税收与税务会计.ppt
税务会计与税收筹划,第一章 税 收 基 础 第二章 税务会计概论,第一章 税收基础,一、税收的概念税收是国家为了行使其职能而凭借政治权力,按照税法的规定,向个人或者经济组织强制地、无偿地征收而取得的财政收入。对概念的理解:税收是国家取得财政收入的一种形式;行使征税权的主体是国家;国家凭借政治权力征税;税收必须借助于法律形式进行。,第一节 税收概述,注意与税法的关系 税法是规定国家与纳税人之间在征收和缴纳税款方面的权利、义务关系的法律规范的统称,第一节 税收概述,二、税收的特征税收的强制性 主要是指国家凭借政治权力,依照法律强制征税。税收的强制性是最为明显的形式特点。税收的无偿性 税收的无偿性有别于国有资产收入和国有债务收入。税收的固定性 国家在征税前以法律的形式规定征税对象及征税额度、征税方法等。税收的三个特性相互联系、相互影响,构成统一的整体。,第一节 税收概述,三、税收的作用是国家组织财政收入的主要来源 组织财政收入是税收的最基本职能。是国家对经济实行宏观调控的手段。调节个人收入差距,实现社会共同富裕。维护国家权益,促进国际经济交往。,第二节 税制的构成要素,税收制度简称税制,是国家各种税收法律、行政法规和征收管理办法的总称。税收制度包括税收实体法和税收程序法两大部分。税收程序法是指税务管理方面的法律,具体规定税收征收管理、纳税程序、发票管理、税务争议处理等内容。税收实体法,主要是指确定税种立法,具体规定各税种的征收对象、征收范围、税目、税率、纳税地点等。,第二节 税制的构成要素,税制的构成要素,是指税法应当具备的必要因素和内容,简称税制要素。税制要素一般包括征税人、纳税人、征税对象、税目、计税依据、税率、纳税环节、纳税期限、纳税地点、减免税、罚则等。,第二节 税制的构成要素,一、纳税权利义务人纳税人,是纳税义务人的简称,也叫纳税主体,是税法规定的享有纳税权利、负有纳税义务的单位和个人,是缴纳税款的主体,主要是指一切履行纳税义务的法人、自然人及其他组织。代征人,即受税务机关委托代征税款的单位和个人。,第二节 税制的构成要素,扣缴义务人,有些税款,为了有利于征收管理,由向纳税人支付款项或收取款项的单位和个人代扣代缴、代收代缴税款,这样的按税法规定负有扣缴义务的单位和个人称扣缴义务人,如个人所得税,多数项目由支付所得的单位或个人为扣缴义务人。纳税单位,即纳税人的有效组合。负税人,是指最终承受税收负担的单位和个人。,第二节 税制的构成要素,二、纳税对象、税目纳税对象,也称征税对象、征税客体,是指对什么征税,即征税的目的物,也是缴纳税款的客体。是一种税区别于另一种税的最主要标志。对税种的纳税对象作进一步的划分,进行归类,这种归类就是税目,即征税对象的具体化。税目体现了征税的范围,反映了征税的广度。,第二节 税制的构成要素,计税依据 纳税对象的计量标准是计税依据,即课税依据。以纳税对象的价值单位计算时,其计税依据是从价计税;以纳税对象的数量计税时,其计税依据是从量计税;既以价值又以数量为依据计税,为复合计税。,第二节 税制的构成要素,三、税率税率,是对征税对象的征收比例或征收额度,是计算应纳税额的尺度,体现了征税的深度。,税率,按经济意义划分,名义税率实际税率,定额税率比例税率累进税率,按表现形式划分,第二节 税制的构成要素,定额税率,又称“固定税额”,是以课税对象的自然实物量为单位,直接规定每一自然单位的固定税额。比例税率,即对同一征税对象或同一税目,不分数额大小,规定相同的征收比例,是一种应用最广、最常见的税率,一般适用于对商品流转额的征税。,第二节 税制的构成要素,累进税率,是指按照纳税对象数额大小设置的逐级递增的系列税率,税率随着征税对象数额的增大而提高,即把纳税对象按一定的标准划分为若干个等级,从低到高分别规定逐级递增的税率(包括全额累进税率、超额累进税率、超率累进税率)。,累进税率,全额累进税率,超额累进税率,超率累进税率,第二节 税制的构成要素,四、纳税环节是税法规定征税对象在商品流转过程中应当缴纳税款的环节类型:一次课征制、两次课征制、多次课征制五、纳税期限指税法规定的纳税人向国家计缴税款的期限分为按次纳税和按期纳税两种形式,第二节 税制的构成要素,六、税额计算应纳税额=计税依据*适用税率(单位税额)七、税负调整税收减免(1)税收减免的含义。