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三一办公! | 帮助中心 三一办公31ppt.com(应用文档模板下载平台)
三一办公
全部分类
  • 办公文档>
  • PPT模板>
  • 建筑/施工/环境>
  • 毕业设计>
  • 工程图纸>
  • 教育教学>
  • 素材源码>
  • 生活休闲>
  • 临时分类>
  • 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首页 三一办公 > 资源分类 > PPT文档下载  

    气管插管的操作流程PPT.ppt

    • 资源ID:5287054       资源大小:273.50KB        全文页数:35页
    • 资源格式: PPT        下载积分:15金币
    快捷下载 游客一键下载
    会员登录下载
    三方登录下载: 微信开放平台登录 QQ登录  
    下载资源需要15金币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支付方式: 支付宝    微信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加入VIP免费专享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友情提示
    2、PDF文件下载后,可能会被浏览器默认打开,此种情况可以点击浏览器菜单,保存网页到桌面,就可以正常下载了。
    3、本站不支持迅雷下载,请使用电脑自带的IE浏览器,或者360浏览器、谷歌浏览器下载即可。
    4、本站资源下载后的文档和图纸-无水印,预览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5、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气管插管的操作流程PPT.ppt

    1,气 管 插 管 操 作 流 程(经口明视下插管法),2,气管插管术是建立通畅呼吸道的简捷有效方法,除全身麻醉外,在许多危重病人的抢救中,为有效进行机械通气,清除气管内痰液或血液,防止呕吐窒息,解除呼吸道梗阻创造了先决条件。气管插管所建立的人工气道,成为病人身上最重要的一条“生命线”。,3,根据CPR2010国际新指南,气管插管术是建立人工气道的唯一最可靠的方法。但不是唯一的,还有其他方法可以临时代替,如无创性氧气面罩、喉罩通气道、紧急环甲膜穿刺等。,4,一、气管插管的适应症,5,1、各种全麻手术;2、需要气道管理的病人,如多系统疾 病或损害的危重患者的监护;3、呼吸功能不全,需接人工呼吸机;4、防止误吸、缺氧或通气不足、气道阻塞;5、心跳呼吸停止,需高级生命支持。,6,二、相对禁忌症,1、喉头水肿;2、急性喉炎;3、升主动脉瘤;4、在心肺复苏时没有绝对禁忌症。,7,五、有关的解剖学知识,2023/6/22,8,9,1、喉 头,10,5、气管插管的解剖标志门齿 舌 悬雍垂 会厌 声门裂(第一标志)(第二标志),11,表2.成人气管插管的实用数据(mm),12,七、经口明视下的 插管方法与步骤,13,(一)插管前物品准备,1、操作人员戴帽子口罩(首先戴好)2、弯型喉镜(必须随时保证亮灯)3、气管导管(检查套囊是否完好)4、导引钢丝(管芯距导管开口1cm)5、10ml注射器(用于套囊充气)6、消毒的液体石蜡(润滑导管壁),14,7、牙垫与胶布(用于外固定导管)8、吸引装置及吸痰管(随时可启动)9、带活瓣的复苏球囊(须连接好氧气)10、铺两块无菌治疗巾(注意无菌观念)11、插管钳和喷雾器(必要时)12、纤支镜(必要时),15,(二)摆放体位与开放气道,1、摆好体位:病人仅需取“去枕平卧位”,简单方便,不用采取传统的“经典式”或“修正式”体位;而术者站立于病人的头顶部,视线与喉轴线平行。,16,2、开放气道:术者用双手托病人双下颌(大拇指放置于两侧鼻翼附近),打开口腔检查并清除口腔内异物;插管全程应始终保持病人头后仰,显露喉结。3、必要时(指病人有心跳时),采用面罩给纯氧1分钟,以防插管过程中诱发病人心搏骤停。,17,(三)在解剖标志引导下用喉镜暴露声门裂,4、保护口唇:随手将右手拇指与食指交叉拨开上下嘴唇,保护好口唇牙齿。,18,5、喉镜置入口腔:术者左手持弯型喉镜(握持手势须正确),沿右侧口角垂直进入口腔;然后将舌体推向左侧,喉镜移至口腔正中线上。喉镜必须居中,否则将导致声门裂暴露得不好。喉镜进入口腔后,术者右手不需再保护口唇,应及时将右手移至病人前额,保持头后仰。,19,6、以解剖标志为引导深入喉镜:喉镜在口腔居中见到悬雍垂(第一标志)后,继续慢慢推进喉镜;待喉镜尖端过悬雍垂后,喉镜暂不深入,在原位上翘喉镜。待喉镜转弯绕过舌根部后,即可见会厌(第二标志),喉镜始终在会厌的上方继续深入,直至喉镜尖端抵达会厌根部。