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流设施选址决策.ppt
1,模块11:物流设施选址决策,2,第27次课:物流设施选址决策,教学目标1、了解物流设施选址意义与步骤、影响因素;2、掌握物流设施选址的定性、定量评价方法教学重点重心法、盈亏点平衡法 和运输规划模型,3,任务1:物流设施选址概述,3.1 选址的任务和意义设施选址决策(Location Strategies)是新企业与现有企业要共同面对的问题,无论对于制造业还是服务业,设施选址对于组织的竞争优势都将产生重要影响。选址决策是一个长期战略范畴,它直接影响组织的运作成本、税收及后续投资,不好的选址将会导致成本过高、劳动力缺乏、原材料供应不足、直至丧失竞争优势的后果。因此,组织应该运用科学的方法决定设施的地理位置,使之与组织的整体经营运作系统有机结合,以便有效、经济地达到组织的经营目标。,4,3.1.1 设施选址的基本概念,设施选址是指企业为开拓新市场、提高生产能力或提供更优质的客户服务等目的而决定建造、扩展或兼并一个物理实体的一种管理活动。根据企业性质的不同,该物理实体的具体形态也不同,对于制造型企业,可能是工厂、办公楼、车间、设备、原材料仓库等;对于服务型企业,可能是配送中心、分销中心、零售商店、银行、超市等形态。选址决策不是每个企业的常态性工作,但它是企业战略计划流程中一个不可分割的部分。,5,企业需要进行选址决策的根本原因都是为了应对企业内外部经营环境的剧烈变化,主要有以下几方面:市场需求的增长。扩建、新设、租赁等生产原材料的枯竭。采矿业、石油业、渔业和伐木业。其它原因。汇率、环境、经济发展等因素。,6,3.1.2 科学选址的重要性,设施选址是建立和管理企业的第一步,科学选址的重要性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设施选址影响企业的运营成本,从而影响企业的竞争优势2设施选址影响企业制订后续经营策略3设施选址影响设施布置以及投产后的产品和服务质量选址问题与企业未来息息相关,著名咨询公司麦肯锡甚至提出:企业选址是决定公司战略成败的因素之一。,7,3.1.3 设施选址的内容,设施选址主要包括两个层次和两方面的内容。两个层次是:一种是小型单一设施的选址,主要根据已有的产品、新产品和生产模型来确定,问题较简单。另一个层次是设施网络的选址,即要为一个企业所属的多个工厂、仓库、分销服务中心选择合适的地址,使这些设施数量、位置和规模达到优化,问题很复杂。两个方面的问题是:1)选位。2)定址。,8,决策者在选址规划时通常会考虑以下三种选择方案:1)扩张企业当前的设施。如果有足够的空间可供扩展,特别是这个地点有着其它地点所不具有的优点时,这种选择是有吸引力的,因为扩张费用较省。2)保留当前设施,同时在其它地方增建新设施。通常服务设施经常这么做,它的目的可能是维持市场份额或防止竞争对手进入市场,或者为了更好的为顾客服务。3)放弃现有地点,将设施关闭并迁移至其它地方。,9,3.2 选址决策影响因素与评价,在厂址选择时需要考虑许多因素:自然条件、人力资本、财务因素、与市场和供应商的接近程度、能源和原材料的可靠性等等,在这些因素当中还有一些更细小的因素。这些因素大致可从企业内外两方面分类,内部因素指的是与企业本身密切相关的因素,而外部因素指的是社会环境及自然条件对企业选址所施加的影响因素。通常认为,内部因素与外部因素的区别在于前者是可控的,企业可以发挥主观能动性加以改变,而后者是不可控的,企业只能被动适应。,10,土地资源,气候条件,水资源,物产资源,1.自然资源条件,建厂需要土地,土地的地理位置、面积、地质条件、地价等都是十分重要的因素。在土地稀少的地方其成本往往很昂贵。如在中国,投资西部的土地成本要比在沿海地区低得多。另外,土地资源还决定了新址的可扩展性,如果新址不具备继续发展的能力,将为企业未来经营带来不确定因素。,3.2.1 影响选址决策的外部因素,11,土地资源,气候条件,水资源,物产资源,1.自然资源条件,有些对气候有特殊要求的企业,气候条件是非常重要的选址因素。主要考虑温度、湿度、风向、风力、灾害性天气的种类、严重程度和发生概率等。,12,土地资源,气候条件,水资源,物产资源,1.自然资源条件,水是生产与生活所必需的资源,对水的要求不仅仅是数量问题,还要考虑其质量、价格问题。