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我血糖监测指南学习(2015年版).ppt
中国血糖监测临床应用指南(2015年版),自我血糖监测指南学习,血糖监测现况调查,胰岛素治疗者,SMBG的比例仅20%60%口服降糖药物者,SMBGB比例不足20%执行血糖监测的患者比例较低,每月监测血糖不足4次的患者达65.4%我国目前的血糖监测不容乐观!,原因何在?,目前我国临床医务工作人员对血糖监测的重视和关注程度仍然不够糖尿病患者缺乏针对血糖监测的系统指导和教育部分临床医生缺乏根据血糖监测结果规范治疗行为的指导和训练,目 录,自我血糖监测的临床价值SMBG的频率和时间点SMBG治疗原则糖尿病患者的SMBG方案SMBG的准确性和影响因素患者教育SMBG的局限性,自我血糖监测的临床价值SMBG的频率和时间点SMBG基本原则糖尿病患者的SMBG方案SMBG的准确性和影响因素患者教育SMBG的局限性,自我血糖监测的临床价值,SMBG反映实时血糖水平,发现高血糖,防控低血糖,评估生活事件和降糖药物对血糖的影响SMBG是糖尿病综合管理和教育的组成部分,激励患者参与疾病管理,提高治疗依从性、有效性和安全性SMBG帮助医生及时掌握病情变化,便于为患者制定个体化生活方式干预和优化药物干预方案,自我血糖监测的适用范围,所有糖尿病患者都应进行SMBG胰岛素治疗的患者,应用SMBG能改善代谢控制、并可能减少糖尿病相关终点事件非胰岛素治疗的2型糖尿病患者,SMBG在糖尿病综合管理中的地位尚未达成共识,需要进一步研究,自我血糖监测的临床价值SMBG的频率和时间点SMBG治疗原则糖尿病患者的SMBG方案SMBG的准确性和影响因素患者教育SMBG的局限性,SMBG监测频率建议,各时间点血糖监测的适用范围,自我血糖监测的临床价值SMBG的频率和时间点SMBG治疗原则糖尿病患者的SMBG方案SMBG的准确性和影响因素患者教育SMBG的局限性,SMBG治疗原则,SMBG治疗原则,SMBG治疗原则,SMBG治疗原则,SMBG治疗原则,中国2型糖尿病综合控制目标,自我血糖监测的临床价值SMBG的频率和时间点SMBG治疗原则糖尿病患者的SMBG方案SMBG的准确性和影响因素患者教育SMBG的局限性,糖尿病患者的SMBG方案,SMBG方案,胰岛素治疗者,非胰岛素治疗者,单纯生活方式干预者,胰岛素强化治疗,基础胰岛素治疗,每日两次预混胰岛素治疗,短期强化监测方案,交替监测方案,餐时配对监测方案,每周血糖谱方案,胰岛素强化治疗患者的SMBG方案,目标人群:胰岛素强化治疗(多次胰岛素注射或胰岛素泵治疗)的患者,在治疗开始阶段或达到治疗目标后监测方法:每天监测血糖5-7次;如有低血糖表现需随时测血糖;如出现不可解释的空腹高血糖或夜间低血糖,应监测夜间2-3点血糖达到治疗目标后,每日监测血糖2-4次,主要涵盖空腹、睡前血糖,必要时测餐后。,基础胰岛素治疗患者的SMBG方案,目标人群:使用基础胰岛素的患者,在血糖达标前或达标后监测方法:达标前每周监测3天空腹血糖,每2周复诊1次,复诊前一天加测5点血糖谱;达标后每周监测3次血糖,即:空腹、早餐后或晚餐后,每月复诊1次,复诊前一天加测5点血糖谱,每日两次预混胰岛素治疗患者的SMBG方案,目标人群:使用预混胰岛素的患者,在血糖达标前或达标后监测方法:达标前每周监测3天空腹血糖和3次晚餐前血糖,每2周复诊1次,复诊前一天加测5点血糖谱;达标后每周监测3次血糖,即:空腹、晚餐前或晚餐后,每月复诊1次,复诊前一天加测5点血糖谱。,非胰岛素治疗者的短期强化SMBG方案,目标人群:非胰岛素治疗患者,有频发低血糖症状;感染等应激状态;正在对用药、饮食或运动方案进行调整;HbA1c水平升高;刚进入一个新的生活环境,如入学、开始新工作或改变工作时间;需要获得更多的血糖信息等情况。监测方法:每周3天,监测5-7点血糖,包括餐前、餐后及睡前。,非胰岛素治疗者的交替SMBG方案,目标人群:非胰岛素治疗患者,已使用短期强化监测方案获得充分的血糖数据并采取了相应的治疗措施后,可以调整为交替SMBG方案。监测方法:每周7天交替监测早餐前后、午餐前后或晚餐前后血糖。,非胰岛素治疗患者的餐时配对方案,目标人群:非胰岛素治疗患者血糖控制稳定时监测方法:餐时配对方案建议每周3天,分别配对监测早餐、午餐和晚餐前后的血糖水平,帮助患者了解饮食和相关治疗措施对血糖水平的影响,生活方式治疗患者的SMBG方案,目标人群:单纯生活方式干预患者监测方法:根据需要有目的的通过血糖监测了解饮食控制和运动对血糖的影响来调整饮食和运动。