邻里中心案例研究.ppt
前言,邻里中心发展沿革1929年,美国社会学家C.A.佩里首先提出“邻里单位”概念。邻里单位的规模以小学生不穿越交通干道为原则。邻里单位内配置商店、教堂、图书馆和公共中心。1933年,雅典宪章把“邻里单位”原则作为居住区规划的基本思想。至上世纪60年代,邻里单位理论逐渐发展为社区规划理论,根据错综复杂的社会生活内容将住宅区作为社会单位加以全面规划。新加坡“邻里中心”的思想就是来源于“邻里单位”理论,但又在其基础上密切结合城市社区的特点和时代发展的需要,概念邻里中心是源于新加坡的新型社区服务概念,其实质是集合了多种生活服务设施的综合性市场。邻里中心作为集商业、文化、体育、卫生、教育等于一体的“居住区商业中心”,围绕12项居住配套功能“油盐酱醋茶”到“衣食住行闲”,为百姓提供“一站式”的服务。邻里中心不是“社区内的商业”,而是“服务于社区的商业”,被业内人士誉为区域性商业服务中心开发建设的一个新的里程碑”。特点巨大的家庭住宅延伸体系缩短社区距离,满足需求,与中心商务互相渗透、补充是政府调控下的商业行为,内容,前言社区服务中心规划农贸市场规划停车场规划垃圾中转站规划公共厕所规划洗车点规划,典型案例新加坡邻里中心,概况新加坡邻里中心是指分布于政府组屋区内,为居民提供生活配套服务的设施,主要功能为商用物业。新加坡为10001200套住户配套建设一个邻区商店,为60008000套住户配套建设一个邻里中心,为4000060000套住户配套建设一个新镇中心。,概况邻里中心与组屋的比例、内部的必备功能、商店组合、商品档次都有周密规划。商店对组屋的比例为1.27平方米对1 单位组屋。60008000套住户配套建设一个邻里中心。邻里中心以经营中档商品为主,商店组合为:普通日常商品商店、诊疗所、餐馆和小贩中心。一个典型的邻里中心设置35个商店2个食阁、1个超级市场、1个菜市场、12台自动提款机。必备功能有:诊疗所及牙医、面包店、文具店、中西药行、托儿所、服装店、眼镜店、理发店、家庭用品、书局、家庭娱乐中心。,典型案例新加坡邻里中心,典型案例新加坡邻里中心,苏州工业园区邻里中心,概况 目前邻里中心在园区共有18个。每个标准邻里中心承担的服务半径约0.5公里左右,可为1万多户居民提供服务。服务人口在2万至3万人。邻里中心均为与住宅分离的独立建筑,与小区开发总量的配套比例约为3。,邻里中心12项必备功能,邻里中心规模测算,规模在2万人居住小区内邻里中心规模为15000至20000平方米较适宜。,12项必备功能,12项必备功能(面向区内商业对住户:1.27平米:1户)超市,银行,维修店,餐饮店,书店,邮政,药店,社区活动中心,洗衣房,邻里生鲜(净菜市场),美容美发,卫生所。,苏州工业园区邻里中心,随着社会发展,工业园区在原有18个邻里中心的基础上。增加了若干商业中心。新商业中心包含大型超市、特色餐饮、文化休闲、精品百货等多种功能业态功能,满足居民需要。,1.3 借鉴意义,对照我国目前人居规划建设的实际情况,新加坡邻里中心在规划建设中有如下几点值得我们借鉴:其一,提供社区公共活动空间,提高社区凝聚力,逐步形成邻里和谐、守望相助的东方社区文化,构成城市文化的基本单元。其二,以政府行为制定规划和审批设计,以企业行为组织住宅开发的配套建设。其三,规划界定邻里中心的服务范围,其布局更体现出充分利用土地,各项设施集中统一安排、精心设计的思想。,1.3 借鉴意义,但借鉴国外的经验一定要结合我国的国情。我国山地城市众多,居住区规划应以结合地形特征为主,公共设施的配置是否一定要集中于一点?如果采用邻里中心的概念,服务半径怎么定,还值得推敲。新加坡大众住宅区和邻里中心因此都不设围墙,邻里中心的交通组织和建筑空间安排选择敞开式。我国大多数城市居民区还设置围墙封闭式管理。这样人为拉大了住宅楼到公共设施的距离。这是要在居住区规划中必须正视的一个问题。邻里中心是应居民的需要而产生的,否则没有生命力。如果社区靠近市中心,也就没有设置邻里中心的必要。新加坡在组屋开发中一般是先建住宅,预留邻里中心用地。在居民入住达至相当的规模以后再基于居民的实际需要建成邻里中心。我国绝大多数中、小城市和农村都是以多层、低层住宅为主,占地空间较新加坡的高层更为广大。所以,如有条件设置邻里中心,则首先其对应的居住规模层次结构要有所区别,其次服务半径略需扩大,而设施的用地和建设规模对应居住用地规模的比例则以稍加缩小为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