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学接受研究.ppt
20世纪60年代,西方文学理论发生了以阐释/接受研究为标志的重大转折。从此,文学研究必须兼顾接受视角、必须关注理解/接受活动对文学的定位以及解释的历史性,成为当代文学理论的基本知识。接受研究的谱系:现象学波兰文学理论家罗曼英加登哲学解释学以德国姚斯和伊瑟尔为代表的接受美学/美国的读者反应批评。,1,文学接受理论的形成和特点,阐释/接受理论研究的并不是接受活动本身及其特点,与传统的欣赏、阅读理论和接受研究(功能论)有根本的区别。接受理论是一种新的文学本体论:强调文学并不像以往所说的那样,是作家创造的产物,以文本或作品的状态存在着;文学作为一种现实存在(现象),只能存在于被阐释(被接受)的过程之中。接受理论研究文学被解释(接受)的存在状态,并认为文学特点和性质只能根据这种存在来认识。,2,文学接受理论的形成和特点,文学本体作为研究对象的演变:作家文本接受(关系)接受/解释活动:文学及其意义并非来自作家的创作,也没有凝固在文本之中;文学及其意义存在于接受关系之中,存在于接受者的阐释过程之中。接受研究再次引入了“外部研究”的视域。,3,7.1 现象学、阐释学与接受批评,西方阐释学起源于对古籍经典的解释;两个来源:A.古希腊学者建立的语文阐释学,即解释古典文献所形成的一门学问。B.神学学者建立的宗教阐释学,目的在于解释圣经。西方古典阐释学类似中国古代的文字学(小学),致力于文字的疏通、注释,主要研究文字解释的技巧和学问,哲学意识贫乏。,4,西方阐释学的两个来源,1819世纪,西方传统阐释学发生巨大变革,从一种强调文字技术的学问演变为一种哲学,即从文字阐释转变为哲学阐释。中国也有经学的阐释传统,也积累了诸多与解释相关的文字技术理论,但是似乎始终没有将阐释学上升到哲学的高度。这个文化现象值得思考。,5,西方阐释学的演变,施莱尔马赫改变了传统解释学的性质与功能,使之上升到哲学。施莱尔马赫强调,解释学的基本任务是恢复文本的原意,以此限制神学的精神(心理)解释的任意性。提出两种最基本的解释方式:语言解释和心理解释。语言解释限制心理解释。,6,施莱尔马赫的阐释学思想,施莱尔马赫(1768-1843),施莱尔马赫还指出,后人对古代文献的解释面临着“时间距离”,即作者的写作时间和后人对文本的解释不是同一个时间上发生的,即强调古今语境的差异。时间距离和语境差异,造成了文本意义的理解和解释的困难。,7,施莱尔马赫的阐释学思想,陈寅恪关于如何解决时间距离的论述:“了解之同情”强调解释活动应在设身处地的体验层面上理解语言。,8,中国现代的解释思想,狄尔泰:解释面临着一个几乎无法逾越的障碍“阐释的循环”。阐释循环:整体理解和局部理解互为前提的循环。解释的循环使几乎所有的阐释都面临着一种难以“自圆其说”的困境。,9,狄尔泰的解释学思想,狄尔泰(18331911),狄尔泰:从理论上说,我们在这里已遇到一切阐释的极限,而阐释永远只能把自己的任务完成到一定程度,因此一切理解永远只能是相对的,永远不可能完美无缺。,10,狄尔泰的解释学思想,胡塞尔:现象学是限制在纯粹直观中的本质研究。事物之所以能够成为我的对象,是因为我的“意向性”在起作用,我把某物当成某物来看待。这不是说某物是我主观创造的,“意向性”的特点在于它必须有对象,“意向”活动总是关于某物的“意向”。,11,胡塞尔现象学及其对文学研究的影响,海德格尔进一步研究了解释主体(意向)的构成。人的存在的“给定性”,意向活动从“此在”出发。此在即时间性(历史)的存在。“解释并非把一种含义抛到赤裸裸的现成的东西上面,并不是给它贴上一种价值。解释无非是把这一因缘状态解释出来而已。”解释只能是历史的解释。特点是强调:A.解释的历史性;B.解释的意义,12,海德格尔与哲学解释学,A.阐释的历史性:解释有一个历史给定的前提,形成解释的知识视野。