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研究与科技论文写作.ppt
科学研究与科技论文写作,缪园,相互了解,自我介绍,了解学生,请每位学生完成第一次课堂作业,作业要求,作业包括三部分:简历:经历、专业、特长爱好、主要业绩(科研成果、参与的研究等)选此课的目的 希望通过此课的学习得到哪些收获,序言,内容简介:,科学研究过程及其方法 科技论文的结构、内容与写作技巧,章节目录,第一讲 科学研究过程 绪论 研究课题的选择与阐述 查阅文献 观察,章节目录,第一讲 科学研究过程(续)实验规划及实施 分类、抽样、测定 实验数据分析 撰写研究报告,章节目录,第二讲 从笔记本到科学研究报告笔记本与个人记录从笔记本的记载转变为报告典型报告的特征报告类型,章节目录,第三讲 科技论文的写作科技论文的结构科技论文的内容科技论文的风格,章节目录,第三讲 科技论文的写作(续)科技论文的写作过程科技论文的常见错误及防范作者的几项重要决定,章节目录,第四讲 学位论文及其写作学位论文的性质学位论文的组成部分学位论文的写作与答辩科学演讲,章节目录,第五讲 文摘、书评、综述文摘书评综述,章节目录,第六讲 科学分析的方法论概念分析要素分析矛盾分析结构分析功能分析动态平衡分析,参考文献,1孙世雄.科学方法论的理论与历史.北京;科学出版社,1989.2美E.B.威尔逊.科学研究方法论.上海;上海科学技术文献出版社,1988.3英罗伯特.巴拉斯.科技写作指南.北京;原子能出版社,1984.4周启源.科技论文写作须知.上海;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1983.,参考文献,5德H.F.埃贝尔,C.布里费特,美W.E.拉西.科学写作的艺术.北京;科学出版社.19916陈国达.怎样进行科学研究.北京;科学出版社.19917陈衡.科学研究的方法论.北京;科学出版社,1982.8李志才.方法论全书(3):自然科学方法.南京;南京大学出版社.1995.,课程目的,1.弄清科学研究与科技论文写作的关系2.明确科技论文的形式、内容与类型3.初步掌握科技论文的写作技巧,教学方法,讲授讨论写作实习,测试方法,日常作业成绩 课堂讨论成绩 课堂开卷考试,科学研究领域图示,第一讲 科学研究过程,11 科学研究与论文写作:,科学研究是一种探索未知的过程与活动,而科技论文不外乎是对这一过程及其所采用的方法步骤、所取得的结果或结论、所存在的问题等系统而简洁的表述。,12 科学研究过程:,在科学史上,广大科学家所运用和归纳的研究过程和模式大约有3种:,12 科学研究过程:,传统的经验归纳模式波普尔的猜想、反驳模式库恩的范式更替模式,一、传统的经验归纳模式,1)确定研究课题 需要性原则 可能性原则 发展性原则 经济合理性原则 发挥优势原则,一、传统的经验归纳模式,2)积累知识、搜集资料 3)观察、实验 4)抽象、概括、判断、推理 5)提出假说和理论,二 波普尔的猜想、反驳模式,P1-TT-EE-P2,问题,试探性理论或试探性期望,排除错误,新问题,该模式又可分解为四个阶段:,(1)问题的产生与出现(2)针对问题提出各种解决问题的理论和假说(3)排除错误(4)产生新问题,二、波普尔的科学发现模式具有以下特点,(1)反对经验主义(2)反对归纳主义(3)反对可证实主义(4)反对传统的理性主义,加入非理性,如:灵感、顿悟等等。,三.库恩的范式更替模式,前科学-(范式)常规科学-(危机)科学革命-(新范式)新的常规科学-(新危机)新的科学革命-,工具箱,在科学活动的每一个阶段,比如科学研究的开始阶段、科学理论的形成阶段、科学理论的检验阶段等,都提供一组方法,每一组方法就如同工具箱内不同层次上的一组工具,供研究者在不同研究阶段自由选用。