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三一办公! | 帮助中心 三一办公31ppt.com(应用文档模板下载平台)
三一办公
全部分类
  • 办公文档>
  • PPT模板>
  • 建筑/施工/环境>
  • 毕业设计>
  • 工程图纸>
  • 教育教学>
  • 素材源码>
  • 生活休闲>
  • 临时分类>
  • 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首页 三一办公 > 资源分类 > PPT文档下载  

    专题3中国古代思想.ppt

    • 资源ID:5384695       资源大小:780.01KB        全文页数:45页
    • 资源格式: PPT        下载积分:10金币
    快捷下载 游客一键下载
    会员登录下载
    三方登录下载: 微信开放平台登录 QQ登录  
    下载资源需要10金币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支付方式: 支付宝    微信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加入VIP免费专享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友情提示
    2、PDF文件下载后,可能会被浏览器默认打开,此种情况可以点击浏览器菜单,保存网页到桌面,就可以正常下载了。
    3、本站不支持迅雷下载,请使用电脑自带的IE浏览器,或者360浏览器、谷歌浏览器下载即可。
    4、本站资源下载后的文档和图纸-无水印,预览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5、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专题3中国古代思想.ppt

    专题三,中国传统文化主流思想的演变,应运而生,初步发展,春秋,魏晋南北朝,正统思想,遭到打击,西汉武帝,秦朝,战国,宋明,面临挑战,隋唐,新发展,明清之际,新体系理学,批判继承,构建起具有时代特色的新思想体系,儒家思想的演变历程,第1讲:百家争鸣和儒家思想的形成,课标要求:,1.知道诸子百家,认识春秋战国时期百家争鸣局面形成的重要意义;2.了解孔子、孟子和荀子等思想家以及儒家思想的形成,第1讲:百家争鸣和儒家思想的形成,知识点梳理:,一、百家争鸣的历史背景,1.根本原因:社会处于大变革时期,经济上:,政治上:,文化上:,铁农具和牛耕的出现,生产力发展;井田制日益崩溃;商业和城镇的兴旺,周王室衰微,分封制瓦解,士大夫崛起,私学兴起(学在官府学在民间),2.动荡的社会局面造成思想和言论的空前自由,3.各国君主为争霸,竞相招揽人才,二、儒家思想,第1讲:百家争鸣和儒家思想的形成,(一).孔子,1.主要思想:,核心,仁(仁者爱人),礼(克己复礼),统治者:体察民情,反对苛政和任意刑杀,所有人:广泛的理解和体贴他人,途径:“忠恕”己所不欲,勿施于人,礼:西周的等级名分制度,途径:“正名”,二、儒家思想,第1讲:百家争鸣和儒家思想的形成,(一).孔子,1.主要思想:,政治思想,“为政以德”,(爱惜民力,用“德”教化百姓),在“礼”治的前提下,改良政治,维护周“礼”,贵贱有“序”,(保守),哲学思想:,注重人事,敬鬼神而远之,教育思想:,有教无类、因材施教,学思结合,全面发展(六艺:礼、乐、射、御、书、数),二、儒家思想,第1讲:百家争鸣和儒家思想的形成,(一).孔子,2.地位及其影响:,是春秋时期的思想家、政治理论家、教育家,儒家学派的创始人,在当时动荡时代并未受重用,汉以后经历代学者的发扬和统治者的改造,逐渐形成完整的思想理论体系,成为中国传统文化的主流,在世界文化史上有重要影响。被推崇为“圣人”,二、儒家思想,第1讲:百家争鸣和儒家思想的形成,(二).