良性病的放射治疗.ppt
良性病的放射治疗,北京大学第一医院申文江,关于良性病放射治疗的调查,1996年7月和12月,ESTRO向1348个医疗和研究 单位发出二次调查问卷。常见的放射治疗良性病28种。将近70种良性病是放疗的适应证。,良性病的X线治疗,有一定疗效。有一定损伤。使用X线治疗良性病,需有指征。,良性病的治疗技术因素,美国放射卫生局良性病治疗委员会规定原则 放疗前的质量、总剂量、全部时间、发生危险的因素、防 护因素都须充分考虑。对婴幼儿及儿童,应谨慎评价治疗的效果与危险,必要时 才予放疗。直接照射皮肤区域,特别注意保护其下的器官不发生晚期 反应,如甲状腺、眼、生殖腺、骨髓、乳腺等。尽可能不照 射这些器官。全部病例都应充分使用防护技术,如限线筒、防护铅块等。按照病理学提示的病灶深度选择穿透深度合适的X线。,良性病放疗的剂量,根据病种、治疗时机而定。大多数良性病治疗总量、分次量及治疗时间均无统一 意见,多是根据临床经验进行治疗。原则:宁少勿多,但应以足够与充分控制病灶为原则。,皮肤良性病放疗的技术要求,依靶体积深度选择射线,原则宁浅勿深。努力保护靶区周围/下面的正常组织。体表良性病灶,用低电压短距离X线(接触治疗),或浅X线(70100kV或100140kV)。此时皮肤 DT=皮肤DM+皮肤反射量。用低能(9MeV)E,皮肤剂量最大为90%,为增加皮肤剂量,可用湿性填充物或密封水囊。,电子线放疗,电子线对皮肤良性病放疗,可用铅保护正常皮肤,每 MeV用0.5mm铅,可使每MeV达到皮肤仅0.5%的剂量。9MeV E,皮肤放置0.5mm铅,使皮肤剂量提高到150%以上;12MeV E,皮肤放置1cm的铅,可使皮肤剂量提 高到150%以上。皮肤防护用铅虚悬则不当,因为铅发生二次射线,会增 加局部剂量。,良性病(1),脱毛作用 治疗:头癣、须疮、多毛症、有毛色素母斑等。机制:毛囊生长功能受到抑制;毛发和下部连接变松而易于脱落;放射剂量适当,毛发仍可再生。,良性病(2),抑制分泌作用 治疗:痤疮、腋嗅、色汗症、手足多汗症、腮腺瘘。机制:射线对皮脂腺、汗腺的破坏作用;腺体分泌功能受抑制,并有萎缩。,腮腺瘘,常见的手术并发症,放疗有效。常压X线,或912MeV E,腮腺局部一野。DT600cGy/4次,连续4天。一般12次即可见效,巩固放疗4次较好。,良性病(3),止痛、止痒作用 治疗:神经性皮炎、湿疹、外阴瘙痒、强直性脊柱炎、手足甲下血管球瘤等。机制:射线对神经末梢感觉过敏的抑制作用。,良性病(4),抑制组织增生淋巴组织增生 治疗:鼻咽部线样体增生、耳咽管周围淋巴组织 增生、航空性中耳炎、嗜酸细胞肉芽肿、扁桃体肥大、KIMURA病、严重婴儿胸 腺肥大。机制:少量射线破坏淋巴组织生发中心,停止分 裂,达到抑制淋巴组织再生的目的。,眶内炎性假瘤,病因:特发性眼眶内炎症,单或双侧。46MV X线,晶体后切线野,20Gy/10次2周。预后:局控率73%100%,但29%的病例发展为 全身淋巴瘤。附:放疗前可辅助用皮质激素。眶内炎 性假瘤约1/4-1/3为NHL,眼球突出,淋巴组织浸润眼眶及球后。甲亢使球后脂肪组织 肥厚。球后单侧野,后斜5,46MV X球后剂量是20Gy。疗效不明显,2个月后再加20Gy。,Graves 眼病(GO),球后及眶周软组织的浸润性病变。自身免疫性内分泌疾病。单/多个眼肌炎细胞浸润,眼球突出。甲状腺相关性免疫眼眶病(Throd-related Immune Orbitopathy,TRIO)浸润性突眼、内分泌性突眼、恶性突眼。,GO的症状,上睑回缩,37%92%;眼睑迟落;37%92%。结膜血管扩张、充血;提示眼外肌炎症。眼球突出,眼外肌受累。视力减退、复视、失明。,GO检查所见,球后脂肪增厚 眼外肌肥厚 视神经增粗 眶尖密度增高 泪腺肿大 眶壁压迫性改变,GO的治疗,放射治疗野:44cm2,后斜5。