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本存在主义人格理论.ppt
,人本主义人格理论简介,人本主义人格理论,第一节 人本主义心理学的兴起第二节 马斯洛的整体动力理论第三节 罗杰斯的自我理论第四节 罗格.梅的存在分析论,第一节 人本主义心理学的兴起,一、人本主义心理学产生的背景二、人本主义心理学的发展三、人本主义的基本内容,一、人本主义心理学产生的背景,1、社会文化背景(1)对后工业社会反人性化走向的反省 后工业社会:人性异化加剧 精神危机严重(2)反战和反主流文化运动的影响,一、人本主义心理学产生的背景,2.哲学背景(1)人道主义和人性论 人道主义主张以人性作为衡量历史和现实的准则,重视个人的价值,维护个人的尊严和权利,解放个性,使个人得到充分的自由发展,实现现实中的个人幸福;所谓人性,指一切人所共同具有的特点。人性论,是指对人的本质属性或人的主要属性“是什么”问题的基本主张。(2)存在主义和现象学 存在主义和现象学反对客观主义和极端决定论,突出“以人为中心”,强调人的主体性和主观性,主张研究自由、价值、选择、责任等主题上给人本主义心理学提供了理论支柱。,一、人本主义心理学产生的背景,3、心理学背景:第一势力精神分析:性本能和攻击本能 第二势力行为主义:人对环境的刺激作出反应,而非个体的选择。第三势力人本主义:研究健康人,研究人的主观世界,突出人所特有的选择性、创造性、自我实现性等。,二、人本主义心理学的发展,20世纪50年代是人本主义心理学的兴起时期。1954年马斯洛出版了人本主义心理学的奠基作动机与人格。1956年4月,马斯洛等人创立了人本主义研究会并讨论了人类价值的研究范围问题,次年10月组织了“人类价值新知识”的研讨会。1959年,马斯洛主编了人类价值的新知识一书,成为人本主义心理学发展史上的重要文献。1962年布根塔尔(J.F.Bugental)的论文人本主义心理学:一个新的突破被认为是人本主义心理学发展史上的又一个里程碑式的文献。1969年一种有影响的第三势力心理学出现。,二、人本主义心理学的发展,进入20世纪70年代以后,人本主义心理学迎来了一个迅速发展的黄金时期。1971年,美国心理学会建立了第32分会。这标志着人本主义心理学得到了美国心理学界正式合法的地位。同时,国际性的人本主义心理学学术活动组织也得到了相当的拓展。从人本主义心理学中又分化和产生出了超个人心理学派,成为人本主义心理学发展的一个新取向。但是自80年代末罗杰斯去世之后,人本主义心理学运动出现了一定的衰落。,三、人本主义的基本内容,1、强调人的责任 人们自己最终要对所发生的事情负责2、强调此时此地 只有按生活本来面貌去生活,我们才能成为真正完善的人。3、强调个体的现象学 没有人比你更了解自己。4、强调人的成长 当眼前需要得到满足之后,个体不会感到满意,而要积极地寻求发展。,第二节 马斯洛的整体动力理论,一、马斯洛的简介二、需要层次论三、自我实现论四、简要评价,一、马斯洛的简介,马斯洛(19081970),美国社会心理学家,人格理论家,人本主义心理学的主要发起者,被誉为“人本主义心理学之父”。他开创了人本主义心理学研究的新取向,构建了需要层次论和自我实现论,促进了以人为中心管理理论的发展。,12,二、人格理论,(一)人性观人们具有一个与生俱来的天性,即人是善良的承认世界上有邪恶和神经症坏环境并不一定使人出现精神疾病,13,二、人格理论,(二)动机观1.对动机采取一种整体观。2.动机常常是复杂的3.人们不断地由某一种需要或另一种需要所激发。4.所有的人在一切场合都是由一些共同的基本需要或愿望所激发。5.需要可以依层次排列。,二、人格理论,(三)需要层次理论 1.