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融理论与实践第三讲ppt课件.ppt
第三讲 货币政策,金融理论与实践,一、货币政策的含义和特性,(一)货币政策的含义,货币政策是中央银行用以调节货币流通量,进而影响经济运行过程的各种措施,货币政策运作程序:,货币政策目标决策,货币政策工具选择,货币政策措施实施,货币政策效应反馈,1、货币政策是一种宏观经济政策,(二)货币政策的特性,反周期调节,促进经济健康发展,2、货币政策是以需求调控为主的政策,货币流通量总需求,3、货币政策是以总量调控为主的政策,货币流通量需求总量,4、货币政策是目标长期性和措施短期性相统一的政策,货币政策和金融政策的关系,二、货币政策目标,(一)货币政策的最终目标,1、通货稳定2、经济增长3、充分就业4、国际收支平衡,(二)货币政策的中介目标,1、中介指标的特性 可测性、可控性、关连性,2、中介目标的种类,(1)基础货币 根据国际货币基金组织货币与金融统计手册(2000年版)的定义,基础货币是银行持有的货币(库存现金)和银行外的货币(流通中的现金),及银行与非银行在货币当局的存款。,(2)利率,利率作为资金的价格,是影响货币流通量的重要变量,(3)货币供应量,我国目前货币政策以货币供应量为中介目标,并把货币供应量划分为四个层次,按照中国人民银行货币供应量统计和公布暂行办法的解释:0:流通中现金(货币供应量统计的机构范围之外的现金发行)1:0企业存款(企业存款扣除单位定期存款和自筹基建存款)机关团体部队存款农村存款信用卡类存款(个人持有)2:1城乡居民储蓄存款企业存款中具有定期性质的存款(单位定期存款和自筹基建存款)外币存款信托类存款 3:2金融债券商业票据大额可转让定期存单等,M1和M2分别被称为狭义货币和广义货币,是宏观调控的重要指标。,三、货币政策工具,存款准备金率、再贴现、公开市场业务、再贷款、利率、贷款限额,(一)存款准备金率,存款准备金 分为法定存款准备金和超额存款准备金。,(一)存款准备金率,存款准备金率的高低,直接关系到商业银行可贷资金的多少,即放款数量多少。,存款准备金率是商业银行必须按规定把存款的一部分缴存到中央银行的比率。,存款准备金率的提高商业银行可贷资金减少信贷规模缩小货币流通量减少(反之亦然),100万元存款,央行:存款准备金率10,10万元,存款90万元,9万元,存款81万元,8.1万元,271万元,100万元存款,央行:存款准备金率20,20万元,存款80万元,16万元,存款64万元,12.8万元,244万元,存款减少27万元,近期我国中央银行存款准备金率的调整 2008年上半年,中国人民银行先后4次上调存款类金融机构人民币存款准备金率各0.5个百分点,6月7日宣布上调存款准备金率1个百分点,一般金融机构人民币存款准备金率达到17.5%。,(二)再贴现,再贴现是指商业银行或其他金融机构以支付一定的利息为代价将贴现获得的未到期票据向中央银行所做的票据转让。,再贴现作为一种政策工具,通过两个方面发挥作用:一是规定和调整再贴现率;二是规定和调整再贴现条件,我国的再贴现政策,(三)公开市场业务,公开市场业务是中央银行在证券市场上买进或卖出有价证券,以此影响货币供求关系的市场操作。,中央银行买进证券货币投放增加货币流通量利率下降银根放松 中央银行卖出证券货币回笼减少货币流通量利率上升银根收紧,我国的公开市场业务,一级交易商制度(40家商业银行)交易方式:(1)现券交易;(2)回购交易;(3)发行中央银行票据,回购交易分为正回购和逆回购,正回购:央行向一级交易商卖出证券,并约定在未来某日买回证券。卖出证券回笼货币 到期购回证券投放货币,逆回购:央行向一级交易商购买证券,并约定在未来某日将证券卖给一级交易商,购买证券投放货币到期卖出证券回笼货币,发行中央银行票据(短期债券),发行央行票据回笼货币央行票据到期投放货币,(四)再贷款,再贷款是中央银行向商业银行发放的贷款。“再”是相对于商业银行贷款而言。,再贷款通过控制向商业银行的资金供应规模来影响整个社会的信贷规模或货币流通量。,再贷款规模扩大商业银行资金来源增加商业银行增加贷款发放货币流通量增加(反之亦然),(五)利率,贷款利率上升筹资成本上升资金需求受到抑制信贷总规模或货币流通量减少(反之亦然),存款利率上升存款增加资金供给增加货币流通量扩大(反之亦然),(六)贷款限额,四、货币政策发挥作用的基本条件,(一)国民经济的货币化程度,(二)金融市场的发育程度,金融市场规模金融市场的统一性金融市场的规范化程度,(三)金融机构的创新能力,金融创新能力金融对经济的渗透能力货币政策的影响力,(四)中央银行的政策运作能力,政策制定的独立性经济形势分析能力运用政策工具经验积累,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