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政概念与财政职能.ppt
2023/7/2,TYUT.HYY,1,第一章 财政概念与财政职能,1.财政的概念2.财政与市场3.财政的职能,2023/7/2,TYUT.HYY,2,1.财政的概念,1.1财政的产生与发展 财政是人类社会生产力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原始社会末期生产力发展剩余产品私有制阶级国家(财政)剩余产品是财政产生的基础,国家(政府)是财政产生的前提。财政与国家(政府)有着十分密切的联系。最早的财政范畴是捐税。中国最早的财政形态是夏代的贡赋。,2023/7/2,TYUT.HYY,3,1.2 财政的概念财政的概念财政是国家或政府的收支活动,它是一国政府采取实物、力役或价值开工,以一部分国民收入为分配对象,为国家实现其职能的需要而实施的分配活动。,1.财政的概念,2023/7/2,TYUT.HYY,4,1.财政的概念,财政的一般特征财政分配的主体:国家财政分配的对象:剩余产品或者剩余价值财政分配的形式:实物、力役或价值形式财政分配的目的:满足国家实现其职能的需求,2023/7/2,TYUT.HYY,5,1.财政的概念,1.3财政制度不同的经济体制,有着不同的国家和政府制度,形成不同的政府与经济的关系,决定了不同的财政制度。不同的财政制度即为财政类型。自然经济下存在的是家计财政,市场经济下存在的是公共财政,而计划经济下存在的是国家财政.,2023/7/2,TYUT.HYY,6,1.财政的概念,家计财政制度封建君主制是以自然经济为基础的。对于君主来说,国家和臣民都是自己的私人财产,决定了此时财政收支就是君主的私人收支。称为“家计财政”,即“私人”的财政。由于自然经济的自给自足特性,决定了此时的国家及其财政基本上是不干预经济的。作为私人性质的财政,必须将支出控制在自己的收入范围内,必须追求财政年度平衡。如果出现财政赤字,往往是封建君主陷于政治危机和私人财务危机的表现与结果。此时国家及财政虽然也为社会经济提供某些具有公共性质的服务,但却是服务于封建君主实现千秋万代“家天下”目的的。在自然经济条件下,财政主要是通过实物和力役的征调使用,来开展活动的。,2023/7/2,TYUT.HYY,7,1.财政的概念,公共财政制度在自然经济向市场经济、封建社会向资本主义社会转化过程中,财政制度逐步公共化。这些变化首先是在西欧社会完成的。最具典型意义的财政制度变迁,是“政府预算制度”在英国的逐步形成。这是一个崭新的财政范畴。在政府预算制度下,国王及其政府的收支活动被直接置于议会和社会公众的决定、约束、规范和监督之下。没有议会批准的预算,政府不能征税和收费,不能支用财力,也不能举借债款。议会审议通过的政府预算具有法律效力,违背政府预算属于违法行为,不管是谁包括国王都要受到法律的追究与制裁。,2023/7/2,TYUT.HYY,8,1.财政的概念,此时财政活动形式也相应发生巨大变化。税收逐步取代其他收入形式,成为唯一的财政收入基本形式,占居了整个财政收入绝大部分的比重。于是,政府收入鲜明地表现出来自于“纳税人”的腰包,是纳税人在养活政府及其官员。反之,政府支出也必须并且只能为纳税人服务,必须集中到国防、行政、公共管理和公共工程等为市场服务的内容上来。君主私人性质的收支逐步被淘汰,财政收支鲜明地表现为是公共性质的收支,从而实现了整个财政从“家计性质”向“公共性质”的转变,即从家计财政制度转向了公共财政制度。“公共性”成为市场经济下财政最为典型的特征,这就是它被称为“公共财政”的根本原因。,2023/7/2,TYUT.HYY,9,1.财政的概念,国家财政制度我国于1950年代建成计划经济体制,并形成了与之相适应的“国家财政”制度。从建国至改革开放初期,我国财政模式的代表是“国家分配论”在计划经济下,国家和政府以计划方式直接配置社会资源和要素。此时基础性资源配置功能不是由市场机制,而是由政府计划机制来承担的,其中财政起着非常重大的作用。