授课人陈晓晨.ppt
,授课人:陈晓晨,第四章第1节原电池,学习目标,1、知识与技能:能从氧化还原的角度理解原电池的工作原理;理解盐桥的作用,以及半电池、半反应、内电路、外电路等相关概念;学会书写简单的电极反应式和电池反应方程式。2、过程与方法:通过原电池装置的设计实验,提高实验探究能力和小组合作学习的能力;在解决如何提供持续、稳定的电流的过程中增强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体验探究学习带来的成功感和快乐;通过对原电池原理的分析,体会由现象到本质的思维过程。,1.复习原电池的形成条件,原电池反应的本质是:,氧化还原反应,把氧化反应和还原反应分开进行,才能得到电流。,(可以),(可以),(可以),(不可以),1.复习原电池的形成条件,(可以),(不可以),1.复习原电池的形成条件,(不可以),1.复习原电池的形成条件,原电池的形成条件,的工作原理,原电池,复习,2.复习原电池的工作原理,步骤1:根据所提供的实验器材,回忆铜锌原电池装置,画出装置简图。,步骤2:根据装置图,利用实验器材,制作原电池。,步骤3:观察实验,记录现象,填写表格。,仪器:烧杯,电流表,导线。试剂:铜片,锌片,稀硫酸溶液。,实验提示:1.电流表要选好恰当的量程。2.将装置连接好后,最后将金属放入电解质溶液中。,实验现象,1.锌片上有大量气泡产生,铜片上有少量气泡产生。,2.电流计指针发生偏转。,解释现象产生的原因,还原剂(Zn)失去电子,发生氧化反应,氧化剂(H+)在铜极上得到电子,发生还原反应,还原剂失去的电子从锌极流出,流入铜极.,经外电路,Zn2+,H+,SO42-,甲同学根据氧化还原反应 Zn+Cu2+=Cu+Zn2+设计原电池。装置图所示。,思考预测,该装置在反应过程中产生的实验现象。负极:正极:电流表:,有红色固体附着,有红色固体附着,指针偏转,但随时间的增长,电流强度越来越小,如何对该装置进行改进?能否设法阻止溶液中的Cu2+在锌片上被还原?,实验验证,负极上有大量的铜析出,这部分反应的化学能是否转化为电能?,不能,将锌片与硫酸铜溶液分离!,观看教师演示实验4-1,实验现象:电流表指针发生偏转,铜片上有红色固体附着,锌片上无现象。,什么是盐桥?盐桥中装有。盐桥的作用:(1);(2)。电解质中的阴阳离子会如何移动?该装置的优点:,构成通路,平衡电荷,含琼胶的KCl饱和溶液,能产生较持续、稳定的电流,能量转换率较高,阴离子向负极移动,阳离子向正极移动,3.带有盐桥的原电池,链接高考,(2010广东理综卷)铜锌原电池(如图9)工作时,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 正极反应为:Zn-2e-=Zn2+B电池反应为:Zn+Cu 2+=Zn2+CuC 在外电路中,电子从负极流向正极 D 盐桥中的K+移向ZnSO4溶液,B C,(2011年广东化学高考试题)某小组为研究电化学原理,设计如图2装置。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A、a和b不连接时,铁片上会有金属铜析出B、a和b用导线连接时,铜片上发生的反应为:Cu2+2e-=CuC、无论a和b是否连接,铁片均会溶解,溶液从蓝色逐渐变成浅绿色D、a和b分别连接直流电源正、负极,电压足够大时,Cu2向铜电极移动,D,自主总结,原电池,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