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2015鉴赏读懂.ppt
2023/7/3,迁安一中,如何读懂诗歌,2023/7/3,迁安一中,一、鉴赏文学作品的形象、语言、表达技巧;二、评价文学作品的思想内容和作者的观点态度;,考纲要求,写什么?,怎样写?,为何写?,即是从内容、形式、思想感情三方面入手解答题目,2023/7/3,迁安一中,诗歌鉴赏三步走,能读懂,会鉴赏,精表达,读懂是知识的综合运用。读懂是鉴赏和表述的基础,2023/7/3,迁安一中,竹窗闻风寄苗发司空曙 李益 微风惊暮坐,临牖思悠哉。开门复动竹,疑是故人来。时滴枝上露,稍沾阶下苔。何当一入幌,为拂绿琴埃。注苗发、司空曙是李益诗友。,傍晚时分,一阵微风吹来,把我从冥坐中惊醒。我走近窗户,思绪飘渺起来。(风)吹开门,又吹动竹子。(我听到动静)以为是故人来(看望我)。(风)吹落竹枝上的露珠,露珠滴在石阶下的青苔上。(这风)应该(什么时候)掀开窗帘进屋来,为我拂去绿琴上的尘埃。,2023/7/3,迁安一中,出塞金带连环束战袍,马头冲雪过临洮。卷旗夜劫单于帐,乱斫胡兵缺宝刀。,诗歌表层意思探究:,2023/7/3,迁安一中,我的相貌可以让我安心学到毕业.,诗歌深层含义探究:,洗儿诗人皆养子望聪明,我被聪明误一生。惟愿孩儿愚且鲁,无灾无难到公卿。,2023/7/3,迁安一中,从哪些方面入手来快速深层读懂一首诗歌?,(一)看标题,抓题眼(二)看作者,知人论世(三)看注释,抓暗示信息(四)看“情点”,把握“情感关键词句”。(五)看意象,品意境(六)看类别,明可能情感(七)看典故,推测诗意(八)再现情景,设身体验,2023/7/3,迁安一中,从诗歌的题目中可能抓到哪些信息?,作用1:题目揭示内容(时间、地点、人物、事件)春日忆李白就直接点明在春天,诗人杜甫对李白的思念和仰慕的这一主要内容。作用2:题目表露心情 春日忆李白题目中的“忆”就直接点出了对李白的思念与仰慕。再如春夜喜雨天净沙秋思作用3:题目显示诗歌题材,暗示诗歌内容。因为相同的诗歌体裁,有大体相似的诗歌内容。如鹧鸪天送人在狱咏蝉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2023/7/3,迁安一中,鹧鸪天送 人 辛弃疾唱彻阳关泪未干,功名馀事且加餐。浮天水送无穷树,带雨云埋一半山。今古恨,几千般,只应离合是悲欢?江头未是风波恶,别有人间行路难!(1)“浮天水送无穷树,带雨云埋一半山”蕴含了什么样的思想感情?,翘首远望,依依不舍的惜别之情;路途艰险,担忧牵挂(或祝福平安的关切)之情;山高水长,前途迷茫的郁闷之情。,2023/7/3,迁安一中,【解析】:(1)我们从诗歌题目“送人”可以先大体上把握诗歌的题材为“送别诗”。(2)回忆送别诗常抒发的感情:依依不舍的留念、离愁别恨情深意长的勉励、赞颂、祝愿之情坦陈心志的告白,借以一吐胸中积愤或表明心志。(3)依据送别诗的大体情感,再结合这首诗的诗歌内容,确定这首诗歌蕴含的思想感情.,2023/7/3,迁安一中,知人论世,如介绍诗歌是作者被贬某地时所作,则要考虑是否有怀才不遇、报国思用等情感;如介绍作者常年旅居外地,则要考虑羁旅愁思、思乡怀人之情;如介绍作者是南宋诗人(或朝代已灭亡),则要考虑收复失地之心,诗中有画:描摹景物的顿悟王 维 笑傲公卿:傲岸人格的张扬李 白漂泊天涯:大唐衰微的见证杜 甫 放浪形骸:盛事难再的挽歌杜 牧 壮志难酬:戎马生涯的意气-辛弃疾 矢志恢复:临终示儿的无奈-陆 游 豪放旷达:正直倔强的歌者-苏 轼,2023/7/3,迁安一中,秋夜将晓出篱门迎凉有感(其二)陆游三万里河东入海,五千仞岳上摩天。遗民泪尽胡尘里,南望王师又一年。