流徙闽地时所作。咸京:这里代指都城长安。梁:官帽上的横脊,古代以梁的多少区分官阶。朝簪:朝廷官员的冠饰。,残春旅舍 韩偓旅舍残春宿雨晴,恍然心地忆咸京。树头蜂抱花须落,池面鱼吹柳絮行。禅伏诗魔归净域,酒冲愁阵出奇兵。两梁免被尘埃污,拂拭朝簪待眼明。古人认为这首诗的颔联“乃晚唐巧句”,请指出这一联巧在哪里,并简要赏析。(5分)答案:构思巧妙,/把“花须落”“柳絮行”这些常见的残春景象与“蜂抱”“鱼吹”联系起来,十分新奇;用词巧妙,/“抱”“吹”的使用虽然出人意料,但又显得非常自然。解析:要在读懂诗句大意的基础上进行,并且抓住“巧”字进行分析。,颔联巧妙之处在于用了“抱“”吹“两个动词。仰望绿暗红稀的树梢,蜜蜂抱着花须随花飞落;俯观柳絮飘坠的池水,鱼儿吞吐水沫,像是吹着柳絮游玩。飞花、落絮本是残春景物,而蜜蜂一“抱”。鱼儿一“吹“,就平添了无穷趣味与几分生机,故没有半点伤春伤别的落寞。所以古人认为其为”晚唐巧句“。我们应从“怎么写”的层面作分析,残春旅舍 韩偓旅舍残春宿雨晴,恍然心地忆咸京。树头蜂抱花须落,池面鱼吹柳絮行。禅伏诗魔归净域,酒冲愁阵出奇兵。两梁免被尘埃污,拂拭朝簪待眼明。后两联表达了作者什么样的感情?请简要分析。(6分)表达了作者内心孤寂愁苦,但仍忠于大唐、心系故国之情。通过参禅才使自己平静,通过饮酒化解“愁阵”,/表明他内心孤寂愁苦;避免染“尘埃”,整理朝冠期待“眼明”,/表明他不愿依附奸佞,对大唐一片忠心。,阮 郎 归 无名氏 春风吹雨绕残枝,落花无可飞。小池寒渌欲生漪,雨晴还日西。帘半卷,燕双归。讳愁无奈眉。翻身整顿着残棋,沉吟应劫迟。注 讳愁:隐瞒内心的痛苦。劫:围棋术语。(1)词上半阕的景物描写对全词的感情抒发起了什么作用?请结合内容分析。(5分)奠定了词的情感基调。(以哀景衬哀情/为全词的感情抒发作铺垫)春风吹雨,残红满地,/词一开始就给人以掩抑低回之感;/接下来写风雨虽停,红日却已西沉,/凄凉的氛围非但没有解除,反而又被抹上了一层暗淡的暮色。,阮 郎 归 无名氏 春风吹雨绕残枝,落花无可飞。小池寒渌欲生漪,雨晴还日西。帘半卷,燕双归。讳愁无奈眉。翻身整顿着残棋,沉吟应劫迟。(2)末尾两句表现了词中人物什么样的情绪?是如何表现的?请简要阐述。(6分),末尾两句表现了词中人物思绪纷乱、无法排遣的愁情。是通过细节描写,以人物自身的动作来表现的。回身整理残棋并想续下,借以转移愁情,可又因心事重重,以致犹豫不决,落子迟缓。(表现作者的心神不定和心烦意乱),含山店梦觉作 唐韦庄曾为流离惯别家,等闲挥袂客天涯。灯前一觉江南梦,惆怅起来山月斜。宿渔家 宋郭震几代生涯傍海涯,两三间屋盖芦花。灯前笑说归来夜,明月随船送到家。注 韦庄(约836-910):字端己,长安杜陵人(今陕西西安东南)人。曾流离迁徙于汴洛、吴越等地。郭震:字希声,成都人。生卒年及生平不详。(1)韦庄在诗中是用什么方法表现感情的?/请简要分析。(5分)诗人是用衬托(对比)的手法来表现情感的。诗人虽然到处漂泊,但好像对此并不在意,认为这是“等闲”之事;/而客中一觉梦醒,思家乡、念亲人的惆怅之情不禁油然而生。/(前后形成对比,前者衬托后者。),一、韦庄在诗中是运用前后对比来表现感情的。曾经流离,习惯了离别家乡,把挥手告别视为等闲,客居天涯不思返。/到江南等地客居时,竟看着山中斜挂着的明月,油然而生无限惆怅和思乡之情。韦诗通过对比表达了自己的思乡的愁苦之情。二、韦庄用对比手法表现情感。