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膏、夹板-骨牵引固定技术.ppt
石膏夹板固定及牵引,第一节,石膏固定,石膏固定,定义:利用熟石膏遇水可重新结晶 而硬化的特性将其做成石膏绷带包绕在肢体上起固定作用,这种固定方法称为石膏固定。,石膏绷带固定指征,上肢、小腿以下部位的骨折关节脱位开放性骨折清创缝合术后某些骨折内固定术后,辅助治疗畸形校正后维持位置,如踇外翻韧带、血管、神经及肌腱吻合术后骨与关节急慢性炎症、结核,石膏绷带固定的优缺点,优点:根据肢体的形状塑型 固定作用确实可靠 可维持很长时间缺点:无弹性,不能调节松紧度 固定范围大,无法关节锻炼,易关节僵硬,常用石膏绷带的类型,石膏托 石膏夹板 石膏管型 躯干石膏 特殊类型石膏,石膏托,单托,前后托,U型托简单,轻便制动能力差用于临时制动或较稳定的骨折固定,2.石膏夹,将两条石膏条带分贴置肢体的伸侧和屈侧绷带包缠用途:多用于已有肿胀或可能发生肿胀的肢体,防止肿胀影响血运,3.石膏管型,石膏绷带和条带相结合用途:前臂,上肢,小腿,下肢一经定型,容积固定四肢创伤急性期慎用,肿胀肢体,管型石膏,血运障碍,石膏固定的范围和时间,石膏固定操作步骤,体位 患肢置于功能位或特殊要求的体位放置衬垫制作石膏条石膏绷带的浸泡及去水包扎固定塑捏成形、修整及标记,石膏固定操作要点(6度),准确测量长度宽度(充分固定)厚度(1012层)松紧度(以小指指尖能伸进绷带)注意排水量和水的温度患肢屈度(保持关节功能位),石膏绷带固定的注意事项,包扎石膏绷带时,需将肢体保持某一特殊位置,托扶肢体时,要用手掌而非手指,以免产生局部压迫,发生溃疡石膏未凝结坚固时,不应改变肢体位置,特别是关节部位,以免石膏折断石膏予以垫置,抬高患肢,消除肿胀石膏内某处疼痛,切勿忽视,防止局部压迫引起压疮,石膏绷带固定的注意事项,石膏绷带包扎完毕,注明骨折情况和时间观察石膏绷带固定肢体远端皮肤的颜色,温度,有无疼痛,毛细血管充盈,感觉和指(趾)运动(床头交班)肢体肿胀消退引起石膏过松,失去固定作用,应及时更换石膏绷带固定过程中,应作主动肌肉舒缩锻炼,未被固定的关节应早期活动,石膏固定的并发症,坏疽及缺血性挛缩 压疮 化脓性皮炎 坠积性肺炎 废用性骨质疏松 泌尿系结石,预防压疮,暴露在石膏相邻的皮肤,石膏边缘及未包石膏的骨突部位,每日至少检查1次,注意红肿,摩擦伤加强按摩,用手指涂75酒精和适量肥皂膏伸入石膏边缘按摩,至肥皂水干,Bid伤口无感染时,石膏内有腐臭,可能有压疮形成,石膏固定,根据石膏外形分类小型头颈胸石膏 多用于无移位或复 位后的12颈椎椎体骨折、512岁肌性斜颈术后的固定。,石膏固定,根据石膏外形分类头颈胸石膏大型头颈胸石膏:多用于无移位或复位后的34个颈椎椎体骨折、12岁以上的肌性斜颈术后的固定,石膏固定,根据石膏外形分类头颈胸石膏头颈石膏背心:多用于固定颈胸多段骨折或结核及脊柱侧凸等。常见的有calot和Minerva两种石膏,Calot Minerva,石膏固定,根据石膏外形分类躯干石膏石膏床:多用于胸推结核、腰椎结核、髋关节结核、骨盆结核及合并关膝关节结核、踝关节结核等下肢骨结核的固定。