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3二极管基本应用电路及其分析方法.ppt
1.3 二极管基本应用电路 及其分析方法,1.3.1 二极管的理想模型和恒压降模型,1.3.2 图解分析法和小信号模型分析法,一、理想模型和恒压降模型的建立,符号:,1.3.1 二极管的理想模型和恒压降模型,1.理想模型,2.恒压降模型,二、模型的选用,例1.3.1 硅二极管电路如图所示,R=2 k,试用二极管理想模型和恒压降模型求出 VDD=2 V 和 VDD=10 V 时 IO 和 UO 值。,解:,采用恒压降模型分析法得,UO=VDD UD(on)=(2 0.7)V=1.3 V,IO=UO/R=1.3 V/2 k=0.65 mA,由该例可见:VDD 大时可采用理想模型 VDD 小时应采用恒压降模型,二、模型的选用 续,欲得更高计算精度,可采用二极管的折线模型,三、理想模型和恒压降模型应用举例,例1.3.2 试求图示硅二极管电路中电流 I1、I2、IO 和输出电压 UO 值,解:假设二极管断开,UP=15 V,UP N 0.7V,二极管导通,等效为 0.7 V 的恒压源,例1.3.2 试求图示硅二极管电路中电流 I1、I2、IO 和输出电压 UO 值,解:假设二极管断开,UP=15 V,UP N 0.7V,二极管导通,等效为 0.7 V 的恒压源,UO=VDD1 UD(on)=(15 0.7)V=14.3 V,IO=UO/RL=14.3 V/3 k=4.8mA,I1=IO+I2=(4.8+2.3)mA=7.1 mA,I2=(UO VDD2)/R=(14.3 12)V/1 k=2.3 mA,三、理想模型和恒压降模型应用举例,例1.3.4 下图所示的二极管电路中,设 VDA、VDB 均为理想二极管,当输入电压 UA、UB 为低电压 0 V 和高电压 5 V 的不同组合时,求输出电压 UO 的值。,三、理想模型和恒压降模型应用举例,例1.3.4 下图所示的二极管电路中,设 VDA、VDB 均为理想二极管,当输入电压 UA、UB 为低电压 0 V 和高电压 5 V 的不同组合时,求输出电压 UO 的值。,三、理想模型和恒压降模型应用举例,0 V,0 V,正偏导通,正偏导通,0 V,解:,例1.3.4 下图所示的二极管电路中,设 VDA、VDB 均为理想二极管,当输入电压 UA、UB 为低电压 0 V 和高电压 5 V 的不同组合时,求输出电压 UO 的值。,三、理想模型和恒压降模型应用举例,0 V,0 V,正偏导通,正偏导通,0 V,解:,0 V,5 V,正偏导通,0 V,反偏截止,例1.3.4 下图所示的二极管电路中,设 VDA、VDB 均为理想二极管,当输入电压 UA、UB 为低电压 0 V 和高电压 5 V 的不同组合时,求输出电压 UO 的值。,三、理想模型和恒压降模型应用举例,0 V,0 V,正偏导通,正偏导通,0 V,解:,0 V,5 V,正偏导通,0 V,反偏截止,5 V,0 V,例1.3.4 下图所示的二极管电路中,设 VDA、VDB 均为理想二极管,当输入电压 UA、UB 为低电压 0 V 和高电压 5 V 的不同组合时,求输出电压 UO 的值。,三、理想模型和恒压降模型应用举例,0 V,0 V,正偏导通,正偏导通,0 V,解:,0 V,5 V,正偏导通,0 V,反偏截止,5 V,0 V,正偏导通,0 V,反偏截止,5 V,5 V,正偏导通,正偏导通,5 V,实现了与功能,例1.3.5 试分析下图所示的硅二极管电路:(1)画出电压传输特性曲线;(2)已知u i10sin t(V),画出u i 和u O的波形。