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三一办公! | 帮助中心 三一办公31ppt.com(应用文档模板下载平台)
三一办公
全部分类
  • 办公文档>
  • PPT模板>
  • 建筑/施工/环境>
  • 毕业设计>
  • 工程图纸>
  • 教育教学>
  • 素材源码>
  • 生活休闲>
  • 临时分类>
  • 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首页 三一办公 > 资源分类 > PPT文档下载  

    人文经济讲座第3期,陈志武.ppt

    • 资源ID:5374463       资源大小:4.82MB        全文页数:72页
    • 资源格式: PPT        下载积分:10金币
    快捷下载 游客一键下载
    会员登录下载
    三方登录下载: 微信开放平台登录 QQ登录  
    下载资源需要10金币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支付方式: 支付宝    微信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加入VIP免费专享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友情提示
    2、PDF文件下载后,可能会被浏览器默认打开,此种情况可以点击浏览器菜单,保存网页到桌面,就可以正常下载了。
    3、本站不支持迅雷下载,请使用电脑自带的IE浏览器,或者360浏览器、谷歌浏览器下载即可。
    4、本站资源下载后的文档和图纸-无水印,预览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5、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人文经济讲座第3期,陈志武.ppt

    陈志武耶鲁大学管理学院金融经济学教授香港大学访问教授、AXA高级研究员北大经济学院特聘教授、人文经济学会理事2015年7月14日,人文经济讲座第3期,Gregory Clark:“人类历史上只发生了一件事,其它细节都不重要”,Per-capita GDP:world vs China,Per-capita GDP(in 1990 dollars),World,China,数据来源Maddison(2001)The World Economy:a millenium perspective,Diamond(1999):“The Worst Mistake in the History of the Human Race”.发明定居农业使身高下跌(Coix&Rosenbluth:“Bones of contention:the political economy of height inequality”),风险,风险是什么意思呢?,1200年以来,西欧每十万人口每年有多少人死于凶杀?,Pinker,2010,Better angels of our nature:how violence has declined,十万分之一百,十万分之一,7,16世纪时,10年有9年里强国间在打仗!19世纪,10年中只一年强国间在战争。21世纪里,战争频率更低!,国家之间的战争时间占比,平均每国每年的战争数在下降,8,世界上,每十万人中每年有多少死于战争,9,什么因素导致战争、暴力?,是生存所迫!而原始社会、农业社会都“靠天吃饭”:气候变化是起因之一!,Bai&Kung(2011):汉朝以来两千多年,北方游牧民族何时会攻打中原?,历史背景-游牧民族入侵,定居汉族与草原游牧民族:史诗般的冲突对中国历史影响深刻:长达两千多年,超过四千里的军事防御线。