幅频相频特性测试及 RLC 串联谐振电路实验.docx
-
资源ID:5281852
资源大小:384.53KB
全文页数:5页
- 资源格式: DOCX
下载积分:15金币
友情提示
2、PDF文件下载后,可能会被浏览器默认打开,此种情况可以点击浏览器菜单,保存网页到桌面,就可以正常下载了。
3、本站不支持迅雷下载,请使用电脑自带的IE浏览器,或者360浏览器、谷歌浏览器下载即可。
4、本站资源下载后的文档和图纸-无水印,预览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5、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
幅频相频特性测试及 RLC 串联谐振电路实验.docx
幅频相频特性测试及RLC串联谐振电路实验预习报告一. 实验目的1、熟练RC电路相频、幅频特性的测试方法,根据测量数据画出特性曲线。2、通过实验掌握串联谐振的条件和特点,测绘RLC串联谐振曲线。3、掌握电路参数对谐振特性的影响。二实验仪器设备仿真软件平台(Multisim 10);硬件基础电路实验箱。双踪示波器、直流稳压电源、万用表、直流电流表、电压表。三.实验原理在交流电路中,电阻值和频率无关;电容具有“通高频、阻低频”的特性;电感 具有“通低频,阻高频”的特性。RLC串联电路具有特殊的幅频特性和相频特性, 有选频和滤波作用。电路频率特性的测量方法有点测法和扫频法。点测法就是用正弦信号发生器的输出电压作为网络的输入电压,并保持电压幅值不变,依次改变输入电压的频率,用交流 毫伏表和示波器逐点测量出输出端的电压值和输出与输入电压的相位差,根据测得的多组数据,画出电路的幅频和相频特性曲线。测量幅频特性:保持信号源输出电压(即RC网络输入电压)Ui恒定,改变频率f,并测量对应的RC网络输出电压Uo,计算出他们的比值A=Uo/Ui,然后逐点描绘出幅频特性;1. RC串联电路2.RC串并联电路3.RLC串联电路四.实验内容1. 测量R、L、C元件的阻抗频率特性。参考图5 -5,信号发生器输出的正弦信号并保持幅度不变,频率200H Z逐渐 增至10KH。开关S分别接通三个R、L、C元件,用交流毫伏表测量Ur, 并计算各频率点时R、X L与X C的与之值,记入表中。注意:在接通C测试时,信号源的频率应控制在2002500 H Z之间。2. 测量RC串联电路频率特性曲线(高通或低通)联接实验线路,取Rk , C 0.1 F, U1 V (有效值)。测量输出电压U2并读取U2 0.707V时的信号频率fc,用李沙育法测量相位差 角,记录数据。3. 测量RC串并联电路频率特性曲线取R1k,C0.1F,U i1 V (有效值)。测量输出电压UO,并读取U0=0.707V时的信号频率fc ,用李沙育法测量相位差角,记录数据。4. RLC串联电路测量自选合适的L值、C值和R值,用示波器的两个通道测信号源电压U1和电 阻电压U2。1、幅频特性 保持信号源电压U1不变(可取U1pp=5V),根据所选的L、C值, 估算谐振频率,以选择合适的正弦波频率范围。从低到高调节频率,当U2的 电压为最大时的频率即为谐振频率,记录下不同频率时的R、U大小。2、相频特性 用示波的双通道观测U1U2的相位差,U2的相位与电路中电流 的相位相同,观测在不同频率上的相位变化,记录下相应的相位差值。3改变R值(L=10mH C= 0.10 F R=10000),重新测量幅频特性相频特性,观测不同Q值的频率特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