这首诗丰富的感情蕴涵在景物与人物活动的描写之中。结合全诗,对此作简要分析。,这首诗前两句用夸张手法写祖国山河的雄阔壮丽的景物,饱含热爱之情;(2分)第三句“泪尽”二字将亡国之恨宣泄无遗;(2分)第四句一个“望”字写出遗民对南宋军队收复失地的企盼,(1分)一个“又”字则曲折第表达出对苟且偷安的南宋朝廷迟迟没有收复失地的失望与埋怨。(1分),2023/7/3,迁安一中,2023/7/3,迁安一中,提升训练:(2013年江苏卷)醉眠 唐庚山静似太古,日长如小年。馀花犹可醉,好鸟不妨眠。世味门常掩,时光簟已便。梦中频得句,拈笔又忘筌。【注】唐庚,北宋文学家,此诗为其谪居惠州时所作。(2)“世味门常掩,时光簟已便”一联表达了诗人什么样的心境?(4分),【解析】:注释中交代了此诗为作者谪居惠州时所作,而大凡诗人词人被贬谪,多会抒发怀才不遇之感,表达对官场的厌恶之情,对宁静生活的向往之情。这首诗表达了厌恶官场、追求恬淡的心境。,表达了厌恶官场、追求恬淡的心境。,2023/7/3,迁安一中,看下面的诗句,表达了什么样的情感?你是如何抓到这种情感的?,日暮乡关何处是,烟波江上使人愁。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最爱湖东行不足,绿杨阴里白沙堤。安能摧眉折腰事权贵,使我不得开心颜绝句 杜甫江碧鸟逾白,山青花欲燃。今春看又过,何日是归年,2023/7/3,迁安一中,(1)捕捉诗中主观色彩较浓的词语如:愁、喜、客等等(2)抓抒情议论的句子,点明感情的句子 琵琶行中“同是天涯沦落人”的沦落天涯之恨。(3)抓首句和尾句。首句(联):从首句了解基调,许多诗词,往往在开头部分,奠定基调,统领全诗。尾句(联):从尾句了解主旨,在最后一两句升华,卒章显志,或较为鲜明直接地表达出情感、主旨和态度,或婉转含蓄表现郁积在心中的情感。,2023/7/3,迁安一中,临江仙 欧阳修记得金銮同唱第,春风上国繁华。如今薄宦老天涯。十年歧路,空负曲江花。闻说阆山通阆苑,楼高不见君家。孤城寒日等闲斜。离愁难尽,红树远连霞。【注】欧阳修贬任滁州太守期间,一位同榜及第的朋友将赴任阆州(今四川阆中)通判,远道来访,欧阳修席上作此词相送。词中的“曲江花”代指新科进士的宴会,“阆苑”指传说中神仙居住的地方。(1)这首词蕴含着丰富的情感,请简要概括。(3分),2023/7/3,迁安一中,【参考答案】(3分)这首词蕴含的情感主要有:久别重逢的喜悦;宦海沉浮的悲惋无奈;离别在即的愁绪。解析】这首词在前面我们已经借助注解加以分析了诗歌蕴含的情感,同时我们也可以运用抓关键词句法来进一步的确定其中蕴含的情感。这首词中的关键词句有”记得”、“如今薄宦老天涯”、“孤城”、“离愁难尽”等,抓住这些关键词句,我们就可以明白词中饱含了作者离别在即的愁绪和宦海沉浮的悲惋无奈。,2023/7/3,迁安一中,秋丛绕舍似陶家,遍绕篱边日渐斜。不是花中偏爱菊,此花开尽更无花雁尽书难寄,愁多梦不成。愿随孤月影,流照伏波营。闺怨今夜月明人尽望,不知秋思落谁家垂柳万条丝,春来织别离。行人攀折处,是妾断肠时。梧桐更兼细雨,到黄昏,点点滴滴。,2023/7/3,迁安一中,秋丛绕舍似陶家,遍绕篱边日渐斜。不是花中偏爱菊,此花开尽更无花 表达了诗人对坚贞、高洁品格的赞美和追求。雁尽书难寄,愁多梦不成。愿随孤月影,流照伏波营。闺怨思妇的深长思念和倾诉无人的孤独今夜月明人尽望,不知秋思落谁家以委婉的疑问点出了这月圆之夜人间普遍的怀人心绪,含蓄地表现了诗人对故乡朋友的深切思念垂柳万条丝,春来织别离。行人攀折处,是妾断肠时。借柳细长枝条,折柳相赠,以示惜别之意。梧桐更兼细雨,到黄昏,点点滴滴。凄凉悲伤的象征。雨夜时分,雨点滴落在梧桐叶上会引发人的愁绪。