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高》多媒体教学设计.doc
登高多媒体教学设计 登高多媒体教学设计1本课教学目标一、掌握诗人的精湛构思和杜甫“沉郁顿挫”的诗风。二、赏析情景交融的艺术特点。三、感受诗人深沉的苦痛与忧思。教学重点鉴赏关键词语,分析景物意象,体味作者的思想感情和作品的深层意蕴。教学难点启发学生创造性想象,再现秋江广阔图景。设计画面,进一步感受诗的意境。教学方法一、美读法。通过美读以品味诗歌所蕴含的思想感情,感知诗歌的音韵美。二、对比阅读法。把马致远的天净沙?秋思进行比较赏析。培养学生判断、归纳推理的能力。三、点拨法。教具准备多媒体教学时间一课时教学内容和步骤一、激趣导入多媒体显示写杜甫的对联:诗史数千言,秋天一鹄先生骨;草堂三五里,春水群殴野老心。1、提问:同学们知道这幅对联是写谁的吗?请大家回忆一下我们学过他的那些作品?能背诵一首我们共同欣赏吗?(学生背诵)今天我们来学习他的另一首诗歌登高(板书)(解说:运用对联导入新课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集中学生的注意力,再让学生背诵学过的诗歌,能将以前所学诗歌与现在所学的联系起来,便于衔接、比较。)2、提问:请大家思考,你以前是怎样学习诗歌的?(解说:古人说,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教会学生方法,让学生学会学习。)3、放古琴弹奏的平沙落雁音乐,老师在深沉的音乐中满怀深情的朗读登高全诗。二、鉴赏诗歌、体会意境。1、学生读首联,思考:首联写了哪些景物,各用什么词来描写的?(多媒体显示:“急风”、“高天”、“鸣猿”、“清渚”、“白沙”、“飞鸟”)这六种景物各给你什么感觉,能结合杜甫实际谈谈吗?2、颔联写了哪些景物?(多媒体显示:“落木”、“长江”)由“落木”“长江”会引起诗人怎样的思考?(解说:以上问题重在培养学生抓住关键字词鉴赏诗歌的能力,抓住景物特征,结合时代背景,体会通过写景来表达作者的复杂感情,突破重点。)3、男生齐读前两联,激发学生想象。教师先让学生闭上眼睛,然后在“大脑的荧屏上”播放画面。教师描述:首先在脑海中浮现出:急风、高天、猿鸣、飞鸟、落木、长江这些画面,然后让这些画面动起来,诗人登上高处,感到猎猎秋风,聆听空谷猿鸣,再移动画面,在水清沙白的背景上,点缀着迎风飞翔,不住回旋的鸟,仰望漫无边际,萧萧而下的落叶,俯视奔流不息、滚滚而来的江水。(解说:将前两联诗句转换成描述性语言,有利于激活学生思维,在头脑中再造想象,进一步体会诗的意境。)4、学生思考:诗歌的前两联写的什么?(多媒体显示:写景)写景的目的是什么?(多媒体显示:抒情)抒发了什么情,能否用诗中的词语来概括?(多媒体显示:悲秋)师生共同朗读后面两联,体会悲秋之情,然后提问:诗人为什么会悲秋呢?(解说:秋不一定可悲,但杜甫为什么会“悲秋”呢,让学生充分讨论,发表意见,只要言之成理即可。)5、总结:正因为常年作客异乡的羁旅之愁,晚年多病缠身的孤独之感,以及战争带来的困难家愁和日见白发增多而壮志未酬之虑,才使诗人产生了深深的悲秋情结。(多媒体显示:“作客”、“多病”、“艰难”、“潦倒”)三、构思画面,配解说词学生齐背全诗,然后给每一联设计一幅图画,再给设计的画面配上解说词。(解说:这个环节的设计不但实现了由读到写的迁移,而且更一步培养了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此问难度较大,教师先提供用多媒体展示的范例,然后让学生分组讨论完成,教师对学生设计中的创新点应给予表扬,以进一步激发学生兴趣。)四、深化鉴赏,学会运用学生思考:你最喜欢登高一诗的哪一联,为什么?现在我们该怎样运用?(让学生充分发表自己的看法)教师重在提示学生注意颔联,这一联现在用来比喻自然和社会的发展是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旧事物要必然衰败、没落和死亡,新生力量一定会成长、壮大和胜利。