劳动者就业与维权(2020一轮复习).ppt
5.2 劳动者就业与维权,必修一 经济生活 第五课 企业与劳动者,【5年0考】,1.劳动与就业;2.劳动光荣;3.树立正确的择业观念;4.维护劳动者权益;,一、考点展示,1.一个主题:劳动者;2.两个意义:就业的意义/维护劳动者权益的意义;3.三个主体:国家/企业/个人维护劳动者合法权益的措施;4.四个观念:自主择业/竞争就业/职业平等/多种方式就业观。,核,心,线,索,一、考点展示,1.能够从劳动者和社会两个角度理解就业的意义与作用;2.知道如何从政府、企业与劳动者三个方面推动实现高质量的就业;3.掌握四种正确就业观的内涵;4.知道劳动者享有的权利;5.知道政府在维护劳动者权益方面的巨大作用;6.了解劳动者维护自身合法权益的基本途径与方式。,复,习,要,求,二、考点梳理,1.劳动与就业,劳动是劳动者_和_支出,是物质财富和_的创造活动,是人类文明发展进步的_。,劳动者是生产过程的_,在生产力发展中起_。光荣属于劳动者。,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要建设_、_、_劳动大军,弘扬_和_,营造劳动光荣的社会风尚和精益求精的敬业风气。,脑力,体力,精神财富,源泉,知识型,技能型,创新型,劳模精神,工匠精神,主导作用,主体,二、考点梳理,2.就业的意义,就业使得劳动力与生产资料相结合,生产出社会所需要的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关系到社会稳定,国家政权的巩固及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目标的实现;,劳动者通过就业取得报酬,从而获得生活来源,使社会劳动力能够不断再生产;,有利于劳动者实现自身社会价值,丰富精神生活,提高精神境界,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就业是最大的民生,对整个社会生产和发展具有重要意义。,1.(2017全国14)为实施精准扶贫方略,2016年我国对120万个贫困家庭的新增劳动力进行职业教育培训,实现一人长期就业,全家稳定脱贫。这一举措的依据是劳动者就业是社会存在和发展的基础促进就业是我国分配制度的基本要求职业培训促进就业,就业是民生之本共同富裕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根本原则 A.B.C.D.,【答案】D,二、考点梳理,3.解决就业问题的措施,从根本上讲,国家要大力发展经济,努力增加就业岗位;从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出发,实施就业优先战略和积极的就业政策,制定劳动者自主就业、市场调节就业、政府促进就业和鼓励创业的方针;完善社会保障制度,依法保护劳动者的合法权益。,扩大企业规模,创造更多的就业岗位;自觉承担社会责任,积极吸纳劳动者就业;保护劳动者合法权益,构建和谐劳动关系。,转变就业观念,树立自主择业观、竞争就业观、职业平等观以及多种方式就业观;积极参加职业技能培训,提高自身素质和技能;发扬创业精神,实现自主创业。,二、考点梳理,4.树立正确的择业观,2.(经典)研究显示,不同职业被电脑取代的概率主要取决于其社交性、创造性以及感知和操控性的强弱。结合下图信息,对劳动者合理的就业建议是A.提高自我职业技能,不应当在电脑取代率高的行业选择就业B.树立竞争就业观,提高自身素质,适应科技进步带来的变化C.树立职业平等观,以健康的心态从事劳动密集型产业的岗位D.树立多种方式就业观,适应市场经济发展加快岗位更新频率,【答案】B,高低,被电脑取代的概率,社交性,公共关系专家,洗碗工,弱 强,高低,被电脑取代的概率,创造性,时尚设计师,速记员,弱 强,二、考点梳理,5.维护劳动者权益,平等就业和选择职业的权利,取得劳动报酬的权利,休息休假的权利,获得劳动安全卫生保护的权利,接受职业技能培训的权利,享受社会保险和福利的权利,提请劳动争议处理的权利以及法律规定的其他劳动权利,实现和维护劳动者权益,是社会主义制度的本质要求;是保障劳动者主人翁地位的前提,是实现平等就业、充分调动和发挥劳动者积极性和创造性的保证。,二、考点梳理,5.维护劳动者权益,实施积极的就业政策,多渠道扩大就业;加强劳动保护,完善社会保障体系;完善劳动保障法律体系,对侵犯劳动者合法权益的行动进行打击。,遵守劳动法和劳动合同法等相关规定,自觉维护劳动者的合法权益。,自觉履行劳动义务(义务);依法签订劳动合同(重要保证);投诉、协商、申请调解、申请仲裁、向法院起诉等(途径);增强权利意识和法律意识(意识)。,3.(2018陕西二模)一项以“你拿到加班费了吗”为主题的调查中,在回答“如果没有领到加班费你敢不敢告单位”这一问题时,71%的网友选择“不敢”,还有16%的人选择“不和单位计较”。在回答“通过什么渠道解决”时,35%的人选择“消极怠工”,选择“没多少钱,算了”和“无所谓”的各占14%,20%的网友选择“找有关部门或领导反映”。调查结果说明 劳动者的权利意识和法律意识有待增强 具有较高的职业道德和奉献精神是劳动者获得权利的前提和基础 劳动者应通过合法手段和途径维护自身权益 依法签订劳动合同是维护劳动者权益的重要依据 A.B.C.D.,【答案】A,三、核心突破,1.就业与民生、消费、宏观调控等知识,三、核心突破,2.解决就业问题的措施,从根本上讲,国家要大力发展经济,努力增加就业岗位;从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出发,实施就业优先战略和积极的就业政策,制定劳动者自主就业、市场调节就业、政府促进就业和鼓励创业的方针;完善社会保障制度,依法保护劳动者的合法权益。,扩大企业规模,创造更多的就业岗位;自觉承担社会责任,积极吸纳劳动者就业;保护劳动者合法权益,构建和谐劳动关系。,转变就业观念,树立自主择业观、竞争就业观、职业平等观以及多种方式就业观;积极参加职业技能培训,提高自身素质和技能;发扬创业精神,实现自主创业。,三、核心突破,3.更高质量更充分的就业,就业是最大的民生,党的十九大报告明确提出要实现更高质量和更充分就业的新目标。实现更充分就业和更高质量就业,需要根据具体情况,多管齐下,具体可以在以下几个方面重点努力:,大规模开展职业技能培训,注重解决结构性就业矛盾;加大就业政策扶持,鼓励创业带动就业;提供全方位公共就业服务,促进高校毕业生等青年群体多渠道就业创业;破除妨碍劳动力、人才社会性流动的体制机制弊端,推动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1.实现劳动者充分就业,完全是政府的责任;2.解决就业问题的关键在于国家实行积极的就业政策、统筹安排劳动者就业;3.非管理岗位不去,脏、累、重活不干不符合多种方式就业观;4.劳动者的权利和义务是统一的。劳动者享受权利,是劳动者履行劳动义务的前提;5.实行劳动合同制度会限制劳动力自由流动。,四、易错辨析,五、课后识记,1.为了推动更高质量和更充分就业,党和政府坚持以人民为中心,坚持就业优先战略和积极就业政策,鼓励创业带动就业,提供全方位公共服务,破除妨碍劳动力流动的体制机制弊端,使人人都有通过辛勤劳动实现自身发展的机会。2.劳动者要转变就业择业观念;提高自身技能,增强自主就业和创业能力。3.企业要积极承担社会责任,保障劳动者的合法权益,建立劳动者培训机制和发展机制。,必,记,知,识,六、知识框架,自,行,建,构,谢谢大家,努力不止,进步不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