我们常通过梧桐叶落,雨打芭蕉合起表现愁思。,2023/7/3,迁安一中,提升训练:吴松道中二首(其二)晁补之(2012山东)晓路雨萧萧,江乡叶正飘。天寒雁声急,岁晚客程遥。鸟避征帆却,鱼惊荡桨跳。孤舟宿何许?霜月系枫桥。注:吴松:即吴淞,江名。(2)请结合全诗分析“孤舟”这一意象的作用。(5分),孤舟联结着雁、鸟、鱼、霜月、枫桥等意象,把航程中的所见所闻所想贯穿在一起,是全诗的线索;(结构作用)作者融情于景,表达了漂泊、思乡、孤寂之感。(情感作用),2023/7/3,迁安一中,回顾课本中的这首词,用了哪些典故,表达了作者什么样的思想感情。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 宋辛弃疾 千古江山,英雄无觅孙仲谋处。舞榭歌台,风流总被雨打风吹去。斜阳草树,寻常巷陌,人道寄奴曾住。想当年,金戈铁马,气吞万里如虎。元嘉草草,封狼居胥,赢得仓皇北顾。四十三年,望中犹记,烽火扬州路。可堪回首,佛狸祠下,一片神鸦社鼓。凭谁问:廉颇老矣,尚能饭否?,2023/7/3,迁安一中,孙仲谋怀念英雄,表达收复失地的理想。寄奴怀念古人,表现北伐决心。南朝宋武帝刘裕故事,刘裕曾两次率晋军北伐(时未称帝),收复洛阳、长安等地;佛狸祠今昔对照,不堪回首。魏太武帝拓拔焘小名佛狸,他曾在长江北岸瓜步山建立行宫,即后来的佛狸祠;元嘉草草,封狼居胥借古讽今,批归纳全诗。元嘉是刘裕子刘义隆年号,说刘义隆好大喜功,仓促北伐,以至惨败;廉颇老矣自发感慨,不忘为国效力。史记廉颇蔺相如列传记载,廉颇被免职后,跑到魏国,赵王想再用他,派人去看他的身体情况,廉颇之仇郭开贿赂使者,使者看到廉颇,廉颇为之一饭斗米,肉十斤,被甲上马,以示尚可用。赵使回来报告王说:“廉颇将军虽老,尚善饭,然与臣坐,顷之三遗矢矣”赵王以为老,遂不用。,2023/7/3,迁安一中,作者是怀着深重的忧虑和一腔悲愤写这首词的。上片赞扬在京口建立霸业的孙权和率军北伐、气吞胡虏的刘裕,表示要像他们一样金戈铁马为国立功。下片借讽刺刘义隆表明自己坚决主张抗金但反对冒进误国的立场和态度。最后还借廉颇自况,抒发未能实现自己怀抱的感慨。借用典故就是表达自己的政治抱负未得到实现的愤恨以及为国家忧虑的爱国精神。,2023/7/3,迁安一中,提升训练:(2013年 江西卷)水调歌头壬子被召,端仁相饯席上作辛弃疾长恨复长恨,裁作短歌行。何人为我楚舞,听我楚狂声?余既滋兰九畹,又树蕙之百亩,秋菊更餐英。门外沧浪水,可以濯吾缨。一杯酒,问何似,身后名?人间万事,毫发常重泰山轻。悲莫悲生离别,乐莫乐新相识,儿女古今情。富贵非吾事,归与白鸥盟。【注】绍熙三年(壬子),辛弃疾奉召赴临安,在陈端仁的饯行席上赋此词。“余既”三句离骚:“余既滋兰之九畹,又树蕙之百亩”“朝饮木兰之坠露兮,夕餐秋菊之落英”。(1)指出“听我楚狂声”和“富贵非吾事”典故的出处。词人借它们分别表达了什么情思?(6分),两个典故分别出自论语和陶渊明的归去来兮辞。前者以楚狂接舆的典故,表达了词人抗金复国理想无人理解的悲愤;后者以陶渊明自况,抒发了词人淡泊名利、洁身自好的情怀。,2023/7/3,迁安一中,“听我楚狂声”出于论语微子,楚国隐士接舆曾唱歌当面讽刺孔子迷于从政,疲于奔走,论语因称接舆为“楚狂”。辛弃疾在这里运用这两个典故,目的是为了抒发他虽有满腔“长恨”而又无人理解的悲愤,一个“狂”字,更突出了他不愿趋炎附势、屈从权贵的耿介之情。“富贵非吾事”出于陶渊明归去来兮辞中的:“富贵非吾愿,帝乡不可期。”陶渊明生于东晋末叶,社会动乱,政治黑暗,而他本人又“质性自然”(归去来兮辞序),“不慕荣利”(五柳先生传),因有是辞。这里词人引用陶诗,表明自己此次奉召赴临安并不是追求个人荣利,并且也不想在那里久留,以表明自己的心迹。