(解说:学习诗歌的目的最终还在于学以致用,推陈出新,让学生明确古诗文中的很多名句,由于时代的演变,现在都赋予了它新意,提醒学生在作文中应自觉加以运用。)五、比较阅读,对比赏析学生齐背初中学过的马致远的天净沙?秋思(多媒体显示全诗)后叫学生与登高诗比较两首诗歌在选景、抒情方面的异同?讨论明确相同点:两首诗都借叶落、风急、枯藤、老树等深秋的衰象,抒发诗人的愁苦悲凉之情,抒发的感情是与羁旅行役或游子思乡有关;另外还有对时光流逝,人生无所作为的哀怨和无可奈何之感。不同点是登高除表达羁旅之愁外还有一种忧国忧民的感情;登高选景上动静结合,尤善描写景物的动态美。天净沙?秋思写景上没有登高诗气势恢宏、雄浑。(解说:乌申斯基说:”比较是一切思维和理解的基础,我们正是通过比较来了解事物的一切的。”利用比较法设计课堂教学,易形成课堂教学的兴奋点,让学生举一反三,学会思考,学会学习。)六、总结全诗:这节课我们共同学习了杜甫的登高,杜甫是我们民族的精神祖先,我们学习这首诗,深深地震撼于他的忧国忧民和自身的坎坷遭遇。为此,我写了一首诗来歌颂他,我相信同学们会比老师写得更好!(多媒体显示诗歌,在二泉映月的乐曲声中,师生共同朗诵)诗 人 杜 甫在月夜的清辉中/嗒嗒的拄拐声/伴着你孤独的深吟/天地一沙鸥/是你登高春望时/表诉的游子的衷肠/朱门肉臭/路有冻骨/是你为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的哀叹/国破山河在/是你忧愤家国的慷慨悲歌/你用满鬓繁霜/阅尽世间风絮/你用佝偻的脊背/柱起了民族的诗魂/歌吟总带忧民泪/颠沛仍怀爱国心/这一切只因你是那样/爱得深沉/七、布置作业同学们,假如杜甫生活在当代,面对这欣欣向荣的秋景他还会悲秋吗,这首诗是不是应该改为颂秋了呢?请同学们下去改一改,我们看谁改得?板书设计:(解说:板书设计我借鉴了教育家沙塔洛夫提出的“纲要信号”教学法,教学设计中,抓住一些“纲要信号”,组成一个有机整体,板书应直观、简明、有序,有助于学生理解和记忆,较好地体现了教学重点和教学思路。)登高多媒体教学设计2一、说教材登高是高中语文必修3第二单元第五课杜甫诗三首的第三首。这个单元学习唐代诗歌。唐代是我国封建社会的鼎盛时期,政治开明,经济繁荣,文化上兼容并包,音乐绘画书法等艺术都有了长足的发展,这些都从不同方面对诗歌创作产生了积极影响。同时,诗歌本身的发展也趋于成熟,体裁扩大,诗体完备,诗家辈出,风格多样。唐诗体现了我国古典诗歌创作的成就,具有极大的社会认识意义和审美价值。登高是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杜甫的一首代表性律诗。古人评价它是“杜诗第一”、 “古今七言律第一”,可见其重要位置。这首诗充分体现了杜甫律诗“沉郁顿挫”的风格,具有极高的鉴赏价值。学好此诗,有助于提高学生的诗歌鉴赏能力。二、说教学目标新课程标准要求诗歌鉴赏要“理解作品的思想内涵,探索作品的丰富意蕴,领悟作品的艺术魅力”“丰富自己的情感世界,健康高尚的审美情趣,提高文学修养”。古诗如浩瀚之海,实现上述目标,让学生自己在诗的海洋里乘风破浪,应是最理想的选择。1、叶圣陶先生曾说“诗要反复地读,词要低回地诵”,引导学生在朗读中分析,在分析中理解,在理解中感悟,在感悟中总结鉴赏方法是本课的着力点。掌握方法,分析得更准,理解得更透,读得会更动情,感悟会更深刻,受益会更多。因此,我把学习诗歌鉴赏的一般方法,提高诗歌鉴赏能力作为本课的知识与能力目标。2、学生观决定教育观。让学生成为课堂主体,尊重学生个性,注重学生个性发展,是新课改的精神之所在。师生平等对话是一个不错的选择。因此我把教师主导下的多层对话作为本节课的过程与方法目标。3、教育的本质就是塑造人。让学生从杜甫“穷年忧黎元,叹息肠内热”的那种爱国爱民情怀中汲取一点精神养料,是本节课的情感态度和价值观培养的关注点。综上所述,本节课就是在师生平等对话中让学生去感受诗之美,领悟诗之情,学习诗之法。学习诗歌鉴赏的一般方法是教学重点,汲取诗人的精神养料是教学难点。三、说教法、学法1、在整节课的教学中,我会多处灵活运用诵读法。“三分诗七分读”,抓住朗诵,也就是抓住诗歌教学的“牛鼻子”。