避免照射晶体,鞍区。前界在角膜后1.5cm,上、下界包括眶内容。剂量,20Gy/10次/2周。单次量必须2Gy;晶体受量300cGy。,GO放疗疗效,有效率65%90%。症状改善:24周明显缓解。突眼 减少2mm,不必再作减压术,无手术副作用。外科手术突眼减少4mm(19mm),但3%20%有副 作用,复视,感觉减退。,Graves 眼病放疗毒副作用,约14%有一过性脱发、眶周水肿、结膜充血水肿。晶体、角膜所受剂量低于发生毒副作用剂量。未见诱发肿瘤患者。偶见放射性视网膜炎,可能分次剂量200cGy或合并 糖尿病、化疗所致。球后放疗禁忌症:糖尿病及化疗。,嗜酸性肉芽肿,病因不明,可能受刺激后反应性增生。好发于婴幼儿及青少年,成年人罕见。好发于骨、肺,3/4多发,1/4单发。多发者伴发热、贫血、消瘦;单发无症状。可见大量嗜酸细胞,不同程度出血坏死,有泡沫细胞。多发者疗效差,单发者可自发消退。放疗500800cGy。用嗜酸细胞直接计数评估疗效及预后。,Kimuras病的治疗,放疗 kV级X线或电子线,2530Gy,90%有效。DT30Gy无益。激素 大多数患者有效,但减量常易复发,需长期用。手术 有局限性,术后一般2年复发,肿块呈浸润性生 长,病灶多发,多伴相邻LN肿大,手术毁容。特点 球后、腮腺、颈部淋巴结均有嗜酸性 淋巴组织增生。,良性病(5),抑制组织增生纤维组织及角质增生 治疗:瘢痕、阴茎海绵体硬结症、鸡眼、甲下疣。机制:幼稚纤维母细胞、角化组织增殖期对放射线 较敏感。,瘢痕瘤术后放疗注意事项,一次放疗,须用电子线(1.53.5MeV)或浅X线,912Gy。疗效与放疗总剂量呈正比,分次照射1520Gy。局部控制率与瘢痕直径有关,2cm,47%。低剂量放疗无任何并发症发生。大多数复发在1年内,随访至少2年。常用分次照射4Gy/f.d45f。总DT1620Gy。,瘢痕瘤术后放疗局部控制率,作者 总剂量/分次或时间 控制/治疗例数%Enhamre&Hamman 10-15Gy/3次 15/17 88 12-18Gy/3次 25/28 89 Borok 等 4-16Gy/7-10天 364/373 97.6 Edsmyr等 14-16Gy/1-3天 14/14 100 Ollstein等 15Gy/7-8天 54/68 79 Levy 等 15-18Gy/10-12天 31/37 84 Romakrishnan等 16Gy/2-3次 35/36 97 Edsmyr等 16-18Gy/7-14天 2/2 100 20-24Gy/7-14天 2/2 100,翼状胬肉,术后复发率20%30%。术后24小时内开始用90Sr放疗,局部控制率90%,失败病例可行再次手术及术后放疗,80%获成功。放疗(810Gy)3次,每周1次,优于1次或2次 的治疗总剂量、分次剂量、手术与放疗间隔时间 都不统一 放疗总剂量2060Gy。放疗副作用 巩膜软化症、巩膜萎缩、角膜溃疡、毛细血管扩张、视力减退、肉芽组织形成、白内 障。,翼状胬肉术后放疗时间,机制 放疗区域有活性纤维屏障,抑制成 纤维细胞和血管过度增生。角膜表面出现新生血管,提示复发。手术切除后18小时内开始放疗,有很高 局部控制率,优于术后1624小时才开始 放疗的患者。放疗的美容率67%96%。,翼状胬肉放射治疗结果,作者 病灶数 放射治疗(Gy)/复发率 次量次数 Lentino等 256 2.52 9/256(3.6%)Vanden Brenk等 1300 8-103 22/1300(1.7%)Cooper 等 272 103 32/272(11.8%)Alaniz-Camino 485 7-84 21/485(4.3%)Morselise等 258 83 33/258(12.8%)Paryani等 825 06 14/825(1.7%),足底疣,手术 水杨酸外用、激光、冷冻;有效率62%91%。