,自我血糖监测的临床价值SMBG的频率和时间点SMBG基本原则糖尿病患者的SMBG方案SMBG的准确性和影响因素患者教育SMBG的局限性,SMBG的准确性,准确性:是指血糖仪的测量结果与实验室血糖监测结果之间的一致程度精确性:是指同一样本多次重复测量后的一致程度,血糖仪的准确性标准,对比条件:在空腹状态下,采集静脉血浆用生化仪进行血糖测试的同时,采用毛细血管全血使用血糖仪进行测试同国际上遵循的是ISO15197-2013的标准准确性标准:精确性标准,SMBG的影响因素,血样来源:全血/血浆红细胞压积血糖仪酶技术:葡萄糖氧化酶(GOD)/葡萄糖脱氢酶(GDH)GDH辅酶:吡咯喹啉醌(PQQ)/黄素腺嘌呤二核苷酸(FAD)/烟酰胺腺嘌呤二核苷酸(NAD)内源性和外源性药物干扰(乙酰氨基酚、维生素C、水杨酸、尿酸、胆红素、甘油三酯等)PH值、温度、湿度和海拔高度操作不当、血量不足、局部挤压、更换试纸批号校正码未更换、试纸保存不当等,自我血糖监测的临床价值SMBG的频率和时间点SMBG基本原则糖尿病患者的SMBG方案SMBG的准确性和影响因素患者教育SMBG的局限性,血糖测试和记录,测试前清洁采血部位按摩采血部位切勿挤压采血,测试中一次性吸取足量血样,测试中不要移动试纸和血糖仪,测试后记录血糖测试结果,试纸与针头丢弃至适当容器,测试用品存放在干燥清洁处,质量控制(血糖仪校准),新购买血糖仪启用新的试纸条血糖仪更换电池后SMBG结果与糖化血红蛋白或临床情况不符怀疑血糖仪不准确时,SMBG血糖数据管理,血糖日志:包括血糖、饮食、运动等多方面信息计算机化的血糖数据管理,利用USB或无线传输技术,将血糖仪与电脑连接,借助血糖管理软件将血糖数据下载,指导治疗方案的优化移动医疗的APP可记录患者的血糖监测情况,改善血糖控制、优化降糖方案,实现个体化的血糖管理APP已被FDA批准作为治疗糖尿病的医疗设备,指导患者,告知自我糖尿病管理血糖控制目标和目的认真审查血糖记录指导患者如何解释监测结果如何参考结果采取行动根据SMBG调整治疗方案,自我血糖监测的临床价值SMBG的频率和时间点SMBG基本原则糖尿病患者的SMBG方案SMBG的准确性和影响因素患者教育SMBG的局限性,SMBG的局限性,采血部位局部循环差时,不建议毛细血管血糖监测针刺采血可能引起患者的不适感操作不规范可能影响血糖的测定结果的准确性监测频率不足时,对平均血糖、血糖波动或低血糖的发生率的判断应慎重过于频繁的监测血糖可能导致一些患者的焦虑,SMBG新指南更新点,新版指南中增加了血糖监测频率的指导原则,便于各级医院按照医院和患者的实际情况开展血糖监测新版指南中首次引入ISO15197-2013标准的血糖仪系统精准度细化梳理了血糖监测中的影响因素,总结,只有将SMBG和糖尿病教育有机结合,医患共同讨论监测结果,采取相应措施,才能使SMBG成为有效管理糖尿病的工具尽管各指南SMBG的建议略有不同,但基本原则上一致。胰岛素治疗者:血糖未达标(或治疗开始时)的患者,监测频率应5次/天,已达标患者为2-4次/天。非胰岛素治疗者:血糖未达标者,每周3天,5-7次/天;达标者,每周3天,2次/天。,总结,新指南提出了根据患者的病情、治疗目的和治疗方案制定血糖监测方案的原则无论是普通患者还是特殊人群,均应结合自身特点,制定个体化的血糖监测方案和血糖控制目标SMBG是评价血糖控制的最基本手段,监测案例1,男,33岁,口干、多饮、体重下降2个月空腹血糖15.8mmol/L,餐后2小时血糖21.3 mmol/L,糖化血红蛋白9.6%给予胰岛素强化治疗:门冬胰岛素30早餐前20u、午餐前10u、晚餐前20u血糖监测方案:每天监测血糖7次,必要时加测夜间03:00血糖,监测案例2,男,43岁,发现血糖高1周空腹血糖11.8mmol/L,餐后2小时血糖15.7 mmol/L,近1年体重减轻5KG治疗:二甲双胍500mgTid,地特胰岛素10u睡前皮下注射血糖监测方案:每周监测3天空腹血糖,每两周复诊1次,复诊前一天加测5点血糖谱,监测案例3,女,58岁,血糖高10年,视物模糊1年诊断:2型糖尿病,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目前注射诺和灵30R 20u/早、22u/晚,空腹血糖8.4mmol/L,餐后2小时血糖11.7 mmol/L血糖监测方案:每周3天测空腹血糖和3次晚餐前血糖,每两周复诊1次,复诊前一天加测5点血糖谱;疑有低血糖表现,随时加测,监测案例4,女,55岁,诊断:2型糖尿病平日口服格列美脲2mg qd,血糖控制良好三天前至外地旅游途中,两次出现头晕、出冷汗,当时测血糖为2.7mmol/L血糖监测方案:建议进行连续3天的7点血糖谱监测,评估血糖控制水平和低血糖风险,监测案例5,案例4的患者经短期强化监测方案,发现有午餐前血糖偏低,在门诊调整了饮食方案和药物剂量血糖监测方案:建议继续进行1周交替监测,即每日两点,交替监测早餐前后、午餐前后或晚餐前后血糖,观察治疗改善情况,监测案例6,案例4的患者经治疗调整后,血糖恢复稳定血糖监测方案:建议每间隔1天,分别配对监测早餐、午餐和晚餐前后的血糖水平,随时了解饮食、运动和治疗措施对血糖的影响,必要时加测睡前血糖,谢 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