汽车运行材料2章车用汽油.ppt
.,第二章,主讲:朱明 高级技师、经济师,工程师 高级技能专业教师 高级汽车维修考评员,第二章 车用汽油,为满足汽油机的工作特点,保证汽油机的顺利起动、平稳运转,充分发挥汽油机的功力性能,对车用汽油使用性能的主要要求有:1)适宜的蒸发性。2)良好的抗爆性。3)良好的氧化安定性。4)对机件等无腐蚀性。5)对环境等的无害性。6)油本身的清洁性。,第一节 汽油的蒸发性,四行程发动机工作原理,观看演示,1、进气行程,2、压缩行程,3、作功行程,4、排气行程,第一节 汽油的蒸发性,汽油的蒸发性:汽油由液态转化为气态的性质,汽油的蒸烧过程,发生在发动机的进气行程和压缩行程:在进气行程,随着活塞下行,汽油被空气流带入气缸,进气行程,第一节 汽油的蒸发性,经过压缩行程压缩,形成可燃混合气,汽油的蒸发过程约占360的曲轴转角现代汽油发动机的转速很高,曲轴转周时间约0.02一0.04s,要求汽油具有良好的蒸发性能,压缩行程,第一节 汽油的蒸发性,1)汽油的蒸发性好,容易汽化,与空气混合均匀,可燃混合气燃烧速度快,燃烧完全,发动机容易起动,加速及时,各工况间转换灵敏柔和.机械磨损减少,汽油消耗降低2)汽油的蒸发性不好,发动机低温起动困难。燃油消耗增加。未燃烧的油滴使气缸的密封性下降,输出功串降低。还会污染发动机润滑油,增大发动机磨损和润滑油的消耗。3)汽油的蒸发性过强使贮存过程中汽油的蒸发损失增加、燃油供给系易产生气阻、电喷发动机中的炭罐易过载等。,一、汽油蒸发性的评价指标,汽油蒸发性的评价指标是:馏程和饱和蒸气压。1馏程油品在规定条件下蒸馏时,从初馏点到终馏点的温度范围。在评价汽油蒸发性时,指标采用:初馏点、10蒸发温度、50蒸发温度、90蒸发温度、终馏点 残留量等,1馏程,在评价汽油蒸发性时,采用:初馏点、10蒸发温度、50蒸发温度、90蒸发温度、终馏点残留量等指标。,1馏程-初馏点,初馏点:对汽油在规定条件下蒸馏时,流出第一滴汽油的气相温度。它是汽油的最低馏出温度,表示汽油中最轻组分的沸点。,1馏程-10蒸发温度,10蒸发温度是对lOOmL汽油在规定条件下蒸馏时,流出lOmL汽油的气相温度。表示:汽油中轻质馏分的含量。它决定汽油机起动的难易,影响发动机供给系气阻的倾向10蒸发温度低,表示:汽油中的轻质馏分多,蒸发性强,发动机低温起动性好。10蒸发温度过低,表示:蒸发性过强,随着油温的升高,在燃油供给系出现“气阻”现象。使发动机功率降低甚至熄火。,10蒸发温度与汽油机最低起动气温的义系表11所示。,1馏程-50蒸发温度,50蒸发温度是对lOOmL汽油在规定条件下蒸馏时,流出50mL汽油的气相温度。表示:汽油中质馏分的含量,代表汽油的平均蒸发能力。影响汽油机起动后到正常工作温度的预热时间、加速性能和工作稳定性。50蒸发温度低,表示:汽油的平均蒸发能力较强,混合气浓度大,燃烧热量多,发动机预热的时间短,加速灵敏运转柔和平稳。50蒸发温度高,表示:蒸发力较弱,形成的混合气浓度较稀,暖机时间长。加速性差。,汽油50蒸发温度与发动机预热时间的关系图1-2,有关汽抽50蒸发温度肘汽油机加速性的影响图1-1所示。,1馏程-90蒸发温度,90蒸发温度是对lOOmL汽油在规定条件下蒸馏时,流出90mL汽油的气相温度,表示:汽油中重质馏分的含量。90蒸发温度高,表示:汽油中重质馏分含量多。不能完全燃烧,发动机出现排气冒黑烟耗油量增大。冲刷气缸壁的润滑油膜,增大磨损。稀释发动机润滑油,影响正常润滑90蒸发温度控制汽油中重质馏分的指标的控制量,汽油90蒸发温度对发动机润滑油稀释程度的影响图12所示:,1馏程-终馏点,终馏点是对lOOmL汽油在规定条件下蒸馏时,蒸馏出最后一滴汽油的气相温度。表示汽油中重质馏分的含量。终馏点高的汽油,重质馏分多,蒸发性差,燃烧不完全,汽油消耗大:冲刷气缸壁润滑油膜,使活塞磨损增加。终溜点控制汽油中重质馏分的上限指标,终馏点与汽油消耗、活塞磨损的关系表1-3,1馏程-残留量,残留量是对lOOmL汽油在规定条件蒸馏时,不能被蒸发的残留物质与lOOmL汽油的体积百分比。表示:汽油中不易蒸发的重质馏分和贮存过程中氧化生成的胶质物质的含量。