角膜塑形镜相关介绍.ppt
角膜塑形镜相关介绍,演讲人:孙亮,角膜塑形学定义,角膜塑形学Orthokeratology,角膜塑形镜,简称OK镜。利用特殊设计的硬性透气性接触镜,改变角膜前表面曲率,令近视和散光暂时减轻和控制其发展。性质:角膜塑形是一项近视矫治和控制技术,是一种医疗行为,必须在专业的医疗机构,在医师指导下进行。,主要功效:,1:用户每天戴镜810小时,其余时段眼睛处于不近视或降低了的近视状态,裸眼视力清晰,不用戴任何眼镜。如果用户夜间戴镜,则白天不近视,可免除配戴眼镜的不便2:对于青少年患者,可以有效地遏制其近视的快速加深。,角膜塑形学的发展,现代角膜塑形镜基本设计原理,光学区(BC)5.56.5mm 反转弧区(RC)0.60.8mm 定位弧区(AC)0.61.6mm周边弧区(PC)0.4mm,Treatment Zone,亨泰角膜塑形镜试戴片的常规参数,10.6直径:(mm)BC:6.0RC:0.6*2AC1:0.6*2AC2:0.7*2PC:0.4*2,10.2直径:(mm)BC:6.0RC:0.6*2AC:1.1*2PC:0.4*2,10.2直径的是4弧设计,只有一条AC,除AC外其他参数和10.6一样,光学区(Opitic Zone)基弧屈光力角膜平坦K值-预定矫正的近视度数(0.500.75D)对上皮细胞产生正压力,反转弧区(Return Zone)整个镜片弧度最陡的区域,比基弧大约陡6.0012.00D加速角膜外形重塑基弧越平,第二弧区即越陡平行弧区(Landing Zone)弧度与旁中央角膜表面基本相近,称为Alignment Curve,AC增加了镜片配戴的稳定性周边弧区(Peripheral Curve)曲率半径为10.5012.25mm明显比周边角膜平坦,有利于镜下泪液循环,优点,采用夜戴方式,白天可维持良好视力非手术性治疗,可逆短期内视力可提高控制近视加深的作用,尤适用于青少年治疗年龄范围较宽,青少年患者不宜作激光治疗,可进行角膜塑形镜矫正近视,缺点,存在角膜接触镜的并发症,需严格按照护理程序操作治疗可逆,需戴镜维持疗效配适不良可致镜片偏心,产生重影、眩光及角膜散光等,适应症,眼部:无眼病,如角膜炎、结膜炎、青光眼、干眼症、严重沙眼等;无角膜外伤,未做过角膜屈光手术等 眼压:眼压应在在正常值范围内,介于1221毫米汞高之间 角膜中央厚度:大于0.4毫米 瞳孔大小:正常,不能过大 全身:无免疫力低下的疾病 个体条件:卫生条件良好,卫生习惯良好,依从医师指导,具备自理能力,年龄12岁以上,适应症,屈光条件近视度数降幅不超过600度顺规散光小于175度,逆规散光小于75度近视度数与散光度数之比大于2角膜平坦K值小于46D角膜平坦K值与希望降低的近视度数之差大于36D角膜中央e值大于0.3 试戴过程中未出现不适配状况,如眼皮过紧,眼角膜表面不规则无法居中,以及角膜出现持续缺氧或过敏反应等,非适应症,远视、高度近视、高度散光 角膜弧度太平、太陡者无法配合医生进行定期复查或卫生条件不允许对矫正持严重怀疑态度 其他同一般隐形眼镜禁忌症,角膜塑形镜验配,验配前检查,接受病人的咨询,解释角膜塑形镜的基本原理、作用和治疗过程同意使用角膜塑形镜进行治疗的前提下进一步作检查有必要可签署“签约书”,验配前检查,眼部检查,包括眼底、角膜、结膜等(沙眼、倒睫)非接触眼压计测量眼压 泪液测试及干泪症诊断 角膜厚度测量 瞳孔尺寸测量 全身免疫功能的检查 屈光参数检查:视力、度数、散光等特殊检查:角膜地形图仪检查(K值、E值等),诊断性试戴,试戴目的:1,进一步判断用户是否真的适合配戴 