,2023/7/3,迁安一中,总结:读懂诗歌,还需要明确诗歌的类别再现情景,设身体验,通过联想与想象,再现诗歌的情景,设身进入这一情景中去体验、感受其意境和情感。要有再现诗词画面的习惯和能力。还要看命题者给出的所有题干,看看是否有某种暗示,要综合以上所讲内容读懂诗歌。,2023/7/3,迁安一中,综合读懂训练:运用以上所讲知识,说说如何读懂下面这首诗歌。(2013福建卷)、阅读下面的诗歌,完成后面题目。(6分)送何遁山人归蜀宋梅尧臣春风入树绿,童稚望柴扉。远壑杜鹃响,前山蜀客归。到家逢社燕,下马浣征衣。终日自临水,应知已息机(-选自宋诗精华录)【注】杜鹃:又名子规。息机:摆脱琐事杂务,停止世俗活动。(1)请简要分析首句中“绿”字的妙处。(2分)(2)三、四两联是怎样借助想象之景来抒发情感的?请简要赏析。(4分),2023/7/3,迁安一中,春风吹来了,染绿了树林,孩子们看着柴门(应该是何遁山人的暂居之处)。远方山谷传来杜鹃的鸣叫,那声声“不如归去,不如归去”触痛了山南蜀客(根据题目,应该是何遁山人,而不是诗人自己)似箭归心。(根据一般送别诗的“套路”,以下四句应该是诗人设想友人回家之后的生活)你到家的时候应该遇到家乡的燕子,你跨下马儿浣洗沾满灰尘的征衣。从此以后每天独自面临溪水,应该可以认为你已摆脱琐事杂务,停止了一切世俗活动。,读懂诗的表层含义:,2023/7/3,迁安一中,在美好的春日,诗人送别友人归乡,并通过想象友人归家时轻松愉悦的心情、归家后悠闲自在的生活,寄托了对友人真诚的祝福,也暗含着诗人对超脱世俗的自由生活的向往。,读懂深层含义:,2023/7/3,迁安一中,提高训练(2014天津卷)1.阅读下面两首诗,按要求作答。8分)暮春 宋黄庚芳事阑珊三月时,春愁惟有落花知。柳绵飘白东风老,一树斜阳叫子规。暮春山间【宋黄公度缓步春山春日长,流莺不语燕飞忙。桃花落处无人见,濯手惟闻涧水香。(1)暮春一诗,春之“暮”体现在何处?(2分)体现在三月花凋谢,柳絮飘飞,东风吹和子规啼叫(3)两首诗都写了暮春之景,表达的情感有何不同?(4分)暮春通过写落花、柳绵、斜阳、子规等暮春意象,表达了伤春之愁、流年之叹;暮春山间写作者缓步春山所见,描绘了一幅幽美的暮春景象,表现了作者的闲适之情。,2023/7/3,迁安一中,(2014江西卷)阅读下面一首宋诗,按要求回答问题。(8分)被酒独行,遍至子云、威、徽、先觉四黎之舍三首(其二)苏轼 总角黎家三小童,口吹葱叶送迎翁。莫作天涯万里意,溪边自有舞雩风。注:被酒:刚喝过酒,带着醉意。四黎:子云、威、徽、先觉四人都是海南黎族人,姓黎,故称“四黎”。翁:苏轼自称。(1)指出“溪边自有舞雩风”一句所用典故的出处。(2分),论语【解析】舞雩,出自新课标论语子路、曾皙、冉有、公西华侍坐,2023/7/3,迁安一中,(2014江西卷)阅读下面一首宋诗,按要求回答问题。(8分)被酒独行,遍至子云、威、徽、先觉四黎之舍三首(其二)苏轼 总角黎家三小童,口吹葱叶送迎翁。莫作天涯万里意,溪边自有舞雩风。注:被酒:刚喝过酒,带着醉意。四黎:子云、威、徽、先觉四人都是海南黎族人,姓黎,故称“四黎”。翁:苏轼自称。,(2)请结合作者的思想和本诗内容,分析这首诗表现了作者怎样的人生态度(6分),诗人被流放到万里之遥的天涯(海南),处境艰难,但由于受到佛道思想的影响和黎民百姓的热情欢迎,因此表现出曾点曾经有的那种逍遥自在、随遇而安的人生态度。(或诗人被流放到万里之遥的天涯(海南),处境艰难,但由于受到佛道思想的影响和黎民百姓的热情欢迎,因此仍然向往曾点描述的礼乐之治,表现出积极乐观的人生态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