有记载的最早游牧征服发生在公元前771年,西周沦丧于犬戎之手;最近的游牧征服是1644年,半游牧的清国推翻明朝统治。威胁中原的游牧民族:生活在中亚、蒙古和东欧干草原上的民族(匈奴、突厥、蒙古等)。游牧民族文明程度较低,但娴熟的马术和箭术使他们在军事组织和快速运动方面优于定居汉族,对汉族造成极大威胁。,发现:旱灾年,游牧民族更会攻打中原!-为什么呢?,匈奴攻打中原的频率,外族统治中国的年份比,计量结果,游牧民族进攻中原汉族的频率随着降雨稀少而上升,随着降雨充沛而下降。任何十年里,多一年旱灾会使游牧民族在该十年中攻打中原的概率增加26%,使更长时间里进攻中原的概率高57.6%。相比之下,水灾反而使中原被进攻的概率下降:任何十年里,多一年水灾会使游牧民族在该十年中攻打中原的概率减少36.4%,使更长时间里进攻中原的概率低80.6%。,计量结果,气候冲击、王朝周期与游牧民族的征服,陈强(2014),提出的问题:气候风险增加游牧民族攻打中原的概率,但攻打频率不等于结果!他使用:公元前221年以来的中国历史气候与王朝数据,检验气候冲击与王朝周期对于游牧民族征服的结果。,游牧政权7次成功征服中原王朝,每50年里重大旱灾涝灾年数,陈强(2014):旱灾+游牧王朝相对中原王朝的年龄=决定攻打中原、夺取政权的概率葛全胜等(2010):中国历朝气候变化,不只是中国历史如此,在古埃及,气候灾害也是战争的起源(Fagan 2009)在中美洲,玛雅帝国时期,也如此(Diamond 2006;Yancheva et al.2007)原始社会以来,气候变化、地球异动、季节轮换,迫使人类寻求暴力,何为风险?就是会降低我们幸福的任何事件,对人类而言,风险本身不是问题。只有当风险影响到消费,影响到生存的时候,风险才是问题!人类历史,是跟风险抗争的历史;包括技术变迁史、文化史、制度史、金融史都是:想办法降低天灾给人类带来的打击,使风险事件不至于影响生存,办法之一:迷信,当我们不知为什么灾害会发生,也无法改变灾害的出现时,让自己迷惑是上策,“心理鸡汤”也行!,官方祭祀农业神的祭坛,封建帝制时期,每个行政中心都设有标准的祭坛以祭祀诸位农业神。北京祈年殿:孟春祈谷之所天坛:祭天场所省会和县府神农坛:祭拜农业始祖的神坛社稷坛:祈拜土地收成的祭坛雨坛:祭拜风、云、雷电、雨神和旱神殿祭坛每年春季和秋季,全国上下从君王到行省及至县郡的地方官,都会代表农民仪式性地耕种土地、在祭坛向农神献祭,以祈求从超自然力量那里得到帮助,带来一年多风调雨顺。,庙宇数据,根据杨庆堃1961年中国社会中的宗教中的田野调查数据:察哈尔平均每村6.5个庙;河北望都县平均每村5.7间庙,每88.5个人就有一庙;广东南庆村,平均30户一间庙。1949年夏天的南庆村,村民们毫不吝啬地花约500美元举行庙会,庆祝土地公的诞日。却无力募到同等数额的钱修整村里水库,或筹集到三分之一的钱让穷人孩子读书宁可牺牲兴修水利和兴办教育,承担巨大支出来支持迷信。田野调查5个地区8个地方庙宇功能分类如下,北方,东部,广东,中西部,人类学领域Malinowski(2004)也发现,新几内亚渔民:在安全港湾打渔时,把成功和失败归结为自己的技能可是,去深海打渔前,把结果都归结为运气,并且出航前都要举行迷信仪式人类学研究:迷信被普遍看成是“非理性的理性化”因为迷信能带来“掌控的幻觉”、有利于稳定情绪和心态,世界各地谋杀巫婆的行为,Miguel(2005)“Poverty and witch killing”研究中,用气候灾害(亦即:降雨量的变化)判断收入变动对谋杀行为的影响。该论文收集坦赞尼亚67个乡村、长达11年的数据,发现旱灾或洪涝年,被杀巫婆多为年长妇女被亲戚杀死的数量是一般年份的两倍。,非洲谋杀巫婆的习俗,非洲:北部加纳,肯尼亚,莫桑比克,乌干达,津巴布韦等。在南非最为贫穷的北方省,1980-2005年间超过400个巫婆被杀害。女孩都有可能被指为巫婆“在金沙萨有超过四万女孩流落街头,80%被驱逐出家门是因为被父母认为是巫婆。死亡、欠收、失业甚至噩梦都被指责为巫术所致。