总之,这一时期存在的是计划经济型的财政,是“国家”以自己的财力在为自己服务,因而称之为“国家”财政制度。,2023/7/2,TYUT.HYY,10,1.财政的概念,1.4财政的来由我国古代曾使用过“户部”、“度支”等名词,去概括政府分配活动。至于“财政”一词,则迟至19世纪末才开始使用,并且是借鉴和引进日本术语的结果。我国使用“财政”一词大约始于1898年清光绪皇帝发布的”明定国是”诏书(改革财政,实行国家预算)。辛亥革命后,“财政”一词逐步成为我国形容政府分配活动的专用术语。,2023/7/2,TYUT.HYY,11,案例一:古代以色列人对政府的认识,圣经中记载:公元前1030年,古以色列部落一直没有中央政府。以色列人要求先知撒母耳“创设给我们以仲裁的国王,象其他国家那样”。撒母耳为打消以色列人的念头,描述了在独裁者统治下的生活:“国王会这样君临你等:他要夺走你等的儿子,安排在他的身边,做他战车的马僮,跑在战车的前面他要夺走你等的女儿,给他洒香水、备餐、烤面包。他要抢占你等的土地、葡萄园(即使是你等最好的园地),赏赐给他的仆人他要强征你等1/10的畜群,你等将沦为他的奴仆。你等在那里要为自己有了国王而悔恨。”以色列人没有被这令人泄气的告诫吓住,“人们不听撒母耳的劝告,说:不,我们需要国王,这样我们才能和其他国家一样。国王给我们以仲裁,走在我们前面,带领我们战斗”参考资料:撒母耳记,第9章,第11-18节,2023/7/2,TYUT.HYY,12,案例一:古代以色列人对政府的认识,简要分析:圣经的这一段记载表明,对政府的矛盾态度古已有之。但政府又是必要的,它能为国民提供一些难以通过自身来提供的服务(如军队),然而政府的存在与运行需要国民付出代价,即交纳捐税。因此政府的一切支出最终来自私人部门。随着国家及政府的产生,也就产生了一种新的分配形式,这就是财政分配。早期的财政收入既是国家的收入,也是国王的收入,这使国家、政府、国王(或皇帝)在相当程度上是一个概念,从而也都是财政为之服务的对象。,2023/7/2,TYUT.HYY,13,2.财政与市场,至今为止,人类社会存在过自然经济、市场经济和计划经济三种不同的经济体制,随着历史进程的发展,它们最终都归结到市场经济上来,其根本原因就在于市场经济有着比其他两种经济体制更高的资源配置效率。现代经济学所说的效率,通常指的是“帕累托效率”。帕累托效率定义,是意大利经济学家维尔弗雷德帕累托提出的。要理解经济是否达到“帕累托效率”状态,可从“帕累托最优和“帕累托改善”两种不同角度去考察。,2023/7/2,TYUT.HYY,14,所谓“帕累托最优”,指的是在既定的个人偏好、生产技术和要素投入量下,当一个社会对资源的任何重新配置,都已不可能使某个(些)人的处境变得更好,除非以他人处境的变差为代价,则此时社会资源配置处于最佳效率状态中。所谓“帕累托改善”,指的是在同样前提条件下,如果一个社会能够通过资源的重新配置,在使某个(些)人处境变好的同时,却不导致任何他人处境变差,则此时的社会资源配置效率提高了。,2.财政与市场,2023/7/2,TYUT.HYY,15,2.财政与市场,理想的市场结构:完全竞争市场完全竞争市场的定义:交换和竞争没有任何阻力和干扰的理想化市场完全竞争市场的假定条件:1)每一个产品或服务市场都有众多的生产者和消费者2)每一项产品或服务是同质的3)所有产品的成本和效益都是内部化的4)生产者和消费者都具有充分信息5)不存在交易成本,市场的进入和退出都是无成本的6)所有产品和服务都处在成本递增阶段,2023/7/2,TYUT.HYY,16,2.财政与市场,福利经济学的两条基本定理第一条定理:在完全竞争的条件下,市场运行的结果必定符合帕累托效率。第二条定理:任何一种符合帕累托效率的配置状态都能通过完全竞争市场来实现。,2023/7/2,TYUT.HYY,17,2.财政与市场,1福利经济学第一第二定理成立的前提(完全自由竞争市场)表明:第一,完善市场机制的必要性;第二,市场在某些领域失灵,因而,需要政府。