“以声达意”、“以声移情”、“以声传情” 可带领学生较快地走近诗人,走进文本,感受诗情,触摸到融于诗歌中的诗人的情怀。2、新课程要求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我在鉴赏诗歌意象,体会情景交融艺术手法时,会运用自主探究法。学生将分组讨论,抓描写意象的关键词并体会其作用,从而突破教学重点。3、在体会诗歌的悲情美环节,我会恰当运用提问点拨法,指导学生思考,突破教学难点。4、运用多媒体,展示图片、影像资料、背景音乐,变抽象为直观,变无声为有声,丰富教学内容。四、说教学程序(一)用对联导入。民间疾苦 笔底波澜;世上疮痍 诗中圣哲。学生借助对对联的赏析,回味杜甫穷年漂泊的一生,体会杜甫作为一个深受儒家思想影响的读书人,忠君念阙,心系苍生的伟大情怀。(这一设计理念源于孟子所云:“诵其文,读其诗,不知其人,可乎?是以论其世也。”知人论世是鉴赏诗歌的第一步 )(二)研读课文1、初读,朗读吟诵,感知韵律美。要求学生读准字音,读懂句意,体会律诗的节奏、押韵的顺畅之美。2、再读,披词入情,感受感情美。让学生用一个字概括这首诗的情感内容。(此教学设计是从新课标要求的文学作品应先整体感知,培养学生归纳推理的逻辑思维能力出发进行的设计。)其答案是一个“悲”字,由此辐射出两个问题:诗人因何而“悲”?如何写“悲”?(此问题设计顺势而出,目的在于培养学生探究问题的能力。)3、三读,展开想象,感悟意境美。诗的意境由多个意象构成。意象是诗人情感的载体,是诗歌的灵魂。引导学生张开联想和想象的翅膀去感受、去体验意象,是诗歌鉴赏的关键。王国维说:“一切景语皆情语”,让学生分组讨论分析首联、颔联共写了几种意象?(急风、天高、哀猿、飞鸟、落木、长江)分别用什么词描写?是如何达到情景交融的效果?(这一问题的设置,是让学生通过体会多个意象所构成的意境,深刻地感受到诗中所弥漫的悲情,从而对情景交融这一手法的理解也就水到渠成,这就初步突破了教学重点。)4、四读,品评词句,领悟悲情美。诗中有景有情,学生在入境之后,引导学生抓住颈联、尾联的关键词如“悲”“客”“病”“苦恨”“酒杯”等来领悟诗人悲壮而不伤感,愁苦而不消沉的情怀,突破教学难点。5、五读,感悟朗读,品悟音乐美。在深刻理解基础上的诵读是涵咏陶冶情操的途径。我将其分三步完成:先自由诵读,用心感悟,借声传情;再配乐朗诵,在悲凉的背景音乐中个别诵读,互相点评,互相欣赏;最后,播放名家范读,在倾听中将诗情融入心田,完成背诵。(设计意图:古语道:“腹有诗书语自华”,背诵一定数量的优秀作品对学生语文能力的提高是大有裨益的。这一环节的设置,就提高了学生背诵的积极性,实现当堂任务当堂完成。)(三)归纳赏诗之法。引导学生对本节课运用的诵读读法、意象分析法、知人论世法等诗歌鉴赏的方法做一归纳总结,完成由感性到理性的升华。(四)课堂练习、拓展延伸一堂成功的语文课,应是“授之以渔”,并让学生及时有效地学以致用,因此我设置一道课堂练习题,用多媒体展示旅夜书怀:1、分析首联“细草微风岸, 危樯独夜舟”中“细草”和“孤舟”两个意象的作用。2、怎样理解“月涌大江流”的内容和意境?(鉴赏程序相类似,旨在让学生学以致用,不再赘言。)五、说板书设计与课外练习1、(在教学过程中,我将形成以下的板书,这个板书可以帮助学生更完整的理解课文。)2、“教是为了不需要教”,一个务实的语文老师应该把学习的金钥匙交给学生,让学生通过课外大量的历练达到“不需要教”的目的。这节课,我布置了课外作业:任选一角度,对登高进行赏析,写出自己的独到见解。200字左右,完成在周记本上。登高多媒体教学设计3教学目标1、赏析情景交融的艺术特点。2、感受诗人深沉的苦痛与忧思。【教学重难点】1、体会诗歌中的意象为*奠定了怎样的基调。2、赏析情景交融的艺术特点。【教学步骤】一、导入新课公元759年,杜甫为避“安史之乱”,携妻儿由陕西入四川,寓居成都,依靠四川节度使严武等亲友的接济维持生活。765年四月,严武病逝,杜甫失去依凭,于是离开成都,经重庆等地到了夔州(今四川奉节),住了两年左右的时间。秋兴既是他旅居夔州时写下的一组诗,共有八首,“玉露凋伤枫树林”是其中的第一首。二、赏析课文1、这首诗中描写了哪些景物?表达了怎样的感情?