,2研究课题的选择与阐述,所谓最优秀的科学家,主要在于选择课题时的明智,而不在于解决问题的能力,2研究课题的选择与阐述,宏观理论科研课题与应用科研课题的选择微观对研究者个人具体做法的归纳,2、1 理论科学研究课题的选择:,强烈兴趣 若干新观点确定的专题与其他学科领域的联系荒区 对研究任务加以选择对自己提一个问题(工程技术人员与科学家的关系)懂得什么时候应该放弃某一研究或某一研究领域,2、2 应用科学研究课题的特点:,重新阐述课题 保持良好的情报交流关系正确分配研究力量 注重效率,2、3 课题选择应注意的其它问题,实验费用 优先权与类似的问题 道义问题,一、科学研究的准备,调查自己:在学生时代就注意到所学知识不严密性 反省自己的特长 向邻近领域做一番调查 良好的心理素质,一、科学研究的准备,对客观情况的调查 社会环境背景的需求 了解你所研究专业的情况 调查其他学科领域有那些知识正在向本专业渗透,科学发展的轨迹为,综合分化综合分化并存哲学 哲学 物理化学等 社会科学 自然科学,二、科学研究课题来源科学研究始于问题:,科研始于对自然物和自然现象的惊异 科学研究开始于问题 从应用科学的角度看,科研往往从生产的需要开始 从科学的系统发育来看,科研始于神话 始于经验的的积累 始于假设,三提出科学问题的方法探讨,采用逻辑分析方法提出问题对旧理论的怀疑对理论结构的分析而提出问题(先行假设)从元理论分析提出科学问题 从对理论的科学语言句法分析 从和谐性原理的角度对理论进行分析,三提出科学问题的方法探讨,从科学发展角度提出科学问题从理论还原的角度提出理论问题对两种互斥理论进行分析而提出科学问题从科学发展的“系统要素核心”的模式提出问题 从科学规范的角度提出问题,三提出科学问题的方法探讨,从理论与经验的不一致提出 不一致时,先看看观察实验是否可重复 理论问题,首先想到是外部理论保护带重新构筑,更改辅助性假说只有各种不同类型实验多次与理论不一致,才有充分理由怀疑理论硬核存在问题,才去修改理论本身,其他问题,学会科研合作 BCS(科研合作的典范),3查阅文献:,在图书馆里度过6个小时,也许在实验室里可以节约6个月时间,31 必要性,目的:了解前人在该方面做了哪些工作;了解目前有哪些研究者在做同样的研究及其进展情况;了解该课题的研究者们采用了哪些方法和技术,普赖斯指数增长率,自从1750年起,科学杂志的数目每半个世纪增加10倍。普赖斯根据他的定量研究,得出了科学发展按指数增长的规律,核心期刊的确定方法,布拉德福文献分散定律:对文献分散定律进行了系统论述文献计量学 文献的分散是普遍的客观现象,一个学科论文分散在其他学科期刊上,关键找到分散的规律性,32 建议,专业书刊文献的检索检索工具的查阅(书目、索引、文摘)核心期刊年终索引的利用馆藏目录的查找(分类、书名、著者、主题),3.2建议,专业书刊文献的检索 利用数字图书馆:OPAC(联机书目查询系统),3.2建议,专业书刊文献的检索 高校CALIS系统:全国61所高校加入的分布式结构四个全国中心、七个地区中心。资源共享包括引进数据库(OCLC、EI等)及自建数据库(中外文书刊联合目录、中文现刊目次报导、高校研究生学位论文、学术会议论文、重点学科文献数据库、重点学刊网上信息导航库),3.2建议,专业书刊文献的检索 中文期刊全文数据库:清华学术期刊数据库(CNKI)重庆唯普期刊全文数据库万方数据(信息溯源),3.2建议,专业书刊文献的检索 虚拟式国家科技图书文献中心(http:/):中心按理、工、农、医四大支柱建设。目前查询全文数据库需收费。