孟子,1.主要思想:,政治思想:,“仁政”,、重民,、“民贵君轻”,哲学思想:,“性善说”,人格道德:,先义后利、舍生取义,“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2.地位影响:,孟子一书被当作经典,后列为“四书”之一,继承并发展了孔子学说,是儒家学派的重要奠基人被尊为“亚圣”,对中国的传统文化产生深远影响,二、儒家思想,第1讲:百家争鸣和儒家思想的形成,(三).荀子,1.主要思想:,哲学思想:,“天行有常”,“制天命而用之”,朴素的唯物主义思想,政治思想:,“君舟民水”,“性恶论”,强调教育的重要性,“礼法并施”,2.地位及影响:,基本继承了儒家思想,但不为正统儒家重视,作为战国百家思想的集大成者,对中国哲学影响深远,三、道家思想,第1讲:百家争鸣和儒家思想的形成,(一).老子,1.主要思想:,哲学思想:,“道”是天地万物的本源,天法道,道法自然,(否定“天命论”),(客观唯心主义),朴素的辩证法思想,(转化不需要条件),政治思想:,无为而治,小国寡民,(不妄为,不威逼百姓),、愚民政治,(代表没落奴隶主贵族),2.地位及影响:,春秋时期思想家,道家学派的创始人,中国第一个探讨宇宙本源的哲学家,思想体系博大精深,对中国文化产生了深远影响,三、道家思想,第1讲:百家争鸣和儒家思想的形成,(二).庄子思想,1.“齐物”:,任何事物在本质上是一致的,2.“逍遥”:,对任何事物采取一种旁观、超然的态度,3.“无所恃”:,不要受各种条件的限制,4.天与人不相胜:,人必须顺从自然,四、墨家与墨子,第1讲:百家争鸣和儒家思想的形成,1.主要思想:,兼爱,没有等级差别的爱,非攻,反对不义的兼并战争,尚力,强调生产劳动在社会中的地位,节用、节葬,反对统治者铺张浪费,尚贤、尚同,2.影响:,代表了下层劳动群众,特别是手工业者的利益,是战国时期的显学,曾被其他学派广泛吸收,但战国以后不再受重视,崇尚大家都认可的有才能的人,五、法家与韩非子,第1讲:百家争鸣和儒家思想的形成,1.主要思想:,主张法、术、势结合,建立君主专制中央集权,认为历史是发展的,主张变法革新,2.地位及影响:,韩非是法家的集大成者,其思想适应建立统一的中央集权政治体制的需要。,法家与儒家思想互为表里,此后成为中国古代社会统治思想的理论基础,六、其他思想,第1讲:百家争鸣和儒家思想的形成,1.兵家:,以孙膑为代表,强调战争规律,2.阴阳家:,以邹衍为代表,阴阳五行,解释天地运行,3.名家:,代表人物公孙龙。(白马非马命题),4.农家:,反映农业生产和农民思想的学术流派,5.纵横家:,著名的有苏秦(主张“合纵”,即六国团结抗秦)、张仪(主张“连横”,即瓦解六国的团结,使之分别奉事秦国)。这两类策士统称“纵横家”。,七、百家争鸣的历史意义,第1讲:百家争鸣和儒家思想的形成,1.百家争鸣是中国历史上第一次思想解放运动,2.诸子百家的思想对后世文化学术的发展产生了极大的影响,儒家思想孕育了我国传统文化中的政治理想和道德准则,道家构成了2000多年传统思想的哲学基础,法家主张变革成为历代改革图治的理论武器,3.为中国后世思想发展奠定了基础,在很大程度上构成了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基本精神。,第2讲:儒家思想正统地位的确立,课标要求:,知道汉代儒学成为正统思想的史实,知识点梳理:,一、汉初的黄老之学,1.背景:,第2讲:儒家思想正统地位的确立,汉初经济残破,百废待兴,吸取秦亡的教训,实行休养生息政策,2.特点:,从内容来看:,从哲学理念看:,从理论来源来看:,包括“养生”和“治国”两个方面,倡导“无为而无不为”,是一种“积极无为”,以早期道家理论为基础,兼采儒、法等各家学说,一、汉初的黄老之学,3.影响:,第2讲:儒家思想正统地位的确立,使汉初社会迅速恢复了元气,二、罢黜百家,独尊儒术,1.背景:,黄老之学不适应中央集权的需要,儒学整合出了一套为中央集权服务的理论体系,汉武帝不满足于“无为”,崇尚“有为”而治,二、罢黜百家,独尊儒术,2.