需要层次理论模型(图1)匮乏需要基本需要 两类需要 成长需要存在需要,二、人格理论,2、需要各层次之间的关系,需要层次的演进,需的相对突出高峰,需 要 的 发 展,生理,安全,爱,尊重,自我实现,二、人格理论,对需要层次理论的解释:在高层次的需要充分出现之前,低层次的需要必须得到适当的满足这五种需要不可能完全满足,愈到上层,满足的百分比愈少。在进入高一级需要之前,低一级地需要无需得到百分之百的满足。任何一种需要并不因为满足而消失,高层次需要发展时,低层次需要仍然存在。需要的发展是连续的、重叠的和波浪式的向前推进的。,二、人格理论,(四)自我实现论 1、自我实现的概念 人格的自我实现两层含义 基本需要或动力的自我实现究竟是什么阻止了人们达到自我实现呢?约拿情节,人格的自我实现:人格是指一个人长期稳定的心理特征的总和,因此作为一种人格的自我实现,只有少数人才能做到,这种人称为自我实现的人。基本需要或动力的自我实现:这种是人潜能的实现,是人的高级需要,包括认知、审美和创造需要,任何人都有可能体验到。自我实现的过程意味着发展真实的自我,发展现有的或潜在的能力。自我实现并不是一种终结状态,它是实现潜能的过程。成为你自己就是自我实现的实质含义。,20,二、人格理论,2、自我实现者的类型与特征自我实现者的类型自我实现者特征:能够准确地知觉现实能悦纳自己、他人和环境能自然地表达自己的情绪和思想能超越自我中心,以问题为中心具有超然独立的性格对自然条件和文化环境具有自主性对平凡事不觉得厌烦具有高峰体验,务实型,超越型,务实型特征:务实的和能干的,他们是入世主义者,以现实的态度待人接物和处理问题。他们往往是实干家,而不是思想家。超越型特征:常常意识到内在精神价值,具有丰富的超越自我的体验,他们是出世主义者,在哲学家、宗教家、科学家和艺术家中比较常见。,二、人格理论,马斯洛认同的自我实现的历史人物:,“一位作曲家必须作曲,一位画家必须绘画,一位诗人必须写诗,否则他始终都无法安静。一个人能够成为什么,他就必须成为什么,他必忠实于他自己的本性。这一需要我们就可以称为自我实现的需要。”马斯洛,约拿情节:指经常阻碍人们向自我实现发展的一种障碍,或者说是害怕成功。特点:企图逃避命运 这种约拿情节几乎在每个人身上都可看到,它表现为对成功的惧怕、对达到最高成就的惧怕以及在美好和理想面前产生的敬畏感。为什么人们会逃避崇高和自我实现呢?,心理现象:约拿情节,产生根源,“约拿情结”作为一种普遍存在的心理现象和社会现象,究其产生的根源,心理学家作了以下几个方面的分析:一是一个人由于自身条件的限制以及其他各方面原因的影响,在面对各种事物时,心中产生过“我不行”、“我办不到”的想法,为其在今后的成长过程中埋下了“隐患”和“伏笔”。二是周边环境的影响。因为周边环境不能提供一种安全感和成长机会供自己成长,加之先前留下的“隐患”,会使人产生一种“患得患失”的感觉,从而会失去有利的时机和机会。三是民族文化以及从众心理的影响,诸如“出檐的檐子烂得快”,“枪打出头鸟”的惯性思维,往往会使人包装成“谦虚”的外衣,甚至刻意去迎合大众心理,使自己的棱角被磨平,从而导致自甘平庸。一个人要想获得成功,必须认识和克服自身的“约拿情结”,用慧眼认清机会,紧紧抓住机会,勇于承担责任和压力,为自己成长和成功创造一个良好的发展平台。,高峰体验:人们达到自我实现时的片刻体验。特点:幸福感和成就感,是一种暂时的、无奋争的、非自我中心的完善和达到目标的状态。高峰体验是一种超越一切的体验,其中没有任何焦虑,人感受到自我与世界的和谐统一,感受到暂时的力量和惊奇。将其比喻为“到自己心目中的天堂去旅行”.所有人都有享受高峰体验的潜能,但只有自我实现者才能经历更高频率、强度更大的、更充分的高峰体验。高峰体验包括各种不同类型的活动,如创造活动,欣赏自然,对艺术的感受,参加体育运动,与友人的亲密关系,做父母的经历等。