2,找出最适合用户配戴的镜片试戴片基弧选择选取最平K值,如:43.12/44.03,则选用K=43.00的镜片试用若镜片居中不佳,则再选K=43.50或42.50试用,务必找出相对居中的镜片,配适评估,中心定位(动态评估)定量评估方法为标定镜片几何中心的坐标位置理想的中心定位:偏位0.5mm,上睑略覆盖镜片边缘镜片定位居中,眨眼时镜片移动,但能自动回到中央位置 镜片有一定的移动性,即眨眼时有一定活动度(垂直顺滑,12.5mm)戴镜视力达到1.0或达到用户自身最佳矫正视力,配适评估,静态配适(荧光素模式评估)较理想的荧光染色状态 1,镜片在中央区与角膜之间有足够的接触面积(2-5),接触区染色后应呈淡黑色或浅绿状态 2,反转弧区镜片与角膜之间有很厚的泪液层,染色后呈360度浓绿色亮环 3,定位弧区镜片与角膜保持平行状态,呈淡绿或淡黑状态 4,周弧区镜片翘起,促进泪液交换,呈一360度浓绿色亮环,过紧配适,移动度小于1mm或不动镜下有较大的气泡且不易排出光学区面积变小,与反转弧区分界不清光学区出现荧光积液反转弧区与平行弧区边界极清边缘区荧光带极细甚至,过松配适,移动度大于2mm中心定位不稳定镜下荧光素较多且弥散平行弧与角膜非环形紧密接触,无荧光的环不完整镜片边缘翘起,可见气泡,静态评估,理想配适,偏紧配适,偏紧配适,镜片处方,镜片直径镜片直径=90%角膜直径(HVID)例如HVID=11.00mm,则镜片直径约为10.00mm,随访,定制镜片及配发戴镜时间:810小时/晚随访时间戴镜第二天、第一周、第一个月、第二个月、第三个月、第六个月经13个月的治疗,白天的视力较稳定者,可认为进入了维持阶段,镜片配适不良以及并发症,镜片下移,原因镜片重力或上睑将镜片推下解决方法低位固着者,把第三弧改平0.50D减少镜片重量以及将镜片的前弯削薄,镜片上移,原因上睑太紧镜片太松角膜形态不规则,散光较大者解决方法若配戴太松,将平行弧加紧(变陡)0.50D屈光度;增加反转弧的深度(使反转弧变陡)增加镜片的直径加大镜片中央厚度,利用重力将镜片推向下,镜片两侧移位,原因上睑的作用将镜片推向外侧逆规散光或鼻颞侧不对称等解决方法增加镜片直径将镜片反转弧变陡平行弧区改为2个弧区若为逆规散光者,可按照散光子午线将镜片的平行弧区制成托力克弧区有利于镜片中心定位,镜片桥样拱起,中心岛/偏心岛 由于反转弧过紧造成,可按照“LR”的指向调整镜片。若无效,可尝试放松反转弧的特殊设计,镜片轮廓压痕在角膜上,原因镜片偏位镜片第二、第三弧太紧解决方法若镜片不居中,可采用上述相应的修改使镜片居中若镜片居中而有压痕者,将镜片第二、第三弧变平0.50D,边缘区打磨抛光,晚上视力虚影,晚间瞳孔大,视轴超出了中央治疗区初戴时出现属于正常,治疗效果尚未覆盖整个瞳孔区,戴一段时间后应自动消失若长期存在,则应修改镜片,加大中央光学区直径,视觉功能性异常,欠矫角膜硬度较大、角膜屈光力较平者、E值较小等配戴者矫正近视范围较小,可适当增加配戴时间看有无改善部分患者由于镜片配适时中央配适较陡而压力不足,可将基弧变平0.500.75D,镜片固着,原因定位弧、反转弧过陡,配适过紧直径过大镜片污染、粗糙、沉淀处理滴润眼液推移活动找出原因后对症处理戴镜、摘镜前点舒润液,确保镜片移动,沉淀环,原因和粘附相似或使用时间过长或弧段连接处粗糙对症处理打磨和更换,角膜散光,正常可矫正1.502.00D以下的散光配戴偏心明显时,引起角膜散光增大尝试散光设计镜片,特别注意事项,避免出现严重不良反应的关键1,禁用自来水冲洗镜片,提倡用凉开水 2,身体不舒服时,暂停配戴,如感冒、拉肚子、发烧等。等身体康复后再恢复配戴 3,戴镜后眼部感到不适,若不是灰尘所致,应立即停止戴镜,自点抗生素眼药水,并立即前往验配处检查 4,摘镜前先点舒润液,确认镜片在角膜上滑动后再用吸棒取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