(2)税收减免的类型。(3)税收减免的形式。税收加征(1)地方附加,简称附加。(2)加成征收。(3)加倍征收。,第二节 税制的构成要素,减免税:是一种税收优惠,是国家根据一定时期的政治、经济、社会政策的要求而对某些纳税人或特定纳税对象、应税行为给予免除部分或者全部纳税义务的一种特殊措施。类型:报批类减免税和备案类减免税,第二节 税制的构成要素,减免税的形式:减税和免税。减税是对应纳税额少征一部分税款,而免税则是对应纳税额全部免征税款。起征点。是指对征税对象达到一定数额才开始征税的界限。征税对象的数额没有达到规定数额的不征税,达到规定数额的,就其全部数额征税。免征额。是指对征税对象总额中免予征税的数额,即将纳税对象中的一部分给予减免,只就减除后的剩余部分计征税款。,第三节 税收征纳制度,一、税务登记制度税务登记是税务机关对纳税人的生产经营活动等实行法定登记,并据以对纳税人实施税务管理的一项管理制度。税务登记是税收管理工作的首要环节。税务登记包括开业税务登记、变更税务登记、停业、复业登记、注销税务登记和外出经营登记等。相关法律责任,第三节 税收征纳制度,二、会计管理制度包括会计账簿、凭证的设置和管理;财务会计制度及处理办法的管理;,第三节 税收征纳制度,三、纳税申报制度纳税申报:是纳税义务人在发生法定纳税义务后,按照税法或税务机关规定的期限和内容,以书面形式向主管税务机关提交有关纳税事项及应缴税款的法律行为。纳税申报是税收征管的基础,是纳税程序的中心环节。,第三节 税收征纳制度,主要包括纳税申报的对象;我国目前的主要纳税申报方式:直接申报、邮寄申报和数据电文申报;申报范围申报期限(税收实体法和具体确定法)申报内容延期申报,第三节 税收征纳制度,四、税款缴纳制度是指国家税务机关等主体依照税法规定将纳税人应当缴纳的税款组织征收入库的一系列活动的总称。是税收征管工作中的中心环节,是全部税收征管工作的目的和归宿。延期缴纳需省级税务局批准,未按规定缴纳的,从税款滞纳之日起,按日加税款的万分之五的滞纳金。,第三节 税收征纳制度,(一)税款缴纳方式,查账征收,核定征收,代扣代缴,其他方式,查定征收,查验征收,定期定额征收,核定应税所得率,第三节 税收征纳制度,(二)税款缴纳的凭证-完税凭证完税凭证的意义完税凭证的各类和使用范围完税凭证的主要内容完税凭证的填写要求,第三节 税收征纳制度,五、税务代理制度税务代理及意义税务代理人税务代理人的权利与义务税务代理的业务范围税务代理的法律责任,第四节 纳税人的权利与义务,纳税人的权利纳税人的义务,第五节 纳税人的税收法律责任,税务违法的种类税务违法的责任(行政处罚、刑事处罚),企业纳税基本程序:,税务登记,纳税申报,税款缴纳,税务检查,发票使用与管理,纳税争议的处理,第二章 税务会计概论,学习目的:税务会计的概念与特点税务会计的对象与目标税务会计的假定前提税务会计的一般原则税务会计与财务会计的异同点,第一节 税务会计概述,一、税务会计的产生二、税务会计的概念税务会计是以财务会计为基础,以国家现行税收法律法规为依据,运用会计学的基本原理和方法,连续、系统、全面、综合地对纳税主体税款的形成、调整、计算和缴纳,即纳税主体涉税事项进行确认、计量、记录和报告的一门专业会计。,第一节 税务会计概述,税务会计是一门介于税收学和会计学之间的新兴边缘学科,是融税收法律法规和会计学知识于一体的特殊的专业会计。税务会计与财务会计、管理会计共同构成现代企业会计的三大分支。,第一节 税务会计概述,三、税务会计的模式立法会计、非立法会计、混合型会计所得税会计为主的税务会计、以流转税为主的税务会计、流转税与所行税会计并重 的税务会计,第一节 税务会计概述,四、税务会计的特点税法导向性(或法定性)税务筹划性协调性广泛性,第一节 税务会计概述,五、税务会计与财务会计的异同税务会计是从传统的财务会计中分离出来的,与财务会计、管理会计共同构成现代企业会计的三大分支,两者间存在密切联系。财务会计是税务会计的前提和基础,税务会计是依据税法规定对财务会计的合理加工和必要补充。但两者也有很多不同之处:两者核算范围不同;目的不同;处理依据不同;适用的部分原则不同。,第二节 税务会计的对象与目标,一、税务会计的对象税务会计的对象是指税务会计核算和监督的内容。