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中澳经济贸易.ppt
浅谈 中澳经济贸易,一、中澳经贸合作的发展二、中澳双边羊毛贸易三、中原裘皮之乡河南省孟州市桑坡村,一、中澳经贸合作的发展,中国和澳大利亚的双边经贸关系始于20世纪中叶。1972年12月建立外交关系以来,两国在政治、经济、文化、科技等领域的合作关系得到全面、稳定的发展,合作范围从单一贸易往来,扩大到包括贷款、经济援助、技术合作、双向投资等多种形式、多种渠道的全面经济合作。2003年10月中澳经济与贸易合作框架的签署生效,标志着中澳经贸合作进入了一个新的发展阶段。,1.双边贸易额增长幅度大中澳1972年建交时双边贸易额仅8655万美元,经过80年代稳步发展,特别是进入90年代后,双边贸易实现连续快速发展,年增长率均超过两位数。2002年,双边贸易首次突破百亿美元大关。2003年,中澳双边贸易额创历史最高记录达到135亿美元。,双边贸易额 单位:亿美元,在1998年至2003年的5年间,中澳贸易增长达到270%。1998年,中国是澳第五大贸易伙伴,第四大出口市场、第七大进口来源地。目前,中国已成为澳第三大贸易伙伴,第二大出口市场、第三大进口来源地。澳大利亚也成为中国的第九大贸易伙伴。,2.贸易结构发生新的变化中澳贸易在数量大幅度增加的同时,贸易结构也在发生变化。目前,制成品占我国对澳出口的80%以上。在中国对澳的出口中,除纺织、服装和轻工等传统产品外,机械、化工、家电、通信设备的比重正逐年提高,成为对澳出口新的增长点。2002年起中国向澳出口的机电产品超过服装纺织,跃居第一大类出口产品,中国高新技术产品也打入澳市场取得重大突破。,在进口方面,中国从澳大利亚进口的多为农产品和原料,且需求量逐年增加,成为澳大利亚初级产品出口的重要市场。2002年我国进口达58.5亿美元,矿产和农副产品两大类商品占我国从澳进口总值的61.8%,在我国全球范围内同类产品的进口中也占有相当大的比重。其中羊毛进口占我国从世界进口的60%、铁矿砂的38.5%,我国从澳进口的羊毛占澳羊毛出售的40%左右。,2003年以来,我国对铁矿砂的需求剧增,已取代日本成为澳大利亚的第一大铁矿砂进口国。特别是中澳在能源合作上迈出了较大的步伐。2002年,中澳两国签署了澳对中国出口250亿澳元液化天然气的协议,这项长达25年的合同是澳有史以来最大的单项出口合同,成为中澳经贸关系上的一个里程碑,确定了中澳两国在能源领域长期合作伙伴关系。,3.服务贸易增长强劲澳建筑设计、金融、保险、教育等服务业对华出口不断扩大。我国申奥成功后,澳大利亚凭借着已成功举办奥运会的经验,澳公司获得多项北京奥运设施项目的设计合同。近年来,中国赴澳留学人数不断增长,目前总计人数逾4.3万人,成为澳海外留学生第一大来源地。2002年,有14万澳洲人赴中国旅游,超过19万人次的中国游客赴澳大利亚观光旅游。,4.双向投资不断增长伴随着两国对外贸易的扩大,两国投资也得到了长足的发展,中澳两国已互为FDI重要来源地。据商务部统计,2003年澳对华投资大幅增加,新增在华投资项目785个,协议金额19.15亿美元,实际投入5.93亿美元。截至2003年8月,澳在华投资项目累计6073个,协议投资99.92亿美元,实际投入34.21亿美元。澳在华投资主要集中在矿产勘探、开采,近年开始涉足制造业、房地产业、金融保险业等。,澳大利亚也是我国对外投资的重要国家。据不完全统计,我国对澳投资累计超过10亿美元,投资领域涉及房地产开发、运输、进出口贸易、旅游、矿产、农药配制、天然气开采等。上世纪80年代,我国曾在澳投资几个大型资源开发项目。最近几年来,我国对澳矿产能源的投资又悄然兴起,涌现了一批上亿澳元的大项目,包括我国海洋石油总公司3.5亿美元的天然气开发项目、宝钢和首钢的铁矿砂项目等,矿产能源累计投资超过7亿美元。,二、中澳双边羊毛贸易,中国和澳大利亚是世界上位居前两位的羊毛生产国和贸易国,在全球羊毛生产和贸易中占有重要的地位。同时,中澳双边羊毛贸易彼此的依存度非常高,无论是中国的羊毛需求对澳大利亚的养羊业。