首联以秋风起兴,以枫叶凋零、秋气萧森,寄寓老大伤悲、凄苦落寞的情怀。颔联紧承首联“巫山巫峡气萧森”语意,进而描绘望中的巫峡景象和殷森气愤:骇浪滔天,似暗寓了时局的动荡不安和心潮的翻卷不息;阴云匝地,又象征着国家命运的光景暗淡和作者心情的阴沉郁闷。颈联倾诉思乡衷曲,以“丛菊两开”、“孤舟一系”的图景,现出思乡之情的深沉浓烈和欲归不得的无奈与凄伤。尾联在一亩的秋风里,一片捣衣声的环境、气氛,含茹游子无家可归之惆怅凄凉,紧承上文之“故园心”,又暗扣题目,绾结全诗。此诗以描绘秋景为外在的行文线索,以抒发悲愁之情作为连通各联的内在联络,以情感的起伏流转,贯穿次第展开的各组景物,形神教诲,浑然一体。2、结合上一个问题,总结一下这首诗情景交融的特点全诗自始至终,情景两首互为依托、互相生发,融会一体,密不可分。如首联,枫树为秋露侵蚀伤残的景象,感发或者说是寄寓了作者在垂暮之年依然遭受凄风苦雨吹打得老大伤悲;而充塞于巫山巫峡的萧森秋气,则似乎是充溢于诗人心头的郁闷的象征或形象展示。又如颔联描绘江间波浪、塞上风云,作者既生动的表现出他们“兼天涌”,“接地阴”的外貌特征,又有意的强调了其动荡不安和阴晦不明,及诗人自身的惊魂不定和忧思不散。再如颈联书写思乡之情,同样是藉托“丛菊两开”“孤舟一系”的图景来生动的显现令人唏嘘悱恻的“故园心”。即便是最后两句,貌似纯粹写景,实则苍凉的暮色秋声,使人隐约感受到仿佛就是诗人阴沉苍凉的心情。整首诗既因物感兴,使情思有所附丽;又因即景寄怀,使景物有了生命。情因景生,景因情而活,情因景而显,景因情而深。真正达到了情景交融的境界。3、其他艺术特色杜甫十分注重诗歌语言的锤炼,曾表示过“语不惊人死不休”的意愿。他后期所写的一些诗作,往往词句平易而意象新警,语法奇异而内蕴丰厚,语言精纯圆熟,已臻出神入化之境。拿这首诗来说,颔联中的“兼”“接”二字,即极为练达而传神。尾联在“白帝城高”之后缀以“急暮砧”,出人意表,却有着含蕴无穷的深长余韵。最为杰出的是颈联之遣词造句。上句之“两开”,既前应“丛菊”,表明客居夔州已两度春秋;有下启“泪”字,暗示两年之中时时都向东归故园,然而新院始终无法实现,每见菊花开绽就潸然落泪。如将“他日”解作“将来”,则更有归乡后痛定思痛,为今日之流离失所伤心再三的意味。与李商隐夜雨寄北“何当共剪西窗烛,却话巴山夜雨时”旨归相同。下句之“一系”同样语意双关。此二字既上承故园的思念之心一直牵系于此岸边孤舟,希望有一天能扬帆启航,顺流东下。不仅如此,上、下两句还互文见义:“丛菊两开”谓花开有时,“孤舟一系”伤归乡无期;“两开”见出时光流走,“一系”见出人迹淹留;“他日泪”是果,“故园心”是因两句诗词语平易而涵蕴丰厚,句法奇异而旨意错综。对偶工稳而文气流荡,笔墨老成,炉火纯青。三、小结主题这是一篇随物兴感、即景寄怀之作。诗人由深秋的衰残景象和阴沉气氛感发情怀,书写了因战乱而常年流落他乡、不能东归中原的悲哀和对干戈不息、国家前途未卜的担忧。自宋玉在九辨中感叹“悲哉!秋之为气也”以来,悲秋成为古代诗歌中常见的主旨,刘禹锡诗韵“自古逢秋悲寂寥”。但杜甫此诗,不但悲自然之秋,更是悲人生之秋和国运衰落之秋,充溢着苍凉的身世之感和家国之秋,含意较一般的悲秋之作远为深厚。四、关于练习前人评秋兴(其一)前两联“因秋托兴”,后两联“触景伤情”。你认为这种说法有道理吗?你是怎样理解作者的情怀的?设题意图:引导学生参照古人的评点,加深对诗意的理解,并探寻作者隐藏在“秋兴”后面的思想情感。登高多媒体教学设计4一、说教材秋兴八首是杜甫寓居四川夔州时写下来的以想望长安为主题的一组七言律诗,它是杜集中七律的代表作。“秋兴”这个题目,意思是说因感秋而寄兴。这兴也就是过去汉儒说诗经的所谓“赋比兴”的“兴”(在四声应读去声)。晋代的潘岳有秋兴赋,也是一篇感秋寄兴之作。但秋兴赋的体裁是属于辞赋类。而杜甫的秋兴八首则是律诗,是唐代新兴的一种诗体。若论它们创作的成就和对后世发生的影响,杜甫的秋兴八首当然不是潘岳的秋兴赋所可比拟。这八首律诗是组诗,它从夔州的秋天景物说起,抒写了对长安想望的种种心情。而以第一首为全诗纲领。它的开头四句:“玉露彫伤枫树林,巫山巫峡气萧森。江间波浪兼天涌,塞上风云接地阴。”这正和宋玉九辩所说的“悲哉秋之为气也,萧瑟兮草木摇落而变衰”的感叹相同而沉深郁勃过之。