在Mbuji-Mayi小城,一次钻石价暴跌之后,有几百个孩子被迫流落街头。”(经济学人,2002),旱涝灾害与谋杀巫婆的关系,旱涝灾害村庄的占比,平均每村的巫婆谋杀案,Oster(2004)研究文艺复兴时期欧洲的杀巫现象:猎巫的历史背景,13到19世纪间,欧洲一百多万人因“巫术”被处死。从12世纪开始,到16世纪达到最高峰。刑罚的数量和速度非常惊人:德国一小镇,一天内有400人被处死。各地审判如火如荼:既有基督教会,也有世俗法庭;有天主教徒,也有新教徒,都追杀巫婆。被处死的巫婆以女性和贫穷者居多,其中寡妇比例奇高。猎巫自西南欧开始,散布至北欧和东欧。甚至在美国波士顿东北的塞勒姆也出现审巫案,当时1500人的小镇,有150人被认为是女巫而被吊死。,平均气温和审巫次数呈负相关,审巫中断期,审巫重新兴起,办法之二:靠技术革命,贾瑞雪(2012):研究中国267个州府辖区内,1470-1900年的农民暴动历史引入甘薯前,旱灾使农民起义的概率增长0.7百分点。引入甘薯后,旱灾使农民起义的概率仅增长0.2百分点。解释:甘薯的耐旱特性降低了旱灾对粮食产出的负面影响,从而弱化了旱灾和农民起义的关系。,玉米进入中国的路线图,中国:30%农地适合种水稻,而55%适合种玉米,气候波动也引发人类其它技术创新,Matranga(2014)“Climate-driven technical change:seasonality and the invention of agriculture”用世界各地域在过去22000年的面板数据,探索农业起源与气候变迁的关系。主要结论:新石器时代人类由狩猎采摘转为定居农业,在气候季节性强的地区更容易发生。年度气温变化范围每增加10C,会使该地区提早1000年采纳农耕。,历史背景-农业产生,人类出现后的头20万年里,完全依靠狩猎-采集(hunter-gatherer)生存。至距今1万4千年之前,人类已居住在除南极洲外所有的大洲。产生了语言和原始艺术,不断改进狩猎-采集技术,但在长达六千年的时间里并没有生产方式的根本改变。至距今1万2千年,“新石器革命”逐步发生。人类的生产方式从狩猎-采集模式转变到农业。渐渐学会储存水草,挖掘灌溉管道,种植产量更大的作物。考古学证据表明,农业于距今11,500年前首先发明,随后的7千年里在世界6个其它地区被独立发明。七个地区气候条件和物种种类差异巨大,各大洲人类亦无交流。,黄河中下游长江中下游撒哈拉以南非洲安第斯山脉北美东部中墨西哥新月沃地,北温带,热带,采纳农业时间与季节性指标,计量分析结果,气温季节性每增加1C,该地采纳农耕的时间提早约130年。,办法之三:通过社会机制创新、组织创新,游猎原始社会:几乎都是“一妻多夫”的母系社会。为什么?到公元6000年前左右,中东犹太部落还是“一妻多夫”(Barton 2006)那时期,中国也是母系社会到19世纪,北美印第安部落以“一妻多夫”为主(Stites 1905)西藏的“一夫多妻”,游猎原始社会,食物“产出”低,“收入”不确定性大,生存随时被挑战女人在部落,而男人外出打猎,经常不能活着回来根据Economist(2007),狩猎社会一年中90%以上的男人都会出去参战,一年中有25%-30%的男人会死于暴力凶杀。因此,“一妻多夫”因风险环境演变出来,最有利于后代生存,可是,定居农耕出现后,植物和动物被驯化在家里或家外养,结果男人不再外出狩猎,也被“驯化”在家男人被驯化在家之后,家里男女关系的地位发生变化。农耕需要体力,这使男人占据高位特别是,按照恩格斯的说法,“铁犁”的出现尤其使男人更占优势(Alesina,Giuliano and Nunn 2013,“On the Origins of Gender Roles:Women and the Plough”)使婚姻由“一妻多夫”过度到“一夫多妻”,世界各地的一夫多妻,一夫多妻是指是指一个男子同时娶两个或两个以上女子为配偶的婚姻形式。在一些伊斯兰教国家与地区,一夫多妻是合法的婚姻形式。但在另一些国家与地区,由于法律的不可追溯性,在一夫一妻制确立之前形成的多妻婚姻,仍具有合法性。