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技术经济学概论OKppt课件.ppt
技术经济学,主要参考书参考书1 何建洪.技术经济学-原理与方法.清华大学出版社,2012.2吴添祖、虞晓芬、龚建立等.技术经济学概论(第3版).高等教育出版社,2010.3冯俊华.技术经济学.化学工业出版社,2011.4刘家顺.技术经济学中国铁道出版社,2010.5苏敬勤,徐雨森.技术经济学.科学出版社,2011.6国家发改委、建设部:建设项目经济评价方法与参数(第三版),中国计划出版社,2006.,第一章 技术经济学概论,第一节 概述,一、技术经济学的创立与发展(一)技术经济学的国外渊源(二)中国技术经济学的创立(三)中国技术经济学的发展,(一)传统的观点 1、效果学派 2、关系论学派 3、技术资源最优配置学派,二、技术经济学科研究的对象,(二)新时代背景下产生的观点 1、以技术为主线阐述研究对象,认为研究对象是技术的产 生、流通和消费。2、从新学科认识角度和方法论的角度阐述研究对象,认为研究对象是技术经济问题中的技术与经济最佳结合的条件、规律(技术规律)及其效果理论方法。,3、以社会的技术经济活动为技术经济学的研究对象。4、以技术商品作为微观技术经济学的 研究对象,以技术与经济的关系作为宏观技术经济学的研究对象。5、从综合论的角度论述,认为技术经济学的研究对象是技术经济系统(由技术、经济、社会、生态、文化 五个子系统组成),6、从三个领域、四个层次和三大方面阐述研究对象。,技术发展的内在规律,三个领域,技术领域中的经济活动规律,经济领域的技术发展规律,(一)技术经济学的理论根源研究(二)技术经济学基本理论研究 1、经济效益理论 2、技术进步与经济增长关系理论 3、技术经济比较理论 4、产业结构理论,三、技术经济学科研究的内容,5、部门技术经济学理论 6、经济增长方式理论 7、可持续发展理论 8、高科技产业化理论 9、技术创新理论,(一)系统分析法(二)方案比较法(三)定量分析与定性分析相结合的方法,四、技术经济学的研究方法,(一)综合性和边缘性(二)比较性(三)系统性(四)预测性(五)定量性(六)实用性,五、技术经济学的特点,六、技术经济评价基本程序,一、技术与技术进步,第二节 技术进步与经济发展,1.技术的涵义 是人类在认识自然和改造自然的实践中,按照科学原理及一定的经验需要和社会目的而发展起来的、用以改造自然的劳动手段、知识、经验和技巧。,(一)技术与科学的关系,硬技术-即物质形态的技术,泛指人们在劳动过程中用以改变或影响劳动对象的一切物质资料,基础和核心是劳动工具。软技术-即知识形态的技术,包括工艺规程、制造技术、图纸资料、生产组织、管理技术等。,科学与技术的区别,2、技术与科学的联系,1.技术进步的涵义,1)狭义的技术进步-指工程技术或生产劳动体系手段的变革。2)广义的技术进步-指科学研究、生产技术与管理技术不断变革及综合创新推动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的过程。它包括:,(二)技术进步的涵义,(1)科学、技术、生产紧密结合,科学、技术、生产协调发展;(2)采用新技术、新工艺、新设备、新材料,用先进技术改造和替代落后的技术,改造企业和社会的物质基础;(3)用现代科学技术武装人,科学与教育结合,全面提高劳动者素质,不断开发人的智力,使智力劳动逐步成为劳动的主体。(4)综合运用现代科技成就,提高管理现代化水平,改善企业素质,优化资源配置,不断提高技术进步对经济增长的贡献,使经济发展速度、结构、效益协同化,大大提高经济增长的质量。,2.工业技术进步的涵义,指技术在实现工业现代化及工业生产经营目标方面的变革与创新,是一个包括工业技术研究、技术开发、技术引进、技术扩散、技术改造、产品开发、工艺设计、中试生产、劳动者培训、信息处理、经营决策、市场营销等多方面、多环节组成的不断创新的有序的运动过程。