接着写诗人留滞峡中的凄紧情状。而“孤舟一系故园心”句,就已经隐约地说出对长安的想望。第二首第三首虽然仍旧是写夔州景色。而“每依北斗望京华”句已明白指出望京,可以说是为整组诗点出了主题。“匡衡抗疏功名薄,刘向传经心事违。同学少年多不贱,五陵裘马自轻肥。”也就是由望京所引起的对诗人自己身世遭遇的回忆和伤叹。到了第四首就直接转入长安,是这组诗的大转捩。“闻道长安似弈棋,百年世事不胜悲”等句,表明了对“安史之乱”后局势的无限感慨。这以下数首都是着重对长安想望的描写。诗人想望长安,当然首先要回忆起往年疏救房琯这一件具有重大政治意义的事。因为诗人在这次政治斗争中所遭受的打击是他生命永远不可磨灭的伤痕,所以在诗里用匡衡、刘向自比,而发出了“功名薄”和“心事违”的感叹。匡衡、刘向都是以直谏而遭到当时统治集团排斥,这里用来作譬是具有它的深刻意义的。一提到长安,也不能不使诗人想到大唐的宫殿以及昆明池、曲江和渼陂诸名胜。特别是曲江,它给予诗人的印象更其深刻难忘。“花萼隔城通御气,芙蓉小苑入边愁。”把“通御气”和“入边愁”联系起来说,这就可以想见诗人对时事的感慨是多么深长!天宝祸乱的爆发不是没有原因的。前人曾经认为杜甫的秋兴八首可以当得庾信的哀江南赋(王梦楼语)。而其实,秋兴这组诗也正可以与屈原的哀郢相比拟。它们所表现出来的对祖国的怀念和对战乱的忧伤,确有其胎息相同之处。无可讳言,生活在封建时代的诗人,他们的思想大都有一定程度的局限。这在杜甫也不例外。秋兴八首虽然描写的着重在当时政治中心的长安,显示了作者忧时伤乱的情绪,但是他的眼光总是超越不出那个腐朽的朝廷。如第二首所提到的“画省香炉违伏枕”,第五首所提到的“几回青琐点朝班”,都表示着对自己的过去经历和现在的仕宦前途未能忘怀。而“云移雉尾开宫扇,日绕龙鳞识圣颜”,更不免眷恋着那个封建统治者皇帝的尊严形象,流露了思想的庸俗的一面。这组诗从夔州写到长安,又从长安写到夔州,回环往复而章法井然。从表面上看,每首诗都是独立的,而实际上则是一个有机的整体。它的确具有了前人所说的“脉络相承”,“首尾相应”等特点(陈子端语)。作者善于把那种错综复杂的思想情感在这个有约制性的格律形式里完美地艺术表现出来。这和他同时代的诗人比较起来是出乎其类,拔乎其萃的。例如和杜甫齐名的大诗人李白,他的诗长于歌行而不长于律句,在他的现存诗集中,七言律则写得更少。向来被人所传诵的登凤凰台这首七律,它的颔联“吴宫花草埋幽径,晋代衣冠成古丘”,和上下联平仄失黏,只能算是拗体,还不是七律的正格,未可与杜甫秋兴这些精深而又严整的律诗等量齐观。其它如王维、孟浩然、高适、岑参们所写的七律,也没有象杜甫秋兴这样精心独创的作品。在秋兴八首里,也表现了作者艺术手法的多样化。用秋兴作为诗题,原是要抒写一种凄怆悲凉的情绪的。但作者却偏在对长安的回忆中运用了不少辉煌华美的句子来烘托这种情绪,迸射出了既沉郁而又绚烂的艺术色彩。例如第五首的“西望瑶池降王母,东来紫气满函关”,第六首的“珠帘绣柱围黄鹄,锦缆牙樯起白鸥”,第八首的“香稻啄馀鹦鹉粒,碧梧栖老凤凰枝”,所描绘的长安景色,正和前面几首诗里所叙写的“丛菊两开他日泪”,“听猿实下三声泪”那种凄怆情景成了鲜明的对照。在杜甫另一首的曲江对雨里也有同样的描写手法,它用“林花着雨燕支湿,水荇牵风翠带长”等华丽句子来反衬出曲江的凄清情景。凡此,都显示了诗人在律句方面所独创的多样化的艺术特色。此外,秋兴八首艺术手法的多样化还表现在句子的对仗上。七律和五律一样,都是唐代的新体诗,有一定的格式。它们当中的两联即颔联和颈联,需要讲究对仗。开头两句和结尾二句则可以不拘。而秋兴八首除了当中两联讲究对仗外,如第二首的“请看石上藤萝月,已映洲前芦荻花”,第七首的“关塞极天惟鸟道,江湖满地一渔翁”,就是连末尾两句也都用对仗作结。又秋兴这组诗在当中两联的对仗上也还很有变化。例如第一首颈联的“丛菊两开”和“孤舟一系”是顿句,而它们紧接着的三个字则是“他日泪”和“故园心”,这就使句子有了转折而增加了一层意思。如第八首的“香稻啄馀”、“碧梧栖老”一联,是倒装句,意思是说香稻是鹦鹉啄馀之粒,碧梧是凤凰栖老之枝。因为描写的主要是在香稻和碧梧,所以用了倒装的句法。这些也都是作者的匠心独运,为后来的律句创作开了法门。