概括地说,就是企业中凡是能够用货币计量的涉税事项,即应纳税款的形成、计算、缴纳、退补和罚没等经济活动的货币表现。具体地说,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计税基础和计税依据(计税依据有流转额、收益额、所得额、财产额等);税款的计算与核算;税款的缴纳、退补与减免;税收滞纳金和罚款、罚金。,第二节 税务会计的对象与目标,二、税务会计的任务一方面是按照国家的税法规定,正确核算所发生的涉税业务,认真履行纳税义务,另一方面是在国家税法允许的范围内努力节税,寻求企业税收利益。三、税务会计的目标依法纳税(是税务会计的首要目标);提供会计信息,有助于税务决策;有助于进行纳税筹划。,第三节 税务会计的基本前提,纳税主体假设 纳税主体是指税法规定的直接负有 纳税义务的单位和个人,包括自然人和法人。持续经营假设货币时间价值假设纳税会计期间假设 纳税会计期间也称纳税年度,是指纳税人按照税法规定选定的纳税年度期间。年度会计核算假设 这是税务会计中最基本的假设。各国税制都建立在年度会计核算的基础上,而不是建立在某一特定业务的基础上。,第四节 税务会计原则,税务会计必须按照税法规定进行会计处理,是一种具有法律效力的专业会计。税务会计应在遵守一般会计原则的基础上,遵循其特有的原则。税务会计的特殊性原则包括:法律性原则 企业在对涉税会计事项进行处理时,必须符合国家税收法律、行政法规和规章的要求,严格按税法规定核算。确定性原则 按税法的规定,应税收入和准予扣除费用的实现应具有确定性的特点。筹划性原则税款支付能力原则,第五节 税务会计要素,将税务会计的对象进一步的分类,就形成税务会计要素,也是税务会计报表要素。税务会计要素主要有:计税依据:是指税法中规定的计算应纳税额的根据,又称税基。纳税人的各种应纳税款是各税种的计税依据与其税率的乘积。应税收入:是企业因销售商品、提供劳务等应税行为所取得的收入,即税法所认定的收入,因此,也可称为法定收入。,第五节 税务会计要素,扣除费用:税法所认可的允许在计税时扣除项目的金额,亦称法定扣除项目金额。应税所得额(或亏损额):又称应纳税所得额,即应税所得,是应税收入与法定扣除项目金额之间的差额。应纳税额:又称应缴税额,它是计税依据与适用税率(或单位税额)的乘积。,第五节 税务会计要素,税务会计等式 存在两个会计等式:应税收入 扣除费用=应税所得计税依据 适用税率(或单位税额)=应纳税额前者适用于所得税,后者适用于所有税种。,本章小结,税务会计是融税收法律法规和会计学知识为一体的一种专业会计,是以财务会计为基础,从财务会计中分离出来的,但与财务会计有所区别,主要表现在核算范围、目的、处理依据和部分适用的原则不同。它是一门介于税收学和会计学之间的一门边缘学科,具有法律性、特殊性和广泛性等特点。,本章小结,税务会计的目标包括依法纳税,提供会计信息、有助于税务决策,有助于纳税筹划等。任务主要有两个方面:一方面是按照国家的税法规定,正确核算所发生的涉税业务,认真履行纳税义务,另一方面是在国家税法允许的范围内努力节税,寻求企业税收利益。,本章小结,税务会计的对象是指税务会计核算和监督的内容。概括地说,就是企业中凡是能够用货币计量的涉税事项,即应纳税款的形成、计算、缴纳、退补和罚没等经济活动的货币表现。如果将税务会计的对象按涉税事项特点和税务会计信息使用者要求作进一步的分类,就形成税务会计要素,它同时也是税务会计报表要素,税务会计要素包括计税依据、应税收入、扣除费用、应税所得额(亏损额)、应纳税额。各要素间存在两个会计等式:应税收入 扣除费用=应税所得计税依据 适用税率(或单位税额)=应纳税额,本章小结,税务会计要素的日常确认、计量与财务会计是一致的,但在期末应依 据税法进行税务会计处理、调整、计算应纳税额,依法进行纳税申报,及时、足额地缴纳税款,合理进行纳税筹划,所以税务会计有其自身特殊的处理方法,主要包括:纳税调整方法、纳税计算方法、纳税申报方法、纳税筹划方法。税务会计的核算前提(即假设)是纳税主体、年度会计核算、纳税会计期间、持续经营、货币时间价值假设。特殊的核算原则包括法律性原则、确定性原则、筹划性原则以及税款支付能力原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