理解的先结构或前结构:“先有”,“先见”和“先行掌握”。“阐释向来奠基在先行见到之中。”即此在构成解释的视域。B.解释的意义:不是对外物的解释,而是对此在的理解。,13,海德格尔与哲学解释学,解释的循环是解释者以他的前见来解释对象,被解释的意义中始终存在着前见的成分,而并非纯粹的对象本身的意义。“领会的循环不是一个由任意的认识方式活动于其间的圆圈,这个词表达的乃是此在本身的生存论上的先结构。”“在这一循环中包藏着最源始的认识的一种积极的可能性。”即解释实际上为理解此在提供了一种方式:对解释意义的重新定位。,14,海德格尔与哲学解释学,伽达默尔:解释的意义在于“视域融合”,即“现在与过去的对话”。解释的意义不仅在于理解文本(历史),更在于理解存在(此在、现实)。,15,现代哲学解释学,把解释的对象从外在的文本转向对主体存在的理解。解释的意义和目的是为了更好地理解当下。问题:这是否意味着任何历史文本(广义的)的本意是永远不可把握、不可理解的?也就是说,文本的原意永远是一个未知数、永远是不可知的?没有解决如何理解文本原意的问题。,7/2/2023,16,现代哲学解释学,加达默尔将解释学界定为精神科学,专门研究人类精神活动、精神生产的性质和特点。理解和解释的特点:使人类精神生产具有“对话”的性质;理解和解释是一个导致发生对话的事件,其意义就在于使对话发生,而不是对既成意义的重复。加达默尔认为:接受活动、文学批评实质上是我们与文本的对话,是一种视域与另一种视域间的交流,我们从中得到的不是关于他者的知识,而是对我们自己的重新认识和理解。理解艺术的关键是游戏、历史和语言。,17,2.阐释批评的艺术观,艺术经验与科学经验相对峙科学经验是一种源于抽象和控制的经验,他者他物是这种经验的对象;艺术经验则是一种关于人生在世的经验,即在世的和历史的真理。艺术经验关涉自我理解,这种自我理解都是在某个被理解的他物上实现的。这首先表现在游戏概念上,游戏作为真理之发生和真理之参与,是艺术作品的存在方式。艺术是存在之真理的显现。,18,艺术是认识自我的方式,思考历史理解中的真理问题。理解是人在世的基本模式,文本、传统、历史,对人来说,都是一种在世,或者说都是在“在世”的意义上与人发生关系。真正的历史对象并不是主体或客体,而是二者的统一,是一种关系。历史的真理是效果史的真理,通过视域融合实现。,19,艺术与历史,语言无所不在;“能被理解的存在即语言”。语言不是世界摹本,而是对世界的张显和继续存在具有作用。加达黙尔认为语言既不系着于主体,也不系着于客体,而是根植于人类存在的本体论经验之中。,20,艺术和语言,认识艺术的三个范畴:游戏、象征和节日。游戏是艺术本体的基本范畴。游戏的特点:“游戏者和观赏者构成了一个整体。游戏最根本的是要旁观者去感受。”游戏不仅仅是游戏者自己的活动,游戏者始终需要观赏者在场,没有观赏者游戏无法进行。游戏是由游戏者和观赏者共同构成的;他们之间的关系是平等的。游戏具有交往共在的性质。,21,艺术的本质,加达默尔的艺术本体论:艺术与游戏一样,是由文本与解释者、创作者与接受者、写与读共同组成的。游戏的参与性和表演性决定了写作活动从一开始就以某种接受者为对象,没有对接受的预期,不会有艺术创造。,22,艺术与游戏,象征的本意是“接合”;古希腊时代,友人分手时,把一个陶片掰成两半,各执其一,他们的后代以此为凭证,视对方为知己。这种陶片就是信物,其作用即象征。艺术正是在这种意义上具有象征性,艺术就是以此物、以一种形象“对一种永恒的秩序的呼唤。”艺术作品的意义不在于它所表现的,而在于以这种表现所追求所呼唤的东西;艺术不是一种既成意义的承担者和媒介,而是把它的意义建立在文本意义所象征的对象上。,23,艺术与象征,节日表示一种独特的时间,即一种具有共同性的时间人类的存在时间可根据经验分为两种,一种以钟表的移动为标志,人们用繁忙或空虚去填充它;另一种时间则给予我们丰富多彩的经验,它不可计量,仿佛“停住”了,处于一种静止状态,节日类似于这种时间,我们的经验好像驻留于其中。