,13,土地资源,气候条件,水资源,物产资源,1.自然资源条件,有些企业需要使用大量的特定资源作为制造产品的原材料,甚至有的企业对资源产地有依赖性,因此,企业接近原料产地对于生产加工是十分有利的。,14,基础设施条件,2.社会环境条件,设厂地区的基础设施对企业的经营成本有很大影响。主要是煤、电、水的供应是否充足,通讯设施是否便捷,交通运输是否方便。这些基础设施对企业正常的经营活动是必不可少的。,人力资源条件,劳动生产率,市场可接近性,供应商靠近程度,群集效应,所在国汇率,政府和公众的态度,15,基础设施条件,2.社会环境条件,劳动力是最重要的生产资源,除了数量上的要求外,更重要的是质量方面的要求,如文化水平、技术技能等。此外,人力资源的直接工资成本是厂址选择时最重要的评价标准之一,因为人工成本直接进入制成品成本或提供服务的成本。人工成本越高,产品或服务的成本也就越高。,人力资源条件,劳动生产率,市场可接近性,供应商靠近程度,群集效应,所在国汇率,政府和公众的态度,16,基础设施条件,2.社会环境条件,企业在进行设施选址决策时,管理层常常会被当地的低工资率所吸引。然而,低的工资率本身并不能说明什么问题。它必须与员工的劳动生产率一起加以考察。绝对生产率是用产出与投入资源的比值来表示的,这也意味着当根据生产率或人工成本选定一个位置时,这两个因素必须一并考虑。,人力资源条件,劳动生产率,市场可接近性,供应商靠近程度,群集效应,所在国汇率,政府和公众的态度,17,基础设施条件,2.社会环境条件,对许多企业来说,选址靠近消费者十分重要。特别对于那些服务企业更是如此,譬如药店、餐馆、邮局、理发店等都将靠近市场作为主要的选址要素。对于制造企业,如果产品体积过于庞大、超重或易碎等因素而使得运送困难或运输成本过高,也可以考虑选择在市场附近设厂。另外,随着JIT生产方式的盛行,供应商也希望将施布置在顾客附近以加速配送效率。,人力资源条件,劳动生产率,市场可接近性,供应商靠近程度,群集效应,所在国汇率,政府和公众的态度,18,基础设施条件,2.社会环境条件,当企业的原材料或产品具备易腐性,运输成本高昂,运输不便等,企业倾向于将设施布置在靠近供应商的地点。如面包店、牛奶厂、冷冻海产品厂等。当企业生产过程中需要的原材料体积庞大而且笨重,如钢铁企业所使用的煤以及铁矿石,因此存在着高昂的原材料输入成本,此时运输成本成为考虑的主要因素。韦伯定律:增重靠销地,减重靠产地,人力资源条件,劳动生产率,市场可接近性,供应商靠近程度,群集效应,所在国汇率,政府和公众的态度,19,基础设施条件,2.社会环境条件,Clustering有些企业喜欢选址在与竞争对手靠近的地方,这种倾向称为群集效应。中国称为“扎堆”,东莞、苏州的电脑制造业、温州鞋业等。群集效应为企业带来滚滚客流的同时,其影响力也往往可以辐射到周边地区。,人力资源条件,劳动生产率,市场可接近性,供应商靠近程度,群集效应,所在国汇率,政府和公众的态度,20,基础设施条件,2.社会环境条件,对于境外投资的公司必须考虑所在国汇率。有时,即使当地的员工工资水平和劳动生产率都令人满意,企业还是需要考虑货币汇率问题,因为它有可能让企业的账户大幅缩水。,人力资源条件,劳动生产率,市场可接近性,供应商靠近程度,群集效应,所在国汇率,政府和公众的态度,21,基础设施条件,2.社会环境条件,企业在当地是否受到公众的欢迎,对企业的日常经营活动存在着影响,严重时会使企业无法进行正常的生产活动。另外,政府对私有产权、污染的态度是变化的,对企业经营决策的态度同样会发生变化。,人力资源条件,劳动生产率,市场可接近性,供应商靠近程度,群集效应,所在国汇率,政府和公众的态度,22,基础设施条件,2.社会环境条件,运营税收。地方政府的政策法规。工会力量。教育水准。生活条件。,人力资源条件,劳动生产率,市场可接近性,供应商靠近程度,群集效应,所在国汇率,政府和公众的态度,23,企业的性质,企业是属于制造业还是服务业,这本身就构成选址决策依据的差异。制造企业设施选址,着重成本的最小化。零售业以及专业的服务企业,着重收入的最大化。仓储设施的选址战略,着重各种成本以及产品配送速度。设施选址的根本目标是寻找到一个能让企业利益最大化的合适场所以开展其运营。,企业战略目标,项目和产品,3.2.2 影响选址决策的内部因素,24,企业的性质,企业可能出于战略考虑,对所投资项目有着明确的目标和期望。