,(1)分析电路工作情况 当 u i 2.7V 时,VD1管导通,VD2管截止,u O 2.7V;当 4.7V u i 2.7V 时,VD1管和VD2管均截止,u O u i;当 u i 4.7V 时,VD1管截止,VD2管导通,u O 4.7V。,解:,断开二极管,分析各二极管导通条件:VD1只能在u i 2.7V 时导通;VD2只能在u i 4.7V时导通;当 4.7V u i 2.7V 时,两管均截止,例1.3.5 解续,ui/V,uo/V,双向限幅电路用以限制信号电压范围,常用作保护电路。,(2)画出电压传输特性曲线和 u I 和 u O 的波形如下图所示。,一、二极管电路的直流图解分析,1.3.2 图解分析法和小信号模型分析法,uD=VDD iDR,一、二极管电路的直流图解分析,M(VDD,0),N(0,VDD/R),直流工作点参数为:UQ=0.7 V,IQ=5 mA,二极管直流电阻,直流工作点,Q,1.3.2 图解分析法和小信号模型分析法,uD=VDD iDR,iD=f(uD),求解,可得二极管电流、电压,Q点越高,二极管直流电阻越小。,VDD,VDD/R,Q,IQ,UQ,静态 静态分析 静态工作点,UQ=UD(on),工程中,静态分析通常采用估算法:,动态 动态分析,总量=静态量+动态量:,二、二极管电路的交流图解分析,动态分析通常采用小信号模型分析法,三、二极管电路的小信号模型分析法,斜率1/rd,三、二极管电路的小信号模型分析法,rd=UT/IQ 26 mV/IQ,二极管的交流电阻rd 很小。IQ越大,rd 越小,二极管的小信号模型,例1.3.7,图示为硅二极管低电压稳压电路,输入电压U I为10V,试分析当U I 变化 1V时输出电压U O的相应变化量和输出电压值。,U I有变化时的等效电路,1.静态分析:求U I 为10V时的U O、I Q,U O=UQ 0.7 V,IQ=(100.7)V/3k=3.1 mA,2.动态分析:求U I变化 1V时相应变化量U O,rd=26mV/IQ mA=26/3.1 8.39,例1.3.7 电路,解:,例1.3.7 电路的小信号等效电路,例1.3.7,图示为硅二极管低电压稳压电路,输入电压U I为10V,试分析当U I 变化 1V时输出电压U O的相应变化量和输出电压值。,1.静态分析:求U I 为10V时的U O、I Q,U O=UQ 0.7 V,IQ=(100.7)V/3k=3.1 mA,2.动态分析:求U I变化 1V时相应变化量U O,rd=26mV/IQ mA=(26/3.1)8.39,例1.3.7 电路,解:,UOU OU O 700 mV 2.79 mV,3.综合分析:,利用二极管的正向恒压特性可进行稳压,但一般只用于34V以下。,怎样选用合适的分析方法对二极管应用电路进行分析?,讨论:,答:二极管电路的分析方法主要有图解分析法和模型分析法,前者常用于观察器件工作点是否合适,后者常用以分析电路性能。用模型法分析二极管电路时,应根据二极管在电路所起的主要作用,选用合适的模型。对直流电路或大信号电路,二极管主要起单向导电作用,可采用理想模型或恒压降模型加以分析。若忽略二极管导通电压时不会引起较大的计算误差,则可采用理想模型分析法,否则宜采用恒压降模型分析法。采用理想模型和恒压降模型对二极管电路进行分析时,首先应判断二极管的工作状态,当二极管处于导通状态时,可应用箝位概念分析电路,当二极管处于截止状态时,可将二极管所在支路断开,然后再分析电路。当二极管电路中既含有直流电源又含有小信号源时,二极管的电流、电压可由静态量和动态量叠加求得。通常先利用恒压降模型估算静态工作点,然后由公式求 rd,再采用小信号模型法进行动态分析,最后根据题目要求进行综合分析。,1.3 复习要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