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届高三复习《化学能与热能》.ppt
2013届高三化学复习化学反应中的能量变化,(2010山东,10),下列与化学反应能量变化相关的叙述正确的是A 生成物总能量一定低于反应物总能量B 放热反应的反应速率总是大于吸热反应的反应速率C 应用盖斯定律,可计算某些难以直接测量的反应焓变D 同温同压下,H2(g)+Cl2(g)=2HCl(g)在光照和点燃条件下的H不同,C,(2010浙江卷,12),下列热化学方程式或离子方程式中,正确的是:A、甲烷的标准燃烧热为-890.3kJmol-1,则甲烷燃烧的热化学方程式可表示为:CH4(g)+2O2(g)CO2(g)2H2O(g)H=-890.3kJmol-1B.500、30MPa下,将0.5molN2和1.5mol H2置于密闭容器中充分反应生成NH3(g),放热19.3kJ,其热化学方程式为:N2(g)+3H2(g)2NH3(g)H=-38.6kJmol-1C.氯化镁溶液与氨水反应:Mg2+2OHMg(OH)2D.氧化铝溶于NaOH溶液:Al2O3+2OH+3H2O2Al(OH)4,D,(2010全国课标,11),己知:HCN(aq)与NaOH(aq)反应的H=-12.1kJ/mol;HCl(aq)与NaOH(aq)反应的H=-55.6kJ/mol。则HCN在水溶液中电离的H等于A-67.7 kJ/mol B-43.5 kJ/mol C+43.5 kJ/mol D+67.7kJ/mol,C,(2010广东理综,9),在298K、100kPa时,已知:2H2O(g)=O2(g)+2H2(g)H1 Cl2(g)+H2(g)=2HCl(g)H2 2Cl2(g)+2H2O(g)=4HCl(g)+O2(g)H3则H3与H1和H2间的关系正确的是AH3=H1+2H2 BH3=H1+H2CH3=H12H2 DH3=H1H2,A,知能达标了解化学反应中的能量变化,吸热反应和放热反应。理解反应热的概念,理解化学反应过程中能量变化与放热、吸热的关系。掌握热化学方程式的概念,能正确书写热化学方程式。理解燃烧热、中和热的概念,掌握有关燃烧热,中和热的简单计算。了解使用化石燃烧的利弊及新能源的开发,燃料充分燃烧的条件。,一.化学反应中的能量变化,2.常见的放(吸)热反应,1.金属与酸的反应 5.铝热反应2.可燃物的燃烧反应 6.硫酸工业三反应3.酸碱中和反应 7.合成氨及氨催化氧化反应4.大多数化合反应例如CaO+H2O=Ca(OH)2,1.氢氧化钡晶体与氯化铵固体的反应2.用C、H2、CO还原金属氧化物;C+H2O/CO23.某些加热分解反应4、水解、电离,二、反应热 1、反应热:(如燃烧热、中和热)在化学反应过程中放出或吸收的热量,通常叫做反应热。反应热用符号H表示,单位一般采用kJmol。*燃烧热:在101kPa时,1mol物质完全燃烧生成稳定的氧化物时所放出的热量。*中和热:在稀溶液中,酸跟碱发生中和反应而生成1molH2O所放出的热量。,2、化学反应过程中能量变化的表示 放热反应:吸热反应:3、H=生成物所具有的总能量反应物所具有的总能量4、化学反应的热效应和键能的关系H=反应物所具有的总键能生成物所具有的总键能,H为“”或H0时H为“+”或H0时,放热反应:反应物总能量大于生成物总能量 吸热反应:反应物总能量小于生成物总能量,(2008海南8)白磷与氧可发生如下反应:P4+5O2=P4O10。已知断裂下列化学键需要吸收的能量分别为:PP akJmol1-1、PO bkJmol-1、P=O ckJmol-1、O=O dkJmol-1根据图示的分子结构和有关数据估算该反应的H,其中正确的是A.(6a+5d4c12b)kJmol-1 B.(4c+12b6a5d)kJmol-1C.(4c+12b4a5d)kJmol-1 D.(4a+5d4c12b)kJmol-1,(2008重庆13)化学反应N2+3H2=2NH3的能量变化如题13图所示,该反应的热化学方程式是A.N2(g)+3H2(g)=2NH3(1);H=2(a-b-c)kJmol-1B.N2(g)+3H2(g)=2NH3(g);H=2(b-a)kJmol-1C.N2(g)+H2(g)=NH3(1);H=(h+c-a)kJmol-1D.N2(g)+H2(g)=NH3(g);H=(a+b)kJmol-1,三、热方程式与化学方程式的比较1、定义,表示具体反应;表明各物量的关系;,不能表明反应的能量变化,能表明反应的能量变化,各物状态、热量值(H),可用分数,2、书写热化学方程式注意事项:,b.