模块123学习要点答疑及作业点评.ppt
模块1、2、3学习要点、答疑及作业点评,2013年10月,教育技术培训教程(教学人员版中级)师大版,模块1、2、3学习要点、答疑模块3作业点评,模块1 走进培训项目,活动1:分享信息化教育的故事活动2:认识中级培训活动3:创建学习小组与电子学习档案袋,模块1学习要点,理解教育技术的研究对象和功能了解及中级培训内容和预期成果熟悉平台、课程的基本操作创建电子学习档案袋,什么是教育技术,教育技术运用各种理论及技术,通过对教与学过程及相关资源的设计、开发、利用、管理与评价,实现教育教学优化的理论与实践。,教育技术的功能性定义,教育技术的主要理论基础,教学理论,例如布鲁姆的教学目标分类理论、加涅的九段教学法(引起注意告知学习目标刺激回忆呈现刺激材料根据学习者特征提供学习指导诱导反应提供反馈评定学生成绩促进知识保持与迁移)等。学习理论,例如行为主义、认知主义、建构主义等学习理论。传播理论系统科学理论如果准备参加教育部考试院组织的教育技术中级能力考试,需要对上述理论有所了解。,模块2 研讨信息技术和课程整合的问题,活动1:理解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活动2:探究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的有效方法活动3:了解主题单元的综合特性活动4:用思维导图创建主题单元设计框架,模块2学习要点,从现状和需求、案例中的问题透视,初步知道模块2提出的提高整合有效性的6种方法(内容组织方法、思维引导方法、学习活动设计方法、资源组织方法、学习评价设计方法、学习环境创设)。学会正确、恰当地分析案例了解主题单元的综合特性。初步学会使用思维导图软件。,征集的问题,1、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的实质是什么?2、如何有效促进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3、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时,其教学功能主要体现在哪些方面?4、信息技术与学科课程整合存在哪些问题?,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的实质是什么?,什么是信息技术和课程整合?在学科教学过程中把信息技术、信息资源和课程有机结合,建构有效的教学方式,促进教学的最优化。,大力推进信息技术在教学过程中的普遍应用,促进信息技术与学科课程的整合,逐步实现教学内容的呈现方式、学生的学习方式、教师的教学方式和师生互动方式的变革,充分发挥信息技术的优势,为学生的学习和发展提供丰富多彩的教育环境和有力的学习工具。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以教育信息化带动教育现代化,破解制约我国教育发展的难题,促进教育的创新与变革,是加快从教育大国向教育强国迈进的重大战略抉择。教育信息化充分发挥现代信息技术优势,注重信息技术与教育的全面深度融合,-。教育信息化发展规划(2011-2020),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信息技术是学科教学的辅助工具。学科教学中不能为用技术而用技术,更不能本末倒置。仅仅把信息技术作为辅助工具,还不够。还要注重信息技术与教育的全面深度融合,促进教育的创新与变革。具体地说,要把信息技术作为促进学生自主学习的认知工具和情感激励工具,利用信息技术所提供的自主探索、多重交互、合作学习、资源共享等学习环境,把学生的主动性、积极性充分调动起来,使学生的创新思维与实践能力在整合过程中得到有效的锻炼。,技术影响课程结构的四要素,如何有效促进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从教师教学的角度考虑:更新观念,真正树立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理念,认真思考信息技术与教育的深度融合。把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作为改变传统教学结构、实施创新人才培养的一条有效途径。完善和优化课程设计,提高整合的有效性。不断学习,选择和使用恰当的技术工具。,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时,其教学功能主要体现在哪些方面??,从课程结构的四要素来看,其教学功能主题体现在:全方位地影响课程的“目标、内容、过程和评价”,为学生的学习和发展提供丰富多彩的教育环境和有力的学习工具,促进教学内容的呈现方式、学生的学习方式、教师的教学方式和师生互动方式的变革。作为资源获取、加工、利用工具作为知识创建、展示、演示工具作为情境创设和实验模拟手段作为交流、通讯、协作平台作为练习、测试、评估工具,信息技术与学科课程整合存在哪些问题?,显然,发展阶段不同,存在的问题也不同。大部分地区,目前存在的主要问题还是仍然只是把信息技术作为课程的辅助工具。