还是澳大利亚羊毛供给对中国羊毛加工和纺织服装业都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1 中国和澳大利亚羊毛生产澳大利亚是世界上第一大羊毛生产国,1991年羊只数量为1.63亿头,占全球羊只总数的14,羊毛产量47.25万吨,占全球产量的31。近年来,持续的干旱对养羊业产生了不利的影响,加之前期羊毛价格的低迷,澳大利亚羊毛产业开始萎缩,2006年羊只数量下降到1亿头,是自1923年以来的最低水平,仅占全球羊只总量的10:羊毛产量也持续下降到1940年以来的最低点,为33.23万吨,占世界羊毛总产量的27。从品种上看,澳大利亚绵羊主要是美丽努羊,提供了全球2/3的美丽努细羊毛、50的服装用羊毛。因此,尽管羊只数量和羊毛产量有所下降,澳大利亚的细羊毛在全球羊毛生产和贸易中依然占有最重要地位。,与澳大利亚羊毛产业的萎缩相反,中国的羊毛生产呈上升趋势。2006年中国羊只数量达到1.74亿头,比1991年增加了6000万只,占世界羊只总数的比重也由1991年的10上升到17。从羊只数量看,中国远远高于澳大利亚,居世界第一位:从羊毛产量来看,2006年中国羊毛产量17.5万吨,是世界第二大羊毛生产国,占全球总产量的14。从羊毛细度和质量来看,由于毛肉价格比偏低甚至倒挂,中国养羊业出现了毛肉型向肉毛型转变,细毛羊产区出现了用土种公羊与细毛羊杂交的“倒改”现象,后代的细毛羊的性状和产毛能力下降。因此,国产羊毛比较粗、短,主要用于地毯和家具(如座椅靠背等),真正的美丽努细羊毛仅占羊毛产量的10左右。,2 中澳双边羊毛贸易总量分析近年来传统羊毛加工大国(澳大利亚、英国和法国等)纷纷关闭或转移本国的羊毛加工企业,中国已成为世界上最大的羊毛加工中心。目前,中国年羊毛加工能力超过40万吨净毛,而中国净毛常年产量10万吨左右,只能满足中国市场需求量的30。此外,市场上对羊毛的细度要求越来越高,抑制了羊毛加工企业对国产羊毛的需求,增加了进口毛的需求。,(1)澳大利亚是中国羊毛进口的第一大来源 近年来澳大利亚为了扩大澳毛在中国的市场份额,实施了大量以羊毛和毛纺织行业为重点的对华农业技术援助项目。在就羊毛检测、使用等技术问题进行培训的同时,极大地促进羊毛向中国出口。图1是中国羊毛进口的主要市场来源分布,可以看出:中国羊毛进口市场的集中度非常高,羊毛进口主要来源于澳大利亚、新西兰和乌拉圭三个国家。其中,澳大利亚羊毛作为中国羊毛进口的第一大来源,其占有的市场份额远远高于新西兰和乌拉圭。,(2)中国也是澳大利亚羊毛出口的第一大市场 澳大利亚羊毛出口也具备市场高度集中的典型特征。按照出口数量排序,中国是澳大利亚羊毛出口的第一大市场,其次是意大利,第三是印度。动态来看,观察长期内意大利所占的市场份额呈下降趋势,印度市场份额相对稳定,而向中国出口的澳毛所占的比重越来越高,中国市场对澳大利亚羊毛产业起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澳大利亚羊毛出口市场及构成情况见图2。2000年来澳大利亚羊毛出口量由于减产而有所下降,但澳大利亚向中国的羊毛出口量却呈逐年上升趋势。2000年澳大利亚共出口羊毛,52.59万吨,其中向中国出口17.67万吨,占总出口的34:向意大利出口8.93万吨,占总出口的17;印度是澳毛第三大出口国,出口量为2.79万吨,占总出口的5;向法国、德国和中国台湾等其他市场出口23.20万吨,占总出口的44。2007年澳大利亚共出口羊毛35.60万吨,其中向中国出口23.62万吨,占总出口的66,比2000年提高了32个百分点:向意大利出口2.59万吨,占总出口7,比2000年下降了10个百分点;向印度出口1.89万吨,占总出口的5,比重与2000年持平:向其他市场出口7.49万吨,占总出口的21。比2000年下降23个百分点。,澳大利亚向中国出口的羊毛迅速增长的原因之一是世界羊毛加工业向中国转移,产能的扩张带动需求的迅速增加,另一个原因则是澳大利亚生产的羊毛80以上是细羊毛或超细毛,其替代弹性相对较低。