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章失业与通货膨胀.ppt
第八章 失业与通货膨胀理论,第一节 失业的种类和原因,第二节 通货膨胀,第三节 通货膨胀与失业,一、失业的衡量与类型,第一节 失业,宏观经济学第八章第一节失业,失业的程度用失业率来衡量。失业率是指劳动力中没有工作而又在寻找工作的人所占的比例,即失业人数与劳动力人数的比率。,一个经济中的总人口可分为劳动年龄人口(1660周岁)和非劳动年龄人口。我国劳动年龄人口:男性1660周岁 女性1655周岁 劳动年龄人口分为劳动人口和不在劳动人口。,不在劳动力人口:(1)军队人员;(2)在校学生;(3)家务劳动者;(4)退休和因病退职人员以及丧失劳动能力、服刑犯人等不能工作的人;(5)不愿工作的人;(6)在家庭农场或家庭企业每周工作小于15个小时的人。在劳动年龄人口中减去以上六类人员余下的部分就称为劳动人口。,劳动人口在总的劳动年龄人口中占的比率被定义为劳动参与率,即:,劳动参与率反映了一个经济中愿意就业者在适龄人口中所占的比例。,劳动人口由就业人口和失业人口两部分构成。国际劳工组织关于失业的界定有三条标准,即:有劳动能力但没有工作;当前准备工作;正在寻找工作。失业率是失业人员在劳动人口中所占的比率。我们有如下的关系式:劳动人口=就业人口+失业人口,实际上,失业率的测算是比较复杂的,因为就业人口、失业人口和不在劳动人口三者之间处于不断的变动之中,我们用下图加以说明。,不在劳动人口,失业人口,就 业 人 口,劳动年龄人口的动态分布,19612002年美国、日本和欧共体等国的失业率(%),资料来源:OECD资料,课堂练习,下表是2002年7月美国的失业数据,试计算美国的劳动力人数、工作年龄层人口的人数、失业率和参与率。,单位:百万人,参考资料:我国的失业统计实践,我国的失业统计实践中,主要通过三个数量指标反映劳动力市场上的供求状况:即经济活动人口、就业人口和在岗职工数。见历年中国统计年鉴,失业分为三类:1、磨擦性失业,指在生产过程中由于难以避免的摩擦而造成的短期、局部性失业。2、结构性失业,指劳动力的供给和需求不匹配所造成的失业,其特点是既有失业,又有职位空缺。3、周期性失业:也称需求不足的失业,指由于社会总需求下降而造成的失业,这种失业是由整个经济的支出和产出下降造成的。,二、自然失业率和自然就业率,1、自然失业率为经济社会在正常情况下的失业率,它是劳动市场处于供求稳定状态(既不会造成通货膨胀也不会导致通货紧缩的状态)时的失业率。自然失业包括摩擦性失业和结构性失业。U/N=l/(l+f)N:劳动力U:失业者人数E:就业者人数l:离职率F:就职率,三、失业与有效需求不足,宏观经济学第八章第一节失业,凯恩斯认为,社会的就业量是由有效需求决定的。有效需求(Effective Demand),是指商品的总供给与总需求达到均衡时的总需求。宏观经济均衡并不一定能保证社会实现充分就业。总供给与总需求之间的均衡可能有三种情况:(1)低于充分就业的均衡;(2)充分就业的均衡;(3)高于充分就业的均衡。凯恩斯认为,产生非自愿失业的原因在于社会有效需求不足。,(一)有效需求决定社会就业量,宏观经济学第八章第一节失业,凯恩斯认为,有效需求不足则是由于三大基本心理规律所造成的。1心理上的消费倾向即边际消费倾向递减规律。2心理上对资产未来收益之预期即资本边际效率递减规律。3心理上的灵活偏好。