但政府是用来提供那些市场无法提供的东西的,而不是用来替代市场的,原因是因为刚才说的第一定理。因此,很多经济学家会主张一个小政府,因为政府需要把自己的功能限制在需要它的领域。2第一定理表明:帕雷托最优的分配方式,可以是极度不均的。一种收入分配状态对应着一种资源配置的效率状态,不同的分配状态有不同的符合帕累托效率的资源配置状态。3.第二定理修复了第一定理的漏洞。第二定理证明通过合理的总量税调解,任何帕雷托最优的分配都可以通过上述的竞争性市场来实现。如果人们认为市场产生的收入分配结果不能令人满意,可以由政府改变各人初始禀赋的分配状态,同时保持市场的运行规则。这样就可以得到一个在资源配置上满足帕累托效率,在收入分配上又能符合公平观念的结果。4.福利经济学第二条定理的含义是在完全竞争的市场条件下,政府需要做的事只是改变各人禀赋的初始分配状态,其余的一切都可由市场来解决。,2023/7/2,TYUT.HYY,18,2.财政与市场,现实市场中不符合完全竞争假定条件,以及市场运行结果被认为不令人满意的方面称为市场缺陷(market failure)。市场缺陷分为两类。第一类市场缺陷是指现实市场中不符合完全竞争假定条件的方面。第二类市场缺陷是指完全竞争市场运行结果本身的缺陷,即它所产生的资源配置或收入分配状态是不理想的。,2023/7/2,TYUT.HYY,19,2.财政与市场,2.1第一类市场缺陷1.竞争失灵2.公共产品3.外部效应4.信息失灵5.交易成本6.宏观失衡,2023/7/2,TYUT.HYY,20,竞争失灵,市场竞争失灵的形成原因垄断市场竞争的结果造成的垄断;自然垄断某些行业具有收益随规模扩大而不断增长的特点,也即具有平均成本递减、规模报酬递增的特点.如供水、供电、管道煤气、下水道、有线电话等。独家经营胜过多家竞争,从而导致竞争失灵。,2023/7/2,TYUT.HYY,21,垄断造成的效率损失,竞争失灵,2023/7/2,TYUT.HYY,22,公共产品,什么是公共产品所谓“公共产品”,是“私人产品”(private goods)的对立物,指的是具有共同消费性质的产品和服务。与私人产品的私人的、单个的消费性质不同,公共产品具有联合的、共同的消费性质。公共产品在人们日常生活中普遍广泛存在,诸如国防、社会治安、政府管理、路灯、垃圾清理、防洪堤、道路、桥梁、下水道都是公共产品的具体存在形态。这些现象和活动尽管千差万别、千姿百态,但它们都有一个共同点,这就是具有共同消费性。,2023/7/2,TYUT.HYY,23,公共产品,公共产品的特征(1)消费的非排他性。即只要有人提供了公共产品,不管该提供者是否愿意让他人消费该产品,在产品效应覆盖的范围和区域内,任何人都能够“消费”该产品,都能够享受该服务。这时产品的提供者要想不让某人消费该产品,或者是技术上做不到,或者是阻止他人消费该产品的成本费用过于昂贵也实际上不可能。这点,与私人产品所具有的消费时的排他性,即产品只能由提供者或购买者自己个人消费,而可以不让他人参与消费,形成了鲜明的对比。(2)取得方式的非竞争性。只要有人提供了公共产品,则该产品效应覆盖范围和区域内的消费者人数多寡,与该产品的数量和成本变化无关。换言之,新增消费者引起该产品的边际成本为零。原有消费者在既定公共产品数量下所享用的消费量和效用程度,不会由于新消费者的加入而有所减少和损失。这点,与私人产品具有的消费时的竞争性,即某一消费者对于某一产品的消费,其他人便不能同时消费该产品,或者说新增消费者必须增加该产品的供应量,否则就得减少原有消费者的消费量的特点,也是形成鲜明对比的。,2023/7/2,TYUT.HYY,24,公共产品,公共产品导致市场失效消费的非排他性使得人们具有不付费就消费公共产品的可能。如果这类服务由市场提供,追求自身利益最大化的理性消费者在自利动机的诱惑下,将不会自愿支付市场价格。于是,公共产品提供者付出的几乎是全部的成本,而无法获得必要的补偿。这种严重的成本收益失衡状态,产生了“免费搭车”等问题,决定了公共产品是无法由市场提供的。