,3 中国一澳大利亚羊毛贸易结构分析,(1)双边羊毛贸易的产品结构分析 世界羊毛加工业向中国转移引起了中澳之间羊毛贸易结构的变化。其中,最为显著的特征就是双边羊毛贸易进一步向原毛集中。表1是2007年按产品类型划分的澳大利亚羊毛出口情况。数据显示,2007年澳大利亚出口的羊毛共45.39万吨,其中含脂毛是最主要的贸易品种,出口40.17万吨,占出口总量的89;出口洗净毛2.61万吨,所占比重为6;碳化毛出口量为1.64万吨,占贸易总量的4;毛条0.78万吨,所占比重仅为2,此外澳大利亚还出口少量落毛和下脚料,但数量非常少。,中国是澳大利亚最大的羊毛出口市场,2007年澳大利亚共向中国出口各类羊毛30.40万吨,占其出口总量的67。其中含脂毛29.64万吨,占出口总量的74;碳化毛是中澳第二大羊毛贸易品种,2007年澳大利亚向中国出口碳化毛0.415万吨,占澳大利亚向中国出口羊毛总量的25:洗净毛在中澳羊毛贸易中列第三位,2007年出口量为0.331万吨,占贸易总量的比重为13。毛条在双边羊毛贸易中的比重低于上述3种产品,2007年贸易量在100吨左右,占羊毛出口的1。中澳双边羊毛贸易中洗净毛、毛条和碳化毛等加工和半加工产品在贸易中的比重低,这种结构特征与世界羊毛加工业向中国聚集的趋势高度吻合。,(2)双边羊毛贸易的品质结构分析 以羊毛细度为标准 近年来,随着中国外毛纺产品向轻 薄、柔软、挺括及高档方向发展,对进口羊毛品质和细度的要求越来越高。羊毛细度是体现加工价值的一个重要的指标,羊毛越细,加工附加值越高。,表2是20002007年按羊毛细度标准分类的中国一澳大利亚羊毛贸易结构。自2000年以来。中澳羊毛贸易结构发生了显著的变化:第一,细度范围在2023m的细羊毛是中国羊毛进口贸易中最主要贸易品种,但其比重有所下降。2000年中国从澳大利亚进口该细度羊毛12.24万吨,占总进口的比重为了4;2007年进口数量下降到6.73万吨,占总进口的比重降至49。第二,细度为19m及更细的超细羊毛进口数量和比重不断提高。2000年中国从澳大利亚进口的19m及更细羊毛数量1.69万吨,占总进口的10:2007年该细度范围的羊毛进口数量上升到5.11万吨,占总进口的比重增加了20个百分点,达37。第三,细度范围在2427m的中细毛、28m及更粗羊毛进口数量较少且略有下降,但占比重非常低。2000年中国进口的这两个细度范围的羊毛分别是1.26万吨和1.33万吨,共占进口总量的8,到2007年进口数量分别为1万吨和0.97万吨,共占比重达7。,(3)双边羊毛贸易的主体 中国加入WTO以前对羊毛实行进口关税配额管理,并实行指定经营制度。2002年中国“入世”后,对羊毛贸易逐步放开,包括增加关税配额、取消了指定进口制度,羊毛进口渠道逐步扩大,不再以贸易公司为主,而是以生产企业为主,贸易公司为辅。从所有制结构来看,目前国有企业是进口主体,但是其所占比重有所下降。2007年国有企业进口羊毛13万吨,占当年中国羊毛进口总量的41.8,外资和私营企业在羊毛进口中的比重在不断上升。,澳大利亚具有完善的羊毛流通体系,从牧场到港口,由生产者、生产者营销合作社(或个体贩运商)、交易商、出口商,最后到达羊毛需求者。澳大利亚羊毛拍卖市场在流通中起着关键作用,80以上的羊毛通过拍卖市场完成交易。为了保证羊毛拍卖的成功,除了在剪毛和打包环节执行严格的分级标准以外,澳大利亚羊毛检验局(Australian Wool Test Authority)须对待拍卖羊毛进行取样,就长度、细度及草杂含量等进行检验,并出具检验证书。拍卖前,在羊毛交易所的展厅展示待拍羊毛的样品和检验证书,在拍卖环节,参与买毛的大多数是出口商。目前,中国国内的羊毛加工企业和服装生产企业也正在逐步进入交易所自行采购。,4 中国一澳大利亚羊毛贸易的趋势与展望,(1)从总体上讲,供给和需求双重因素限制了中澳羊毛贸易的持续增长 从供给角度看,受干旱等气候因素以及不合理毛、肉价比引起的生产结构进一步向肉用羊调整影响,澳大利亚羊毛产业正在逐步萎缩,产量弱势徘徊趋势明显,限制了羊毛出口的持续增长。