作者曾以为自己颠沛流离已习惯别家,在离别时只淡然挥手告别;/而当一觉梦到家乡时,却倍感惆怅落寞;两者对比衬托,更突出作者流离在外的惆怅落寞之情和对家乡的思念之情。学生答案示例,含山店梦觉作 唐韦庄曾为流离惯别家,等闲挥袂客天涯。灯前一觉江南梦,惆怅起来山月斜。宿渔家 宋郭震几代生涯傍海涯,两三间屋盖芦花。灯前笑说归来夜,明月随船送到家。(2)两首诗都写到“灯前”,这两处“灯前”各自表达了诗人什么样的感情?(6分)韦诗中,“灯前”表现了诗人旅途漂泊中的/凄清、失神、怅惘之情;郭诗中,“灯前”表现了住宿在渔家/所感到的温暖、愉悦之情,表达出艰辛人生中的诗意美,点绛唇访牟存叟南漪钓隐 周晋 午梦初回,卷帘尽放春愁去。昼长无侣。自对黄鹂语。絮影苹香,春在无人处。移舟去。未成新句。一砚梨花雨。1.“卷帘尽放春愁去”一句在表达技巧上有何妙处,请结合词句赏析。此句采用了比拟的手法,一个“放”字,化无形为有形,使抽象的春愁变得形象、生动。,2.此词写春,有人读出了愁,有人读出了喜,请结合全词谈谈你的理解。(1)此词主要表达了春色恼人的孤独惆怅之感。上片抒发了卷帘放愁愁仍在的无奈、缺少诗朋酒侣而自对鸟语的寂寞之情。下片抒发了春光无人欣赏的惋惜、吟诗而未成的遗憾、梨花飘落的怅惘这情。(2)此词主要表达了春景无限的欣悦自得这情。上片抒发了卷帘放去春愁的畅快、虽无友人却独对鸟语的悠然之情,下片抒发了飘飘絮影脉脉苹香,春在无人处的惊喜、梨花飘落如雨诗意盎然的沉醉之情。(3)此词既有孤独惆怅的春愁,又有春景无限的欢欣自得,例如:上片有午梦初回浓浓的春愁,也有自对鸟语趣味横生的悠然;例如:下片有春在无人处的惊喜,也有梨花飘落如雨的怅惘。,鹊桥仙 陆 游 华灯纵博,雕鞍驰射,谁记当年豪举?酒徒一一取封候,独去作江边渔父。轻舟八尺,低篷三扇,占断蘋洲烟雨。镜湖元自属闲人,又何必君恩赐与!【注】这三句是追忆当年军中的生活。博,古代的一种棋戏。占断:占尽。蘋洲烟雨:指长满蘋草、烟雨空濛的风光。镜湖:即鉴湖,在今浙江绍兴。唐天宝初,贺知章请求回家乡会稽当道士,玄宗诏赐他镜湖一角。(1)上阕最后两句是什么意思?他表达了作者什么样的情感?(5分)那些整天酣饮的酒徒一个个都受赏封侯,而自己只能做个闲散的江边渔翁。表达了对自己壮志未酬而只能隐居的无奈、愤懑和牢骚。,鹊桥仙 陆 游 华灯纵博,雕鞍驰射,谁记当年豪举?酒徒一一取封候,独去作江边渔父。轻舟八尺,低篷三扇,占断蘋洲烟雨。镜湖元自属闲人,又何必君恩赐与!【注】这三句是追忆当年军中的生活。博,古代的一种棋戏。占断:占尽。蘋洲烟雨:指长满蘋草、烟雨空濛的风光。镜湖:即鉴湖,在今浙江绍兴。唐天宝初,贺知章请求回家乡会稽当道士,玄宗诏赐他镜湖一角。(2)词的结尾借用了贺知章的故事,这有什么用意?请简要分析。(6分)用来含蓄地表现对统治者的不屑以及愤慨不平。皇帝既置我于闲散,镜湖风月原本就属于闲散之人,又何必要你皇帝恩赐呢?再说天下之大,何处容不下我一个闲散之人,谁又稀罕你皇帝的恩赐!,7.(2013课标2)阅读下面这首宋诗,回答问题。次韵雪后书事二首(其一)朱熹惆怅江头几树梅,杖藜行绕去还来。前时雪压无寻处,昨夜月明依旧开。折寄遥怜人似玉,相思应恨劫成灰。沉吟日落寒鸦起,却望柴荆独自回。(1)这首咏梅诗中,作者用什么手法来表现梅花的?请简要分析(5分)参考答案:运用了侧面烘托和渲染的手法。/全诗几乎未涉及梅花的色香,而注重环境的烘托和感情的渲染,/从而表现梅花的凌寒绽放的精神和坚贞高洁品格。