汽油残留量过大,表示:燃烧室积炭增加,进气门、喷油器等部位结胶严重,从而影响发动机的正常工作,使用中应严格限制,2饱和蒸气压,饱和蒸气压是在规定的条件下,汽油在适当的试验仪器中蒸发达到平衡状态时,汽油蒸气显示的最大压力。表示:汽油的平均蒸发性能。饱和蒸气压过高:影响燃油供给系产生气阻。关系汽油在贮存、运输和使用过程中的蒸发损耗。,二、使用条件对车用汽油蒸发性的影响,1进气温度:空气温度的高低,决定供给汽油汽化所需热量的多少。提高汽油机的进气温度,能增加汽油蒸发量。2进气流动速度:影响汽油被气流带人气缸后形成的油粒大小。空气流速越大,汽油汽化率越大 3气缸壁温度:影响可燃混合气中未蒸发油滴的进一步蒸发。气缸壁的温度高,汽油在气缸内的蒸发量增大,车用汽油的蒸发性提高措施,1)使用人员技术熟练,2)根据季节气温变化和汽油机的工作情况,采用起动前用热水温缸,3)保持循环冷却水的正常温度,及时提高发动机的转速等,可以使汽油在发动机内的蒸发速度加快,蒸发量增多,相对提高了车用汽油的蒸发性。,第二节 汽油的抗爆性,汽油的抗爆性:汽油在汽油发动机气缸内燃烧时不产生爆燃的性能。爆燃是常见的不正常燃烧之一。影响爆燃的因素很多,汽油本身的抗爆性能是最根本的。,一、爆燃产生的原因及危害,可燃混合气在气缸内点燃,生成许多不稳定的过氧化物。过氧化物的特点:1)当浓度较大时容易发生自燃:抗爆性好的汽油,在燃烧过程产生的过氧化物不会达到自然的浓度。2)爆燃产生强烈的冲击波:撞击气缸盖、活塞顶和气缸壁,使发动机产生震动,发出清脆的敲缸声。这种现象就是爆燃。,一、爆燃产生的原因及危害,1)产生强烈冲击波:使气缸盖、活塞顶、气缸壁、连杆、曲轴等机件的负荷增加而变形甚至损坏 2)爆燃的高压和高温:破坏气缸壁的润滑油膜的润滑性,发动机磨损加快,气缸密封性下降,发动机功率降低。3)爆燃产生的高温:使发动机出现过热。4)爆燃的局部高温:排气冒黑烟严重,形成积炭,破坏活塞环、火花塞、气门等零件的正常工作,使发动机的可靠性下降。5)发动机压缩比一定时,爆燃产生的因素:汽油自身的抗爆性。使用抗爆性好的汽油。避免爆燃现象的出现,二、汽油抗爆性的评价指标,汽油抗爆性的评价指标是辛烷值和抗爆指数。1辛烷值 辛烷值是表示点燃式发动机燃料抗爆性的一个约定数。在标准发动机试验中测得的辛烷值。按照试验条件,辛烷值分为马达法辛烷值和研究法辛烷值两种。马达法辛烷值的试验条件要比研究法辛烷值的试验条件苛刻。例如:马达法辛烷值测定时:发动机转速为900rmin,混合气加热至1490C研究法辛烷值测定时:发动机转速为600dmil,混合气不加热。马达法辛烷值低于研究法辛烷值。,1辛烷值,测定辛烷值的标准燃料,是用两种抗爆性相差悬殊的烷烃作基准物配制而成的。一种是异辛烷(C8H18),抗爆性能良好,规定其辛烷值为100;另一种是正庚烷(C7H16),抗爆性能差,规定其辛烷值为o。按不同体积比例混合这两种基准物,便得到多种标准燃料。标准燃料中异辛烷的体积分数规定为标准燃料的辛烷值,该值范围为0-100。,2。辛烷值测定,辛烷值的测定方法按照规定进行:1)GBT503-1995(汽油辛烷值测定法(马达法)2)GBT54871995汽油辛烷值测定法(研究法),3、抗爆指数,1)马达法辛烷值(MON)表示:汽油在发动机重负荷条件下高速运转时的抗爆能力2)研究法辛烷值(RON)表示:汽油在发动机常有加速条件下低速运转时的抗爆能力。两者都不能全面反映车牺运行中汽油燃烧的抗爆性能。3)抗爆指数:全面地反映汽油在车辆运行中的抗爆能力。抗爆指数是汽油研究法辛烷值与马达法辛烷值的平均值。即,三、汽油各烃类组分的抗爆性,1)汽油的抗爆性,由其烃类组成和各类烃分子的化学结构决定。2)各类烃的辛烷值不相同.:热氧化安定性不同,开始氧化的温度和自燃点有差别3)汽油组成的烃主要是含511个碳原子的烷烃、环烷烃、芳香烃和烯烃。芳香烃和异构烷烃的抗爆性最好,环烷烃和烯烃居中,正构烷烃最低。,碳原子个数相同的几类烃的抗爆性比较表1-6,三、汽油各烃类组分的抗爆性,芳香烃抗爆性最好,辛烷值多数都在100左右,变化范围不大。汽油中几种芳香烃的抗爆性如表17所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