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届高三专题复习社会史观.ppt
2015届高三专题复习 社会史观,以社会现象的内在联系及其发展过程为研究对象。,社会保障或社会福利及其相关问题。,大众化、生活化,是“所有人的历史”或称为“社会习俗的历史”。社会史观认为研究历史,不仅要“眼光向上”,关注“大人物”和“大事件”,还要“眼光向下”,关注“小人物”,关注与平民百姓息息相关的“小事”,“小中见大”,包括衣食住行和社会习俗等。,1研究对象:,2核心:,3本质:,1明确人类当前面临的全球性社会问题(全球气候变化、,能源危机、环境恶化、粮食危机、水资源危机以及重大突发性自然灾害、传染性疾病等非传统安全问题)日益突出。2梳理和掌握历史上重要的社会问题。主要包括:,(1)严重自然灾害时期的社会问题。如历史上的水灾、旱灾,等引发的社会问题。,(2)动乱或战乱时期的社会问题。如鸦片战争前后发生的,“鸦片烟毒”问题;“文化大革命”时期的社会问题等。,(3)社会转型时期的社会问题。如工业革命时期诸如城市化问题、无产阶级相对贫困化问题、环境污染问题等社会问题。,3解决社会问题的主要措施:,(1)中国古代史上统治者制订和实施的一系列减免田租、救济穷困、治理自然灾害等社会问题的政策。,(2)资本主义国家解决社会问题的措施,如罗斯福新政中的“以工代赈”、兴办公共工程、社会救济;二战后主要资本主义国家的社会福利保障制度等。,4、重视历史上的社会问题与现实生活中的社会问题之间的内在联系。研究历史上的社会问题要突出如何借鉴或吸取历史上解决社会问题的成功经验和失败教训来解决现实的社会问题。现实社会问题是政治学科关注的热点,因此,关注社会问题应加强政治学科和历史学科的联系。,我国学者依据马克思的史学理论,借鉴西方的史学理念,提出的文明史观、现代化理论和全球史观。这并不是对西方史学理论的照搬,而是赋予了新的解释和内涵,因此,绝不能把我国学者提出的新史观与西方相应的史观划等号。同时,要处理好三种史观的关系,三种史观都着眼于生产力的发展变化,是相互联系和包容的。文明史观更具有宏观性,着眼于人类的整个发展过程,而现代化理论和全球史观主要着眼于近现代史,强调的是1500年以来农业文明向工业文明的转变、兴起和工业文明向全球扩散的历史,是文明史范式的一个特定阶段。,因此,我们在运用新的史观时应注意针对性,如对近现代史的把握应更多的体现现代化理论和全球史观,而对中国古代线索和整个人类历史的把握则应着眼于文明史观。此外,还应把三种史观有机结合而不是对立,引导学生从不同角度认识历史发展的多元性。,【典例 1】(2013 年全国大纲卷文综)窦娥冤揭露封建统治的黑暗,水浒传颂扬农民起义英雄杀富济贫。这反映了,(,)A封建社会的腐朽没落B“异端”思想影响广泛C普通民众的理想与愿望D商业发展冲击传统观念,解析:窦娥冤和水浒传都表达了底层百姓对社会现实的不满,也寄托了他们的期待与愿望,故选C 项。但这并不能证明封建社会的没落,排除A 项。“异端”思想提出者是明末的李贽,与两个作品的时代不同,排除 B 项。商业发展在题干中看不出来,排除 D 项。,答案:C,【典例 2】(2013 年安徽文综)从 1950 年到 1957 年,中国人的平均寿命从 36 岁延长到 57 岁。学龄儿童的入学率同期从25%增至 50%,进入大中学校的人数也大量增加。这主要取决,于(,)A人们对健康和教育的重视B教育卫生事业的健康发展C社会主义经济体系的完善D社会主义制度的逐步建立,解析:从人均年龄的增长,学龄儿童的入学率来看,我们教育和卫生事业有所发展,A 项虽然也有道理,但不是决定性因素,排除 A 项。社会主义经济体系尚未完善,排除 C 项。教育卫生事业的健康发展与社会主义制度的逐步建立的一个方面,所以排除 B 项,选 D 项。,答案:D,(2011广东文综,16)下图所示为某乡村知识分子1913年的一则日记(部分),由此可见()。