相反,私人产品由于消费时的排他性和竞争性,只要确定了所有权,人们要想消费该产品,就必须通过市场并付出相应的价格,才能获得并消费该产品,市场价格就充份正常地发挥了作用。这是私人产品能够,并且也必须由市场提供的根本原因所在。市场价格是市场机制发挥作用,引导社会资源达到最佳配置的基本信号。否定了市场收费,就意味市场难以将资源有效地配置于公共产品存在的领域,使公共产品供应不足,从而出现市场失效状态。,2023/7/2,TYUT.HYY,25,是 否,是,否,竞 争 性?,排他 性?,公共产品,社会产品的类型,2023/7/2,TYUT.HYY,26,备注1.即便每个人消费的公共产品数量相同,他们对这种消费的评价也未必一致。举例:国防担心外来威胁者对国防的估值比其他人高。2.许多传统上不被认为是产品的东西具有公共产品的特征。商业信用;分配公平;宾馆的星级评定信息等。,公共产品,2023/7/2,TYUT.HYY,27,公共产品,备注3.私人产品并不一定只由私人部门提供,公共产品也不一定只由公共部门提供。公共部门也提供私人产品:如医疗服务、住房;私人部门也提供公共产品:如希望工程4.公共提供不等于公共生产如垃圾回收一般由公共部门提供,但可以雇佣私人部门来做这项工作。,2023/7/2,TYUT.HYY,28,公共产品,公共地的悲剧“公地悲剧“是一种涉及个人利益与公共利益对资源分配有所冲突的社会陷阱。亚里斯多德:“那由最大人数所共享的事物,却只得到最少的照顾”。解决手段管制税收明确产权,2023/7/2,TYUT.HYY,29,外部效应,外部性(externalities)指经济主体的行为以市场价格以外的方式影响了他人福利的情形。或者通俗的说就是指人们的行为对他人产生的利益或成本影响。即指某一经济主体在从事经济活动时给他人造成受损或受益而没有承担应有的责任或取得相应报酬的一种经济现象。,2023/7/2,TYUT.HYY,30,一般来说,具有外溢性的产品本身也是私人产品,能够通过市场提供并收取价格。不过,此时市场价格评价的仅是其产品的效用,而不包括外溢给社会带来的成本和利益。外溢性产品的边际私人成本和边际社会成本、边际私人收益和边际社会收益的不同,导致市场价格的扭曲和不完全而出现市场失效的结果。正外溢性:私人成本大于社会成本,而私人收益小于社会收益。负外溢性:私人成本小于社会成本,而私人收益大于社会收益。,外部效应,2023/7/2,TYUT.HYY,31,以利益外溢还是成本外溢为标志,外溢性可分为两大类:(1)负外溢性它指的是将成本外加给社会的那类行为与活动。人们对负外溢性是比较熟悉的,典型的是环境污染问题。工厂获得正产品的同时,也排放了废水、废料和废气等派生物。其正产品具有私人消费性,它的所有者可以通过市场获得个人收益,但作为派生物的污染则具有共同消费性,使得污染成本是由社会承担的。由于资本经营的决策依据,是边际私人成本和边际私人收益,而不是边际社会成本和边际社会收益,这种边际私人成本低于边际社会成本的状态,将导致生产或消费水平高于最优水平。,外部效应,2023/7/2,TYUT.HYY,32,(2)正外溢性 它指的是将利益外溢给了社会的那类行为与活动。诸如森林,它提供的私人产品是木材等,而外溢的却包括调节气候、保持水土、涵养水分、净化空气、美化环境等效用,森林的所有者能够拥有并索取市场价格的只是木材等产品,而外溢的利益如调节气候等,是无法索取市场价格的。这种边际私人收益低于边际社会收益的状态,将导致实际产量(消费量)低于最佳产量(消费量)的结果。就社会资源的有效配置而言,应当是最适配置,即不多不少处于最佳点上。“不足”或“过度”都意味着资源的低效配置,都是市场失效的具体表现状态。,外部效应,2023/7/2,TYUT.HYY,33,信息不充分,市场充分竞争的实现,是以拥有充分的信息为前提的。但在现实的市场活动中,人们要拥有完全的信息是极为困难的,这就难以保证绝对的充分竞争。从这个意义看,任何市场总是或多或少地处于失效状态之中,人们所说的“充分竞争”只是相对的。信息不对称可能带来的问题主要有:(1)逆向选择。它是因为信息的事前不对称引起的问题。