,头颈胸腰石膏床,胸腰双髋石膏床,胸腰单髋至足石膏床,石膏固定,根据石膏外形分类肩外展人字石膏:适用于肩部骨折、脱位和肱骨骨折。,石膏固定,根据石膏外形分类肩上举人字石膏:多用于肩部骨折或脱位(包括肩锁关节骨折脱位、肩胛骨骨折等)、肱骨近端骨折(包括肱骨大小结节撕脱骨折、肱骨解剖颈骨折、肱骨外科颈骨折等)、肱骨干近中13骨折复位后或内固定术后、肩袖损伤、肩袖缝合或修补术后的外固定。,石膏固定,长臂管型石膏,石膏固定,前臂石膏管型,石膏固定,上肢外旋石膏,石膏固定,手指人字石膏,石膏固定,手指石膏,石膏固定,单侧髋人字石膏:适用于单侧股骨骨折、髋关节骨折及病变、股骨截骨术、髋关节融合术后等的固定。,石膏固定,双侧髋人字石膏:适用于一侧股骨骨折、对侧髋关节骨折及病变,以及双侧髋关节脱位、骨盆骨折、髋臼骨折、股骨近端骨折等的外固定。,石膏固定,蛙式石膏:多用于小儿先天性髋关节脱位手法复位术后的固定,每3个月更换一次石膏,小儿生长较快,以免石膏限制了小儿的生长。6个月后改用外展内旋长腿石膏,将髋关节逐渐由外展转为内收。,石膏固定,外展内旋长腿石膏,石膏固定,根据石膏外形分类下肢石膏髋踝长腿石膏:多用于半月板切除术后、膝关节内韧带重建术后、股骨远段或胫骨近段截骨矫形术后等的固定。,石膏固定,长腿管型石膏:多用于股骨远段骨折、膝关节损伤、胫骨近段骨折复位后,跟腱延长术后,股骨远段或胫骨近段截骨矫形术后,下肢血管和神经吻合术后等的固定。,石膏固定,Kite石膏:用于先天性马蹄内翻足的矫形。,石膏固定,石膏靴:多用于小儿下肢骨折复位后、马蹄内翻足矫形术后的外固定。,夹 板 固 定,第二节,夹板固定,夹板的材料性能可塑性 可弯曲成各种形状,以适应肢体各部位的外形及生理弧度韧性 具备足够的支持力,固定过程中不致弯曲劈裂或折断弹性 能适应肌肉收缩时所产生的肢体内部压力变化发挥持续均衡加压作用易透性 能被x线穿透,便于复查吸附性及通透性 便于体表汗液散发及皮肤散热,不致发生皮炎和毛囊炎,夹板固定,压力垫(固定垫)作用 利用固定垫所产生的压力或杠杆力,以维持骨折整复后的良好的位置,并有轻度矫正残余移位的作用。固定垫的材料 应质地柔软,有一定的韧性和弹性,能维持一定的形态,有一定的支持力、能吸水,可散热,对皮肤无刺激使用方法 一垫固定法、二垫固定法、三垫固定法,夹板固定,扎带绑扎松紧度:扎带绑扎好后,以能不费力地拉动扎带,在夹板上面上下移动1cm为宜。夹板固定的包扎方法:有简单包扎法及续增包扎法。,夹板固定,夹板固定注意事项抬高患肢以利消肿;密切观察伤肢血运;防止骨突皮肤受压;及时调整夹板松紧度;定期进行x线检查;及时指导患者练功。,小夹板固定的优点,无创性固定 取材方便:树皮、木板、竹片、胶合 板、硬纸板、塑料夹板、铝板 操作简单 不超关节固定有利于骨折邻近关 节的早期活动锻炼 观察、调整方便:一旦发现骨折对位或对线不良、指或趾端缺血等问题,可随时进行调整。