,高峰体验,研究方法,一、整体分析法 马斯洛认为,在心理学研究中,当涉及人格,伦理价值观念和高级心理过程时,整体分析方法要比因素分析更有效。整体研究方法把人格的综合特征看成一个复杂的结构整体,研究的目的在于理解整体各个部分间的关系,以及各个部分和整体的关系。强调人是一个有组织的整体,受到动机推动的是一个完整的人,而不是身体的某个部分。,二、问题中心法,马斯洛反对以方法为中心,强调要以问题为中心。他认为选择健康的,能够实现自身潜能的人进行研究,才是非常有价值,有意义的。心理学不能依据对一般人的研究而提出理论,只有对身心健康有力量的人进行研究,才对人类进步有意义的。,三、自我实现的测量方法,为了测量个人自我实现的程度,肖斯特朗设计了一个客观测验,称为个人取向量表(POI)。该量表是由150对由相反性质的句子组成的纸笔人格测验。要求被试从每一对句子中选择一个最符合他的叙述。POI有两个衡量指标,其中一个是时间能力,表现在人们对现在生活的肯定程度,以及如果过去和未来发生改变,人们的不适程度。对于有时间能力的人来说,他们能够有效地将过去、未来与现在联系在一起,并感受到这三方面在时间上的连续性。第二个衡量指标是人们在追求价值观和生命意义的时候的内部指向趋势,相对于较少自我实现的人来说,高自我实现者在决定他们的价值观的时候有着更强的内部指向趋势。,理论应用,一、在教育中的应用新的学生概念:学生是自由的、能够自我选择的,能够成长和自我实现的。提出以学生为中心,帮助学生去发现自己的禀赋和天性。教育者要照顾学生,使学生的基本需要得到满足,使他们快乐,意识到生活的美好要创建美好的环境教育界应当重视、研究、提高学生的精神生活,尊重每一个学生的特点,为学生提供条件,发展和满足学生的高层次需要,从而达到自我实现。,二、在管理中的应用,在管理中,可以依据马斯洛的需要理论,制定一些相应的管理措施。例如,针对生理需要,管理者可以提供薪水、医疗保健,福利条件等;对于安全需要,可以提供各种保险;对于归属与爱的需要,可以与下属谈话、协商、教育制度等;对于尊重的需要,可以通过考评、表彰、选拔、晋升,让员工参与决策的制定等方式满足员工;自我实现的需要则要提供有助于发挥个人潜能的环境,给予富有挑战性的工作等。,三、对马斯洛的简要评价,1、几乎创建了人本主义心理学的所有主要理论2、开创了西方心理学研究的新取向。3、需要动机理论促进了以人为中心的管理理论的应用与发展,为现代管理学的发展奠定了心理学基础。4、马斯洛的人本主义心理学理论也受到了不少批评。,33,我喜欢不断开垦荒地,而不会从旁边走开。我喜欢发现,而不是去改进。亚伯拉罕 H马斯洛,第三节 罗杰斯的自我理论,一、罗杰斯的简介二、人格理论三、对罗杰斯的评价,一、罗杰斯的简介,卡尔罗杰斯(1902-1987)美国心理学家,人本主义心理治疗的先驱。首先普及了“以人为中心”的治疗方法,还把自己在心理治疗领域内的知识扩展到一般人格理论中。后来,罗杰斯还把人本主义理论扩展到社会问题中。罗杰斯在当代西方心理学家中,具有很高的地位。,36,二、人格理论,(一)人性观 人性观点是罗杰斯整个理论的出发点:1、人性是乐观的、积极的且富有建设性 2、强调人性是发展变化的 3、人的认识活动的基础是意识经验,37,(二)人格结构 自我 自我概念两个子系统 理想自我理想自我与自我概念之间悬殊的差距不协调(人格适应),二、人格理论,自我是现象场中被个人意识到的与个人身体有关的经验。现象场:每一个人都以一种独特的方式来看待世界,个体能对感知过、经验过的事物赋予一定的意义,这些知觉和意义的整体就构成个人的现象场,其中包括意识和无意识感知。现象场就是指人的主观世界。,自我概念:主要是指个体如何看待自己,是对自己总体的知觉和认识,是自我知觉和自我评价的统一体。自我概念包括对自己身份的界定,对自我能力的认识,对自己的人际关系及自己与环境关系的认识等。理想自我:个体希望自己是一个什么样的人的看法。