这里还需要指出,写律诗一般的都脱不了所谓“起承转合”的格套,例在第五第六这一联运用转笔;秋兴八首对这方面也能突破格套。这组诗除前面三首在第五第六两句运用转笔外,其余的几首都在末后两句才用了转笔。最值得注意的是第八首,它描写渼陂景物,一直到了末句:“白头吟望苦低垂”才用转笔作结。这种写法,在唐宋诗人所作绝句中偶亦有之。如李白的“越王勾践破吴归,义士还家尽锦衣,宫女如花满金殿,只今唯有鹧鸪飞”;陆游的“细倾西国葡萄酒,小嚼南州豆蔻花,更拂乌丝写新句,此翁可惜老天涯”,都是仅在七言绝句的末句用转笔作结。但是在律诗里则很少见。从这些地方也可以看出杜甫秋兴八首的艺术手法的多样化。他能周转驰骤于格律形式之中而不为格律形式所拘限,表现了七律创作的高度成就。杜甫曾经说他自己:“晚节渐于诗律细”(见遣闷戏呈路十九曹长)。所谓“诗律细”,并不是专指雕章琢句的工巧,而是说诗律达到了一种“从心所欲”、“不烦绳削”的熟练境地。秋兴八首就是“诗律细”的很好范例。二、说教学过程这是一首七律,两句一联,可以分为四个层次。首联以秋风起兴,以枫叶凋零、秋气萧森,寄寓老大伤悲、凄苦落寞的情怀。颔联紧承首联“巫山巫峡气萧森”语意,进而描绘望中的巫峡景象和殷森气愤:骇浪滔天,似暗寓了时局的动荡不安和心潮的翻卷不息;阴云匝地,又象征着国家命运的光景暗淡和作者心情的阴沉郁闷。颈联倾诉思乡衷曲,以“丛菊两开”、“孤舟一系”的图景,现出思乡之情的深沉浓烈和欲归不得的无奈与凄伤,章法上,“丛菊”暗承首联“玉露凋伤枫树林”所隐示的季节特征,“孤舟一系”则由颔联“江间波浪兼天涌”生发二处(因波涛险恶,不能顺流东下回归长安),呼应巧妙而针线绵密。尾联则一亩的秋风里,一片捣衣声的环境、气氛,含茹游子无家可归之惆怅凄凉,紧承上文之“故园心”,又暗扣题目,绾结全诗。此诗以描绘秋景为外在的行文线索,以抒发悲愁之情作为连通各联的内在联络,以情感的起伏流转,贯穿次第展开的各组景物,形神教诲,浑然一体。内容述评这是一篇随物兴感、即景寄怀之作。诗人由深秋的衰残景象和阴沉气氛感发情怀,书写了因战乱而常年流落他乡、不能东归中原的悲哀和对干戈不息、国家前途未卜的担忧。自宋玉在九辨中感叹“悲哉!秋之为气也”以来,悲秋成为古代诗歌中常见的主旨,刘禹锡诗韵“自古逢秋悲寂寥”。但杜甫此诗,不但悲自然之秋,更是悲人生之秋和国运衰落之秋,充溢着苍凉的身世之感和家国之秋,含意较一般的悲秋之作远为深厚。艺术特色在戏为六绝句中,杜甫曾说“庾信*老更成,暮年诗赋动江关。”其实,此言移来评论他晚年所作的律诗,倒真恰如其分。他在夔州时所作的登高、诸将五首、咏怀古迹五首、又呈吴郎等篇章,向来被认为是律诗中的杰作。而秋兴则更被誉为是他七律中的“裘领”,是“一生心神结聚之作”(见唐宋诗醇)。大致说来,其成就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一、章法谨严本诗单篇之章法结构,前文“层次结构”中已经轮机;本诗与同组其他七诗之相关联系,请人王船山曾有“八首如正变七音旋相为宫而自成一章”(唐诗评选)的评语,因教材仅选了第一首,故此从略。二、情景无间情与景的和谐密洽、融汇无间,是南朝刘勰,至唐司空图、宋严羽、明谢榛、清王士禛、直至近人王国维等历代论者众口一致所强调的问题。本是在这方面堪称典范。粗略看来,本诗的首联、颔联、尾联写景,颈联抒情。其实,全诗自始至终,情景两首互为依托、互相生发,融会一体,密不可分。如首联,枫树为秋露侵蚀伤残的景象,感发或者说是寄寓了作者在垂暮之年依然遭受凄风苦雨吹打得老大伤悲;而充塞于巫山巫峡的萧森秋气,则似乎是充溢于诗人心头的郁闷的象征或形象展示。又如颔联描绘江间波浪、塞上风云,作者既生动的表现出他们“兼天涌”,“接地阴”的外貌特征,又有意的强调了其动荡不安和阴晦不明,及诗人自身的惊魂不定和忧思不散。再如颈联书写思乡之情,同样是藉托“丛菊两开”“孤舟一系”的图景来生动的显现令人唏嘘悱恻的“故园心”。即便是最后两句,貌似纯粹写景,实则苍凉的暮色秋声,使人隐约感受到仿佛就是诗人阴沉苍凉的心情。整首诗既因物感兴,使情思有所附丽;又因即景寄怀,使景物有了生命。情因景生,景因情而活,情因景而显,景因情而深。