,(二)三大基本心理规律,四、失业的影响,宏观经济学第八章第一节失业,1、失业引起实际社会产量的减少“奥肯定理”:失业率每高于自然失业率1个百分点,实际GDP将低于潜在GDP2个百分点。yyf/yf a(uu)(y:实际产出,yf:潜在产出,u:实际失业率,u:自然失业率)2、失业引起人力资本的损失3、失业增加政府的转移支付支出 4、失业引发种种社会问题,(一)失业的不利影响,(二)失业的有利影响,1、失业是个人能力得到充分发挥的必要代价;2、失业是劳动力最优配置的必要条件;3、失业有助于提高就业者的工作效率;4、失业作为劳动力的贮备可以随时满足社会的需要。,宏观经济学第八章第一节失业,从理论上说,存在一种适度的失业。在这种失业时,社会从失业中得到的好处大于损失,或者至少是得失相当。适度失业在数量上并不一定等同于自然失业。各国有不同的适度失业,每个国家要根据自己具体的国情来确定适度失业率。在现实中,有些国家劳动力短缺,这会给经济带来不利的影响。但就大多数国家来说,失业严重是普遍现象。,(三)适度失业,四、解决失业的方法,宏观经济学第八章第一节失业,解决需求不足的失业的方法是运用扩张性的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解决摩擦性失业和结构性失业需要借助于人力政策。(1)提供职业训练,特别是青年人、低技能劳动者以及有长期失业经历的人。(2)提供就业信息,降低搜寻工作岗位信息的成本。(3)反对就业歧视。,2001年3月美国失业人口的主要构成,资料来源:美国劳动统计局,一、通货膨胀的定义,第二节 通货膨胀,宏观经济学第八章第二节通货膨胀,1、概念通货膨胀(inflation)的定义是一般价格水平普遍和持续的上升。经济学界对通货膨胀定义的解释分为“物价派”与“货币派”。“物价派”主张用一般物价水平上升来定义通货膨胀。这种观点得到了大多数经济学家的认可,也是一般经济学著作中的用法。“货币派”则强调物价上升不同于通货膨胀。通货膨胀真正的含义应该是指货币数量的过度增长。“物价派”与“货币派”的实质分歧在于对物价上升原因的解释。他们都没有否认物价上升是通货膨胀的基本形式。,2、衡量:通货膨胀率 通货膨胀率被定义为从一个时期到另一个时期价格水平变动的百分比。t=(Pt-Pt-1)/Pt-1价格指数一般可用CPI来计算。3、分类(1)按照价格上升的速度分类温和的通货膨胀:通货膨胀率在10%以内奔腾的通货膨胀:通货膨胀率在10%以上和100%以内超级通货膨胀:通货膨胀率在100%以上。(2)按照人们的预期程度分类不可预期通货膨胀:即价格上升的速度超出人们的预料;可预期通货膨胀:即价格上升的速度在人们的预料之中。,二、通货膨胀对经济的影响,宏观经济学第八章第二节通货膨胀,1.不可预期的通货膨胀对生产具有刺激作用。2.不可预期的通货膨胀会导致收入的再分配。工资领取者是通货膨胀的受害者,利润获得者是通货膨胀的得益者;利息和租金的收入者是通货膨胀的受害者,利息和租金的支付者则是通货膨胀的得益者。3.不可预期的通货膨胀会导致财产的再分配。,(一)不可预期的通货膨胀,宏观经济学第八章第二节通货膨胀,1.可预期的通货膨胀只会造成物价水平的上涨而不会扩大生产;2.可预期的通货膨胀会导致持有货币的机会成本增加;3.可预期的温和的通货膨胀会刺激总需求。