即在签订合同或从事交易之前,就存在着信息不对称,使得事物或活动的某些特征被隐藏,误导了相关经济主体,作出与交易另一方的期望截然相反的选择。例如:旧货市场(劣质品驱逐优质品)(2)道德风险。它是在合同签订之后才发生的问题。这一问题所对应的是隐藏行为。诸如保险市场,人们的财产一旦买了保险,可能就不会那么小心保管和使用,该财产的丢失与损坏的可能性就大大增加。这种行为就是道德风险问题。,2023/7/2,TYUT.HYY,34,交易成本,交易成本:现实的市场中,交易总是有成本的。维护产权,寻找交易对象,签订交易合同都会发生成本。生产结构的调整也会耗费资源。这种情况显然于完全竞争所要求的条件不相符。,2023/7/2,TYUT.HYY,35,宏观经济,宏观失衡:现实市场中由于存在价格刚性,预期以及非市场因素的影响造成经济萧条与经济过热的情况交替出现,并且在短期内不能自行调整。,2023/7/2,TYUT.HYY,36,2.2第二类市场缺陷,分配不公平市场经济本身无法自动实现经济平等政府参与公平分配的必要性分配不公可能损及社会和政局的稳定(尚未证实)经济公平是正义体系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2023/7/2,TYUT.HYY,37,第二类市场缺陷,偏好不合理 个人偏好的合理性是市场竞争结果合理性的前提条件,因为市场就是按所有个人的偏好来配置资源的。现实市场中的某些人在某些时候对某些产品在某种程度上偏好可能不合理,从而违背了完全竞争市场的假定条件。消费者的评价低于合理评价的产品称为优值品(merit goods),把消费者的评价高于合理评价的产品称为劣值品(demerit goods)。,2023/7/2,TYUT.HYY,38,第二类市场缺陷,优值品和劣值品优值品(merit goods)指消费者的评价低于合理评价的产品和服务;如基础教育、高雅艺术等;市场供给通常不足,需要由政府出面提供。劣值品(dismerit goods)指消费者的评价低于合理评价的产品和服务;如吸烟、吸毒等;市场供给往往过量,需要由政府适当加以控制。,2023/7/2,TYUT.HYY,39,3.财政职能,3.1 财政职能的类型 3.2 资源配置职能 3.3 收入分配职能 3.4 经济稳定与发展职能,2023/7/2,TYUT.HYY,40,3.1 财政职能的类型,财政职能的类型资源配置职能收入分配职能经济稳定与发展职能,2023/7/2,TYUT.HYY,41,3.2 资源配置职能,理解配置职能在市场经济中,资源配置主要由市场机制或私人部门达成,公共部门起补充作用;财政学强调私人部门和公共部门在资源配置上的互补性。公共部门的配置职能矫正竞争的不完善;矫正市场的不完善。,2023/7/2,TYUT.HYY,42,3.2 资源配置职能,矫正竞争的不完善对垄断厂商的直接干预:拆分、限产、限价等矫正自然垄断建立公共企业按边际成本定价,用一般税弥补相应的收入亏空;管制创造可竞争市场(contestable market),2023/7/2,TYUT.HYY,43,3.2 资源配置职能,矫正市场的不完善解决办法:政府强制措施 如社会保险计划、强制购买火灾保险等;信息作为公共产品的政府提供。一种重要的传递信息机制:资格认证由政府提供资格认证可能优于私人成本可能更低:与规模经济有关;可以杜绝或减少私人的一些不当行为。,2023/7/2,TYUT.HYY,44,3.3 收入分配职能,1.收入分配的含义2.收入分配的目标3.收入分配不平的原因4.收入分配不公的衡量5.收入分配调节的手段,2023/7/2,TYUT.HYY,45,1.收入分配的含义2.收入分配的目标 经济公平:生产要素的投入与要素收入相对称;社会公平:收入差距维持在社会公众可接受的范围内;低收入阶层的基本生活有保障.3.收入分配不平的原因 财产所有权的差别 非继承的劳动能力的差别,3.3 收入分配职能,2023/7/2,TYUT.HYY,46,4.