真正达到了情景交融的境界。三、语言练达杜甫十分注重诗歌语言的锤炼,曾表示过“语不惊人死不休”的意愿。他后期所写的一些诗作,往往词句平易而意象新警,语法奇异而内蕴丰厚,语言精纯圆熟,已臻出神入化之境。拿这首诗来说,颔联中的“兼”“接”二字,即极为练达而传神。尾联在“白帝城高”之后缀以“急暮砧”,出人意表,却有着含蕴无穷的深长余韵。最为杰出的是颈联之遣词造句。上句之“两开”,既前应“丛菊”,表明客居夔州已两度春秋;有下启“泪”字,暗示两年之中时时都向东归故园,然而新院始终无法实现,每见菊花开绽就潸然落泪。如将“他日”解作“将来”,则更有归乡后痛定思痛,为今日之流离失所伤心再三的意味。与李商隐夜雨寄北“何当共剪西窗烛,却话巴山夜雨时”旨归相同。下句之“一系”同样语意双关。此二字既上承故园的思念之心一直牵系于此岸边孤舟,希望有一天能扬帆启航,顺流东下。不仅如此,上、下两句还互文见义:“丛菊两开”谓花开有时,“孤舟一系”伤归乡无期;“两开”见出时光流走,“一系”见出人迹淹留;“他日泪”是果,“故园心”是因两句诗词语平易而涵蕴丰厚,句法奇异而旨意错综。对偶工稳而文气流荡,笔墨老成,炉火纯青。登高多媒体教学设计5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 了解杜甫得生平及本诗得写作背景; 感受诗人深沉得苦痛与无尽得哀思; 过程与方法 掌握诗歌吟诵得基本方法; 掌握由意象品味诗歌意境得鉴赏技巧; 情感态度 与价值观 走进诗人得情感,感受诗人深沉得苦痛与无尽得哀思。教学 重点 在理解诗意得基础上,品味鉴赏诗歌语言,了解此诗情景交融、气象宏伟得艺术特点。教学 难点 在朗读背诵中,感受诗人悲凉得内心世界,领略诗人独特得审美情趣。教学 设 想 教材分析 登高就是高中语文必修三第二单元唐诗单元第五杜甫诗三首最后一首诗。语文程标准明确指出:“在阅读鉴赏中,了解诗歌、散文、小说、戏剧等文学体裁得基本特征及主要表现手法。了解作品所涉及得有关背景材料,用于分析与理解作品。”“能用普通话流畅地朗读,恰当地表达文本得思想感情与自己得阅读感受。”登高就是一首达到了主观情感与客观物象高度统一得一首七言律诗。她把自己得感情集中在了秋天与大江这两个最富于想象力与联想力得形象中,诗歌饱含了诗人对国家命运得关切与个人身世得辛酸。因此,在教学本时,要引导学生在了解诗人身世遭际与写作背景得前提下,品味语言,感知意象,走进诗人得内心世界。在理解诗意得基础上,饱含深情地朗读文。学情分析 高一学生对诗得了解还比较肤浅,往往只满足于背诵、记忆,并不专注于诗歌本身得意象、意境与情感,因此,要加强对学生古诗词诵读得训练,让她们学会品味诗歌得意境,进而把握诗歌所表达得思想内容;培养学生得鉴赏能力,使学生受到诗人情感得熏陶而有所感悟,从而引发学生得审美兴趣,培养其潜心涵泳得鉴赏习惯。教法设计 这得教学,就教而言,主要采取如下方法: 吟诵法。根据诗诗歌讲究韵律节奏,通过反复得声情并茂得吟诵,能使学生感受古典诗歌得格律美、音韵美。同时通过反复吟诵,也有助于培养学生得语感,激发她们得联想与想象能力,进入诗歌得情境。讲析法与点拨法。具体到诗歌登高得鉴赏中,由于学生接触文本得时间有限,知识积淀与人生经历有限,理解诗人得悲社会之秋、国家之秋存在困难,因此在教学中运用我做得补充诗人杜甫生平得有关重要得信息以及进行简要得点拨就很必要了。讨论法。语文堂教学过程就是师生之间针对文本这个平台平等对话与心灵沟通得过程。苏霍姆林斯基在给教师得建议中说:“每一个孩子就天性而言都就是诗人。但就是要让她们心灵得琴弦响起来。”语文应成为她们发表个人见解得舞台。只有师生之间、同学之间参与讨论,平等对话,才有助于培养与激发阅读得兴趣与灵感,才有利于关注个体差异,满足不同学生得学习需要,使每个学生得到更充分得发展。学法指导 本,学生可以采取以下方法进行学习:朗读与默读相结合得方法。诗歌贵在吟诵,通过反复得朗读,学生可以集中注意力,而美国著名学者皮尔斯曾经说过后现代时代最缺乏得就是注意力,体会与领悟诗歌得音乐美。针对学生已具有一定得自主、探究得学习能力可进行默读,发挥自己得形象思维与逻辑思维,体会与把握诗歌得深层意蕴。粗读与精读相结合得方法。