,3.2建议,专业书刊文献的检索 美国的OCLC(Online Computer Library Center,联机图书馆中心)http:/www.oclc.org,3.2建议,引文索引的追溯来龙去脉,逻辑思路,3.2建议,网上文献的搜索搜索引擎及时下载分类建文件夹 归集资料,3.2建议,专业书刊文献的检索图书馆员的帮助服务网上资源的免费利用期馆际互借,3.2建议,有关情报内容的分析原则:先粗后详,先新后旧,先简后繁,先国内后国外,先基础后应用,先图书后论文不是机械地吸收信息,而是有目的积极地去创造掌握信息的过程。,3.2建议,有关情报内容的分析有选择:确定精读、泛读、一般浏览、干脆不看学习的革命的启示,学会从书中目录、摘要了解文献的价值,3.2建议,有关情报内容的分析不回避和隐瞒与自己观点相矛盾的事实与论据,3.2建议,有关情报内容的分析先阅读最一般的资料(如百科全书)新近出版的专业书籍调查报告或评论性文章文摘杂志论文原著,3.2建议,有关情报内容的分析:应本着“先粗后详,先简后繁,先书后刊,先国内后国外”的原则来查阅文献,33 阅读摘要及其整理,摘要本卡片文件夹定期分类整理,4、观察与调查:,4、1特点,科学研究的观察不应是纯粹的观察,观察渗透着理论,4、1特点,1)种类:随意无目的纯粹观察 有意记忆观察隐含着选择 将观察的范围限制在力所能及的宇宙的一小部分之内。,4、1特点,2)观察的特点:观察的客观性观察中主体对客体的干扰观察的目的性与随机性观察中的洞察力与直觉,42观察与描述:,及时地将数据记录在记录本上努力克服偏见对观察的影响允许他人检查和重复自己的工作尽可能实现定量化充分利用各种仪器作为感官的补充手段,43原因与结果:,只有在一个事件抑制另一个事件的情况下,前一个事件才是另一个事件的原因,而且前一个事件也总是抑制着结果。否则,这两者都可能是第三个事件的结果,44 分成与合成:,概念化方法概念化了的东西分解为若干部分,分别进行研究部分综合在一起各个部分必须正确充分地周密考虑它们之间相互作用的效果,45假说:,观察假说类推:在构成假说时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想象:是其中最重要的接受简单的假说,4.5.1假说的特点,尝试性的设想最重要的特点以事实和科学知识为基础 是人们的认识接近客观真理的方式,4.5.2提出假说的方法:,由特殊到一般的方法类推、相似和对称的方法移植的方法经验公式的方法分类归纳的方法,46 对假说的检验:,直接检验实验 间接检验数字演绎,5实验规划及实施:,5实验规划及实施:,51实验规划52装置的设计53实验的实施,51实验规划,规划原则之前,掌握问题性质及基本知识将问题化解为简单的形式实验的目的,51实验规划,实验规划的考虑因素研究对象类别与关系直接比较取样对比实验心理偏见重复实验,51实验规划,实验规划的考虑因素研究对象类别与关系变量:例如:水的沸腾,51实验规划,实验规划的考虑因素相对值的直接比较 例如:A公司流动负债的绝对值=100万元 B公司流动负债的绝对值=200万元 A公司的流动资产=50万元 B公司的流动资产=300万元,51实验规划,实验规划的考虑因素取样对比实验 例如:1936年美国总统大选前的民意调查理想实验对比实验(引用标准测定)例如:链霉素治疗结核病的实验,51实验规划,实验规划的考虑因素预防心理偏见受试者的偏见 实验者的偏见 潜意识的暗示 潜意识的差异 仪器的偏差心理偏见的克服相似对偶,51实验规划,实验规划的考虑因素重复实验,52装置的设计:,注意事项:详细地阐明设计的要求实验装置要便于维修和拆卸操作方便实验前要对装置进行调整实验装置要使那些无知的变量不至于干扰实验,性能指标一览表,形状 磁性质大小 摩擦系数大小的稳定性 