如答侧面描写亦可。,7.(2013课标2)阅读下面这首宋诗,回答问题。次韵雪后书事二首(其一)朱熹惆怅江头几树梅,杖藜行绕去还来。前时雪压无寻处,昨夜月明依旧开。折寄遥怜人似玉,相思应恨劫成灰。沉吟日落寒鸦起,却望柴荆独自回。(2)诗的最后一联表达了作者什么样的心情?/请简要分析。(6分)表现了作者落寞惆怅、若有所失的心情。作者将自己复杂的情感投射到梅花上,思绪万端却又无从说起,以至在梅树下沉吟许久,直到日暮才独自离开。(表达作者面对梅花的惆怅失落之情。),7.(2013课标2)阅读下面这首宋诗,回答问题。次韵雪后书事二首(其一)朱熹惆怅江头几树梅,杖藜行绕去还来。前时雪压无寻处,昨夜月明依旧开。折寄遥怜人似玉,相思应恨劫成灰。沉吟日落寒鸦起,却望柴荆独自回。(2)诗的最后一联表达了作者什么样的心情?/请简要分析。(6分)表现了作者落寞惆怅、若有所失的心情。作者将自己复杂的情感投射到梅花上,思绪万端却又无从说起,以至在梅树下沉吟许久,直到日暮才独自离开。(表达作者面对梅花的惆怅失落之情。),7.(2013课标2)阅读下面这首宋诗,回答问题。次韵雪后书事二首(其一)朱熹惆怅江头几树梅,杖藜行绕去还来。前时雪压无寻处,昨夜月明依旧开。折寄遥怜人似玉,相思应恨劫成灰。沉吟日落寒鸦起,却望柴荆独自回。江边的几树梅花绽放,惹人爱恋,令人惆怅,我拄着藜杖绕着它欣赏,刚离开不久又回到它的身边。先前皑皑白雪覆盖,是雪是花难以分辨寻找,昨夜雪霁,月色朗朗,梅花在寒风中依然绽放。想折几支梅花送给远方如玉的美人,聊表相思之情,但这一切已成劫后余灰,令人怅惘不已。在梅花下沉吟良久,直到日暮时分,寒鸦归巢,回望暮色已笼罩柴门,才独自离开回家。,竹轩诗兴宋张镃柴门风卷却吹开,狭径初成竹旋栽。梢影细从茶碗入,叶声轻逐篆烟来。暑天倦卧星穿透,冬昼闲吟雪压摧。预想此时应更好,莫移墙下一株梅。,815:第二联精妙。,全联视听结合,生动地描写了诗人的所见所闻,表现了竹轩环境的清幽和诗人生活的闲适;“梢影细从茶碗入”细致准确地描绘了茶具间光影的变化;“叶声轻逐篆烟来”运用比拟(拟人)的手法,形象写出叶声与烟缕升起相伴的动态美。,816:,塑造了闲适、洒脱、高雅的诗人形象。通过对“竹轩”“柴门”“狭径”等简朴清幽的生活环境的描写,表现了诗人日常生活的闲适自得;“倦卧”“闲吟”等反映了诗人洒脱的生活态度;“竹”“雪”“梅”等意象表现出诗人高雅的人生志趣。,思远人 晏几道 红叶黄花秋意晚,千里念行客。飞云过尽,归鸿无信,何处寄书得。泪弹不尽临窗滴,就砚旋研墨。渐写到别来,此情深处,红笺为无色。(1)这首词表达了什么样的感情?“红叶黄花秋意晚”一句对表达这种感情有什么作用?(5分)这首词表达了对远方行人的深切思念。首句起兴,以红叶黄花染绘出深秋的特殊色调渲染离别的悲凉气氛,增添对远方行人绵绵不尽的思念情怀。,思远人 晏几道 红叶黄花秋意晚,千里念行客。飞云过尽,归鸿无信,何处寄书得。泪弹不尽临窗滴,就砚旋研墨。渐写到别来,此情深处,红笺为无色。(2)“就砚旋研墨”与“临窗滴”有什么关系?“红笺为无色”的原因是什么?请简要分析。(6分)关系是:“就砚旋研墨”暗指以临窗滴下的泪水研墨,和泪作书。原因是:红笺被泪水浸湿。由于情到深处,词中主人公在作书时不停流泪,泪水落到纸上,红笺因而褪去了颜色。,3.初见嵩山 张耒年来鞍马困尘埃,赖有青山豁我怀。日暮北风吹雨去,数峰清瘦出云来。注 张耒:北宋诗人,苏门四学士之一,因受苏轼牵连,累遭贬谪。