收入分配不公的衡量洛伦兹曲线,3.3 收入分配职能,2023/7/2,TYUT.HYY,47,基尼系数(Gini coefficient)G=1:收入绝对不平等;G=0:收入绝对平等一般情况下,0G1。数值越小,表明收入分配越平等,反之则越不平等。我国基尼系数已接近国际警戒线。,3.3 收入分配职能,2023/7/2,TYUT.HYY,48,3.3 收入分配职能,5.可供选择的政策手段税收税式支出负所得税 财政支出社会救助支出社会保险支出通过公共项目支出间接影响收入分配格局政府管制最低工资、同工同酬、房租管制等,2023/7/2,TYUT.HYY,49,1.经济稳定与发展的含义 充分就业 物价稳定 国际收支平衡 经济发展2.内容 调节社会总需求,实现供求总量的平衡;调节社会供求结构上的平衡,3.4 经济稳定与发展职能,2023/7/2,TYUT.HYY,50,3.机制和手段 内在稳定器:累进的所得税和转移支付制度相机抉择的财政政策满足非生产性公共需要加快公共设施发展,消除”瓶颈”效应,转化产业结构,3.4 经济稳定与发展职能,总供给总需求:扩大财政支出、减少税收收入、回购公债总供给总需求:减少财政支出、增加税收收入、发行公债,2023/7/2,TYUT.HYY,51,三、财政的职能,案例分析:减税有利于促进内需李明旭,南方周末,前言2008下半年全球经济危机中国的应对策略:“积极的财政政策适度宽松的货币政策”为组合的宏观调控措施,以应对国内经济的大幅下滑,政府的宏观调控措施使国内经济在今年出现了迅速反弹,但诸多的隐患,如产能过剩、资产价格泡沫,通胀风险,引发了对经济复苏“重量轻质”的担忧。前十月:赤字财政竟现盈余政府预算计划:中央财政安排7500亿元赤字,比上年增加5700亿元,同时代地方发行2000亿元债券,全国财政赤字合计9500亿元;财政部:财政收入“保八”;实际运行情况:前十月全国财政收入5.38万亿元,比去年同期增长7.5。其中,税收收入5.1万亿元,同比增长4.7;全国财政支出4.99万亿元,比去年同期增长23;收支相抵,前10月中国财政在经济低迷的年度竟实现了盈余。,2023/7/2,TYUT.HYY,52,三、财政的职能,财政盈余秘密:税费增加中国政府提出坚持积极的财政政策,目的就是为了通过财政增支,以带动相应的银行贷款需求和民间资本用于投资,从而在当期形成需求,拉动经济的复苏。但与此同时,政府还把实现财政收支的平衡作为财政政策目标,在经济放缓和财政支出增加的情况下,财政的“增收压力”必然大增。为此,税务部门只能采取高压态势,例如:“双薪所得”“误餐补助”的处理等等,可见,企业和个人的税负并没有减轻,同时,在前十个月。非税收入(大部分是罚款等非常规渠道的收入)大增33.8。“增收增支”财政政策的负面影响:在财政“增支”方面。大规模的资金短时间集中投资于基建项目,势必会出现部分项目操作适当的情况,从而进一步加剧中国的产能过剩;同时,财政支出的大幅度增加使得国有部门掌握的资源越来越多,客观上压缩民营经济的空间。也由此,政府对财政资源的过量获取和支配,与准入门槛的限制、交易规则的歧视以及金融资源获取的不公平一起,成为了目前“国进民退”的几个重要因素;,2023/7/2,TYUT.HYY,53,三、财政的职能,其次,在财政“增收”方面,企业的税负增加,非税收入也持续高涨,使得企业和居民可支配收入减少,支出下降。从而,目前财政“增支”的功效,会被“增收”的紧缩效应部分抵消,从而使积极财政政策丧失其政策本意;同时,政府部门征收、分配和转移更多的财政收入,不仅会造成极大的效率低下、贪污腐败的风险和财政资源的浪费,更会成为经济低迷期中政府“扩权”的工具。呼唤制度性减税促内需对中国政府而言,积极的财政政策不仅应体现在“增支”上,更重要的是应该大规模减税。减收比增支更具有特殊意义不仅能够减轻企业和居民本已沉重的税收负担,由此刺激民间消费和投资;还能减收政府对市场的行政干预,推动政府的职能转型,以及国内的财政运行机制模式向“公共财政”转变。也是于中央的“调结构”“促内需”相一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