中国传统社会:一夫一妻多妾制,妻与妾有严格区别。一般情况男子在只能有一个妻,一般称正室、元配(如是皇帝的妻则称皇后,皇帝的妾室为嫔妃),妻以外的其他配偶都是妾。日本:一夫一妻多妾制,明治维新后废除。,印度:帝王享有一夫多妻。欧洲:中世纪开始,一夫一妻为主流。穆斯林国家:大多实行容许一夫多妻的沙里亚法,容许男性最多娶四名妻子,前提是必须对各妻子公平相待并妥善照顾。如巴基斯坦和摩洛哥,男子要得首任妻子首肯,才获准娶第二位妻子。美国:早期的摩门教实行一夫多妻,现时分支耶稣基督后期圣徒教会于1890年正式宣布结束多妻制度。,当今的现状,即使今天,849个“社会”中,708个继续“一夫多妻”,4个“一妻多夫”,137个只许“一夫一妻”人类社会中,最早是古希腊、古罗马开启“一夫一妻”基督教于公元4世纪成为罗马帝国的正式宗教后,开始推动“一夫一妻”,成为西方的普遍制度,农业出现后,向“父系社会”过度,“姓氏”是人类最重要“金融创新”之一:强化人的跨期风险配置能力古埃及:姓氏从公元前4000年左右出现英国等西欧社会到17世纪才人人有家姓!但,非洲、蒙古族、藏族等现代才有姓氏,中国:姓氏出现于周朝左右,最初,贵族有姓,还往往以官位为氏。而一般人只有名,没有姓,也没有氏。春秋战国时期,姓、氏的差异渐渐模糊。秦汉以後,姓与氏合一,遂称“姓氏”。战国以後,平民也有姓,百姓遂成为民众的通称。唐宋後中國姓氏學逐步定型,姓氏体系建立后,现代意义的“家”才正式形成,成为人们规避自然风险、“身老病残”风险的主要手段使“养子防老”成为可能,传统中国,婚姻与家庭的最高境界,黄梅戏天仙配“夫妻双双把家还”树上的鸟儿成双对,绿水青山绽笑颜,从今再不受那奴役苦。你耕田来我织布,我挑水来你浇园寒窑虽破能抵风雨,夫妻恩爱苦也甜你我好比鸳鸯鸟,比翼双飞在人间,文化、伦理道德是隐性金融交易得以执行的制度架构,基于“三纲五常”的“名分”等级秩序、“孝道”贞洁为什么重要?为何丈夫出轨没问题而妻子不能?家、家族就像是“内部金融市场”。这种体系虽然腌割个性与个人自由,但使传统人的生存能力最大化,54,山东107个县的孔庙数量分布,57,农业社会里,“家族”毕竟不会大到各类风险都能在血缘内规避,所以,人们就想别的办法进一步规避风险在印度,人们把女儿尽量嫁到远方!而且,越是有女儿外嫁远方的家庭,消费受灾害冲击越小,越平稳!(Rosenzweig&Stark 1989),农业和前农业社会没有保险公司,也更没有细化的金融市场。那他们怎么应对风险?买卖妻子的风俗,印度、非洲、美洲、英国、及其它欧洲国家都曾经有买卖妻子的习俗。公元前1700年的古巴比伦汉谟拉比法典中,就制定“为了还丈夫欠债,可以卖妻”(Levine,1997-2001)近到2009年的印度,还因为长年旱灾、欠收而负债累累被迫卖妻(Sidner,2009)非洲:Gray,1960;Goldschmidt,1974;英国:Menefee,1981;汤姆逊,2002。以缰绳拉倒公开人市拍卖,59,中国的妻妾买卖历史,在传统中国“卖一口,救十口”(夏明方,2009)象商品买卖一样买卖妻妾(王跃生,2000)如以合约确定买卖妻妾的效力(吴佩林,2010)灾荒年,插草绳在公开人市买卖(赵晓华,2008)潘光旦(2010):“荒年来了,家里的老辈便向全家打量一过,最后便决定说,要是媳妇中间最年轻貌美的一个和聪明伶俐的十一岁的小姑娘肯出卖的话,得来的代价就可以养活其余的大小口子,可以敷衍过灾荒的时期。”,60,陈志武、何石军、林展和彭凯翔(2014)清代妻妾价格研究传统社会里女性如何被用作避险资产?:刑课题本样本,我们逐本通读已公开的73216个婚姻奸情类题本,从中找出有婚姻交易的题本。把这些有婚姻交易的题本中提到的:婚嫁时间、地点、财礼、婚嫁类型,以及买方、卖方和被卖方三方的人口学特征信息(包括性别、年龄、籍贯、职业、教育程度、家庭规模、财富状况等),摘录到一个标准化设计的表格中,制成了一个有关清代婚姻习俗的大数据库。最终,有价格信息的样本:3119个。