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北市102106学公私立国民小学校务评鉴学校说明会.ppt
臺北市102-106學年度公私立國民小學校務評鑑學校說明會,臺北市立大學教育行政與評鑑研究所王保進 教授,國小校務評鑑計畫目的,1.檢視學校教育目標之達成及有效落實教育政策之情形。2.提升校務經營效能,邁向優質學校之發展。3.評估學校辦學績效,促進學校自我成長與永續發展之能力。4.整合現有各類評鑑,以發揮全方位功能。5.提出學校辦學結果與建議,以供教育決策單位與社會大眾參考。,國小校務評鑑計畫特色,建立常態化評鑑機制,五年為一個週期融入品質保證PDCA架構,確保標準一致性結合優質學校評選與各項專案訪視,減少學校行政準備負擔。強化教師教學及課程發展為評鑑重點,以學生學習成效為關注之焦點。導入教師專業同儕,共同確保教師專業發展。成績優良之學校予以獎牌、證書,使結果與獎勵機制相結合。評鑑結果採等第制,強化辦學績效之展現,國小校務評鑑評鑑結果處理之規準,本評鑑結果處理規準為判定評鑑結果等第之依據。本評鑑結果處理規準為草案,請參閱評鑑手冊P.59-63。定案後會再行文給各校。,範例:,國小校務評鑑評鑑指標,包含評鑑向度、規準、項目及項目內涵說明。本次評鑑除校務整體運作外,同時整合本局原有性別平等教育評鑑、中等以下學校體育及衛生保健評鑑、資訊科技融入教學暨行政應用評鑑、校園無障礙環境檢視、防災教育實況訪視、校園安全檢核、輔導教師訪視計畫等,並融合本市優質學校評選指標作系統性之規劃。,向度一 學校領導與行政管理,向度二 課程發展與評鑑運用,向度三 教師教學與專業發展,向度三 教師教學與專業發展,向度四 學生學習與成效表現,向度五 學生事務與國民素養,向度五 學生事務與國民素養,向度六 學生輔導與支持網絡,向度六 學生輔導與支持網絡,向度七 校園環境與教學設備,向度八 特殊教育與團隊運作,向度八 特殊教育與團隊運作,向度九 公共關係與家長參與,向度九 公共關係與家長參與,向度十 董事會設置與經營,向度十 董事會設置與經營,各向度教育政策具體量化效標,國小校務評鑑評鑑方法,學校自我評鑑由各校組成自我評鑑委員會,參照評鑑標準進行自我評鑑,並依據結果撰寫學校自我評鑑報告。自我評鑑期程 102-106學年,每學年10月1日至1月底資料呈現請以101學年度為主實地訪視由評鑑委員及教學訪視教師前往受評學校訪視。評鑑委員進行資料檢閱、校園參觀、人員訪談以及綜合座談。教學訪視教師則入班進行教學觀察。追蹤評鑑凡任一評鑑向度為三等以下者列入追蹤評鑑,於訪視評鑑結果公布後次一學年度執行,相關作法由本局另行規劃。,國小校務評鑑委員組成,評鑑委員教育相關領域教授,如:教育行政、課程教學(含藝術與人文)、特教教育。退休績優校長家長代表(含一般家長代表)教學訪視教師(一天3位,兩天共6位)教學年資8年以上(如:國語、數學、自然、社會、英語、美術、體育等)曾為臺北市國小輔導團輔導教師者、曾獲臺北市教育專業創新與行動研究創新教學活動設計類特優者、曾獲師鐸獎者、曾獲臺北市特殊優良教師者、曾獲全國教師會Power教師獎者或曾獲其他全國性課程教學競賽成績優異並獲有證明者。,國小校務評鑑結果處理,1.評鑑結果依學校辦學績效採等第制,依成績優劣分為一等、二等、三等、四等及五等。2.評鑑結果由評鑑委員依據各校評鑑向度的規劃、執行、表現,以及對教育政策量化效標的達成情形,並綜合學校自我評鑑及2天實地訪視評鑑結果,經討論後對受評學校在十個評鑑向度之表現分別給予等第結果,但不進行全校評價。3.各評鑑向度依效標規準的達成情形做等第判定。,國小校務評鑑結果處理,4.評鑑結果由本局除函知學校外,各評鑑向度均獲一等、二等學校公布在本局網頁,並頒發證書和獎牌。5.符合優質學校評選各項目對照之校務評鑑向度成績達一等者,經本局推薦直接參加臺北市優質學校評選複選。詳如對照表,其中校務評鑑向度係指校務評鑑向度連結至優質學校評選項目內容之比率。,臺北市優質學校評選對照表,國小校務評鑑結果處理,6.承辦校務評鑑方案與實際參與工作人員,由本局檢討敘獎。7.各校於訪評報告公布之後,在二個月內提出各向度改進計畫,次一學年接受追蹤評鑑。8.評鑑結果作為本局辦理追蹤評鑑及各校獎補助經費參考之依據。,報告完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