热膨胀系数物质 位置刚性 加工难易硬度 方向,性能指标一览表,强度 支座多孔性 制造难易抗化学腐蚀性 维修难易电性质,52装置的设计:,注意事项:对照标准对实验装置进行经常性的校正安装一些自动记录装置实验者应尽可能参与装置的设计、制造和安装,53实验的实施,一般性注意事项:笔记本与记录,53实验的实施,一般性注意事项:熟悉装置尽量不要变动预备试验制订好操作的检查表对实验装置进行校正进行及时的数据分析,53实验的实施,笔记本与记录:笔记本永久性地牢固装订 统一的规格 在实验室里要有适当的放置地方,53实验的实施,笔记本与记录:记录每次观测时直接记入笔记本 记入真实情形或数据的原始形式 墨水笔记录数据 直接画出大致定性的图表,53实验的实施,笔记本与记录:记录注明日期 对参考资料处理 记录以持久、可识别的方法进行(EBW II 85C)合理归档 标签,53实验的实施,使装置处于控制之中运行一段时间,看其变化一个变量进行控制温度等减少它们的变化把自然发生的变化记录下来,进行比较,53实验的实施,探索原理:科学研究总是与这一种或另一种探索有关。所有的探索问题,无论多么简单或复杂,都具备一些共性,并拥有共同的原则,53实验的实施,探索原理:尽量多了解要探索的对象 证实对象是在要探索的领域内 使用最有效的检测方法 足够的灵敏度 有系统地探索,53实验的实施,探索原理:在每个探索点上确定对象的大致方向和距离记住出发点和过程的实际经过收敛的方法首先探索可能性最高的位置,53实验的实施,探索原理:不同区域合理分配可以利用的时间、设备和人力充分估计对象在旁边丢失的可能性考虑探索手段对探索对象可能产生的各种影响,6 分类 抽样 测定,所有的科学都是从选择或分类的过程开始的。可以说,所有的科学法则都是以分类为基础的。,6 分类 抽样 测定,6.1 事物的类别:一批具有某种共同定义性质的事物称为“类”一种类型的成员不必很相象,只要作为分类基础的性质相同就可以。两个困难变化=任意性 多次补充其定义,6 分类 抽样 测定,6.2 归纳科学家从来不单纯地对孤立的个别事物或事件感兴趣从若干个别的事物的特性中引出能够概括整个类别的一般性来,6 分类 抽样 测定,6.3 抽样形成某一类别的一个部分的一些个体称之为该类别的试样选择这些试样的过程,叫做抽样,6 分类 抽样 测定,6.4 科学上的归纳不同情况下的重复利用以往的经验观察与理论一致不排除例外例外表明修正和改进概括的必要性,科学归纳的方法,契合法差异法共变法剩余法,7 实验数据分析,观察的结果在作出解释之前是不起任何作用的。因此,实验数据的分析在每项科学研究中都是一个重要阶段是一个对过去大多数的失败和错误应该负责的阶段,7 实验数据分析,7.1 假设的检验零假设:建立在不能控制的变量的偶然效果的基础上。备择假设:适用于一定范围的假设。,7 实验数据分析,7.2 测量误差系统误差仪器等的误差,如:标尺个人误差个人的判断错误可指出的原因随机误差,7 实验数据分析,7.3 数学手段,第二讲 科学研究报告,笔记本和个人记录从笔记本记载转变为实验报告“典型”报告的特征其他类型的报告,1 笔记本与个人记录,包括类型:实验室记录或野外记录;日记;事例记录数据表格观测结果及说明读书笔记索引卡,1 笔记本与个人记录,包括类型构思的记录和备忘录;袖珍笔记本情报资料和构想的记录讲课笔记,1 笔记本与个人记录,实验室笔记本的记录内容:引言实验开始前的预备性记录记事实验本身的叙述,1 笔记本与个人记录,引言的内容:实验的标题和识别号所记事情发生的日期、时间和地点实验人预先设想的目标一切有关背景文献的注释引证,1 笔记本与个人记录,引言的内容:所有化学反应的平衡的反应式重要仪器的参数及测量情况重要外界因素的记录不常见的或者不熟悉的仪器设备的描述有关化学药品的分子量和物理性质,1 