(1)作者初见嵩山是什么样的心情?/这样的心情是怎样表现出来的?请结合全诗简析。(5分)初见嵩山,作者的心情惊喜而又亲切。这种心情是铺垫出来的:作者奔走风尘,全靠青山开阔情怀,所以嵩山未露面就给作者一种期待感;接着作者运用迂回之笔,一道雨幕被拉开,最后嵩山从云层中耸现,惊喜和亲切之感扑面而来。(惊喜和亲切,给2分;铺垫,给1分;结合全诗分析,答出一点给1分。意思对即可。),初见嵩山 张耒年来鞍马困尘埃,赖有青山豁我怀。日暮北风吹雨去,数峰清瘦出云来。注 张耒:北宋诗人,苏门四学士之一,因受苏轼牵连,累遭贬谪。(2)“数峰清瘦出云来”一句妙在何处?(4分)/“清瘦”有何精神内涵?(2分)高峻山峰在一片积云中突现,基于这种观感,作者运用了拟人手法,以“清瘦”形容山峰,突出山峰的高峻挺拔,造语新奇;一个“出”字,作者运用了以动写静的手法,赋予山峰动感,使山峰与云层形成了尖耸与广阔、跃动与静态相结合的画面。“清瘦”表现了作者清高独立、人格坚守的精神气质。(答出拟人手法并加以分析,给2分;答出以动写静并加以分析,给2分;答出“清瘦”的精神内涵,给2分。意思答对即可。如有其他见解,只要言之成理,也可酌情给分。),落叶修睦雨过闲田地,重重落叶红。翻思向春日,肯信有秋风。几处随流水,河边乱暮空。只应松自立,而不与君同。注修睦:晚唐诗人。(1)从写落叶的角度看,第二联与一、三两联的不同是如何体现出来的?这样写有什么作用?第一、三两联从旁观者的角度描写了秋雨之后落叶的情态,而第二联中“思”与“信”的主体是落叶,使落叶人格化。第二联插入一、三两联之间,使得全诗富于变化,别具情致。()本诗最后一联为什么要写松?请简要分析。以松“立”与叶“落”二者的不同构成鲜明对比,来表达作者对松树不凋的赞叹,强化了对落叶飘零的感慨。,补充 沉醉东风 渔父 白朴 黄芦岸白苹渡口,绿柳堤红蓼滩头。虽无刎颈交,却有忘机友,点秋江白鹭沙鸥。傲杀人间万户侯,不识字烟波钓叟。不存机心、坦诚无私的朋友。(2)请说说小令里“渔父”的形象特点。(3分)答:渔父的特点是:终日以白鹭为伴,没有心机算计;蔑视名利权贵;逍遥自在,超脱尘世。黄芦、白苹、绿柳、红蓼,渔父生活的环境幽美宁静,可见渔父内心的宁静美好、向往自然的特点;有“忘机友”,说明渔父与白鹭沙鸥为友,为人坦诚无私没有心机;渔父“傲煞万户侯”,说明渔父不与世俗同流合污,淡泊名利;“不识字烟波钓叟”说明渔父逍遥自在,超脱尘俗。,答咏史怀古诗情感的一般程序:长沙过贾谊宅 刘长卿三年谪宦此栖迟,万古惟留楚客悲。秋草独寻人去后,寒林空见日斜时。汉文有道恩犹薄,湘水无情吊岂知?寂寂江山摇落处,怜君何事到天涯!怀古伤今,托古寄慨,表达了对贾谊被贬长沙遭遇的感慨,暗含自己对朝廷不重人才和贬官异地的不满。,11.(全国新课标卷)春日秦国怀古 周朴 荒郊一望欲消魂,泾水萦纡傍远村。牛马放多春草尽,原田耕破古碑存。云和积雪苍山晚,烟伴残阳绿树昏。数里黄沙行客路,不堪回首思秦原。注周朴(?878):字太朴,吴兴(今属浙江)人。消魂:这里形容极其哀愁。泾水:渭水支流,在今陕西省中部,古属秦国。萦纡:旋绕曲折。1)这首诗表现了诗人什么样的感情?请简析(5分)答:表现了怀古伤今之情。诗人春日眺望泾水之滨,不见春草,只见古碑,行客之路尽是黄沙,想当年秦国何等强盛,看如今唐王朝的国势日衰,眼前一片荒凉,于是“不堪回首”之情油然而生。,11.(全国新课标卷)春日秦国怀古 周朴荒郊一望欲消魂,泾水萦纡傍远村。