,推荐资源,百度百科关于“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http:/,模块3学习要点,主题单元的选题用思维导图进行主题单元的教学设计学习目标的设计关于学习成果与评价的设计关于问题设计和问题的使用专题的划分专题学习活动设计,以主题单元的方式进行教学,有什么好处?,通过将教学内容组织成主题单元,将分散内容进行有意义的组织,相对于单课时或单课文的教学,有利于整合教学内容,加强内容之间的内在联系与多向沟通,有利于实现教学内容的综合化和结构化。教师和学生都可以在较高的层次上理解教学内容。教师获得教学时空资源的较大自由度和优化教学方法的可能性。有利于促使教师钻研教材与课程,处理好教材内容与学习活动的关系、传授知识与培养能力的关系、课堂教学与课外拓展的关系,把“教教材”变成“用教材教”。能够在更大范围内将授导与探究的矛盾进行弹性协调,通盘考虑主题资源,解决了以往单课时、单课文设计的局限和不足,有利于提高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的有效性。,主题单元的设计思路,选题的两重性,选择教学内容,组成适合单元教学的主题单元选择适合培训需要的主题单元容量大小适当具有多样化的学习活动和学习环境具有学生自主探究的空间具有学生使用信息技术优化学习的空间具有发展学生高级思维能力的空间,主题单元的选题,1立足教材、符合课标 尊重课本、立足学科、符合课标、综合学习;直接使用现行课本的单元(或模块);重组现行课本的部分内容;以课本内容为基础,向外拓展;.2考虑学习内容的集中性和相对独立性3主题单元包含多样化的活动和全空间的环境。4挑战性,用思维导图进行主题单元教学设计,用思维导图完成主题单元层面的设计,包括:学习目标对应课程标准学习成果及评价专题设置问题设计(主题单元层面和专题层面)根据思维导图初步填写主题单元设计模板完成一个专题的细化设计,学习目标的设计,三维目标的设计原理(各专题的学习目标可以不分开描述)知识与技能可测,求准 知识是指事实、概念、原理、规律等;技能是指动作技能以及观察、阅读、计算、调查等技能。过程与方法可见,求实 是让学生“学会学习”,使学生获得知识的过程同时成为获得学习方法和能力发展的过程。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可悟,求恰 一般包括包括对己、对人、对自然及其相互关系的情感态度、价值判断以及做事应具有的科学态度、科学精神。,学习目标的表述原则,行为主体必须是学习者(从学生的角度表述);须用教学活动的结果而不能用教学活动的过程或手段来描述;行为动词尽可能是具体的,动词所对应的行为或动作是可观察的;尊重学生个体差异,重视学科特点。,关于过程与方法的目标描述,国家物理课程标准中关于过程与方法的描述:二、过程与方法1.经历观察物理现象的过程,能简单描述所观察物理现象的主要特征。有初步的观察能力。2.能在观察物理现象或物理学习过程中发现一些问题。有初步的提出问题的能力。3.通过参与科学探究活动,学习拟订简单的科学探究计划和实验方案,能利用不同渠道收集信息。有初步的信息收集能力。4.通过参与科学探究活动,初步认识科学研究方法的重要性,学习信息处理方法,有对信息的有效性作出判断的意识。有初步的信息处理能力。5.学习从物理现象和实验中归纳简单的科学规律,尝试应用已知的科学规律去解释某些具体问题。有初步的分析概括能力。6.能书面或口头表述自己的观点,初步具有评估和听取反馈意见的意识。有初步的信息交流能力。,关于学习成果与评价的设计,什么是学习成果?,掌握了一系列知识解答了一系列问题培养了高级思维能力和信息处理能力总结了所创建的事物的特征阐明了自己的立场并进行了说明进行了具有创意的工作完成了学习作品的制作,简单电路主题单元的学习评价的初步设计,关于问题的设计,1为什么要进行问题设计?2如何设计问题?3开放性问题与封闭性问题。4“问题组”的内在逻辑关系。,设计问题的目的与要求,通过一组问题引导主题单元的学习;通过一组问题引导专题的学习;问题系列和学习过程对应;问题要服务于学习目标;问题要有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问题要有助于学生高级思维能力的提高;,关于问题的设计,主题层面的问题(开放性问题)指向单元问题;关注的是学科的核心;包含了主题领域的一系列重要问题;没有明显的正确答案专题(内容)层面的问题(多为封闭性问题)面向构成单元主题的具体专题,是情境性或知识性的;关注具体的学习内容与事实信息;为主题层面的问题解决提供学科特定的思路及方法,充分发挥问题的作用,把精心设计的问题作为各专题的引领学习过程的问题;即,在问题的引领下展开各专题的学习过程。,专题的划分,主题单元是教师基于学科的阶段性学习要求与学生发展需求确立的围绕同一主题的教学内容。学生在整个单元的学习活动都要围绕该主题展开,并力求实现相关的各项学习目标。专题则是基于主题单元学习任务完成的需要,把容量相对较大的主题单元划分成若干“子活动”或者“子主题”。这些专题都从属于该单元的主题。各专题有相对独立性。各专题的学习目标、学习内容、学习侧重点可能不尽相同,然而其有机的整合恰恰反映了整个主题单元的教学要求。