,【例1】,A作者不认同辛亥革命B作者主张全面学习西方C当时乡村社会习俗没有变化D当时民主共和观念深入人心史观透视“社会问题”、“社会政策”、“社会发展”、“社会和谐”和“社会文明”成为流行词语。当前我国各种社会问题凸现出来,需要认真对待并妥善解决。历史的、学术的、现实的原因,促使以考查社会问题为内容的社会史(社会文明史)题目自然而然地出现。如从社会的视角评价辛亥革命,除充分肯定其政治、经济、文化方面的历史意义外,还应充分肯定它革除陈规、移风易俗的社会意义。,解题分析本题以乡村知识分子的日记作为切入点,以辛亥革命后民国初年的社会情况(尤其是社会习俗)为载体,考查学生获取信息、调动和运用知识、分析历史问题的能力,难度稍大。解题的关键在于扣住日记中的关键词“大清宣统五年,正月初三”、“变乱”、“竞袭洋夷之皮毛”等,这些词语影射出该乡村知识分子的立场守旧,对辛亥革命持否定态度,故A项符合题意;材料中虽然涉及社会生活的变化,但不足以表明作者主张全面学习西方以及当时民主共和观念深入人心,故排除B、D两项;同时材料真实反映民国初年社会习俗的变化,故排除C项。总之,材料里作者称辛亥革命为“变乱”,又用“竞袭皮毛”表达了对辛亥革命的不认同。答案A,(2011福建文综,13)1925 年初,土耳其改革者发动对旧式礼拜帽的批判,引起了社会上的强烈不满,但欧式帽还是在土耳其流行起来。在百姓中最流行的是鸭舌帽,因为在做礼拜时可以把帽舌反过来朝后戴,前额依旧可以贴在地上。这种现象反映了()。A现代与传统之间的一种妥协B现代是假,传统是真C传统是假,现代是真D百姓被迫戴鸭舌帽并改变信仰史观透视社会史观(也称新文化史观)坚持眼光朝下的研究方法,重视民间史料研究;其对象主要是普通人的日常工作和生活,如饮食、服装、家庭、婚姻、交通、社会保障、心态、语言、习俗等内容。,【例2】,解题分析本题考查对土耳其近代化改革的理解。根据题干提供的信息和所学史实,题干反映的是传统习惯与现实变革的一种调和,土耳其改革领导人凯末尔要摒弃旧的宗教传统自然要引发争论,但同时推行的仿效欧洲的现代化礼仪在某种程度上又符合了人们的现实需要,因此改革必须顺应时代发展的要求,故选A。答案A,传统史学的研究对象主要侧重于帝王将相、才子佳人等,但现行的历史教育,把百姓的衣食住行等内容纳入了研究的范畴。这一视角的转换体现了()。A文明史观 B社会史观C全球史观 D近代化史观解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理解历史史观的能力,切入点是史观的辨析。依据材料中“百姓的衣食住行等”分析,属于社会日常生活史内容,故选B。答案B,1,19世纪末20世纪初,中国女性“足的革命”推动了“鞋的革命”,妇女不再以穿自己纳的鞋为满足,喜欢穿花样繁多、美观大方的欧式鞋。下图是民国时期非常流行的一款国产欧式女鞋广告。以下对民国时期国产“欧式”女鞋流行原因的分析,正确的是()。西方生活观念在国人中普遍确立不缠足运动使妇女从陋习中解放出来近代中国民族工业有了较大发展“抵制洋货、爱用国货”运动的推动A B C D,2,解析19世纪末20世纪初新式生活方式在中国兴起,出现的这些生活方式的地区主要是沿海地区,在中国广大农村没有普遍性。答案C1913年著名学问家章太炎在报上刊登征婚广告,条件是:以湖北籍女子为限;须文理清顺;大家闺秀;要不沾染学堂中平等自由之恶习;有从夫之美德。该广告反映出当时的中国社会()。A传统的道德观念被抛弃 B西方道德观念占据主导地位C新旧社会风俗并行于世 D出现了男女平等的发展趋向解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分析认识社会现象的能力,切入点是近代中国社会习俗的变革。解答本题应在理解材料内容的基础上具体分析材料信息,从“刊登征婚广告”可以看出新社会的影响,而“大家闺秀”“从夫之美德”则反映了旧时代的痕迹,选C。答案C,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