理想自我象征着个体最喜欢拥有的自我概念。,40,二、人格理论,(三)人格发展 1、积极关注的需要 有条件的积极关注积极关注 无条件的积极关注 在生活中得到周围人的关心、同情、认可、尊敬、温暖等情感的需求,每个人都有获得他人积极关注的需求这种需求的满足来自于他人的赞许。,有条件的积极关注:指根据一定的评价标准来评判个体的品行或成就,如果达到了标准才给予积极关注。无条件的积极关注:指对一个人做的所有事情都一样积极关注,即使是客观上消极的行为也要接受,因为它是这个人的一部分。,2、价值条件,即个人体验到关怀的条件 在寻求积极关注的过程中,儿童经常尝试着做一些事情,渐渐地了解到有些事情他们可以做,而有些事情是不许可他们做。通常,大多数父母总是赞许儿童的好行为,给予积极关注,不赞许儿童不好的行为,收回对他们的爱。这种价值条件对儿童的社会化过程起着重要作用,但也有负面作用。,3、无条件的积极关注,罗杰斯认为,每个人都是有价值的,都应当得到爱。当父母的言语或行为表示如果孩子做了某个事情,成为了某个样子,符合了父母的期望时,才可以得到爱,那么这个孩子就不能达到完全的自我实现。孩子需要的是父母无条件的积极关注,对孩子人格的发展非常重要,如果个体体验到的是无条件的积极关注,就不会形成价值条件,积极关注和自尊需求就不会与个体的评价过程相冲突,个体就可以成为功能完善的人。,四、人格动力,罗杰斯认为人是不断前进的。他假设的唯一动机,即其所谓的实现趋向。自我实现倾向自我实现倾向谋求自我的充分发展,是人的基本动力。自我实现倾向会促使个体发展:使个体由一个简单的组织成长为一个复杂的组织由一个依赖的个体成长为独立的个体从一个固执、呆板的状况发展为可以变化的、能够自由表达的状态,自我完善的人,一个自我完善的人具有以下特征:(1)坦诚对待自己的经历,对任何经验都开放。(2)相信自己的感觉,利用自身的机体评价过程(机体智慧)。他们以自己的实现倾向作为评价经验的参考系。(3)自我与经验相协调。他们的自我结构与经验协调一致,并不断不变化以便同化新的经验。(4)无条件的自我关怀。他们随时随地对自己的经验和 行为给予积极肯定。(5)与他人和睦相处。他们乐意给他人以无条件的正向 关怀,为他人所欢迎。,机体评价过程,在理想条件下,个体的一切经验都是以实现趋向作为参照系来评价的。个体了解其经验是否同自我实现趋向相一致的方法称之为机体评价过程。所有个体都利用是否与实现趋向相一致的机体评价来评价他们的经验。机体评价过程也是一种使有机体能将经验与自我实现趋向相协调的回馈系统。,47,焦虑和防御机制当我们接触到与我们的自我概念不一致的信息时,焦虑就会产生。自我不协调为了对付焦虑,人们就使用各种防御机制阻止这个信息进入意识层。最普遍的防御机制:扭曲和否认否认:是拒绝把有危害的经验纳入到自我概念中,使自我概念免受威胁。扭曲:让经验进入意识层面,扭曲经验的含义。由于拒绝或排斥了对自我具有威胁性的知觉和经验,个体就无法客观的认识环境的真实情况,从而妨碍他自我的发展,五、人格适应,自我的一致性,罗杰斯认为个体功能是要维持各种自我知觉之间的一致性,并且在自我概念和经验之间起到协调的作用。个体愿意表现与其自我概念相一致的行为,其目的是为了使获得经验能与自我概念相符合,那样就可以维持自我概念,而不必做任何的改变或修正。一个心理健康的人应该具有自我一致性,能够采取开放的态度,接受自己所有的经验,能够将他的经验同化到自我结构中,这样才能对环境有一个完整的,准确的客观的认识,自我才能充分发展。,三、研究方法,一、Q分类法二、语义分析法三、个案研究,Q分类法,Q分类法是以后总自我评定测验的方法。要求被试将写有描述自我特征的一系列卡片,根据卡片中符合个人的程度分为若干类,要求被试按照正态分布的方式来选择卡片,然后研究者按照分类的结果进行分析,了解他的自我特征。