笔记本与个人记录,引言的内容:所有化学药品生产厂家和纯度级别的识别一切非商品材料的来源一切原材料或试剂的提纯或试验所用的方法和结果,1 笔记本与个人记录,记事:描述实验一切过程和观察结果的完整的“流水帐”与引言的区别:引言是推测和意向记事是观察和行动的结果,1 笔记本与个人记录,记事与最终报告的区别:笔记本更为详细;报告是笔记本材料的加工表达的数据方式不同,2 从笔记本的记载转变为报告,叙述一项实验难点选择信息和数据列入报告注意数据和信息的不可更改性,事例,酮6a的氧化 3/27/86反应混合物过滤(瓷漏斗)得到固体结晶(淡黄色),1、63克溶解度试验:丙酮 不溶 Et2O 不溶 CCl4 不溶 H2O 微溶(尤其是热水)CH3OH 极易溶(约为300mg/2ml)从30ml CH3OH/H2O(约为1:3)再结晶得到无色针状结晶,事例,酮6a的氧化 3/28/86 P2O5 干燥24小时=1、40克(回收86%)熔点7276(65时变软,150时也不分解)产物试验 酸的水溶解(PH 试纸)78、5mg/50ml重蒸馏水,表明PH4、65(3号计),实验报告,-从反应混合物分离出结晶形状的粗制品(因不纯,呈浅黄色)。在含水甲醇(=25%)中重新结晶,得出3a的收获率为75、7%,为无色针状结晶,熔点为7276 琼斯1980年的报告为85。水溶液呈微酸性(PKa9),2 从笔记本的记载转变为报告,撰写报告提纲草稿润饰大声朗读打印,2甲基丁基澳化镁与3-戊酮的格利雅反应(实验报告提纲),1引言1、1历史背景1、1、1酮的格利雅反应的总的情况1、1、2化学反应式、机制、可能的副产物1、1、3贝尔斯坦:3-2基-5甲基-3-庚醇(1)的性质和别的合成方法,2甲基丁基澳化镁与3-戊酮的格利雅反应(实验报告提纲 续),1、1、4近来期刊上讨论(1)的合成、利用和生理特性的论文1、2 将要遵循的具体程序的来源,以及它所以被选中的理由2 实验程序2、1材料2、1、2化学药品及其来源2、1、2实验装备,2甲基丁基澳化镁与3-戊酮的格利雅反应(实验报告提纲 续),2、2工作的叙述2、2、1反应如何实现2、2、2后整理和产物的分离2、3产物分析2、3、1化学试验2、3、2物理数据(沸点,密度),2甲基丁基澳化镁与3-戊酮的格利雅反应(实验报告提纲 续),2、3、3气象色谱分析2、3、4谱仪分析数据(红外光谱、核磁共振谱、质谱)3 结果3、1 产物产量、估计的根据3、2纯度(气相色谱和物理数据的解释)3、3结构排布正确性的证据(谱仪分析解释,文献比较),2甲基丁基澳化镁与3-戊酮的格利雅反应(实验报告提纲 续),4 讨论4、1有关产量、纯度的评论,以及方法缺陷的估计4、2使人感兴趣的和没有预料到的观察资料及其解释的尝试4、3对想要实现这一制备的人的建议5参考文献,2 从笔记本的记载转变为报告,草稿句子段落每个段落用来说明提纲中的一个小标题段落开头大多是由一个导语来介绍这个小标题,2 从笔记本的记载转变为报告,润饰 逐句检查和调整 句子的逻辑关系 注意力重新集中于整个报告 简洁的句子好于复杂的结构大声朗读 打印,科技实验报告一般格式,标题(实验名称)作者及单位摘要引言实验原理、装置和方法实验结果讨论参考文献,3“典型”报告的特征,完成报告的过程也是认识水平提高的过程考虑接受报告人对报告的期望一份报告是独立的记录,完整的统一体对过去成就的记录,但对将来有影响一切报告都需适当的识别标记,4 其他报告的类型,大学水平的报告科技考察报告可行性报告科研开题报告科研进度报告,4.1 大学水平的报告,题头(日期 姓名 班级 学号 实验室分组及座位号等)引言步骤结果结论解释,4.2 