不同的战略考虑也决定了企业应该特别重视哪些影响选址的因素。扩大再生产:着重考察人力成本和目标地点的物流效率等因素进入新的市场:目标市场的潜力。,企业战略目标,项目和产品,3.2.2 影响选址决策的内部因素,25,企业的性质,对于不同的项目,选址必需区别对待。比如对消耗原料大的项目应选择靠近原材料产地。对耗电大的项目应考虑选择在动力基地附近建厂,对属于劳动密集型、资金有机构成低、人力成本在产品成本中占绝大部分的项目,应在劳动力供应充足的地区建设,对知识密集型、技术密集型项目应考虑技术协作条件在靠近科技中心建设等等。,企业战略目标,项目和产品,3.2.2 影响选址决策的内部因素,26,3.2.3 选址方案论证和评价,选址方案论证和评价是指企业通过对与方案有关的市场、资源、工程技术、经济和社会等方面的问题进行全面分析、论证和评价,以确定方案是否可行或者选择最佳实施方案。1设施选址基本流程,27,2选址方案论证和评价的原则,经济性原则:以最小的投入取得最好的效果。发展原则:发展的前景及适应发展的能力。兼容性原则:与原有经济、技术、环境、社会的兼容性。相关效果原则:考查相关的经济、技术、环境、社会效果。,28,3寻找关键成功因素(KSFs),关键成功因素(Key Success Factors)指的是那些投资者必须坚持而绝对不能妥协的因素,这些因素可以确定和决定选址决策是否能够取得成功。以KSF作为评估工具评价各方案。,29,任务2:设施选址的评价方法,3.3.1 定性分析方法1优缺点比较法优缺点比较法是一种最简单的设施选址的定性分析方法,尤其适应于非经济因素的比较。该方法的具体做法是:罗列出各个方案的优缺点进行分析比较,并按最优、次优、一般、较差、极坏五个等级对各个方案的各个特点进行评分,对每个方案的各项得分加总,得分最多的方案为最优方案。优缺点比较法的比较要素可从以下方面考虑:区域位置,面积及地形,地势与坡度,风向和日照,地质条件,土石方工程量,场址现在所有者情况,交通情况,与城市的距离,供电与给排水,地震,防洪措施,经营条件,协作条件,建设速度等。,30,2德尔菲分析模型法,德尔菲法又称专家调查法,最早由美国兰德公司首先使用,并盛行世界。德尔菲法常用于预测工作,但也可用于对设施选址进行定性分析,其具体实施步骤如下:1)组成专家小组。按照设施选址所需要的知识范围确定专家,人数一般不超过20人。2)向所有专家提出设施选址的相关问题及要求,并附上各选址方案的所有背景材料,同时让专家提交所需材料清单。3)各个专家根据他们所收到的材料,提出自己的意见。4)将专家的意见汇总,进行对比。并将材料反馈给各专家,专家根据反馈材料修改自己的意见和判断。这一过程可能要进行三到四次,直到每一个专家不再改变自己的意见为止。5)对专家的意见进行综合处理以确定选址方案。,31,3.3.2 定量评价法 盈亏点平衡法 例3-1 某外资企业拟在国内新建一条生产线,确定了三个备选场址,由于各场址土地费用、建设费用、原材料成本不尽相同,从而生产成本也不相同,三个场址的生产成本已经计算如下表,试确定最佳场址。,32,解:先求A、B两场址方案的临界产量。设GF表示固定费用,BF表示单件可变费用,Q为产量,则总费用为GF+QBF。,33,1)设Qc1表示A、B点的临界产量。则有下列 方程:800000+60Qc11500000+36Qc1(60-36)Qc11500000-800000 Qc12.9万件 2)设Qc2表示B、C两点的临界产量,同理有 Qc2=13.9万件 3)结论,34,35,重心法,当产品成本中运输费用所占比重较大,企业的原材料由多个原材料供应地提供或其产品运往多个销售点,可以考虑用重心法选择运输费用最少的场址。,36,问 题,盈亏点平衡法中不同候选厂址的固定费用和可变费用有何特点?如果某个候选厂址的固定费用和可变费用都是最大或最小该如何比较?,如何回答?,37,38,39,重心法的简化方法,通过研究发现,对于用上式作为最佳场址坐标与用计算机迭代求解结果相差不大。在实际选址过程中,为了简化计算,往往用上式的解作为最佳场址。,40,例3-2 某公司拟在某城市建设一座化工厂,该厂每年要从A、B、C、D四个原料供应地运来不同的原料。各地与城市中心的距离和年运量如下表,假定各种材料运输费率相同,用重心法确定该厂的合理位置。,41,解:据公式(3-12)有,42,问 题,重心法有哪些不和常理的地方?