,1.经济的涵义 主要指生产和再生产过程中劳动消耗和劳动占用的节约。2.大经济观 其视经济为一个动态的、开放的大系统,系统内各生产力要素协调组合、人流、物流、信息流有序运行,形成经济与科技、社会协调发展的运行机制与体制。,二、经济发展,(一)经济及大经济观,(二)经济增长与经济发展 1、经济增长 指一个国家的产品或劳务数量的增加,或人口平均实际产出的增加。2、经济发展 指经济增长中伴随着经济结构、社会和政治体制的改革。,(一)科学技术对经济发展的推动作用 1、科学技术的指数效应 生产力=(劳动力+劳动工具+劳动对象)科学技术 2、科学技术的变革效应,三、技术进步与经济发展的关系,3、科学技术的渗透效应,社会革命,1、经济发展是技术进步的动力;,(二)经济发展对技术进步的促进作用,技术创新的动力,2、经济发展决定着技术发展的方向;3、经济发展是技术进步的物质基础;4、经济发展改善了技术进步的条件与环境;5、经济发展拉动了技术进步的需求。,科技进步与经济发展的关系图,1、技术研究、开发、应用与经济可行性的矛盾;2、技术先进性与适用性的矛盾;3、技术效益的滞后性及潜在性与应用者渴望现 实盈利的矛盾;4、技术研究开发应用与风险的矛盾;5、技术研究开发应用成本与新增效益的矛盾。,(三)技术与经济的相互制约与矛盾,技术项目的抉择,一、经济效益的含义 经济效益指有用成果与劳动消耗的比较,或简称所得与所费的比较。其表达方式为:,第三节 经济效益理论,二、经济效益表达式,三、经济效益的分类,1、微观经济效益和宏观经济效益;2、直接经济效益和间接间接效益;3、有形经济效益(可用货币衡量)和无形 经济效益。,(一)可行标准 1、纯经济效益=所得-所费 0 2、经济效率=所得/所费 1 3、纯经济效率=(所得-所费)/所费 0,三、经济效益评价标准,(二)经济效益择优标准 1、纯经济效益最大化标准 2、纯经济效率最大化标准 3、经济效益综合评价最大化标准 4、经济效益最大化标准,评价方法,评价标准,效益表达式,经济效益的涵义,四、经济效益评价体系,技术方案经济效益评价体系图,技术方案经济效益评价体系,一、效果最佳原则(一)正确处理宏观与微观经济效益的关系;(二)正确处理当前与长远经济效益的关系;(三)正确处理直接与间接经济效益的关系;(四)正确处理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的关系。,第四节 技术经济评价的基本原则,(一)满足需要上的可比性 1、产量可比;2、质量可比;3、品种可比,二、方案可比原则,(二)消耗费用上的可比性1、计算全社会的消耗费用;2、用同一个的原则、同一计算方法、计算范围、计算深度计算各个方案的消耗费用。,(三)价格上的可比性 1、采用合理的价格计算各方案的费用与效益;2、采用同一时点的价格和同一价格指数计算各方案的费用与效益。,(四)时间上的可比性1、考虑货币时间价值;2、采用相同的计算期作为方案比较基础;3、考虑配套工程的建设期。,(一)用系统思想确立技术经济分析的导向,强调:1、整体性;2、相关性;3、结构性;4、层次性;5、动态性;6、目的性。,三、系统分析原则,(二)用系统分析确立技术经济分析的内涵 1、功能分析;2、要素分析;3、结构分析;4、可行性分析;5、评价分析。,(三)用系统方法作为技术经济分析的方法 1、定量分析与定性分析相结合;2、静态分析与动态分析相结合;3、总体分析与层次分析相结合;4、宏观效益分析与微观效益分析相结合;5、价值量分析与实物量分析相结合;6、预测分析与统计分析相结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