科研开题报告,重大科研项目开题报告首页:项目名称,承担单位,协作单位,项目负责人和主要合作者,起止时间,填写日期,4.2 科研开题报告,重大科研项目开题报告正文:本项目的目的和意义 研究内容和技术指标 拟采取的研究方法和技术路线 承担本项目的条件 经费来源及概算 项目负责人和主要合作者的业务简历,4.2 科研开题报告,研究生学位论文开题报告 首页毕业论文题目,作者姓名、指导教师姓名、专业姓名、日期等,4.2 科研开题报告,研究生学位论文开题报告 正文:选题的目的和意义课题内容及国内外研究状况实验设计方案准备情况和措施预期达到的研究结果完成论文的时间,4.2 科研开题报告,科研开题报告的要求:内容简洁、明确、具体概括,书写工整体现开题的迫切性(目的与意义)体现所开课题的创造性(研究内容与技术指标)体现所开课题的科学性(拟采取的研究方法和 技术路线),4.2 科研开题报告,科研开题报告的要求:体现开题的可行性(拟采取的研究方法和技术路线)(承担本项目的条件)研究者的知识和能力所必须的人力、物力和财力时间安排的合理性正确认识各种关系:人与人 人与物,4.3 科研资助报告和计划,资助申请(计划)报告资助总结报告对研究工作财务上的支持和关心,4.3 科研资助报告和计划,提出的项目是合理的,值得做的项目的范围是经过仔细考虑的,现实的如按计划的方式进行,有把握达到目标已完成搜集文献的工作申请人可靠,具有处理问题需要的资历和能力申请的资金对达到要求是必不可少的,4.3 科研资助报告和计划,内容:申请人的身份(姓名、职称、职务、地址、工作单位等)项目的说明性标题 项目计划持续的时间以及要求资助的具体时间,4.3 科研资助报告和计划,详细内容:摘要科学目的文献提纲介绍现状调查和方法的讨论初步研究概要工作时间表项目的长远目标影响项目条件严格的预算,4.3 科研资助报告和计划,各种经过签署的证明,4.3 科研资助报告和计划,临时性和最后的总结报告 类似于研究报告开头是简短的文字重述该问题在开始的情况讨论研究获取的知识叙述资助下实现的一切有关工作,重点说明新的成果及意义,以及工作中得到的特殊经验明确资助所起到的作用的重要性结尾:简要说明将来计划是完全恰当的,4.4 科学研究报告,研究报告与学生实验报告的差别包含一系列相关的实验,实验详情占很大部分,通过讨论确立实验的来龙去脉充分考虑接受报告者是研究指导者而非作实验的人不是历史帐本,应按逻辑顺序而非时间先后组织材料不需详尽无遗,要突出确实需要注意的结果,4.4 科学研究报告,一般格式题名 作者 单位 摘要 关键词引言(意义.理论.他人的工作.由来)材料和方法(程序等)实验结果(结果-叙述性语言)讨论(判断.结论.前后呼应.未解决的问题.延伸),4.5 科研进度报告,特点以纪实为主作者是研究者读者对象单一以叙述为基本手法,4.5 科研进度报告,作用汇报情况履行义务通报信息积累资料,4.5 科研进度报告,注意事项报告要真实报告要简洁要用学术语言每次报告要有新的内容,4.5 科研进度报告,内容:课题名称任务来源起止时间课题要求计划完成情况尚存在的问题,4.4 科研进度报告,内容对已取得成果的评价下阶段的工作计划姓名和职称,4.5 科研进度报告,写法1时间法从*月至*月完成了A任务从*月至*月完成了B任务从*月至*月完成了C任务,4.5 科研进度报告,写法2任务法任务A任务B任务C,4.5 科研进度报告,写法3结合法(1)从*月至*月的工作任务A任务B从*月至*月的工作任务A的完成情况任务B的完成情况,4.5 科研进度报告,写法3结合法(2)任务A以前完成的工作本阶段完成的工作未来的计划任务B,第三讲 科技论文的写作,科技论文的结构 科技论文的内容科技论文的风格 科技论文的写作过程 科技论文的常见错误及防范 作者的几项重要决定,1 科技论文的结构,科学论文应该论述一些重要的实验性的、理论性的或观测性的新知识;一些已知原理在实际应用中的进展情况。