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章谘商理论2.ppt
第四章諮商理論2,授課教師:陳斐娟 教授,理情行為治療法,艾里斯(A.Ellis),在1950年代首創理性情緒治療法(Rational-Emotive Therapy,REP),常被稱為ABC理論。A(activating event)代表引發事件;B(belief system)代表個人的理性信念系統,是個人對A的自我言語行為、定義或解釋;C(consequence)代表結果。至1993,艾里斯將理性情緒治療法改為理情行為治療法(Rational emotive behavior therapy,REBT)。,理情行為治療法基本觀點,人性論非理性信念與取代信念,理情行為治療法諮商目標,理情行為治療法主要目標在於協助當事人改變其不合邏輯的想法,而代之以合理的信念,防止情緒困擾的發生。如減低因生活中的錯誤而責備自己或別人的傾向,以及教導當事人能有效處理未來的困難。,理情行為治療法諮商步驟與原則,1.諮商員強有力地讓當事人注意到自己的非 理性想法或內在的自我語言2.諮商員向當事人指出這些想法及自我語言對其情緒困擾的產生與持續之影響3.諮商員以說服、教導、反駁 的方式,向當事人顯示其內在的想法與自我言語不合邏輯、不合理性之處4.諮商員教導當事人如何重新思考,如何駁斥原來的想法,直到當事人的內在想法變得更合理為止,理情行為治療法諮商步驟與原則,A 緣起事件,D 駁斥干預,B 信念,E 效果,C 情緒與行為結果,F 的感覺,理情行為治療法諮商技術,依當事人的情況,使用各種不同的認知、情緒與行為技術;理情行為治療法的諮商員會主動地教導當事人,指出其情緒的困擾主要來自自我責備;並鼓勵當事人停止對自己評價,並藉由執行家庭作業來消除情緒和行為上的困擾。其技術可分為:認知方法情緒技術行為技術,理情行為治療法評價,理情治療法對認知層面的重視,強調行動導向的諮商過程。此特點與其他諮商學派不同,逐漸為諮商人員所重視。在處理個案問題時,不只偏重情緒感受或行為經驗的層面,而亦能對人類特具的思考作用給予適切的關注。然而,此種諮商法的適用範圍有期限制,並非對所有當事人均適用。,現實治療法,由葛拉瑟(W.Glasser)所創,強調現實、責任、對與錯四者與個體生存的關係,針對個體目前的行為,引導個體更正確的了解自己,找到認同目標,並在不傷害他人的原則下滿足自我的需求。此法主要是以一種再教育的方法使個體對自己的行為負起責任。,現實治療法基本觀點,人性論人格發展 1.成功的認同(success identity)2.失敗的認同(failure identity),現實治療法諮商目標,主要目標是夠過諮商員的教導,使當事人了解行為正當(right)與否,增加個體對自我行為的責任感(responsibility),並協助其積極地接受現實,從而發展出成功的認同,滿足自我的需求。,現實治療法諮商步驟與原則,建立關係並詢問當事人的期望詢問當事人當前的行為要當事人評量他所選擇的行為能否達到他的目標計劃採取更好的行動執行計畫的承諾不接受藉口不懲罰永不放棄,現實治療法諮商技術,設限(setting limits)跟進(pinning down)建設性爭辯(constructive arguing)幽默對質(confrontation)語言震驚法(verbal shock),現實治療法評價,由於現實治療法注重現實、責任,又兼顧諮商員與當事人的坦誠參與,因此對於一些懷疑無條件積極關切方法對嚴重問題的效果,而又不滿意行為學派的過分非人性態度的諮商員而言,此法是頗受歡迎的。不過此法忽視個人內在動機與過去的經驗對問題解決的重要性,似乎過於偏頗。,完形治療法,由波爾斯(F.Perls)首創,其認為困擾的產生乃是由於心理因素產生了痛苦的分裂,這種不協調可能發生於個體或是人與人之間,因此諮商法主要是將這些分裂的元素透過相互的自我開放與對質,使其恢復統整,也就是成為一個完型(gestalt),不再干擾個體。,完形治療法基本觀點,人性論組織與統整性形象與背景,完形治療法諮商目標,活在現在活在此地停止想像而去經驗真實停止不必要的思考,直接去觸摸、去觀看盡量表達而不操縱、解釋或判斷對不愉快或痛苦也要向對愉快一樣儘量去察覺體會接受原來的我而不是應該的 我對自己的行為、感覺、思想負完全之責表現真正的我,完形治療法諮商技術,自覺對話遊戲(game of dialogue)巡迴遊戲(making the round)我負責(I take responsibility)我個秘密(I have a secret)扮演投射的對象(playing the projection)相反技術(reversal technique)預演(reversal game)誇張(exaggeration)留在感覺中(staying with the feeling),完形治療法評價,此法強調人類行為的整體性和此時此地的作法,而諮商目標在於人格的統整,此為其不同於精神分析學派與行為學派之處。不過在諮商的技術上過於強調經驗,忽略認知的層面,為其不足之處。,溝通分析法,此法由柏恩(E.Berne,1910-1970)創始,是互動心理治療(interactional psychotherapy)的一種方法,其基本概念與技術主要源自團體治療情境。此法主要目標即是利用系統性的分析和綜合性的程序增加當事人的覺察程度,使其能對未來的行為以及未來的生活做新的決定。,溝通分析法基本觀點,人性論:四個基本心理地位(life position)我好-你也好;我好-你不好;我不好-你好;我不好-你也不好自我狀態:父母(p);成人(A);兒童(C)溝通方式:互補式;交錯式;曖昧式人的動機生活劇本,溝通分析法諮商技術,去污染:當事人再表現某種行為時的自我狀態中,夾雜有其他兩種狀態的自我。再傾洩:目的在激發那些被當事人排除的自我狀態,使當事人以後的行為表現富有彈性,不再固著於某種自我狀態。澄清:讓當事人對於未來發生的事情,能有某種程度的瞭解。重新導向:使當事人經由諮商員的指導,使其行為反應及抱負導向更合理的方向。,溝通分析法評價,由於基本觀念簡潔,所用名詞通俗,且能評估一個人行為的改變,預測一個人的行為,因此在心理衛生界、商業界相當受歡迎。此法與完形治療法有共同之處,都注重於發現及助長個體的自覺性、自我責任感及真誠性,且都重視在此時此地的問題。,多重模式諮商理論,Lazarus的多重模式諮商強調技術上的折衷,提倡治療者面對不同人格特質的當事人,應該有所變通,以多樣性,技術性的折衷方法來執行治療。,多重模式諮商理論基本觀點,人生觀人格論不適應行為的發展諮商目標諮商員的角色與功能,多重模式諮商理論諮商技術,Lacarus認為技術折衷是必要的、科學的,同時具備了廣度、深度和明確性等三項特質。多重模式諮商員從許多其他治療系統借用各種技術,主要技術有:,行為模式,感覺模式,想像模式,人際關係,藥物或心理,認知模式,情感模式,多重模式諮商理論評價,由於技術折衷是從不同來源採取適用的諮商技術,而忽略技術的理論基礎,使多重模式諮商法較為開放且富有彈性,但這也是她被批評的弱點所在。,E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