牛马放多春草尽,原田耕破古碑存。云和积雪苍山晚,烟伴残阳绿树昏。数里黄沙行客路,不堪回首思秦原。注周朴(?878):字太朴,吴兴(今属浙江)人。消魂:这里形容极其哀愁。泾水:渭水支流,在今陕西省中部,古属秦国。萦纡:旋绕曲折。(2)你认为这首诗在写作上是如何处理情景关系的?问题:只描绘景物,说明情感,没有指出情景关系答:触景生情;寓情于景;写哀景抒哀情。补充:诗人采用了借景抒情的手法处理情景关系。借泾水、春草、古碑、苍山、残阳、绿树、黄沙等凄凉败落的景物抒发了秦朝衰亡的感慨,表达了对唐王朝国势日衰的悲叹。,题郑防画夹五首,23、请从画境、真景以及两者关系对本诗进行赏析作者看惠崇的一幅画,画面上烟雨笼罩湖面,天上掠过归雁,进而作者仿佛已由画境置身于现实的湖上,想唤舟归去。可见画之逼真。突然,朋友说这是一幅画,把作者拉回现实。作者从画面引出想象中的真景,再从真景返回画境。,24,不恰当。赏画而产生幻觉,一是赞赏画之高度逼真,二是表现出自己强烈的思乡之情。而批评者未能领悟到这种诗趣。,25,这首诗描写了边地雨雪交加、荒凉苦寒的环境。“别路”是戍卒离别家乡到边关的路。“愁云漫漫”“别路苍苍”渲染了环境的荒凉和离乡之愁苦。,26,不仅点明了边塞“天寒”“地暗”的环境,也真实地透露出戍卒在这种环境中产生的“旗彩坏”“鼓声低”的心理感受,这首诗表现了戍卒身处辽远而艰苦的边塞的思乡之愁情。,27,秋已来临,燕子将要南归,一年恍若一梦。梧桐经一场雨打,已与昨晚的不同了。作者借燕子、梧桐在雨中的感受,表达了自己怀旧、思归、失落的感情。,28,同意。虽然诗题是“雨”,但作者却不是正面描写雨势、雨景,而是通过动植物和人在雨中的感受侧面来写雨,这就给人一种若即若离的感觉。,15:鹧鸪天 代人赋 辛弃疾 陌上柔桑破嫩芽,东邻蚕种已生些。平冈细草鸣黄犊,斜日寒林点暮鸦。山远近,路横斜,青旗沽酒有人家。城中桃李愁风雨,春在溪头荠菜花。【注】这首词作于作者遭弹劾解官归居时。青旗:酒旗,酒店门外用青布做的幌子。(29)词的上阕描绘了什么样的景象?请简述。描绘了初春时乡村一派春意盎然的景象。田间桑树萌发嫩芽,东邻家蚕卵已孵出幼蚕;平冈细嫩的青草已如茵,黄牛哞哞鸣叫;夕阳辉映山林,晚归的乌鸦散落在林间栖息。,15:鹧鸪天 代人赋 辛弃疾 陌上柔桑破嫩芽,东邻蚕种已生些。平冈细草鸣黄犊,斜日寒林点暮鸦。山远近,路横斜,青旗沽酒有人家。城中桃李愁风雨,春在溪头荠菜花。【注】这首词作于作者遭弹劾解官归居时。青旗:酒旗,酒店门外用青布做的幌子。(30)词最后两句用了哪种写作手法?表达了什么样的感情?【答案】(6分)运用了对照(或对比)的写作手法。作者将城里愁风畏雨的桃李,与乡间溪头迎春开放的荠菜花相对照,借景抒情,表达了他解官归居后鄙弃城市官场,热爱田园生活的感情。题为“代人赋”,实则为己述志,用代人赋的形式,以荠菜花自况,效果独特。,晚泊岳阳,卧闻岳阳城里钟,系舟岳阳城下树。正见空江明月来,云水苍茫失江路。夜深江月弄清辉,水上人歌月下归。一阕声长听不尽,轻舟短楫去如飞。,1、诗中有三处写到“月”,请作简要赏析。第三句写明月“来”悬空江,表现作者人在旅途,只有明月为伴;第五句用拟人方法呈现静夜“月弄清辉”的画面,也为下句渔人归家作引;第六句写月光引领水上人伴着歌声飞去归家,带出作者一丝思乡之情。答出三处“月”所写不同景象,给3分,写所写景象的作用,给3分。意思答对即可。,2、这首诗表达了作者什么样的心情?是怎样表现的?