Q分类法所需要的卡片一般是100张左右,然后根据被试认为的最适合他的描述或最适合的描述分类,从“极为符合”到“极不符合”的九个等级,在分配这些卡片时,要求按照正态分布的原则确定各个等级应分配的卡片数目。,语义分析法,语义分析法是运用语义区分量表来研究事物的意义的一种方法。它是由美国心理学家奥斯古德和其同事所创立的。该方法以纸笔形式进行,要求被试在若干个七点等级的语义量表上对某一事物或概念(如汽车、邻居)进行评价,以了解该事物或概念在各被评维度上的意义和强度。等级序列的两个端点通常是意义相反的形容词,如诚实与不诚实、强与弱、重要与不重要。语义分析法提出之后,在心理学各研究领域得到了较为广泛的运用。它可以用于检验某些理论,也可以用于了解人们的态度和对事物的不同理解,还可以用于诊断。比如,在儿童心理学领域,比较不同国家儿童、青少年的种族意识,探讨青少年自杀与其自我概念的关系,了解不健康家庭儿童对家庭、父母、学校、社会、学习的不同态度时,都广泛地采用了语义分析法,并取得了许多有意义的成果。值得特别提出的是,语义分析法在跨文化研究中具有独特的作用。在跨文化研究中,常常涉及量表或测试材料的翻译问题,而翻译出来的量表材料是否仍保存其原有的全部意义,则往往难以确定。而语义分析法则正是解决这一问题的有效工具。,个案研究,在心理治疗领域,罗杰斯非常注重个案研究方法的使用,他也是第一个对个案进行有计划研究的人。他不仅第一个坚持对心理治疗进行连续的研究,而且还对治疗的过程进行了详细的记录。在征得来访者同意的情况下,他将治疗的面谈过程录音并排成影像资料,把治疗过程的档案资料保存下来,以供研究之用。,三、对罗杰斯及其理论的评价,1、开辟了“以来访者为中心”的新心理治疗方法。2、强调健康人格的培养,重视人格中自我的作用,发展了心理学的人格理论。3、他的“以学生为中心”的教育主张,冲破了传统教育模式,把尊重、理解、相信学生提到了教育的首位。,好的人生,是一种过程,而不是一种状态,它是一个方向,而不是终点。罗杰斯,第四节 罗洛.梅的存在分析论,一、罗洛.梅的简介二、存在分析论三、焦虑理论四、对罗洛梅及其理论的评价,罗洛.梅的简介,罗洛。梅(Pollo Reese May 1909-1994)存在主义与人本主义结合的心 理学大师罗洛梅早年的家庭和教育环境 都是很差。罗洛梅作为一名心理指导教师和心理咨询员起步。从精神分析-存在主义-人本主义心理学的学术路线;罗洛梅确立了存在分析的心理学思想,成为美国20世纪最有影响力的心理学家之一。,罗洛.梅的简介,罗洛梅(1902-1987)美国心理学家,心理治疗学家,存在主义心理学理论取向的创始人和领导者,美国当代最值得重视的思想家之一。他创建了美国本土的存在主义心理学,深化了人格心理学的理论研究,促进了存在心理治疗的发展。,一、人性观,罗洛梅认为文化是由人创造的,所以,文化中的善与恶都是人类本性的真实反反映。他认为,文化的善与恶是因为构成文化的人是善与恶的。文化之所以具有破坏性,是因为生活在文化中的人具有破坏性。他认为人具有一定结构的潜能束,有善、恶两种潜能,这种潜能既可以是建设性的,也可以是破坏性的。也就是说,人性既是善的,也是恶的,这都是人类的潜能。原始生命力是人性的基本潜能,如果受到自我增强的欲望驱使,就会成为建设性的源泉,如果对这种欲望失去了控制,它就可能支配整个人格,做出破坏性活动。当某种原始生命力摄取了整个人格,没有考虑到自我的整合,没有照顾到其他因素和欲望及其对整合的需要后,它就表现出过分地具有攻击性、敌意、残酷等平时最令我们害怕的,尽量压抑的形式。,二、存在分析论,(一)存在心理学观点 1、人的存在人的存在指的是人的整体存在,既是物质的,也是精神的。特点:意识性、自由选择性、动态性、与非存在的统一性个人的存在是他自己选择的结果,任何逃避选择的行为都不利于其自我的存在。,2、存在的方式,(1)存在于周围世界之中。