又称学术论文,或称科学论文,1 科技论文的结构,编排结构:结构形式具有一定的规律,形成了一套独特的结构程序,1 科技论文的结构,编排结构:题目(中英文)作者(姓名、工作单位或通讯地址)摘要(中英文)关键词(中英文),1 科技论文的结构,编排结构:引言实验方法与材料(附小标题)结果与讨论结论(必须精确、有条理、清晰与简要)建议(直接从结论中得出),1 科技论文的结构,编排结构:致谢词参考文献附录 表格 插图 如未插在正文中的话 坐标图,1 科技论文的结构,主体结构:引言(你要作什么?做了什么?为什么做?)材料与方法(你怎样做的)结果(你发现了什么?)讨论(你对所获结果的解释)致谢辞(谁帮助了你),2.科技论文的内容,21 题目:可以看到全文的精髓 题目的长短 拟题方法 英文标题,2.科技论文的内容,22 作者(署名)真名 地址单位 多个作者的署名顺序 国内外公开发行的期刊上发表在,2.科技论文的内容,2.3 摘要(文摘、提要、内容简介)全文内容高度浓缩 l 研究工作的主要对象和范围l 采用的方法l 主要的结果l 重要的结论,2.科技论文的内容,长短 一般约为正文字数的2-3%,一般以不超过200字为宜。国际标准化组织建议少于250个词,最多不超过500个词。,2.科技论文的内容,英文摘要 关键词:35个关键词,,2.科技论文的内容,24 引言及论文主体的形象描述 论文主体的三大部分:引言起飞 正文飞行 结论 降落,2.科技论文的内容,25 材料与方法 对所用材料及过程步骤详细说明重复实验加以验证,2.科技论文的内容,26 实验结果与讨论单独性和连贯性 发挥 举例回答问题 联系理论,联系实际 展望,2.科技论文的内容,27 总结(结论 结束语)省时(读者)一、目的 便于作笔记或卡片二、内容:,2.科技论文的内容,28 致谢辞29 参考文献与附录参考文献在论文中的位置 l 在论文末尾专列一节,标题为“参考文献”l 用脚注的形式分别列在各页,2.科技论文的内容,29 参考文献与附录参考文献的排列次序及编号 按编号次序排列 按各项资料的著作姓氏字母(或笔画)顺序排列,集中在论文末尾。,2.科技论文的内容,29 参考文献与附录参考文献编号在正文里的写法和位置 一是和正文写在同一行,排印时用和正文同样大小的铅字;二是写在正文一句末字的肩上,用小号字排印,2.科技论文的内容,29 参考文献与附录参考文献的格式 例:(1)冯延文等.北京郊外森林小流域的大气降水的水质及其变化过程.环境科学进展,1999,7(4):112-119(2)周启源.科技论文写作须知.上海: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1983.41(3)Smith,J.D.,Crawford,F.Hormonal Mediators in Bees.Greenvillage:The New Science Press,1985.206,2.科技论文的内容,210附录,3.科技论文的风格:,清楚、确切 简明、直接 客观、朴素,4.科技论文的写作过程,准备工作 提纲 写作 修改 科技写作过程的程序化,5.科技论文中常见的错误及防止的方法,假说不恰当 错觉 夸大结论 因果关系不明确 主观 臆断 字句含糊,6.作者的几项重要决定,为什么发表 何时发表 发表什么 和谁一同发表 用什么形式发表 在什么地方发表 如何提高论文的命中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