放疗 100kV X线,1次10Gy,HVL 4.3mm铅。一般在34周后脱落,有效率87%。若大于3cm,用分次照射,1215Gy。,角化棘皮瘤治疗方法,好发于面部,很少在躯干、四肢,生长迅速,局部受累。根治手术后复发率87.5%(14/16)。RT用电子线或浅X线,剂量2030Gy(小病灶)或4060Gy(大病灶)。每次3.55Gy,每次23Gy,延长疗程,可有美容效果。照射野比病灶扩大0.52.5cm,平均1cm。,角化棘皮瘤疗效,Caccialanza 等,常规治疗,55例,放疗后一个月,病灶完全消退。Goldschmidt,52例,每周2次,每次4Gy,总量40Gy,治疗后1个月完全消失,520 年无复发。,阴茎海绵体硬结症放射治疗,放疗成功率高,疗效优于手术,激素注射。放疗是局部治疗,对全身影响甚小。放疗是无痛性治疗。疗程较短只12周。分次短程低剂量放疗,安全,无病发症。其他方法治疗失败仍可用放疗。,阴茎海绵体硬结症放疗,剂量 18Gy/6次/每周3次 疗效 疼痛缓解率 80%100%;阴茎硬结缩小 41%47%;阴茎弯曲改善 29%87%;阴茎硬结消退 平均1316月。本病为自限性疾病,Willams:12例中9例(75%)在4年自行缓解消退;用放疗,硬结在2个月内消退。,纤维瘤的治疗 1,病理 良性/低度恶性、局部侵袭。首选手术治疗,术后复发率10%100%,强化手术切除复发率31%38%。术后放疗适应证 切缘阳性、切缘大小(1cm)、多次术后复发。放疗根治 侵犯生命结构、拒绝截肢术者。,纤维瘤的治疗 2,放疗剂量 4060Gy,视病情而定,分次量1.61.8Gy。局部控制率 67%100%(10篇文献)。预后不好 单变量:年龄1830岁;出现过复发;部分切除或切缘不充分(1cm);切缘(+);残余肿瘤术后未放疗。复发因素:出现过复发的病例;切缘不充分。,纤维瘤放疗要点,照射野必须宽大,以预防边缘复发。剂量:残存-60Gy;切缘(+)5560Gy;术后5060Gy。无剂量-反应关系。有剂量-并发症关系 3级以上毒副作用,都是剂量60Gy以上;有远端水肿、皮肤 溃疡、纤维化,都是65Gy以上。年龄、病灶大小与预后无关。,Dupuytrens(DC)(杜波伊特伦挛缩),DC是结缔组织增生性疾病,侵犯手掌面。早期出现皮下结节,可能固定于皮肤;晚期形成索条,融合成团,使手掌、中末节指关节挛缩、屈曲。临床分期按手指功能减少程度而定。,DC放射治疗,照射野:手掌病灶部位,保护正常组织。DT:30Gy,3Gy10次,分2程,间隔8周。120150kV/20mA X线,HVL=33mm;或36MeV 线 皮下结节实际为515mm深。,良性病(6),消炎 治疗:急性多发性疖、慢性丹毒急性发作、乳腺炎、外耳道疖、气性坏疽、化脓性指骨骨髓炎、血 栓性静脉炎、慢性腮腺炎、肩周炎、颈淋巴结 核、结核瘘道、腱鞘炎等。,腮腺炎,腮腺术后46天,患者出现腮腺分泌减少,口干等炎症表现。给予抗生素+护理同时,可予局部放疗,避免切开引流。放疗后1214小时,疼痛、硬结、肿胀消退,36天疾病控制。放疗用常压X线,Co-60或912MeV 电子线,侧面一野。放疗野比腮腺向外扩展2cm,剂量7.510Gy/34次。,良性病(7),血管瘤 治疗:荔枝型血管瘤最敏感;海绵型及混合型中等敏感;葡萄酒斑、成熟血管内皮欠敏感。机制:栓塞性动脉内膜炎、弥漫性硬化;血管周围基质纤维变;毛细血管阻塞。(分程以观疗效),放射治疗血管瘤,原因:没有其他无损伤办法。中或低剂量放疗,很少引起并发症。X线造成局部血管损伤,消除异常血管。剂量:儿童 300500cGy/35次2 成人3040Gy/1013次。