,61,得到的结论,妻妾价格确实对粮价的上升反应敏感,证实了“女性被当作避险资产”假说。粮价和妻妾价格的两阶段回归表明,粮价上升10个百分点,会导致妻妾买卖价格下降33个百分点,儒家文化影响越深(即列女数量越多)的州府,妻妾交易市场上的供给越少,妻妾价格则越高。把女性作为“避险资产”工具虽然是在缺乏金融市场的条件下的迫不得已行为,但是以对女性身心的摧残和对女性自由选择权利的压制为代价的。金融市场从根本上把人尤其是女人从经济工具的角色以及相配的制度约束中解放出来,给个人以更多的自由选择。,62,(一)基准回归:全样本,63,灾害时期:金融减少苦难、降低暴力,在美国,今天还有“离谱”的高利贷机构,尤其有一种叫“领薪日贷款”(payday loans)公司,更是引发社会和政客的谩骂。,64,“领薪日贷款”大致是这样,张三的工资月底才发,可是,有时因意外开支或买大件,月中就青黄不接,怎么办呢?找亲戚朋友借,但这会搅乱亲情友情;去银行借。但如果收入或信用记录不好,此路不通找“领薪日贷款”公司,借钱后,月底领薪即还。期限10到15天,贷款额平均300美元,但收费50美元=400%以上的年利率,高利贷!抢银行或偷盗。,65,芝加哥大学Adair Morse教授论文:“Payday lenders:heroes or villains?”,收集加利福尼亚州各社区的个人借贷、收入、偷盗、抢劫、急病以及房屋贷款法院拍卖等数据。把有“领薪日贷款”店和没有这类高利贷金融服务的社区进行对比。看两组社区受到自然灾害冲击后,在住房贷款破产率、偷盗率、急病发病率等方面的差别。研究样本期:1996年至2002年,共7年。,66,Morse教授发现:自然灾害冲击后,,房屋按揭贷款破产率会上升72%,如果社区有“领薪日贷款”等高利贷,按揭贷款破产率会少增一半,只比平时高36%。社区偷盗率会上升13%,差不多每百户人家有多一户被偷如果社区有“领薪日贷款”服务,偷盗发生率要少增30%,每千户人家中要少3户被偷盗!社区发病率、死亡率、吸毒酗酒率会增加,但有“领薪日贷款”的社区,增幅都更小。高利贷提升老百姓应对风险能力、使人继续行善。,金融是如何改变人类的?,Mead Cain(1981)比较印度和孟加拉农村的差别发现:印度农民在受到灾害冲击时,被迫卖地的很少,所以,二战后,土地分配结构有显著改善,无地农民占比减少孟加拉的情况正好相反:每次灾害导致一些农民失地,土地越来越集中!,两国农村土地分配的变迁,土地分配基尼指数的变化很不同,印度村庄,孟加拉村庄,差别在农村金融,到60、70年代,印度农村不仅有民间金融,而且正规金融也逐步发展:灾害时期,要么有保险偿付,要么借高利贷但,孟加拉农民没那么幸运:灾害时期,借不到钱,只能卖地(或者抢劫)!女人最怕的是丈夫意外死亡:女人不可以种田,如果没有儿子,就必须卖地!,总结,从风险角度理解人类文明的变迁很有帮助=人类历史就是与风险博弈的历史,文明发展史实际上是人类应对风险手段的进步史进入现代金融后,人类的非暴力化才达到新境界,个人自由才得以解放,尤其是女人的自由解放。所以,中国需要进一步发展个人金融、消费金融,

    注意事项

    本文(人文经济讲座第3期,陈志武.ppt)为本站会员(sccc)主动上传,三一办公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三一办公(点击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温馨提示:如果因为网速或其他原因下载失败请重新下载,重复下载不扣分。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2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7号

    三一办公
    收起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