脂质沉积性肌病.ppt
脂质沉积性肌病,内容简介(一),一、与本病相关知识回顾代谢性肌病脂类在能量代谢中的地位脂肪酸氧化肉毒碱来源,内容简介(二),二、脂质沉积性肌病 1.定义 2.分类 3.病因与发病机制 4.临床表现 5.实验室检查 6.诊断 7.鉴别诊断 8.治疗 9.预后 10.病例介绍,线粒体(脑)肌病 脂质沉积性肌病 糖原累积病,脂类分类,甘油三脂(脂肪)脂类 磷脂:生物膜的主要成份 胆固醇:细胞的重要结构成份,脂类在能量代谢中的地位 甘油三脂 甘油脂肪酸 不同运动时能量来源不同。脂肪酸为最终能量来源。,脂肪酸氧化(一),线粒体内脂肪酸的氧化,肉毒碱来源 肉毒硷即-烃基-三甲基铵丁酸。来源:大约75%来自饮食;体内合成:赖氨酸和蛋氨 酸;肝肾合成。,定 义,脂质沉积性肌病(Lipid Storage Myopathy,LSM)是肌肉中的长链脂肪酸代谢障碍导致脂质在肌纤维内沉积而引起的肌病。,分 类,按生化缺陷分,MCD,SCD,Carnitine缺乏,CPT缺乏,完全缺乏,部分缺乏,acyl-CoA dehydrogenase 缺乏,MADA缺乏,COX缺乏,primary,secondary,病因与发病机制(一),常染色体隐性遗传或散发。原发性肌肉毒碱缺乏:肉毒碱转运障碍 肉毒碱与特异性的、高亲和性的转运蛋白结合后被转运进细胞内,编码此转运蛋白的基因为organic cation transporter 2 基因(OCTN2)。,病因与发病机制(二),病因与发病机制(三),系统性肉毒硷代谢缺陷可由下述环节造成:肝肾合成肉毒碱障碍;分解增加;肾脏 排出增加。CPT 缺乏原因不明,可能为先天性缺乏。乙酰辅酶A 脱氢酶缺乏。,临床表现,肌肉毒碱缺陷症(MCD)1通常在儿童期或少年期发病,也有晚发者。两性均可受累。2 以疲劳不耐受和近端肌无力为主要表现;可波及颈肌、面 肌、咀嚼肌、躯干肌、股肌、腿肌、臂肌、腓骨肌群,也 有足下垂的报道。晚期可影响呼吸肌。3 病情呈发作性或波动性,常有自发缓解;4 激素治疗有效,部分病人的症状和肌酶可在短期内恢复;5检查见肌肉萎缩、翼状肩胛、鸭步、Gower征阳性,腱反射降低。,全身型肉毒碱缺陷症(SCD),多在儿童期发病,血浆、肝、肾等亦缺乏肉毒碱,导致肌肉、肝、肾,甚至心肌等均有脂质沉积,从而产生相应症状。1 肝脏 部分病例肝脏可肿大。有些报告中出现发作性肝功能不全及肝性脑病。2 心脏 少数病例心肌受累,出现心电图异常及心律紊乱,不完全右束支传导阻滞,R波增高。,全身型肉毒碱缺陷症(SCD),3 肾脏 肾功能不全或肾功能衰竭 4 部分病人伴有消化道症状,食欲减退、厌食和 频繁呕吐 5 代谢改变 部分病人出现代谢性酸中毒、发作性低血糖。6 神经系统 部分病例出现周围神经病的表现。腓肠神经活检见雪旺氏细胞内出现脂类空泡。,棕榈酰基转移酶(CPT)缺乏,1 多在1020 岁发病;2 近端肢带肌和躯干肌进行萎缩伴间歇反复发作的肌肉溶解和肌红蛋白尿,表现为痛性肌痉挛和肌无力。3 过度活动、寒冷、饥饿等可诱发突然发作,症状可在妊娠时加重,反复发作可伴肾功能衰竭。,乙酰辅酶A脱氢酶缺乏线粒体内其他酶缺乏,实验室检查(一)血生化1.血乳酸升高,可能对糖的氧化过剩产生。2.血CPK、LDH升高或正常;3.脂肪酸含量升高、甘油三脂增加。4.血肉毒硷降低或正常。,(二)肌电图,EMG:肌源性或神经原性损害,部分病人正常。神经传导速度:可伴有运动感觉神经传导速度减 低。,(三)病理,病理,诊 断,1.以疲劳不耐受和近端肌无力为主要表现;2.病情呈发作性或波动性,常有自发缓解;3.激素治疗有效,部分病人的症状和肌酶可在短期内恢复;4.肌电图示肌原性损害,部分可合并神经原性损害;5.肌肉活检可见肌纤维内脂滴明显增多,可以确定诊断。,鉴别,1多发性肌炎2 重症肌无力3 进行性肌营养不良4糖元累肌病,治疗,1 饮食:高碳水化合物、中、低脂肪饮食或含短链及中链脂肪酸饮食和橄榄油。一日多餐,减少糖元转化为脂肪。2 肉毒碱替代治疗(400-4000mg/天)3 维生素B2治疗(60-200mg/天)4 加用ATP、维生素K3、辅酶Q、辅酶A治疗。5 补充合成肉毒碱的成份,如:赖氨酸、蛋氨酸。6 肾上腺皮质激素治疗,预 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