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章导言ppt课件.ppt
微观经济学,主讲教师,姓名:李怀建毕业学校:暨南大学职务:经济学教研室主任/讲师主讲课程:微观经济学、宏观经济学电话:159 9672 9658E-mail:,第一章 导言Introduction,第一节 经济学的研究对象第二节 经济学的研究方法第三节 微观经济学概述,生活中的经济学,“蒜”你狠“豆”你玩“姜”你军,第一节 经济学的研究对象一、稀缺问题 经济学的出发点,This is universal problem,because all societies face the problem scarcity in that they would all like to be able to consume more goods and services than their resources are able to supply.,资源有限,欲望无穷,选择的必要,产生经济问题,如何解决经济问题,经济学的产生,二、如何选择 经济学的研究对象,三大基本经济问题:What is to be produced?How is to be produced?Who does get theoutput?,经济学的研究对象,经济问题就是由于资源稀缺而引起的各种选择问题。经济学就是研究稀缺资源在各种可供选择的用途中如何进行配置的科学。,“经济学的精髓在于承认稀缺的现实存在,并研究一个社会如何进行组织,以便最有效地利用资源。这一点是经济学独特的贡献。”美保罗萨缪尔森、威廉 诺德豪斯:经济学第16版,多生产些面包还是多生产些坦克?,三、机会成本与生产可能性边界,Opportunity Cost and the Production Possibility Frontier,“机会成本:为了得到某种东西所必须放弃的东西。”美格里高利 曼昆:经济学原理(上册)。“生产可能性边界:表示一个经济在可得到的生产要素与生产技术既定时所能生产的产量的各种组合的图形。”美格里高利 曼昆:经济学原理(上册)。,0,15,12,9,6,3,3,4,5,1,2,A,B,C,D,E,F,面包,坦克,生产可能性边界Production Possibility Frontier,G,H,四、经济体制与市场机制,两种典型的经济体制Economy SystemMarket Economy System 通过市场上的价格调节来解决生产什么、如何生产和为谁生产的问题。Centrality Planned Economy System通过中央政府的计划及相应的行政命令来解决生产什么、如何生产和为谁生产的问题。,现实的经济是一种混合经济,混合经济Mixed Economy 市场经济与计划经济的混合,或市场调节与计划调节的混合。在以市场机制为基础的前提下,国家干预经济活动,或政府宏观调控。,市场机制Market Mechanism,市场Market 买者和卖者决定价格并交换物品或劳务的机制。市场经济Market Economy“一种主要由个人和私人企业决定生产和消费的经济制度。”自由放任laissez-Faire“政府不对经济决策施加任何影响。”指令经济Command Economy“由政府作出有关生产和分配的所有重大决策。”,市场如何解决三大经济问题,生产什么取决于消费者的货币选票;如何生产取决于不同生产者之间的竞争;为谁生产取决于生产要素市场上的供给与需求。,产品市场的价格,生产什么,如何生产,为谁生产,要素市场的价格(工资、地租、利息),产品市场,要素市场,供给,供给,需求,需求,生产者的生产,消费者货币选票,厂商(企业),支付要素报酬,提供要素服务,居民户(家庭),鞋子,住房,面包,鞋子,住房,面包,资本,资本,劳动,劳动,土地,土地,第二节 经济学的研究方法一、实证与规范,Positive Economics排斥一切价值判断只研究经济本身的内在规律。回答“是什么”What is。Normative Economics以一定的价值判断为基础分析处理经济问题。回答“应该是什么”What ought to be。,二、均衡分析,Equilibrium经济现象或过程中各种对立的、变动着的力量处于一种力量相当、相对静止、不再变动的境界。Equilibrium Analysis在一定的假设前提下,分析经济均衡状态形成的条件、原因、过程及其作用。,局部均衡分析Partial Equilibrium Analysis 在假定某些因素不变的前提下,分析各种变量对单个市场的影响。即仅研究单个市场的均衡。一般均衡分析General Equilibrium Analysis经济整体均衡状态的分析,此时所有的商品和服务市场都同时处于均衡。,三、经济模型与经济变量,经济模型Economic Model描述同研究对象有关的经济变量之间的相互依存关系的理论结构。