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新版毛概第8章.ppt
,第八章 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总布局,一、建设社会主义生态文明的总体要求二、树立生态文明理念三、坚持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的基本国策,第五节建设社会主义生态文明,一、建设社会主义生态文明的总体要求,-大力推进生态文明建设“把生态文明建设放在突出地位,融入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各方面和全过程,努力建设美丽中国,实现中华民族永续发展。”,党的十八大报告首次独篇论述,十八大“五位一体”,一、建设社会主义生态文明的总体要求,生态文明是人类文明的一种新形态。以尊重和保护自然为前提,以人与人、人与自然、人与社会和谐共生为宗旨,以建立可持续发展的生产方式和生活方式为内涵,引导人们走持续、和谐发展的道路。生态文明的核心是正确处理人与自然的关系。,提出生态文明建设的国际背景 工业革命以来,特别是二战结束以来,全球资源环境恶化日益严重,主要有两个原因,富者强者为获取自身更大的利益和奢侈享受而滥用资源,而穷者弱者为了求得温饱不得不掠夺性的开发资源。这两种行为都造成了资源的极大破坏,所以关键的是要在地区、国家和全球范围内防止和消灭两极分化。,1987年,以挪威首相布伦特兰夫人为首的世界环境和发展委员会在我们的共同未来一书中,第一次正式使用了“可持续发展”的概念,并将其定义为“满足当代人的需要,又不损害子孙后代满足其自身需求的能力”。,可持续发展在处理人与人之间的关系上,采取的是公平原则。可持续发展处理人与自然之间关系上的和谐原则,中国的快速发展遭遇了资源和环境的巨大压力和代价。,提出生态文明建设的国内背景,十八大指出,“面对资源约束趋紧、环境污染严重、生态系统退化的严峻形势,必须树立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的生态文明理念。”,党的十八大明确提出了大力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总体要求:树立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的生态文明理念,把生态文明建设放在突出地位,融入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各方面和全过程,努力建设美丽中国,实现中华民族永续发展。,生态文明建设的总体要求,生态文明建设总体要求的核心和实质:“就是要建设以资源环境承载力为基础、以自然规律为准则、以可持续发展为目标的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努力走向社会主义生态文明新时代。,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进一步强调:紧紧围绕建设美丽中国深化生态文明体制改革,加快建立生态文明制度,健全国土空间开发、资源节约利用、生态环境保护的体制机制,推动形成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现代化建设新格局。建设社会主义生态文明,必须把节约资源放在首位,加大环境保护力度,做好生态保育工作,建设循环经济。,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建设取得重大进展;主体功能区布局基本形成,资源循环利用体系初步建立;单位国内生产总值能源消耗和二氧化碳排放大幅下降,主要污染物排放总量显著减少;森林覆盖率提高,生态系统稳定性增强,人居环境明显改善。,生态文明建设的目标(2020年),二、树立生态文明理念,党的十八大提出,面对资源约束趋紧、环境污染严重、生态系统退化的严峻形势,必须树立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的生态文明理念。,建设社会主义生态文明在人与自然的关系问题上需要理念上的一场革命。人与自然的关系:从原始文明的敬畏自然、崇拜自然,农业文明的依赖自然、顺应自然,到工业文明的征服自然、改造自然。,人类中心主义的不断强化,人与自然关系的冲突和紧张,征服,改造,人,自然,人与自然主体观念,自然是人类认识、改造,甚至征服的对象,-客体。,生态文明,人类,自然,平等主体,意识,价值观,行为,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按自然规律行事,实现民族永续发展,二、树立生态文明理念,尊重自然,是人与自然相处时应秉持的首要态度,要求人对自然怀有敬畏之心、感恩之情、报恩之意,尊重自然界的创造和存在,绝不能凌驾于自然之上。,二、树立生态文明理念,尊重自然,就要深刻认识到人类与自然是平等的,人属于自然,而不是自然属于人;就要深刻认识到自然界是人类赖以生存发展的基本条件,人类生活所需要的一切均直接或间接来自自然;就要深刻认识到一切物种均有生命,均有其独特价值,均是自然大家族中不可或缺的部分。,二、树立生态文明理念,顺应自然,顺应自然,是人与自然相处时应遵循的基本原则,要求人在活动中要认识和正确运用自然规律,顺应自然的客观规律,按自然规律办事。,二、树立生态文明理念,顺应自然,就是要使人类的活动符合而不是违背自然界的客观规律,以制度约束人的行为,防止出现因急功近利和个人贪欲而违背了自然规律的现象。,二、树立生态文明理念,强调发挥人的主观能动性,从保护的角度处理人与自然、社会的关系。,保护自然,二、树立生态文明理念,保护自然,是人与自然相处时应承担的重要责任,要求人发挥主观能动性,在向自然界索取生存发展之需的同时,呵护自然,回报自然,保护自然界的生态系统,把人类活动控制在自然能够承载的限度之内,给自然留下恢复元气、休养生息、资源再生的空间,实现人类对自然获取和给予的平衡,多还旧账,不欠新账,防止出现生态赤字和人为造成的不可逆的生态灾难。,三、坚持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的基本国策,第一,坚持节约优先、保护优先、自然恢复为主。在资源开发和利用中,把节约资源放在首位;在环保工作中,把预防为主、源头治理放在首位;在生态系统保护和修复中,把利用自然力修复生态系统放在首位。这三个方面形成一个统一的有机整体,是我国生态文明建设的方向和重点。,第二,着力推进绿色发展、循环发展、低碳发展。在经济发展中,要牢固树立保护生态环境就是保护生产力、改善生态环境就是发展生产力的理念,坚持在保护中发展、在发展中保护,更加自觉地推动绿色发展、循环发展、低碳发展。积极发展节能产业,推广高效节能产品;加快发展资源循环利用产业,推动矿产资源和固体废弃物综合利用;大力发展环保产业,壮大可再生能源规模。建立循环经济体系,发展循环经济,促进生产、流通、消费过程的减量化、再利用、资源化。,绿色发展是建立在生态环境容量和资源承载力的约束条件下,将环境保护作为实现可持续发展重要支柱的一种发展模式。循环发展是一种建立在资源回收和循环再利用基础上的发展模式。其原则是资源使用的减量化、再利用、资源化再循环。低碳发展是一种以低耗能、低污染、低排放为特征的可持续发展模式。,第三,形成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的空间格局、产业结构、生产方式、生活方式。在现代化建设中,要整体谋划国土空间开发,尽可能集中集约利用国土空间,减少对自然生态空间的占用,促进生产空间集约高效、生活空间宜居适度、生态空间山清水秀,给自然留下更多修复空间,给农业留下更多良田,给子孙后代留下天蓝、地绿、水净的美好家园。,第四,建立系统完整的生态文明制度体系,用制度保护生态环境。建立系统完整的生态文明制度体系,最重要的是要把资源消耗、环境损害、生态效益等体现生态文明建设状况的指标纳入经济社会发展评价体系,使之成为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导向和约束。,建设生态文明,必须建立系统完整的生态文明制度体系,实行最严格的源头保护制度、损害赔偿制度、责任追究制度,完善环境治理和生态修复制度,用制度保护生态环境。十八届三中全会决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