周围世界是指人的自然世界或物质世界,它是宇宙间自然万物的总和。人和动物都拥有这个世界,目的在于维持生物性的生存并获得满足。对人来说,除了自然环境外,还有人的先天遗传因素、生物性的需要、驱力和本能等。(2)存在于人际世界之中。人际世界是指人的人际关系世界,它是人所特有的世界。人在周围世界中存在的目的在于适应,而在人际世界中存在的目的在于真正地与他人交往。在交往中,双方增进了解并相互影响。在这种方式中,人不仅仅适应社会,而且更主动地参与到社会的发展中去。(3)存在于自我世界之中。自我世界是指人自己的世界,是人类所特有的自我意识世界。它是人真正看待世界并把握世界意义的基础,它告诉人,对象对自己来说具有怎样的意义。要把握对象的意义,就需要自我意识。因此,自我世界需要人的自我意识作为前提,现代人之所以失落精神活力,就在于放弃了自我世界,缺乏明确而坚强的自我意识,由此导致人际世界的表面化和虚伪化。人可以同时处于这三种方式的关系中,例如,人在进晚餐时(周围世界)与他人在一起(人际世界),并且感到身心愉悦(自我世界)。,二、存在分析论,(二)人格理论 1、人格的概念 人格是与社会整合且具有宗教紧张的自由、独特的个体生活过程的现实化 自由存在的基础,是人格的基本条件;个体性区别于他人的独特性,自我的前提;社会整合是自我完整存在的条件;宗教紧张感人格完善的动力。,二、存在分析论,2、人格的特征自我中心-人的唯一性;自我肯定-一个人保持中心性的勇气;参与-与中心性相对立的概念;觉知-一个人对自我核心的主观认识;自我意识-人领悟自我的一种独特能力;焦虑-人的存在面临威胁时所产生的一种痛苦的情绪体验。,(1)自我中心,指人以其独特的自我为核心。罗洛梅坚持认为,每个人都是一个与众不同的独立存在,每个人都是独一无二的,没有人可以占有其他人的自我,心理健康的首要条件就在于接受自我的这种独特性。在他看来,神经症并非对环境的适应不良。事实上,它是一种逃避,是人为了保持自己的独特性,企图逃避实际的或幻想的外在环境的威胁,其目的依然在于保持自我核心性。(2)自我肯定,指人保持自我核心的勇气。罗洛梅认为,人的自我核心不会自然发展和成长,人必须不断地鼓励自己、督促自己,使自我的核心性趋于成熟。他把这种督促和鼓励称为自我肯定,这是一种勇气的肯定。自我肯定是一种生存的勇气,没有它,人就无法确立自己的自我,更不能实现自己的自我。,人格的特征,(3)参与,指在保持自我核心的基础上参与到世界中去。罗洛梅认为,个体必须保持独立,才能维护自我的核心性。但是,人又必须生活于世界之中,通过与他人分享和沟通,共享这一世界。人的独立性和参与性必须适得其所,平衡发展。一方面,过分的参与必然导致远离自我核心,现代人之所以感到空虚、无聊,在很大程度上就是由于顺从、依赖和参与过多,脱离了自我核心。另一方面,过分的独立会将自己束缚在狭小的自我世界内,缺乏正常的交往,必然损害人的正常发展。(4)觉知,指人与世界接触时所具有的直接感受。觉知是自我核心的主观方面,人通过觉知可以发现外在的威胁或危险。动物身上的觉知即警觉。罗洛梅认为,觉知一旦形成习惯,往往变成自动化的行为,会在不知不觉中进行,因此它是比自我意识更直接的经验。觉知是自我意识的基础,人必须经过觉知,才能形成自我意识。,(5)自我意识,指人特有的觉知现象,是人能够跳出来反省自己的能力。它是人类最显著的本质特征,也是人不同于其他动物的标志。它使得人能够超越具体的世界,生活在“可能”的世界之中。此外,它还使得人拥有抽象观念,能用言语和象征符号与他人沟通。正是有了自我意识,人才能在面对自己、他人或世界时,从多种可能性中进行选择。(6)焦虑,指人的存在面临威胁时所产生的痛苦的情绪体验。罗洛梅认为,每个人都不可避免地会产生焦虑体验。这是因为,人有自由选择的能力,并需要为选择的结果承担责任。潜能的衰弱或压抑会导致焦虑。