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济增长的进程.ppt
第27章 经济增长的进程,一旦一个人开始思考(经济增长问题),他就不会再考虑其他任何问题。罗伯特卢卡斯(1988),罗伯特卢卡斯,ROBERT LUCAS(1937)美国人,他倡导和发展了理性预期与宏观经济学研究的运用理论,深化了人们对经济政策的理解,并对经济周期理论提出了独到的见解,由此获得1995年诺贝尔经济奖。,课前思考,1.观察你身边的社会,比较我国东部地区和中西部地区的生活水平差异;以及比较当今中国和30年前甚至100年前的中国的经济水平差异。2.思考我国改革开放30年来经济迅速增长的因素有哪些?3.现在提倡可持续发展、绿色经济,你认为经济增长会有极限吗?理由是什么?,本章主要内容及结构,A、经济增长理论 经济增长的四个轮子 经济增长理论B、美国经济增长的模式 经济增长的事实 经济增长理论的七个趋势之间的联系 经济增长的源泉 当前生产率变动趋势 生产率的复苏反弹,经济增长及其长期意义,在世界各地,生活水平差异之大几乎令人难以理解。目前可得到的最好估计仍然表明,美国德国日本等国的平均真实收入比孟加拉和扎伊尔等国高出20倍以上。同时,我们也看到生活水平在不同时间的巨大差异:今天的世界比起300年前甚至50年前来要富得多。持续快速的经济增长使得先进的国家能给它的居民提供更多的福利。由于经济发展对于提高人民生活水平如此重要,它已经成为一项核心的经济政策目标。本章首先研究经济增长的一般理论,然后运用这些理论具体分析美国等富裕国家的经济活动所具有的历史趋势。,图271 经济增长是决定长期生活水平的决定因素,A.经济增长理论,经济增长(economic growth):代表的是一国潜在的GDP或国民产出的增加。也可以说,当一国生产可能性边界(PPF)向外移动时,就是实现了经济增长。人均产出增长率:决定一国生活水平提高的速度。人均产出的增长是政府的重要目标,关系到平均实际收入和生活水平的提高。实际GDP的增长是经济增长的核心;人均实际GDP增长是较好的衡量。,定义,定义,2008年世界各国(地区)GDP总值排名,01-美 国-14,33万亿美元 02-日 本-4,844万亿美元 03-中 国-4,222万亿美元 04-德 国-3,818万亿美元 05-法 国-2,978万亿美元 06-英 国-2,787万亿美元 07-意 大 利-2,399万亿美元 08-俄 罗 斯-1,757万亿美元 09-西 班 牙-1,683万亿美元 10-巴 西-1,665万亿美元,资料来源于世界银行(World Bank)公布的数据:http:/en.wikipedia.org/wiki/List_of_countries_by_GDP_(PPP)_per_capita.,这种经济增长背后的力量是什么?一国应该怎样才能提高它的经济增长率?考虑到环境约束,21世纪的增长前景又会怎样?,思考,经济增长的四个轮子,经济增长的发动机必定安装在相同的四个轮子上,无论是穷国还是富国。这四个轮子,或者说经济增长的要素就是:,人力资源(劳动供给、教育、纪律、激励),技术(科学、工程、管理、企业家才能,资本(机器、工厂、道路),自然资源(土地、矿产、燃料、环境质量),四个轮子,经济增长的四个轮子,总生产函数(APF):将国民总产出、总投入和技术联系在一起。Q=A F(K,L,R)其中,Q=产出,K=资本对产出的贡献,L=投入的劳动,R=投入的自然资源,A代表经济中的技术水平,F是生产函数。,人力资源,劳动投入包括劳动力数量和劳动大军的技能。很多经济学家认为,所投入劳动力的质量,如劳动的技能、知识和纪律性,是一国经济增长的最重要的因素。一般说来,除了人口的自然出生和成长外,人力资源有三条形成途径:,教育,卫生保健,移民入境,自然资源,主要资源包括耕地、石油和天然气、森林、水资源和矿产资源等。