这首诗表达了作者触景生情的思乡之情。是对过卧闻钟声、系舟树下、静赏江月、倾听歌声等举动,城里钟、水上歌等听觉感受,城下树、空江月、水上人、云水苍茫、轻舟飞逝等视觉形象,视听结合,以景寓情来表现的。句句写景,句句关情。,题李世南画扇 蔡肇野水潺潺平落涧,秋风瑟瑟细吹林。逢人抱瓮知村近,隔坞闻钟觉寺深。注释:李世南:北宋著名画家,擅画山水。蔡肇(?1119):字天启,丹阳(今属江苏)人。曾任吏部员外郎、中书舍人等职。瓮:这里指水瓮。坞:地势周围高而中央低的地方。这里指山坞。,简单描述一下李世南画的扇面中应有的景物。这样一幅画面呈现出什么样的气氛有条小溪从两山之间流出。树林里树叶飘落,一个人抱着瓮在路上(或在溪边),山谷那边隐约露出寺庙。这画面里呈现的是乡村野外恬静、安详的气氛。,古人的题画诗往往会阐发画面以外的意趣。试题要求考生分析这首诗中的哪些描写表现了画面以外的景和趣?这样写有什么好处?“水潺潺”声音的描写“秋风瑟瑟”声音的描写,联想到附近有个村,庄的描写,远处寺庙传来“钟”声的描写,都表现了画面以外的景和趣。这样写的好处是;使画面上静止的景物活动了起来,变得有声有色;拓展了画面,使之更显丰富多彩。,月圆【唐】杜甫孤月当楼满,寒江动夜扉。委波金不定,照席绮逾依。未缺空山静,高悬列宿稀。故园松桂发,万里共清辉。8这首诗前六句描写了月圆之夜的那几幅画面?请用简洁的语言进行概括。(4分)孤月当空,清辉满楼;月映寒江,影动柴扉;月洒江波,浮光跃金;月照绮席,光彩交融;月挂空山,万籁俱静;月明中天,疏星寥落。解析:只需概括,不要分析;先要判断“几幅”,前三联一句一景,六句六个画面,关键的是要用准确的词语概括,如第一句:天空一轮孤月,清辉洒满楼宇;意思是对的,但语言上就不如“孤月当空,清辉满楼”简洁。,9本诗最后两句情感真挚,请从虚实结合的角度进行赏析。(4分)遥想故园桂花开放,是虚写;眼前的清辉,是实写。故园桂花正该开放,虚中有实;万里清辉,实中有虚。虚实结合,表达了诗人对家乡的深切思念,寄托了诗人渴盼万家团圆的美好愿望。解析:先要分清虚实,“故园松桂发”是诗人的想象,属虚写,但这又是符合时令特点,虚中又有实;“万里共清辉”是对眼前景的描写,是实,但思念的人又在远方,实中又有虚。二是表达效果的分析,这是关键。,卜算子 张元斡风露湿行云,沙水迷归艇。卧看明河月满空,斗挂苍山顶。万古只青天,多事悲人境。起舞闻鸡酒未醒,潮落秋江冷。注张元斡,宋代爱国词人(1)请对上片前两句中的“湿”“迷”二字分别作简要赏析。(4分)地面浓重的风露水气使行云潮湿而显得厚重凝滞,水面迷雾的雾气使归舟迷失了航向(2分)。创设了潮湿阴冷、朦胧迷茫意境(1分),表现了作者凄凉、沉重的心情及内心的迷惘(2分)。,(2)“起舞闻鸡酒未醒,潮落秋江冷”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请做简要分析(4分)用典。化用祖逖闻鸡起舞的典故,表现作者胸怀大志,而报国之志难以实现,内心悲愤无奈。寓情于景,描写江湖的退落和秋江的冷寂,委婉地表达了作者面对国势衰退内心的悲凉,寄寓了浓郁的爱国情感。,夏日游山家同夏少府 骆宾王返照下层岑,物外狎招寻。兰径薰幽珮,槐庭落暗金。谷静风声彻,山空月色深。一遣樊笼累,唯馀松桂心。(1)请简要赏析“谷静风声彻,山空月色深”。(3分)【答案】因为风声停止,山谷显得异常安静,幽深少人的山林,月色更加浓郁,运用听觉和视觉描写,描绘了一幅幽邈、静谧的月下山林图景。