董仲舒的新儒学:,第2讲:儒家思想正统地位的确立,思想来源:,以公羊春秋为基础,融合阴阳家、黄老之学和法家思想,思想主张:,A.核心:大一统,B.罢黜百家、独尊儒术,C.基础:天人感应,君权神授,人君循天道、施仁政,D.三纲五常,二、罢黜百家,独尊儒术,3.汉武帝尊儒措施:,第2讲:儒家思想正统地位的确立,全面肯定新儒学,启用儒者参政,兴办太学和建立地方教育系统,二、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第2讲:儒家思想正统地位的确立,4.影响:,政治上:,有利于强化中央集权、巩固大一统国家和稳定社会秩序,一定程度上有利于限制君权、防止暴政,文化上:,确立了儒家思想在政治上的统治地位和传统文化中的主流地位,推动了汉代的教育发展,抑制了其他学说的发展,不利于思想文化的多样化发展,第3讲:儒家思想的思辨化理学,课标要求:,列举宋明理学的代表人物,说明宋明时期儒学的发展,第3讲:儒家思想的思辨化理学,知识点梳理:,一、背景,1.魏晋以来,社会动荡不安,佛教、道教迅速传播,儒学面临危机,2.隋唐时期“三教合一”盛行,儒学吸收了佛、道精神,得到新的发展,3.宋代重文轻武,科举发达,这些为文化的发展提供了人才和良好的学术文化环境,第3讲:儒家思想的思辨化理学,二、宋明理学,1.理学定义:,是一种既贯通宇宙自然和人生命运,又继承孔孟正宗,并能治理国家的新儒学。它是以“理”或“天理”为核心的哲学思想体系,2.程朱理学:,代表人物:,北宋:二程,南宋:朱熹,(集大成者),第3讲:儒家思想的思辨化理学,二、宋明理学,2.程朱理学:,思想:,理是世界的本原,格物致知,(普遍原则、儒家伦理道德、人性),(接触万事万物才能明获得先天存在的“理”),存天理,灭人欲,地位:,南宋以后长期居统治地位的官方哲学,第3讲:儒家思想的思辨化理学,二、宋明理学,3.陆王心学:,代表人物:,思想:,陆九渊(南宋)、王阳明(明朝),心即理,致良知、发明本心,第3讲:儒家思想的思辨化理学,二、宋明理学,4.理学与心学的异同:,同:,都认为世界的本原为理,都维护了封建专制统治和压抑了人们的自然欲求,异:,主观、客观唯心主义,获得理的方法不同,第3讲:儒家思想的思辨化理学,四、宋明理学的评价,积极:,重视主观意志力量,注重气节、品德,讲求以理统情、自我节制、发奋立志,强调人的社会责任和历史使命,又凸显人性的庄严。,消极:,用三纲五常维系专制统治,压抑、扼杀人们的自然欲求,1.董仲舒的新儒学为汉武帝加强中央集权奠定了理论基础,主要是因为他提出了 A.“大一统”思想B.“罢黜百家,独尊儒术”C.“君权神授”“天人感应”D.“三纲五常”,A,2.佛教能在中国广为流传,但始终没有能取代儒家思想成为封建社会的正统思想,其根本原因是A.儒家思想是整个封建社会最进步的思想B.历代都有信奉儒家思想的人做大官C.儒家思想不断改造完善,一直能够适应加强君主专制统治的需要D.儒家宣扬的仁政思想得到了人民的拥护,C,3.下列有关宋代理学的描述,错误的是A.是儒、道、佛三家思想融合的产物B.程朱理学思想中有唯心的一面C.适应了统治阶级的政治需要 D.从北宋起成为长期居于统治地位的官方哲学,D,课标要求:,列举李贽、黄宗羲、顾炎武、王夫之等思想家,了解明清时期儒学思想的发展,第4讲:明清之际的思想儒学的批判继承,知识点梳理:,一、背景,1.商品经济的发展,资本主义萌芽出现,2.君主专制空前加强,专制统治日益腐败,3.阶级矛盾,农民起义不断,经济:,政治:,文化:,第4讲:明清之际的思想儒学的批判继承,4.程朱理学僵化及文化专制,思想界因循守旧,5.西学东渐,近代科学传入开阔了人们视野,二、进步思想家及其思想,否认孔孟的绝对权威,批判程朱理学,1.李贽:,第4讲:明清之际的思想儒学的批判继承,反对传统道德和传统观念,追求个性解放,主张男女平等,否定“天理”的存在,二、进步思想家及其思想,朴素的唯物主义思想,2.王夫之:,第4讲:明清之际的思想儒学的批判继承,“理在气中”,“形、神、物三者遇而知觉乃发”,读通鉴论、船山遗书,肯定人的情感欲望和私利的合理性,“私欲之中,天理所寓”,二、进步思想家及其思想,抨击君主专制,宣扬早期民主思想,3.