需要注意的是,虽然自然资源可能是重要的,但它们并不是一个经济生产物品与劳务中生产率高的必要条件。,案例研究:,a)吃生鱼片的日本资源极为匮乏,然而由于成功利用国际分工和贸易条件,加上勤奋努力,结果变成富裕国家。b)在1970-1990年,挪威人均GDP从相当于美国人均GDP的61上升到相当于美国人均GDP的77,这大部分归因于其丰富的石油储量的发现和开发。,资本形成,有形的资本包括公路、电厂等基础设施和卡车、电脑等设备以及存贷等。社会基础资本(social overhead capital):政府部门所承担的,目的是为私人产业的发展提供基础设施的投资。,资本是发展中国家经济发展初期的最稀缺资源。因此众多发展经济学家都非常重视由于物质资本的短缺或丰裕对一地区经济增长所产生的抑制或推动作用。从各国的实践来看,经济增长速度较快的区域,其资本的推动的确起着重要的作用,相反由于资本要素的短缺,抑制了区域经济的增长。,技术变革和创新,技术变革(technological change):是指生产过程的变革,或是新产品、新工艺的引进。快速创新需要一种新的企业家精神,激 励机制的发展有至关重要的作用。,每户拥有比例,汽车,电力,电视,家用电脑,手机,因特网,表272 经济增长的四个轮子,经济增长无疑需要构架在劳动、自然资源、资本和技术的四个轮子之上。由于国家不同,轮子也可能大不相同,一些国家对车轮的利用可能要比另一些国家要有效得多。,经济增长理论,长期以来,经济学家们一直致力于研究经济增长中各种决定因素的相对重要性。接下来是有关经济增长的各种理论:,A)斯密和马尔萨斯的古典动态模型,B)新古典增长模型,C)新增长理论(内生技术变革理论),A)斯密和马尔萨斯的古典动态模型,食品产量,100 200,400200,服装产量,L=4,L=2,(a)斯密的“黄金时代”,在斯密的“黄金时代”,土地可供所有人自由免费使用,资本积累也还没有凸显其重要性。产出的扩张与人口的增加是同步进行的,因此人均实际工资会长期不变。,食品产量,100 125,300200,服装产量,L=4,L=2,(b)马尔萨斯的“沉闷的科学”,黄金时代不可能永远维持下去,边际收益递减规律开始发挥作用。劳动力与土地的比率不断提高,导致劳动的边际产出下降,实际工资率的下降也随之而来。冷峻的马尔萨斯牧师认为,人口的压力会使经济状况恶化到劳工们处于仅能维持生活的最低生活水平。,思考:经济增长有没有极限,1972年罗马俱乐部发表了增长的极限,预言经济增长不可能无限持续下去,因为石油等自然资源的供给是有限的,做了世界性灾难即将来临的预测。朱利安林肯西蒙著最后的资源(国内编译为没有极限的增长),强调了科技和社会的因素在增长过程中的重要性。,-未来学中的悲观派:,-未来学中的乐观派:,环境质量,国内生产总值,B A C,CBA,第一阶段,没有技术变革的第二阶段,有技术变革的第二阶段,思考:经济增长有没有极限,环境的约束可以被新技术克服,新古典增长模型,该经济使用两类投入(资本和劳动)生产一种均质产品,且假定只有一种资本品(K),劳动的增长是给定的;经济是竞争性的,总在充分就业的水平上运行;技术保持不变,集中考察资本在经济增长中所起的作用;,基本假定:,人均资本量:假如L是工人的数量,那么(K/L)等于人均资本量,或称为资本劳动比率。总产出方程:Q=F(K,L)资本深化(capital deepening):人均资本量随时间推移而增长的进程。如果资本存量的增加快于劳动的增加,那么就会发生资本深化。如果没有技术变革,资本深化将会带来人均产出的增长,带来劳动边际产品和工资的增加;它还会导致资本收益的递减并降低资本收益率。,新古典模型的几何分析,人均资本,人均产出,K/L,Q/L,(K/L)0(K/L)1,(Q/L)1(Q/L)0,E,E,E,E,V,APF,当人均资本数量增加时,人均的产出也会增加。这个图形表现了资本深化的重要性,或者说增加人均资本的必要性。