疗效:症状80%改善、完全缓解;血管瘤60%100%完全或部分消退,疗 效持续数十年。,皮肤和软组织血管瘤,面部较小血管瘤,用接触治疗机(HVL 0.22.5mmAl)剂量510Gy/次。较薄的血管瘤,常压X线,每次14Gy,重复12次。进展期,较深血管瘤,2530Gy,单次1.62.5Gy,每周用2次/3次。,肝海绵状血管瘤,多发、弥漫或大块的肝血管瘤,放疗1030Gy/14周。儿童10Gy;成人2030Gy/34周。观察46个月后疗效不满意,补充放疗1015Gy/12周。,眼眶血管瘤,儿童眼眶血管瘤,常见在前眼和眼睑,常有出血和视力减退。放疗12.520Gy,每次1.252Gy。,CNS血管瘤(头颈血管瘤),AVMS可用SRS,最小1530Gy,2年完全消失率71%89%。常规分次放疗,4055Gy,每次1.83.5Gy,CR 21%。中颅窝、脑海绵窦血管瘤及头颈部血管瘤,术前30Gy,提高切除率,降低术中出血。,椎体血管瘤,尸解:发病率11%。影像学:椎体骨密度稀疏、骨小梁呈蜂窝状。症状:局部疼痛和触痛。放疗:3040Gy/34周,或每次2Gy,每周23次。疗效:骨密度正常或钙化,疼痛缓解。,黄斑变性放疗,Chakravarty(1993)单侧野,6MV X,1015Gy,常规分次,视力维持或改进63%,新生血管消退 97%。Freire:14.4Gy/8次 每次1.8Gy,单侧野,视力平缓 66%,视力改进27%,变坏7%。Staar 16Gy只能使视力丧失延缓几个月。黄斑变性放疗研究组 2Gy8(101例),0Gy 8(104例)二组1年后视力无差别,说明放疗无效。,滑囊炎和腱鞘炎,好发在肩、椎体、三角肌等部位,伴炎症、钙化及退化,引起功能障碍、疼痛、活动受限。急性期放疗有很好的疗效。照射野只包括关节或病灶部位。总剂量610Gy,每天1.52Gy,连续35天。慢性病,在休息12周后补充治疗12次,疗效 相当满意。,成釉细胞瘤,肿瘤生长缓慢,局部侵润,手术后复发率 50%100%。单用放疗的复发率72%。放疗 60Co 4050Gy/1025次/25周 局部控制率100%。放疗后肿瘤消退十分缓慢。,异位骨化形成高危因素,全髋成形术后,80%90%会并发异位骨化,引起疼 痛和运动受限,部分或全部关节强直。异位骨化的高危因素:影像学证明,术前同侧/对侧有不同程度异位骨化、肥大性骨关节症、活动性类风湿脊柱炎、Pagets病、弥漫特发性骨肥大、有重复手术或髋创伤、骨折史、侧位通路手术。,异位骨化诊断标准(X影像学),Booker 分级系统 0级:无软组织钙化。1级:髋上有小的分离的骨化病灶。2级:股骨近端骨盆有骨化影像,相距1cm以上。3级:股骨近端骨盆有骨化影像,相距不到1cm。4级:股骨近端和骨盆完全骨化,出现关节强直。预防性术前或术后放疗后,仍有3级以上异位骨化,就认为治疗失败。,异位骨化机制,放射生物学研究发现,放射靶区是髋及周围软组织中 的多能间质细胞,创伤后16小时内开始分化,36小 时达高峰,多能间质细胞转变为成骨细胞。多能间质细胞对放射有较高敏感性,术前或术后放疗 可及早抑制间质细胞分化,避免异位骨化发生。,预防异位骨化放疗方法,术后,20Gy/10次/2周与10Gy/5次/1周的疗效相同;8Gy/或7Gy/1次,疗效与常规分次相同。术前,8Gy或7Gy/1次,疗效与术后放疗相同;优点 避免术后搬动患者,减少疼痛及并发症。术后放疗在48小时之内,疗效好,4天以后疗效差。术前放疗在术前46小时内,手术前1小时之前,术 前2天之前放疗无效。,异位骨化放射治疗技术,用610MVx线、Ap-pA等中心野,中平面计算剂量,源轴距100cm。照射野 按患者身体大小,1214cm 或1316cm 上界 大转子和髋骨侧面的髋臼。