,20,7、上提喉镜暴露声门裂:待喉镜尖端抵达会厌根部后,即须向前上提喉镜(沿45角的合力),此时决不能以病人的牙齿为支点去撬门牙(可下压喉结)。用力上提喉镜即可使会厌随之而抬起,暴露其下方的声门,立马见到左、右声带及其之间的裂隙。,21,上提喉镜的三个前提条件:只有同时满足下列三个条件,才能做“上提喉镜”的动作(1)喉镜必须居中;(2)喉镜必须在会厌的上方;(3)喉镜尖端必须抵达会厌根部。,22,(四)直视下插管并调整深度,8、直视下插入气管导管:右手以握毛笔手式持气管导管(握持部位在导管的中后1/3段交界处),斜口端朝左对准声门裂,沿着喉镜的镜片凹槽在明视下送入导管;轻柔旋转导管,使其顺利地一次通过声门裂进入气管内。,23,9、拨出管芯后再前进到位:待导管通过声门裂1cm后,拨出管芯再前进,不允许带着管芯插到位。准确的插管深度为:成人再送入5cm(小孩23cm),即声门裂下6cm;此时套囊已完全通过声门裂,而导管顶端距离气管隆突至少有2cm(经X光胸片证实)。10、调整并确认插管深度后,往套囊内充气510ml左右,具体充气量可观察小气囊的张力;,24,(五)确定导管是否在气管内?!,11、尽管是在明视下插入导管,为确保万无一失,仍必须同时采用两种方法确定导管是否在气管内:(1)出气法按压病人双侧胸部,听和看导管开口是否有温热气流呼出;(2)进气法挤压复苏球囊,观察两侧胸廓是否均匀抬起,同时听诊双肺呼吸音均匀一致,而上腹部无气过水声。先放入牙垫再退出喉镜,顺序不能颠倒。,25,(六)确定后妥善固定导管,12、确定导管在气管内以后再进行固定,用两条胶布十字交叉,将导管固定于病人面颊部;第一条胶布应把导管与牙垫分开缠绕一圈后,再将两者捆绑在一起。要求牢固美观。,26,(七)保持呼吸道畅通,13、气管插管成功后,应随时吸痰、湿化和护理,始终保持人工气道畅通;吸痰和湿化的方法要正确,注意无菌操作。,27,14、最后连接好人工正压通气装置,主张先用复苏球囊手动捏皮球,而不要急于接人工呼吸机;待使用复苏球囊抑制掉病人自主呼吸,并调节好呼吸机参数试运行无误以后,再过渡到人工呼吸机进行机械通气,28,(八)特别提示,1、气管插管要求动作熟练、快速紧凑,时间在20秒钟内完成(从打开喉镜到球囊通气,不包括插管前的物品准备)。2、如果气管插管失败或不顺利,应立即停止插管、退出喉镜和导管,不要再盲目地去乱捅;必须马上改为面罩给氧,一分钟后再次尝试;以免因插管时间过长,造成病人心搏骤停,或者喉头被捅水肿。第二次插管则重新开始计时计分,不受第一次插管时间延迟的影响。,29,3、确定导管是否在气管内的动作,必须认认真真而不是装模作样地去作,这是为了对病人负责。如果是考试的话,自己察觉导管不在气管内,可以给第二次插管机会再试;但如果检查不认真,自己没有发现导管已误入食道,而浑然接上人工正压通气装置,则不可能给第二次插管机会,因为此时病人已经被你“吹”死了!,30,4、插管成功以后,尽管当时已经确认并固定了导管,但为了减少难以察觉的移位,在救护车上和患者移动过程中,仍应随时确定气管导管的正确位置(成人一般为202 cm)。新指南推荐,急救人员应该使用呼气末CO2浓度或食道检测器反复地确认插管位置,简单实用的方法为记住导管管身上的刻度、随时观察是否有移位。,31,(九)操 作流 程 图,去枕平卧 托双下颌 有心跳时 体位开放气道面罩给氧 保护口唇牙齿 居中缓慢插入 沿中线缓慢上翘进入口腔 舌体悬雍垂(第一标志)防止喉镜过深 上提喉镜压喉结 轻柔旋转导管会 厌暴露声门声门裂(第二标志)过声门裂6cm 确认在气管内插入导管深度插到位固定导管,32,八、拔管指征及注意事项,33,1、自主呼吸恢复良好,咳嗽和吞咽反射存在;双肺呼吸音正常,脱离吸氧后无缺氧现象。2、呼吸频率,成人1420次/分,通气量恢复到正常水平;动脉血气分析保持正常。3、呼唤病人有反应,如睁眼、抬眉、张口、举手等。,34,4、拔管前必须先吸净口腔及鼻咽腔内分泌物;更换吸痰管后,再吸净气管导管内及气管内分泌物,在气管内操作每次不超过10秒;5、拔管时应将吸痰管放入气管导管内并超出导管远端,然后保持负压边吸边拨,一同拨出;6、拔管后立即面罩给氧,观察呼吸,循环稳定后方可离开。,35,谢 谢!,

    注意事项

    本文(气管插管的操作流程PPT.ppt)为本站会员(牧羊曲112)主动上传,三一办公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三一办公(点击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温馨提示:如果因为网速或其他原因下载失败请重新下载,重复下载不扣分。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2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7号

    三一办公
    收起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