但记住要保持其他因素不变。,图27-4 经由资本深化的经济增长,新古典模型的几何分析,长期稳定状态:无技术变革的新古典增长模型中的长期均衡:经济会进入一种稳定的状态,资本深化终止,实际工资停止增长,资本收益率和实际利息率也保持稳定。新古典增长模型的长期均衡表明:假如经济增长仅仅是靠资本积累,而这种资本积累又只不过是靠用现存的生产技术来增加工厂数目的话,那么生活水平的提高最终还是会停滞。,技术变革的重要性,人均资本,人均产出,K/L,Q/L,(K/L)1950(K/L)2000,(Q/L)2000(Q/L)1950,APF2000,作为技术提高的结果,总生产函数曲线随着时间推移向上移动。因此,技术进步加上资本深化就导致了单位工人产出和实际工资的提高。,图27-5 技术进步使生产函数曲线向上移动,APF1950,E1950,E2000,新增长理论,新增长理论,或称“内生技术变革理论”其目的在于探讨私人市场力量、公共政策决定以及不同的机构如何引导出技术变革的不同模式。技术的特点:1、技术变革是经济体系的一种产出。2、技术是一种公共品。新增长理论的贡献:改变了我们关于增长途径和公共政策的思维方式。,定义,新增长理论,在投入既定条件下,技术变革能够使产出增加,因而是国民经济增长的关键因素。新增长理论试图揭示产生技术变革的进程。这种理论强调技术变革是一种容易引起严重的市场不灵的产出。因为技术是一种公共品,它的研制成本昂贵但复制成本却很低廉。政府正在不断地加大力度来保障那些研究新技术的人的知识产权。,小结,许多国内学者已经注意到了一个非常耐人寻味的现象:即使中国经济有一个较为快速的增长,但社会中的大部分人却不能够从中受益;但是如果没有一个较为快速度的增长的话,社会中的大部分人却会从中受害。这个现实背后隐藏的经济学故事就是我们所说的“增长悖论”。“增长悖论”意味着中国经济增长与就业增长之间存在着非一致性,也就是说,一方面经济保持较快的增长,另一方面就业增长率却不断下降。对此,学术界有多种不同的解释。运用学过的经济学知识,你怎么解释此“增长悖论”?已有的学术解释:,案例,复习思考题,1.影响经济增长的主要因素有哪些?2.主要的经济增长理论有哪些,它们的基本观点是什么?,B.美国经济增长的模式,本章A部分讲述的是经济增长的基本理论,但经济学家不会满足于理论探讨。关于经济增长的主要研究课题包括:应用经济增长这个理论工具去分析经济增长过程中的各种要素的作用。也有助于我们揭示和回答:为什么一些国家繁荣,而另一些国家却停滞和衰退?,经济增长的七个趋势之间的联系,经济增长的七个趋势:1、资本存量增加的速度比人口和就业量的增长速度快,并导致资本深化。2、20世纪绝大部分时间里实际工资水平呈现强劲的上升趋势。3、19世纪工资与薪金在国民收入中所占的份额相当稳定。4、实际利率和利润率有较大波动,特别是在商业周期中。但在20世纪它们没有表现出明显的上升或下降的趋势。,5、按照边际收益递减规律,在技术条件不变的情况下,资本产出比率应稳步上升。但自1900年以来,这一比率实际上是下降的。6、20世纪绝大部分时间里,国民储蓄占GDP的比率和投资占GDP的比率一直是稳定的。但是,自1980年以后,美国的国民储蓄率急剧地下降了。7、不考虑商业周期的影响,国民产值年平均增长率约为3%。产出增长大大高于加权平均后的资本、劳动和资源投入的增长,表明技术创新在经济增长中起着十分关键的作用。,经济增长的七个趋势之间的联系,这七个趋势如何与我们的经济增长理论相吻合?趋势2和趋势1(发生资本深化时工资率升高)与新古典学派的增长模型十分吻合;趋势3(工资份额增加缓慢),多种表示Q与L、K之间关系的生产函数都与这一趋势一致;趋势4和趋势5表明,技术变革一定在经济增长中起重要作用。,思考:,经济增长的源泉,增长核算理论:增长核算开始于总生产函数,Q=AF(K,L,R)。