另外,目前近70以上的澳毛出口到中国市场,澳大利亚商务部认为过高的贸易依存度存在着一定的风险,因此正在积极开发印度、越南等新兴市场。,从羊毛进口的需求看,自2004年以来中国羊毛进口关税配额数量并没有增加,依然维持羊毛28.7万吨、毛条8万吨的水平,配额外38的关税抑制了进口需求的增加,且商务部规定申请关税配额企业必须有历史实绩,对新用户生产能力形成了限制。也控制了中国毛纺行业产能的恶性扩张以及对进口羊毛的过度需求。另外,由于羊毛价格的不断上升和纺织技术的进步,化纤原料对羊毛替代性提高,降低了中国纺织服装对羊毛的需求。,(2)人民币和澳元兑美元的升值对双边羊毛贸易总量和结构产生一定影响 中国纺织行业的国际依存度高达40,汇率变动是不容忽视的一个因素。人民币升值对毛纺行业是一把“双刃剑”:一方面,对于中国毛纺类企业,人民币升值有利于降低羊毛的进口成本:另一方面,从最终产品价格看,人民币升值在一定程度上削弱了纺织行业的国际竞争力。,由于中国进口羊毛60以上来自澳大利亚,澳元升值带动了以美元计价的羊毛价格上升,抵消了人民币对美元升值在降低进口成本方面的好处,却因此提高了中国纺织服装出口价格,降低了其在国际市场的价格竞争力。因此,人民币对美元的汇率升值,抑制了中国纺织服装的出口增长,从而影响到羊毛需求和进口数量的增长。从贸易结构上看,由于目前中国从澳大利亚进口的多为超细毛和细羊毛,其替代弹性相对较小,因此,短期内中澳羊毛贸易受澳元升值的影响较小,但由于澳元的持续升值,中长期内可能会引发部分贸易转移效应,例如,减少澳毛进口而增加南非细羊毛的进口数量。这种趋势在2007年的中国羊毛进口贸易中已初露端倪。,(3)纺织服装类商品出口退税率的下调将部分抑制羊毛进口需求 为进一步控制外贸出口的过快增长,优化出口商品结构,促进外贸增长方式的转变和进出口贸易的平衡,减少贸易摩擦,2007年7月1日起,中国对3173种出口商品的退税率进行调整,其中纺织和成衣出口退税率从13下调至11,这对行业平均利润率只有5的纺织业影响非常大。,海关统计数据表明,2008年14月,中国纺织品出口金额较2007年同期增长25,成衣出口仅增长9,该涨幅较2007年同期的17出现明显的下降,广东等地甚至出现了纺织服装企业倒闭的现象。对于精纺、毛纺等产业链条长、附加值相对较高的企业,出口退税的影响相对较低。因此,出口退税政策对中国羊毛需求不会产生太大的负面影响,羊毛进口的总体趋势不会改变,但增速可能略有下降。,(4)中国环保政策的出台会对进口羊毛的产品结构产生一定的影响 随着中国国内洗毛业生产能力迅猛增长,原毛进口的比重急剧上升。但由于许多羊毛加工企业环保意识相对淡薄,处理工艺落后,羊毛加工过程中产生大量羊毛腊和杀虫剂残留物等有害废物,往往只经过简单处理就被排入环境,污染问题日益突出。,如2007年6月,太湖地区爆发了大面积蓝藻危机,生态污染非常严重。随着政府治理力度的加大,太湖周边已经有一半以上洗毛企业停产或半停产,中国洗毛生产能力短期内出现一定程度的萎缩,对原毛需求数量和比重会有所下降,洗净毛有所增加,羊毛进口需求结构将发生一定变化。由于澳大利亚可供出口的洗净毛不多,因此,随着中国羊毛进口需求结构的转变,会减少澳大利亚含脂毛的进口,而增加从乌拉圭、南非等国家洗净毛的进口。,三、中原裘皮之乡 河南省孟州市桑坡村,桑坡村是国内知名的皮毛加工专业村,有“中原裘皮之乡”美称。全村有家从事皮毛加工的企业,年加工羊皮万张,产值亿元,出口创汇万美元,上缴各项税金超过亿元。成为亚洲最大的羊剪绒加工基地和集散地。桑坡皮毛城主要生产羊剪绒系列产品。我国进口的澳大利亚等国的羊皮的80%在桑坡加工。,如今的桑坡,已拥有百余家皮毛加工厂,从业人员15000人。35家企业拥有自营进出口权。羊剪绒系列产品:羊剪绒汽车装备系列、羊剪绒室内装饰系列、皮毛玩具系列、皮毛服装系列等远销日本、美国、南韩、瑞典、俄罗斯、香港等十几个国家及国内的温州、广州、成都地区。“桑坡羊剪绒”日益成为皮毛行业的著名品牌。桑坡皮毛城蜚声海内外。,谢谢观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