,(二)可预期的通货膨胀,三、通货膨胀的成因,宏观经济学第八章第二节通货膨胀,(一)需求拉动的通货膨胀,宏观经济学第八章第二节通货膨胀,(二)成本推进的通货膨胀,成本推进的通货膨胀又可分为四种类型:(1)工资推进的通货膨胀(2)利润推进的通货膨胀(3)进口型通货膨胀(4)出口型通货膨胀,宏观经济学第八章第二节通货膨胀,指由于社会经济结构方面的因素引起物价水平在一定时期内持续上涨。查理舒尔茨认为,结构性通货膨胀的主要原因是:工资和价格缺乏向下弹性,资源缺乏流动性,短期中需求在部门间的大规模转移。舒尔茨之后,一些经济学家从各生产部门之间劳动生产率的差异、各生产部门之间收入水平的“赶超”、劳工市场的结构特征等角度,进一步发展了结构性通货膨胀理论。,(三)结构性通货膨胀,四、消除通货膨胀的对策,宏观经济学第八章第二节通货膨胀,对于需求拉上的通货膨胀,可采用收缩性的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对于成本推进通货膨胀,应实行收入政策和促进竞争的政策。(一)收入政策:1、工资物价指导通过政府、厂商和工会之间的合作来抑制工资和物价。做法:政府根据价格水平上涨情况,颁布一系列的工资和物价管理规则,敦促厂商和居民遵守。原则:(1)各个企业工资率的增长与平均劳动生产率的增长相适应;(2)产品价格的变动与单位产品工资成本的变动相适应。,宏观经济学第八章第二节通货膨胀,2、工资物价控制则是通过法律来限制价格水平的上升,用立法手段冻结现行的工资和物价。(二)促进竞争的政策主要做法:反托拉斯法。其它措施:撤销进口限制,促进外国企业与本国企业的竞争;把反托拉斯法扩大到劳动市场,限制工会势力。,一、凯恩斯观点:通货膨胀与失业不会并存,第三节 通货膨胀与失业,宏观经济学第八章第三节通货膨胀与失业,凯恩斯认为,在未实现充分就业的情况下,总需求的增加只会使国民收入增加,而不会引起价格水平上升。只有在充分就业实现之后,总需求的继续增加无法使国民收入增加,才会引起价格上升。,二、菲利浦斯曲线,宏观经济学第八章第三节通货膨胀与失业,菲利浦斯曲线是用来表示通货膨胀与失业之间交替关系的曲线,它表明失业率与通货膨胀率之间存在着反方向变动的关系。,菲利浦斯曲线的依据:当失业率低时(劳动短缺),货币工资率上升,引起成本增加,短期总供给曲线向上移动,通货膨胀加剧。反之则反是。菲利浦斯曲线为政策选择提供了一个依据。,三、货币主义者(基于适应性预期)对菲利浦斯曲线的解释,宏观经济学第八章第三节通货膨胀与失业,费尔普斯和弗里德曼认为,菲利浦斯曲线是一种在预期的通货膨胀率不变的情况下存在的失业与通货膨胀之间的短期关系。当预期的通货膨胀率变动时,短期菲利浦斯曲线就会移动,失业率和通货膨胀之间就不存在交替关系。所以,垂直于自然失业率的长期菲利普斯曲线表明:在长期中,不存在失业与通货膨胀的替代关系。,四、理性预期的菲利浦斯曲线,宏观经济学第八章第三节通货膨胀与失业,理性预期学派认为,菲利浦斯曲线所表示的失业与通货膨胀之间的关系不仅在长期中不存在,而且在短期中也不存在。其原因在于预期不是适应性的,而是理性的。当预期是理性预期时,人们所作出的预期与经济学家所作出的预期相同,这样,预期的通货膨胀率与以后实际发生的通货膨胀率总是一致的,不会出现适应性预期所说的短期内实际通货膨胀率高于预期的通货膨胀率的情况。,由此,理性预期学派认为,公众性预期的存在,使政府试图用通货膨胀来降低失业的政策是无效的。菲利普斯曲线变成一条正相关的曲线,即通胀率越高,失业率越高(滞胀)。反映了凯恩斯需求管理的失灵。,理性预期学派的菲利普斯曲线,O,u,8,6,10,PC,8,a,b,