艺术欣赏的时间经验与之相似,欣赏由于时间的驻留、沉醉而使各种经验融入了一个整体性时间内,具有交流、融汇的性质。艺术在时间经验上体现了视域的融合。,24,艺术与节日,1960年代,联邦德国文学界就文学与社会生活的关系、文学的社会功能和社会效果等问题展开了一场涉及面很广的争论。争论的问题之一是对在西方长期流行的对文学形式主义解释的批判。在讨论中人们认识到,现世界中文学实际上是“介入”和“参与”社会生活的。由此导致了对文学接受现象的注意,接受理论因此应运而生。,25,3.接受批评,接受理论并非只是对文学活动的读者一极及其接受特点的研究。其关注的其实是读者对文本的理解和解释与文学存在的关系问题,由此引出对文学本体的新认识。接受理论所研究的问题是:文学的现实存在与接受的理解和解释的历史性之间的关系,即在现实意义上的文学存在的问题。,26,怎样理解接受理论的读者视野,接受理论的发难是从文学史研究开始的,发表于1967年的尧斯的论文作为向文学科学挑战的文学史因此成了接受理论的奠基作。尧斯认为历史上的文学史研究可分为四种类型:A.历史主义的文学史B.实证主义的文学史C.马克思主义的文学史D.形式主义的文学史。,27,尧斯的文学效果史研究,历史主义的文学史所贯穿的基本思想是“目的论”,即用某种精神目的来整合历史事件,理解历史过程。是一种人为虚构的历史。实证主义的文学史指那种编年史一类的文学史,其致命的弱点是把史实的历史性和文学事件的历时性混为一谈,是一种伪文学史。尧斯认为马克思主义的历史观是一种机械的经济决定论,这种文学史忽视了文学审美特征,是由经济和政治决定的、没有文学独立发展规律的文学史。形式主义文学史虽然把文学作为独立对象,但切断了文学与社会生活的联系,把文学与历史割裂开来,走到另一个极端。,28,尧斯对四种文学史模式的批评,从表面上看文学的历史由“事实”或“事件”构成,与一般历史没有区别,实际上二者大不一样。文学只能存在于接受之中,一旦脱离了接受活动,文学作品就丧失了现实性,不再是现实的存在。所以,从历时性上看,文学的存在只能维系于一代又一代读者的阅读,文学生命只能存在于接受过程之中,文学的历史性是由生活在历史中的读者所赋予的。尧斯强调:文学史就是一部文学接受史或文学效果史,而不是一部文本史。,29,文学的历史取决于接受,文学接受受制于“期待视野”“期待视野”指文学接受活动中,读者以他的“先见”即各种文学经验和人生经验,形成了对文学的欣赏要求和欣赏水平,其既是理解的基础,又制约着接受活动的展开。文学文本、作家的创作,在每一个时代都会受“期待视野”的影响,作家、批评家和读者的文学经验通过“期待视野”的中介得到统一。期待视野的提出要求接受者的艺术经验。其意义在于拓展对文学活动的理解。,30,文学接受史的特点,伊泽尔对文学作品和文学文本作了严格区分。指出作家只是创造了一个文本,文本只是提供了某种文学性和文学价值得以实现的结构或潜在的可能性,而价值的实现则有待于读者在阅读中的创造。接受活动使文本的潜在的可能性转化为现实,从而使文本成为文学作品。相反的情况亦然。结论:文学是文本与读者“两者之间交互作用的结果”,31,伊泽尔从接受角度对文学的研究,接受对文本向文学作品的转化并不是任意的,要受文本结构的制约作家的创作赋予文本的文学性,体现在给文本赋予了“召唤结构”召唤结构的特点是为文学接受留下了审美想象的空间,即大量的“空白”,读者接受就是以自己的前见、前理解对空白的一种填充。,32,召唤结构对接受的制约,A.从接受角度观照文学,建构了研究文学的新视角B.为文学研究引入了解释学的理论与方法C.拓展了文学研究的思路和视野,为文学研究引入文化视角奠定了基础D.文学研究由此开始转向文化研究E.留下了关于文本本意如何把握的理论难题,33,接受批评的意义和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