,专题的细化设计要点,专题的学习目标设计要与主题单元的目标设计衔接。专题的问题设计要与主题单元的问题设计衔接。专题的学习活动设计要突出学生的学习活动(不排斥适当的教师讲授),以活动1、活动2、活动3的形式列出。专题的教学评价只需要列出该专题学习中需要评价的学习要素(重要的学习环节、学习成果等)。具体的评价方案在模块6中制定。,学习活动设计还是教学过程?,专题的学习活动设计要突出学生的学习活动,从学生如何学习考虑自己的教学。教师的助学活动在模块7中研究并制定主题单元教学实施方案。教学过程考虑得比较多的是教师的教。教师的教的最终目的是让学生的学习活动真正发生并有效。,模块3作业要求,完成主题单元规划思维导图填写主题单元设计模板本次作业包括两个内容,完成后,将两个文件压缩打包,以自己的“姓名拼音+zuoye1”命名,提交到平台中。,模块3作业点评,世界文化遗产语文,小学四年级;供用5课时专题划分:一:长城二:颐和园 三:秦兵马俑,点评意见:不要还是分课文地描述,应从主题单元的整体描述。,点评意见:一般应按三维目标分开写;目标的主体应是学生,不要出现类似“引导学生”的描述。,点评意见:“对应课标”应在认真学习理解“学科课程标准”的基础上,。明确与本单元相应的学习要求,并直接引用。这样可以是自己随后的整个设计符合课程标准的要求。,点评意见:由于缺乏对对单元的整体设计,所以,设计的问题也是分课文提出的,而且,都是一些封闭性的问题。“主题单元问题”应针对单元的核心问题,一般应是开放性的问题。,点评意见:各专题的教学评价要求列举本专题中要评价的学习要素和所使用的评价工具或方法。不是要对整个专题进行评价。例如,本专题中有一个学习环节是“分小组展阅和简介搜集到的有关长城的资料与信息”,可以作为其中一个评价要素,使用评价量规进行评价。还有一个学习成果是“有感情的朗读课文,背诵课文”也可以作为评价要素,使用现场点评的方法。,点评意见:基本符合要求,但是,根节点下的一级子节点应该是5个子节点“学习目标、对应标准、学习成果及评价、专题划分、问题设计”。美化思维导图时要注意视觉效果。,一位老师交上来的思维导图,点评意见:在这次培训中,思维导图是作为主题单元规划的工具来用的。在平时的教学中,可以使用思维导图来组织梳理学科知识体系。,关于学习活动设计,活动1:动植物的“诉说”。教师:首先我们先欣赏一段视频人为对环境的破坏。教师用多媒体播放视频,学生观看。教师:看完视频后大家有什么感想呀?学生回答。教师:同学们回答得很好,请大家观看这几张图片。教师利用多媒体出示图片。(森林、草原、湖泊被破环的图片)教师:大家看完这些图片后又有什么感想?学生回答。教师:同学们回答得很好,下面我们来做个游戏。游戏内容:1每个小组选择一种自然环境,如森林、草原、湖泊等。2各组列出生活在其中的动物和植物,组内的每位同学扮演一种动物或植物,并分析这种动物或植物的生存对环境的需要。3老师向各组提供一些反映人类活动的卡片,各组从中得知本组所选择的环境将会受到的破坏。4各小组的同学以自己所扮演的角色,说说“自己”的食物、水源、住所和活动空间将受到怎样的影响,“自己”对未来的畏惧及对人类的祈求等。学生活动。教师等各组学生都明确了本组所选自然环境中的主要动植物的生存需要,且确定了每个人扮演的角色后,老师再发给各组一张人类相关活动的卡片。例如,给“森林环境”组的卡片上可以这样写:森林中的公民们:我们的美好家园要遭殃了!他们人类要在这里建一个什么“大型旅游度假区”!听说要砍掉很多树,建起很多房子请大家做好准备,我们一起找他们评理去!活动结束,请同学们根据扮演着表演的好坏评选出最佳扮演者。,修改后的学习活动设计,活动1:动植物的“诉说”。1、学生观看一段视频人为对环境的破坏。2、进一步观看几张图片(森林、草原、湖泊被破环的图片)3、在全班交流观看视频后的感想。4、做个游戏。游戏内容:1)每个小组选择一种自然环境,如森林、草原、湖泊等。2)各组列出生活在其中的动物和植物,组内的每位同学扮演一种动物或植物,并分析这种动物或植物的生存对环境的需要。3)各小组的同学以自己所扮演的角色,说说“自己”的食物、水源、住所和活动空间将受到怎样的影响,“自己”对未来的畏惧及对人类的祈求等。4)同学们根据扮演者表演的好坏评选出最佳扮演者。,关于学习活动设计的点评意见,专题的学习活动设计要突出学生的学习活动(不排斥适当的教师讲授),以活动1、活动2、活动3的形式列出。不要用课堂实录式的描述。多课时的专题应分课时来描述。教师的助学,体现在模块7的作业“主题单元教学实施方案”中。,变压器主题单元设计,点评意见:单元课时数较少,可能主题单元内容不够丰富,没有把具有相同主题的内容整合好。,点评意见:过程与方法的目标依然应该是以学生为主体的。有一些没有相应的学习过程的目标,容易使目标的达成落空。建议删除。“养成勤俭节约的好习惯”的学习目标,是不可能通过本单元的学习达成的。建议删除后半句。,点评意见:问题成为本专题学习的纲。很好。,点评意见:学习活动设计简略适当,条理清晰。分课时、分活动进行设计。问题成为本专题学习的纲。很好。,点评意见:选择了专题中重要的学习环节和学习成果作为评价要素。既有形成性的评价,也有终结性的评价。,谢谢倾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