土地忽略不计,产出(Q)的增长分为三个部分:劳动(L)的增长乘以它的权数、资本(K)的增长乘以权数和技术变革(T.C.)本身。不考虑技术变革,并假想规模收益不变。因而,每年的产出增长率可以从增长核算的基本方程得出:,经济增长的源泉,增长核算的基本方程:Q增长的%=3/4(L增长的%)+1/4(K增长的%)+T.C.(1)人均产出增长:Q/L增长的%=Q增长的%-L增长的%=1/4(K/L增长的%)+T.C.(2)技术变革T.C.的衡量:T.C.=Q增长的%-3/4(L增加的%)1/4(K 增长的%)(3),经济增长的源泉,表27-3 知识进步胜过资本积累对经济增长的贡献,全要素生产率(total fator productivity):产出增长减去所有投入要素加权平均后的总和的增长,或者称作技术进步。,详细的研究:,实际工资与生产率增长的镜像关系,由图表明:如果劳动收入在国民收入中的比重保持不变,那么实际工资的增长就会与劳动生产率的增长保持同等的速率。,生产率的复苏反弹,1970年以后,由于能源价格提高、环境限制的增加和其他结构变化的抑制作用,生产率增长减慢。经济学家们希望信息技术的革命能带来经济的快速增长。20世纪90年代以后产生了一些生产率加速的重要事实:a.计算机领域的生产率爆炸式增长。b.资本深化。c.未被统计的产出。无论生产率是否获得了永久性的提高,计算机都非常明显地以惊人的速度改变着我们的经济和生活。,导致中国经济快速增长的因素有哪些?2008年,中国国内生产总值4,222万亿元;1979年至2007年,中国经济年均增长98,比同期世界经济平均增速快68个百分点,也就是高于同期世界经济平均3%左右的增长速度,成为世界上增长最快的国家之一;截止2008年4月末,中国的外汇储备已经增加到1.76万亿美元;这种情况引起了世界各国的注目,政治家、思想家纷纷探讨“中国发展之谜”。短短23年,中国实现了从贫穷到温饱和总体小康、从落后到初步兴旺的重要历史性跨越,进入了有史以来最好的发展阶段。这一跨越极为重要。那么,究竟是什么使我国有这样高速度的发展和重要跨越呢?,问题与讨论,第一个因素:引入了市场;第二个因素:符合生产力发展要求的基本经济制度;第三个因素:有一个正确明晰的发展战略;第四个因素:注重结构调整,使产业结构跟上现代化发展的步伐;第五个因素:抓技术进步和管理;第六个因素:投资率较高;第七个因素:地区建设和基础建设;第八个因素:人才、劳动者的素质和积极性;第九个因素:为人们谋福利;第十个因素:扩大对外开放;,从大的方面看,主要是十大因素在起作用:,再见!,罗马俱乐部,关于未来学研究的国际性民间学术团体,也是一个研讨全球问题的全球智囊组织。宗旨是研究未来的科学技术革命对人类发展的影响,阐明人类面临的主要困难以引起政策制订者和舆论的注意。主要从事有关全球性问题的宣传、预测和研究活动。成立于1968年4 月,总部设在意大利罗马。由于它的观点和主张带有浓厚的消极和悲观色彩,被称为“未来学悲观派”的代表。,技术进步论:认为,中国的技术进步通过其内在的创新机制以及扩散机制提高了资源的配置效率,从而推动了中国的经济增长;但是,由于中国的资本深化速度过快,使得资本对劳动的吸收能力大为削弱,从而降低了就业增长率。结构调整论:认为,中国现在的经济增长不是一种内生的经济增长,而是一种“调整型增长”。中国就业增长率的下降正是由产业结构和所有制结构的快速调整所致,换句话说,就业下降或者说失业上升是结构调整的必然结果或者说是必要成本。,有效劳动需求论:认为,中国的经济增长在很大程度上只是使得原来已经处于有效就业状态的职工的劳动工时增加,表现为劳动效率和质量的提高,而不是表现数量的增加。再有,即使有劳动者数量的增加(外来民工流入城镇就业岗位和自我雇用),也常常因为无法进入官方的统计数据而使得城镇登记失业率看起来不断上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