注明反应物和生成物的状态:气态用g表示,液态用l表示,固态用s表示,稀溶液用aq表示。,d.方程式与反应热之间用“;”隔开。,通常指1mol反应所具有的反应热,3、燃烧热、中和热,燃烧热:1mol物质完全燃烧生成稳定的氧化物时所放出的热量。“生成稳定的氧化物”的两层涵义:燃烧产物不再燃烧(如生成CO2、H2O、SO2、N2);聚集状态处于稳定状态,一般燃烧热常用298K时数据,如H对应生成液态水。中和热:1molH2O,注:弱酸或弱碱反应时,由于弱电解质的电离需要吸收更多的热量,它们的中和热一般低于57.3kJmol-1;而浓硫酸与碱反应,则由于浓硫酸溶解时表现为放热,则测得的中和热要高于上值。,概念辨析:,1.下列各组物质的燃烧热相等的是:()A.碳和一氧化碳 B.1moL碳和2moL碳C.1moL乙炔和2moL碳 D.淀粉和纤维素,B,285.8 kJ/mol,概念辨析:,3.1L1mol/LH2SO4溶液与2L1mol/LNaOH溶液完全反应,放出114.6kJ的热量,由此推知H2SO4与NaOH发生中和反应的中和热为表示该中和热的热化学方程式为,57.3kJ/mol,(2008四川卷7)下列关于热化学反应的描述中正确的是AHCl和NaOH反应的中和热H57.3kJ/mol,则H2SO4和Ca(OH)2反应的中和热H2(57.3)kJ/molBCO(g)的燃烧热是283.0kJ/mol,则2CO2(g)2CO(g)O2(g)反应的H2283.0kJ/molC需要加热才能发生的反应一定是吸热反应D1mol甲烷燃烧生成气态水和二氧化碳所放出的热量是甲烷燃烧热,考考你:,1、已知:N2(g)+3H2(g)=2NH3(g);H=-92.4KJ/mol在该条件下,1molN2和3molH2放在一密闭容器中合成氨,测得反应放出的热量()A、等于92.4KJ B、小于92.4KJ C、大于92.4KJ D、无法确定,B,2、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需要加热方能发生的反应一定是吸热反应B.放热的反应在常温下一定很易发生C.放热反应还是吸热反应主要由反应物、生成物所具有的总能量的相对大小决定D.吸热反应发生过程中要不断从外界获得能量,放热反应发生过程中不再需要外界能量,c,3、在同温同压下,下列各组热化学方程式中Q2Q1的是()A.H2(g)+Cl2(g)=2HCl(g);H=-Q1 1/2H2(g)+1/2Cl2(g)=HCl(g);H=-Q2B.C(s)+1/2O2(g)=CO(g);H=-Q1 C(s)+O2(g)=CO2(g);H=-Q2C.2H2(g)+O2(g)=2H2O(l);H=-Q1 2H2(g)+O2(g)=2H2O(g);H=-Q2D.S(g)+O2(g)=SO2(g);H=-Q1 S(s)+O2(g)=SO2(g);H=-Q2,B,四、盖斯定律1、定义:化学反应的反应热只与反应的始末状态有关,而与具体的反应进行的途径无关。2、应用:可间接求算某反应的反应热。,CO(g)+1/2O2(g),C(s)+O2(g),CO2(g),1、已知H2,C2H4,C2H6各1mol分别燃烧生成液态水,放出热量分别为285.8KJ,1409.5KJ,1558KJ。试写出C2H4与H2生成C2H6的热化学方程式_。,五、中和热的测定,50mL0.50 molL-1盐酸和50mL 0.55 molL-1烧碱溶液在如图所示的装置中进行中和反应,通过测定反应过程所放出的热量可计算中和热,回答下列问题:(1)从实验装置看,图中尚缺少一种玻璃仪器是_。(2)烧杯间填满碎纸屑的作用是_。(3)大烧杯若不盖硬纸板,求得的中和热数值将_(填“偏大”、“偏小”或“无影响”)。,(1)带刻度的温度计(2)减少实验过程中放出热量的损失(3)偏小,(4)实验中改用60mL 0.50 molL-1的盐酸跟50mL 0.55 molL-1的烧碱溶液进行上述反应,与上述实验相比,所放出的热量_(填“相等”或“不等”),所示的中和热_,(填“相等”或“不等”),简述理由:_。(5)若三次平行操作测得数据中起始时盐酸与烧碱溶液平均温度相同,而终止温度与起始温度差(t2-t1)分别为2.32.42.9,则最终代入计算式的温差均值为_。,(4)不等,相等(5)2.35,1、化学键断裂,吸收能量;化学键生成,放出能量,小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