在现实世界中,人常常感觉到无法完美地实现自己的潜能,这种不愉快的经验会给人类带来无限的烦恼和焦虑。此外,人对自我存在的有限性即死亡的认识也会引起极度的焦虑。,三、焦虑理论,(一)焦虑的两种类型:正常的焦虑:正常的焦虑是个体成长的一部分。在成长过程中,必须经常向人的意义结构发起挑战,这种挑战必然引起焦虑。病态的焦虑:是一种与威胁不相称的反应。当一个人出现了实际的成长危机并且威胁到他的价值观而无法面对正常焦虑时,就出现了神经症焦虑。(二)应对焦虑困境的基本方式:只有建设性地抵抗焦虑,促进爱与意志的意识沟通,才能 增强人的存在感,充分发挥自己的潜能,最终达到自我实现。,正常或健康的应对方式:指人们深信自己赖以存在的基本价值,不墨守成规地避免焦虑问题,而是勇敢地面对。这是一种积极的或建设性的解除焦虑的方式。变态型的应对方式:通常采用压抑、禁忌、逃避的方式,企图通过缩小自己的意识范围来消除内心的矛盾冲突,这在神经症病人身上表现的最为明显。,人格的发展,罗洛梅以自我意识为线索,通过人摆脱依赖、逐渐分化的程度,勾勒出人格发展的四个阶段。第一阶段为纯真阶段,主要指二、三岁之前的婴儿时期。此时人的自我尚未形成,处于前自我时期。人的自我意识也处于萌芽状态,甚至可以称处于前自我意识时期。婴儿在本能的驱动下,做自己必须要做的事情以满足自己的需要。婴儿虽然割断了脐带,从生理上脱离了母体,甚至具有了一定程度的意志力,如可以通过哭喊来表明其需要,但他在很大程度上受缚于外界尤其是自己的母亲,并未在心理上“割断脐带”。婴儿在这一阶段形成了依赖性,并为此后的发展奠定基础。,第二阶段为反抗阶段,主要指二、三岁至青少年时期。此时的人主要通过与世界相对抗来发展自我和自我意识。他竭力去获得自由,以确立一些属于自己的内在力量。这种对抗甚至夹杂着挑战和敌意,但他并未完全理解与自由相伴随的责任。此时的人处于冲突之中。一方面,他想要按自己的方式行事,另一方面,他又无法完全摆脱对世界特别是父母的依赖,希望父母能给他们一定支持。因此,如何恰当地处理好独立与依赖之间的矛盾,是这一阶段人格发展的重要问题。第三阶段为平常阶段,这一阶段与上一阶段在时间上有所交叉,主要指青少年之后的时期。此时的人能够在一定程度上认识到自己的错误,原谅自己的偏见,能够在选择中承担责任。他能够产生内疚感和焦虑以承担责任。现实社会中的大多数人都处于这一阶段,但这并非真正成熟的阶段。由于伴随着责任的重担,此时的人往往采取逃避的方式,依从传统的价值观。所以,社会生活中的很多心理问题都是这一阶段的反映。,第四阶段为创造阶段,主要指成人时期。此时的人能够接受命运,以勇气面对人生的挑战。他能够超越自我,达到自我实现。他的自我意识是创造性的,能够超越日常的局限,达到人类存在最完善的状态。这是人格发展的最高阶段。真正达到这一阶段的人是很少的。只有那些宗教与世俗中的圣人以及伟大的创造性人物才能达到这一阶段。不过,常人有时在特殊时刻也能够体验到这一状态,如听音乐或体验到爱或友谊时,但这是可遇而不可求的。,四、对罗洛梅及其理论的评价,1、把存在主义哲学的基本原则与精神分析学说紧密结合起来。2、强调人格的完整性和统一性,促进了现代人格心理学的发展,丰富了人格概念。4、在美国首创了存在心理学的治疗理论。重视心理治疗中的人性和理解确立心理治疗的原则和标准。5、局限性:存在着浓烈的非理性主义和神秘主义倾向。理论结构不很清晰,理论存在不确定性。,理论贡献,一、关注积极方面第一次把人的本性、潜能、自我实现作为心理学的研究对象。二、应用广泛(1)对心理治疗方法产生了重大影响。(2)在管理和教育改革方面的应用。,主要缺陷,一、概念模糊,缺少实证研究二、过分强调人的天赋潜能,忽视了社会与教育的力量,谢谢观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