下界 小转子和坐骨粗隆之间的髋臼。,异位骨化放疗毒性及随访,随访时间至少6个月,96%的异位骨化在6周内出现。放疗毒性:血肿、局部肿胀、大转子骨不连合,修复术脱位、粘连、脓毒症等,与剂量有关。放疗不影响骨生长,也无全身毒性。,良性病(9),眼翼状胬肉。浆细胞瘤。脊髓空洞症。非化脓性肋软骨炎。癫痫。,动脉瘤性骨囊肿,刮除术,术后复发6.3%71%(40%左右)。放疗 高能低剂量 20Gy/14周。低能高剂量,最容易诱发骨肉瘤。30Gy以上易产生继发骨肉瘤。适应证 术后,不能手术切除的病例。,动脉瘤性骨囊肿不同治疗方法比较,治疗 治疗例数 复发数()单刮除(用或不用骨移植)44 26 59 放射治疗 11 1 9刮除或部分刮除,冰冻手术 51 9 18,脾放疗,巨脾,如慢粒、真红增多等。放疗前、左侧腹,用垂直或水平野放疗。每次0.51.5Gy,隔日一次。总剂量15Gy。每次放疗前侧wbc及plt,并重新画出放疗野(随脾缩小而缩小)。注意保护左肾、脊髓。,卵巢去势,放疗进行卵巢去势是有争议的问题。抑制卵巢间质细胞分泌雌激素的功能。需多大放疗剂量?至今不清楚。Leung:40岁以上女性100%可用放疗去势,40岁以下则为68%。剂量14 Gy/4次。Meakin:20Gy/5次,去势率97%。年轻患者去势率低。,男性乳腺女性化,用雌激素或缓退瘤(Flutamide)的男性,90%发病。睾丸切除仅8%发病。使用雌激素类药物前行全乳放疗,常压X线,或 912MeV E,放疗野直径68cm,或用Co-60、4MV光子切除野。9Gy/1次,或45Gy,Qd3。放疗后23天可开始内分泌治疗。有疼痛者20 Gy/5次,90%以上平均3.6月(0.514)疼痛缓解。Alfthan:78例男性,放疗侧17%女性化,对照组 90%女性化。,肾移植与TLI,Minnesota大学:肾移植前先用斗篷及Y野放疗,每次11.5Gy,总量1641.5Gy,移植生存率70%。Stanford大学:TLI包括脾区,每次1Gy,每周23次,总量20Gy,15/25生存。Lenven大学:终末期肾病,TLI+强的松,每次1Gy,总剂量2030Gy,1年移植生存率80%。,BMT与TLI,TLI可解决BMT后的排异。Minnesota大学:TLI一次7.5Gy,发现一次不能得到 满意的抑制。Mwmorial Skcc:分次,每次1Gy,每天3次,总剂 量 6Gy。23例的 5y SR 69%。对T细胞衰竭的BMT,TLI可降低排异危险,1.5Gy/次 总量 7.5Gy+TBI 1.752Gy/次,每天2次,总剂量 1214Gy。,心脏移植与TLI,选择病例行TLI,包括脾,每次0.8Gy,每周2次,共 8Gy。Stanford大学:TLI明显降低排异反应发病率。治疗中有wbc.plt减少,半数因此中断治疗。TLI未死感染增加,与对照组的继发肿瘤率相似。,多发性硬化症与TLI,New Jersey 医院:40例慢性进展性多发硬化症。先斗篷野,包括脾及动脉周围淋巴结区,下界在L1,每次1.8Gy,总量19.8Gy。治疗后,T-helper细胞下降,helper/suopressor比值也下降。,狼疮性肾病与TLI,严重狼疮性肾病,TLI治疗有效。治疗方法与风湿性关节炎相同。治疗3年后,每日平均强的松量从37.4mg降至10.3mg,7/17完全停用强的松。,风湿性关节炎,严重风湿性关节炎,非类固醇药治疗无效;Stanford大学:斗篷野20Gy/10次/2周。再倒Y野 20Gy/13次/3周。3个月内症状改进。改进率75%,持续4年。副作用:恶心、疲劳、咽下困难,口干、食管炎、带 状疱疹。,谢 谢,北京大学第一医院 申文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