,小夹板固定的缺点,小夹板固定属间接固定,不适用于斜形、螺旋形和粉碎性等不稳定性骨折把持力有限小夹板容易发生松散而影响固定效果,甚至造成骨折移位使用不当会出现一些十分严重的并发症和后遗症,如软组织压迫溃疡、骨筋膜室综合征、缺血性肌挛缩,小夹板固定的适应证,现场急救,小夹板固定的适应证,闭合性四肢骨折复位后的固定对上肢长骨及胫腓骨骨干稳定性骨折的固定效果较好肱骨骨折宜用小夹板加外展支具固定,可防止骨不连或肩关节僵硬胫骨或股骨不稳定骨折因肌肉的收缩力,易产生成角或缩短移位,可用小夹板配合牵引治疗,小夹板固定的适应证,四肢开放性骨折(1)早期不宜采用,因有伤口,局部加压不利于愈合(2)但创面小、经处理后创口已愈合者,可考虑使用,小夹板固定的禁忌证,前臂或小腿肿胀明显,怀疑可能发生骨筋膜室综合征的尺桡骨或胫腓骨骨折创面较大的开放性骨折,术后需经常换药患肢伴有较大面积皮肤擦伤的四肢骨折。骨折伴有神经损伤,小夹板固定有可能加重神经损伤,第三节,牵引技术,牵引技术,持续适当牵引力,对抗牵引力,临床常用的牵引技术,一 手法牵引二 皮肤牵引三 骨牵引四 特殊牵引,手法牵引,适用于骨折移位及关节脱位的整复时间短,力量可按需要加大Colles 骨折、肩关节脱位等,皮肤牵引,海绵塑料布包压于伤肢皮肤上,利用肌肉在骨骼上的附着点,牵引力传递到骨骼上,胶布远端扩张板,于扩张板中心孔穿绳在通过牵引架的滑轮装置,加上悬吊适当的重量进行持续皮肤牵引。,皮肤牵引,A 适用于小儿及年老体弱,皮肤完好者B 牵引重量一般不超过5kg,否则易伤皮肤C 一般牵引时间为23wD 牵引期定时检查伤肢长度,及时调整重量和体位。防止小腿外旋压迫腓总神经,骨牵引,牵引力量大,持续时间长,效果明显必须有对抗牵引加夹板矫正侧方移位调整肢体体位可纠正 旋转移位纠正成角畸形,骨牵引适应症,成人长骨不稳定性骨折,肌肉强大容易移位的骨折骨折部的皮肤损伤,部分软组织缺损,开放性骨折感染或战伤骨折伤员合并胸、腹或骨盆部损伤者,需密切观察而肢体不宜做其它固定者肢体合并血循环障碍,暂不宜其他固定者,骨牵引注意事项,情绪护理注意牵引装置是否有效 牵引力/反牵引力(平衡、方向、角度)重锤要悬空不可随便增减牵引重量牵引绳与被牵肢体长轴成一直线注意保持反牵引力定期测量两侧肢体长度,骨牵引注意事项,保持牵引针及针孔的清洁进出针孔无菌纱布盖好,有血液浸湿,立即更换钢针两端插入带盖无菌小瓶针孔保持清洁干燥,75酒精滴针孔处23滴,bid针孔痂皮不能随便揭掉观察有无血管神经受压,骨牵引注意事项,牵引开始数日,应透摄片矫正骨折对位情况牵引时间一般不得超过8w,如需继续牵引治疗,则应更换牵引针的部位或改为皮肤牵引牵引过程中应鼓励伤员进行功能锻炼,防止伤肢及未牵引肢体肌肉萎缩,关节僵硬,防止并发症,长期卧床,局部受压易生褥疮。骨突起部垫气圈或按摩受压部位,以防褥疮因被动体位,鼓励病人深呼吸,咳嗽,排痰多饮水,促新陈代谢,观察尿液进食蔬菜,水果,蜂蜜,腹部按摩,促排便防止关节僵直或肌肉萎缩,行功能锻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