黄宗羲:,第4讲:明清之际的思想儒学的批判继承,皇帝是“天下之大害”,“天下为主,君为客”,明夷待访录 明儒学案,提出限制君权的理论和设想,倡导言论自由,以“天下之法”取代“一家之法”,是非取决于学校,二、进步思想家及其思想,提倡“天下兴亡匹夫有责”,4.顾炎武:,第4讲:明清之际的思想儒学的批判继承,天下郡国利病书、日知录,倡导“经世致用”,三、三大思想家相同点,1.经济上:主张工商皆本,第4讲:明清之际的思想儒学的批判继承,2.政治上:反对君主专制,3.思想上:倡导经世致用,四、明清进步思想的影响,第4讲:明清之际的思想儒学的批判继承,1.冲击了君主专制的统治,给后期民主思想以深刻启迪,2.经世致用思潮对后代学术发展具有积极意义,3.对传统理学的批判和反思,为儒学的发展注入了新的活力,构筑具有时代特色的新思想体系,4.没有跳出传统儒学范畴,没有发展为近代民主思想,未能推动中国社会转型,一、积极意义,对儒学思想的评价,1.儒家主张的“大一统”思想有利于巩固中华民族的统一,2.儒家提倡“仁”“德治”“民本”思想维护了社会稳定,促进经济的发展,3.儒家强调“有教无类”、“因材施教”、“学思结合”的教育教学思想,对我国当代教育事业的发展和人才的培养有积极作用。,4.儒家提倡“孝”、“仁义”、“诚信”等道德伦理观有助于构建和谐人际关系,促进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一、消极作用,对儒学思想的评价,1.儒家思想强调人的社会性,忽视人的自然存在。,2.对个性的压抑极大地阻碍了社会进步,妨碍了民主制的产生。,3.不利于自然科学的发展,1、孟子主张“民贵君轻”,董仲舒主张“君权神授”,黄宗羲认为君主专制是“天下之大害”。以下解释正确的是A孟子、黄宗羲都否定了君主专制制度 B三种主张都与当时社会状况密切相关 C三种主张都遭到当时统治集团的轻视 D三种主张都反映社会转型时期的剧变,B,2、李贽是明朝反封建的思想斗士,其思想特点主要是批判封建专制制度 否定孔子的权威 批判传统的道德观念 主张个性自由A B C D,B,3、明夷待访录中载:“为天下之大害者,君而已矣!”这从根本上体现出A农民反封建的强烈愿望 B知识分子参与政权的愿望C封建社会末期商品经济的发展要求 D资产阶级对民主政治的要求,C,4、关于明清之际进步思想的介绍,不正确的是 A倡导建立君主立宪的政治体制 B倡导言论自由,建立监督机构C在当时对君主专制制度造成一定冲击 D对近代资产阶级阶级民主思想的传播起到推动作用,A,经 济:重农抑商,资本主义萌芽发展缓慢脆弱,早期民主思想的发展缺乏强有力的物质基础。政治:高度强化的君主专制中央集权制度压抑了早期民主思想的发展,缺乏政治基础。思想文化:礼教纲常严厉,推行文化专制,阻碍了早期民主想的传播。缺乏思想文化基础。国人风貌:人们深受礼教毒害,迷信愚昧,难以接受新思想。缺乏群众基础。,中国明末清初出现的具有民主色彩的批判思想与西欧文艺复兴和启蒙运动几乎是同时代的。为什么中国的民主批判思想最终没能实现中国社会的逐渐转型?,

    注意事项

    本文(专题3中国古代思想.ppt)为本站会员(sccc)主动上传,三一办公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三一办公(点击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温馨提示:如果因为网速或其他原因下载失败请重新下载,重复下载不扣分。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2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7号

    三一办公
    收起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