,(2)本诗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情感和志向?结合全诗简要分析。(5分)【答案】表达了作者厌倦世俗,热爱自然,渴望归隐的情感;突出了作者对自由闲适生活的向往和对高洁坚贞品格的追求。,劳停驿 欧阳修孤舟转山曲,豁尔见平川。树杪帆初落,峰头月正圆。荒烟几家聚,瘦野一刀田。行客愁明发,惊滩鸟道前。【注】此诗为欧阳修被贬峡州夷陵令时作。劳停驿,驿站名。(1)简要说明此诗前两联景物描写的时空变化。4分此诗前两联写景,时空变化丰富。从时间节点来看,可分为两个时段,第一联为舟行之时(白昼),第二联为泊舟之后(暮夜)。从取景空间来看,一句一景,富于变化。孤舟山曲、豁尔平川、树杪帆落、峰头月圆,远、近、高、低,布置巧妙。,(2)简要分析第三联中荒瘦二字的妙处。(4分)从用字自然传神来看:数缕荒烟,几户人家,在暮色笼罩之下,尤显荒凉冷落;瘦野薄田,狭促如刀,瘦瘠之至。荒瘦二字,乃寻常字眼,但在此运用十分贴切,显得自然而工稳,能传达出诗人面对荒村瘦田的第一感觉,具有很强的感染力。从情感寄寓来看:荒瘦二字,包含地僻、田瘦等多重意义,寄寓了诗人对山民的怜悯、关切,以及诗人被贬蛮荒的失意,极好地丰富了全诗的情感内涵。,好事近 清黄之隽高卧小船梢,仰看插江峰色。都被绿痕皴断,是丛篁幽石。天开十折画屏风,遮住半江黑。仔细乱篙撑处,怕悬崖崩坼。开头两句表现了作者怎样的心情?“插”字有何表达效果?(4分)“高卧”“仰看”表现了作者乘船观看山水时休闲自得的心情。“插”字形象地写出了江边山峰陡峭、挺拔。,末尾两句中的“悬崖”“崩坼”分别指什么?作者为何说“乱篙撑处”“怕悬崖崩坼”?(4分)“悬崖”指倒映在水中的陡峭山崖。“崩坼”本指倒塌断裂,这里指江中的山影破碎散乱。作者担心撑起竹篙时,江面荡起涟漪,倒映在水中的山影因而变得散乱,美景被破坏。,秋夜纪怀宋陆游,北斗垂莽苍,明河浮太清。风林一叶下,露草百虫鸣。病入新凉减,诗从半睡成。还思散关路,炬火驿前迎。注眀河:银河。太清:指天空。散关:即大散关。炬火驿前迎:举着火把到驿馆前迎接。,1)第二联写景精细,请简要分析。(3分)上句写微风穿过树林,叶子悄然落下;下句写露水沾湿秋草,百虫呼叫;全联细致地写出了秋夜的寂静,营造出一种凄清的氛围。,三、四两联抒发了诗人怎样的情怀?请简要分析。(3分)抒发了诗人的爱国情怀:诗人虽秋夜病卧,仍壮心不已,念念不忘昔年在大散关的战斗生活,还想重返战场,报效国家。,

    注意事项

    本文(2016全国卷诗歌鉴赏汇总分析.ppt)为本站会员(牧羊曲112)主动上传,三一办公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三一办公(点击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温馨提示:如果因为网速或其他原因下载失败请重新下载,重复下载不扣分。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2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7号

    三一办公
    收起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