重心法的缺点也是很明显的,重量本身并不是唯一的标准,因为运输工具的数量也会影响成本。实际重心可能为高山、湖泊等不可用地址,计算中距离为直线距离,不符合实际情况;且考虑运输费率后很繁琐,但运输费率数据往往是估算的。,如何回答?,43,如果用重心法算出的最佳地点已有建筑物该如何处理?按重心法所选的地点未被公司接受,而只限于A、B两个备选地点,如何确定哪个地点最好?,44,线性规划-运输问题,设有m个工厂向n个销售点供货,工厂的总产量Pi,售货地j的需求量为Sj,其中i=1,2,m;j=1,2,n,且产销平衡。设Xij为从工厂i到销售点j的运输量,Cij为单位产品运输成本,运输问题就是求适合的Xij,使总运输费用最低。,45,数学描述:,46,例3-3 某公司由两家工厂向三个销售点配货,单位运价及产需量如下表所示,求最佳配货方案。,47,例3-4 某企业通过两家工厂F1、F2向 A、B、C、D四个售货点供货。现欲设另一工厂,可供选择场址的地点为F3、F4,产品的生产成本与运输费用如下表,试确定最佳场址。,48,将生产成本加到运输费用上得到总费用表,49,F1、F2、F3 生产运输费用表:,50,F1、F2、F4 生产运输费用表,51,问 题,运输问题和重心法中的产品运输成本在意义上是否相同?运输问题是如何转化为厂址选择问题的?例 3-4 中计算最佳厂址为什么要考虑生产成本?而不单单考虑运输费用?,为什么呢?,52,启发式方法,例3-5 某公司拟在某市建立两所连锁超市,该市共有4个区,记为甲、乙、丙、丁。各区可能到超市购物的人数权重已经给出,求该超市设置于哪两个区内,使居民到超市购物最方便即总距离成本最低。,53,将社区人口数与人口权重乘以各区之间的距离,得到总距离成本,如下表所示。,54,距离成本新表,甲、乙、丁各列数字与丙列对应数字相比较,若小于丙列同行数字,则将其保留,若大于丙列数字,则将原数字改为丙列数字。,55,距离成本新表,甲、乙、丁各列数字与丙列对应数字相比较,若小于丙列同行数字,则将其保留,若大于丙列数字,则将原数字改为丙列数字。,56,加权因素法 对场址选择涉及的非经济因素赋以不同的权重,权重大小为1-10。对各因素就每个备选场址进行评级,共分为五级,用五个元音字母A、E、I、O、U表示。各个级别分别对应不同的分数,A=4分、E=3分、I=2分、O=1分、U=0分。将某因素的权重乘以其对应级别的分数,得到该因素所得分数,将各因素所得分数相加,分数最高者为最佳场址方案。,57,加权因素法举例,结论:A方案分数最高,选A场址为佳,58,因次分析法,因次分析法将经济因素(成本因素)和非经济因素(非成本因素)按照相对重要程度统一起来。确定经济因素的重要性因子Tj。,59,确定单一非经济因素对于不同候选场址的重要性 确定各个因素的权重比率 将单一因素的重要性因子乘以其权重,将各种因素的乘积相加,得到非经济因素对各个候选场址的重要性因子Tf,非经济因素的重要性因子Tf的计算分三个步骤,60,将经济因素的重要性因子和非经济因素的重要性因子按重要程度叠加,得到该场址的重要性指标Ct。,61,因次分析法举例,例3-6 某公司拟建一爆竹加工厂,有三处待选场址A、B、C,重要经济因素成本如表所示,非经济因素主要考虑政策法规、气候因素和安全因素。就政策而言,A地最宽松,B地次之,C地最次;就气候而言A地,B地相平,C地次之;就安全而言,C地最好,A地最差。据专家评估,三种非经济因素比重为0.5,0.4和0.1。要求用因次分析法确定最佳场址。,62,63,首先确定经济性因素的重要性因子Tj。确定单一因素的重要性因子Td。政策法规比较 气候因素比较 安全因素比较 计算各场址非经济因素重要性因子Tf。计算总的重要性指标Ct。结论:根据以上计算,A场址重要性指标最高,故选A作为建厂场址。,因次分析法举例,64,思 考,什么情况下适合用加权因素法和因次分析法呢?,如何回答?,65,本章重点,选址决策问题是新企业与现有企业共同面临的问题。本章主要讲述了设施选址的基本概念,考察了影响选址的多种因素。然后着重从定性和定量两方面讲述设施选址的多种评价方法和技巧,定性方面介绍了优缺点比较法和德尔菲分析模型法,定量方面主要介绍了因素评分法、重心法、运输模型法、盈亏平衡分析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