,经济变量Economic Variables,内生变量Endogenous Variables一定经济模型内部因素决定的变量。外生变量Exogenous Variables一定经济模型外部因素决定的变量。参数一定经济模型中不变的变量,或可变的常数,一个具体的经济模型中的外生变量。,四、静态分析与动态分析,静态分析Static Analysis在既定的条件下考察某一经济事物在经济变量相互作用下所实现的均衡状态的特征。比较静态分析Comparative Static Analysis考察原有的条件发生变化后,原有的均衡状态所发生的变化,并对新旧均衡状态比较分析。动态分析Dynamic Analysis考察在时间变化过程中的均衡状态的实际变化过程。,第三节 微观经济学概述一、微观经济学与宏观经济学,微观经济学Microeconomics以单个经济单位为研究对象,通过研究单个经济单位的经济行为和相应的经济变量的单项数值的决定来说明价格机制如何解决社会的资源配置。个量分析方法,又称个量经济学。中心理论为价格理论,即均衡价格理论。,宏观经济学Macroeconomics 以整个国民经济为研究对象,通过研究社会经济中的有关总量的决定及其变化来说明如何从整个社会角度实现资源的有效配置。总量分析方法,又称总量经济学。中心理论为国民收入决定理论。,二、微观经济学研究的主要问题,单个消费者如何运用自己有限的收入通过消费决策以获得最大的效用;单个生产者如何运用自己有限的资本通过生产决策以获得最大的利润。单个市场的均衡价格如何通过消费者和生产者的共同作用而决定。所有单个市场的均衡价格如何通过各个市场的相互作用而同时决定。,三、微观经济学的基本假设前提,树上还有几只鸟?,打鸟问题,某日,老师在课堂上出了一道智力题,请小岚回答,老师的题目是这样的:“树上有十只鸟,开枪打死一只,还剩几只?”于是小岚反问:“是无声手枪或别的无声的枪吗?”“不是。”“枪声有多大?”“80-100分贝。”“那就是说会震的耳朵疼罗?”“是。”“在这个城市里打鸟犯不犯法?”“不犯。”,“您确定那只鸟真的被打死啦?”“确定。”老师已经不耐烦了。“拜托,你告诉我还剩几只就行了,ok!”“ok,树上的鸟里有没有聋子?”“没有。”“有没有关在笼子里的?”“没有。”“边上还没有其他的树,树上还有没有其他鸟?”“没有。”“有没有残疾的或者饿得飞不走的鸟?”“没有。”,“算不算怀孕肚子里的小鸟?”“不算。”“打鸟的人眼睛有没有花?保证是10只?”“没有花,就10只。”老师已经满脑门是汗,且下课铃响,但小岚继续问:“有没有傻的不怕死的?”“都怕死。”“会不会一枪打死两只?”“不会。”“所有的鸟都可以自由活动吗?”“完全可以。”“如果您的回答没有骗人,”小岚满怀信心地说,“打死的鸟要是挂在树上没掉下来,那么就剩一只;如果掉下来,就一只不剩。”老师当即晕倒。,基本假设前提,理性人假定 理性人Rational Man 就是亚当 斯密在国富论中所说的“经济人”Economic Man,指参与经济活动的每一个人都是利己的,其经济行为都是完全合乎理性的。完全信息假定 完全信息指参与经济活动的每一个人对自己所必需的信息都能够完全且及时地掌握。这些假设虽然并不完全符合现实,但作为经济分析必须以此为前提,否则就没有规律可循,也没有共同语言。,“经济学之父”英国经济学家亚当 斯密,国民财富的性质和原因的研究(1776年)简称国富论 标志着现代经济学的诞生。,17231790年,人都是利己的,我们的晚餐并非来自屠宰商、酿酒师和面包师的恩惠,而是来自他们对自身利益的关切。,亚当.斯密:国富论,看不见的手,“每个人都力图利用好他的资本,。他所追求的仅仅是他个人的利益和所得。但在他这样做的时候,有一只看不见的手在引导着他去帮助实现另一种目的,这种目标并非是他本意所要追求的东西。通过追逐个人利益,他经常增进社会利益,其效果比他真的想促成社会利益时所能够得到的那一种要更好。”亚当斯密国富论,四、微观经济学理论体系的框架,四大基本理论或组成部分:,价格理论,消费者行为理论,生产者行为理论,分配理论(即生产要素的价格理论),价格理论,消费理论,生产理论,分配理论,一般商品的价格,生产要素的价格,消费者行为,生产者行为,需求,需求,供给,供给,支出,支出,收入,收入,交换,微观部分教学内容:,第一章 导言 第二章 价格理论教材第2章第三章 消费理论教材第3章第四章 生产理论教材第4章第五章 成本理论教材第5章第六章 市场理论教材第6、7章第七章 分配理论教材第8、9章第八章 一般均衡与福利经济学教材第10章第九章 市场失灵与微观经济政策教材第11章,第一章 教学要求:,1.理解资源稀缺性的含义及其与经济学的关系。2.掌握经济学的研究对象。3.理解机会成本与生产可能性边界曲线的含义。4.了解均衡分析方法。4.了解微观经济学的研究对象和方法。5.了解微观经济学的基本假设前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