五柳先生传说:“好读书,不求甚解。”其实就就是采取粗读得方法,整体感知。但登高意蕴极深,还应通过仔细揣摩、深入探究即精读才能更好地走入文本、跳出文本。媒体 时 2-3 时 教学环节 教 学 内 容 教师手记 (重点内容:学情分析、教法设计、学法指导、分类推进措施、学生可能行为预见及对策等) 一、设置情境,导入新一千二百多年前得一个秋天,九月九日重阳节前后。夔州,长江边。刺骨得寒风凛冽地吹着,江边万木凋零,漫山遍野满就是衰败、枯黄得树叶。浑浊得江水滚滚翻腾,向前奔涌。几只孤鸟在天空中盘旋。远处还不时传来几声猿得哀鸣。这时,一位老人走来。她衣衫褴褛,蓬头垢面,满身疾病,步履蹒跚 重阳节,本就是中国得传统佳节,就是与亲人一同登高祈求长寿得日子。可就是这位老人,半生怀才不遇,晚年穷愁潦倒,孤独在外漂泊,已然走到了她生命得秋天。而让她时刻不忘得国家此时也就是战乱频仍。重阳佳节独自登上高楼,面对万里江天,面对一片衰败,老人百感千愁涌上心头 大家该猜到,这位老人就是谁吧?她在哪里?这就是历史上得哪天? 明确:夔州,长江边一座山上。就是767年得秋天,重阳节前后。二、整体感知,知人论世 师:被后人称为“诗圣”得伟大现实主义诗人,怎会落到如此地步呢?她为何在这天来到长江边?您对她又了解多少?请简要说说。走近诗人 请同学们回忆初中曾经学过得杜甫得作品,介绍杜甫得生平。老师补充介绍杜甫得生平经历及写作特点。杜甫(712770),字子美,生于河南巩县南瑶湾村。她得家庭就是世代“奉儒守官”得官僚地主家庭。13 世祖杜预就是西晋名将,著有春秋左氏经传集解。杜预得文治武功,杜甫常引以为荣。因为杜预就是京兆杜陵(今陕西省西安市东南)人,所以杜甫常自称“杜陵布衣”,这就是指其郡望。又由于她在长安时曾一度住在城南少陵附近,所以又自称“少陵野老”。杜甫得 10 世祖叫杜逊,在东晋初年迁居到襄阳,所以杜甫又祖籍襄阳(今湖北襄樊市),曾自称“襄阳杜甫”。因曾居长安城南少陵,自称“少陵野老”,后在成都被严武荐为节度参谋,检校工部员外郎;后世称之为杜少陵,杜工部。其诗深刻反映社会现实,因此被称为“诗史”,她亦被称为“诗圣”。语文新程标准指出:“语文教学应激发学生得学习兴趣。”教师努力创设使学生有美感享受得情境,调动学生得情感,引起学生得有意识注意,使学生在较短时间内融入到学习氛围中。学生回答,教师补充。杜甫得父亲叫杜闲,曾任兖州(今属山东)司马、奉天(今陕西乾县)县令。杜甫得母亲崔氏就是初唐著名诗人崔融得女儿,而且与李唐皇族有亲戚关系。崔融得母亲就是唐高祖李渊第十八子舒王李元名得女儿,崔融得妻子也就就是杜甫得外祖母就是唐太宗第十子纪王李慎之次子义阳王李琮得女儿。杜甫得祖父叫杜审言,就是武则天时代得著名诗人,官至膳部员外郎。杜甫得父系与母系家族都让杜甫感到很荣耀,这一特定得家庭出身,对她得政治态度与诗歌创作都有一定得影响。杜甫 7 岁学诗,1 岁扬名,一生可以分为四个时期。读书与壮游时期(712746,3 岁以前)(涉世不深) 杜甫自幼丧母,很早就寄养在东都洛阳建春门仁风里二姑母家。二姑对她非常好,杜甫与她二姑得孩子都生病了,她二姑结果放弃了自己得儿子保住了杜甫得生命。所以杜甫在二姑死了以后为其撰写墓志铭,称其为有唐义姑。杜甫在20 岁之前,主要就是在家读书。她 7 岁时就开始学诗,1 岁时诗文就引起洛阳名士们得重视。她在壮游一诗中写道:“七龄思即壮,开口咏凤凰。九龄书大字,有作成一囊。”又说:“往昔十四五,出入翰墨场。斯文崔魏徒,以我似班扬。”杜甫读书很刻苦,曾自谓“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奉赠韦左丞丈二十二韵)。20 岁以后就是她得壮游时期。她先就是去漫游吴越,也就就是今天得江浙一带。她游览了江南得许多秀丽山川与名胜古迹。开元二十三年(73),杜甫 24 岁,由江南返回洛阳,参加进士考试,由于不合主考官口味,竟没有考取。于就是第二年她又漫游齐赵(今山东、河北一带),直到 30 岁时才又回到洛阳。困守长安时期(7467,344 岁) 天宝五载(746),杜甫怀着“致君尧舜上,再使风俗淳”得政治理想,来到京城长安,但就是迎接她得却就是冷漠得现实。当时李林甫把持朝政,排斥异己,嫉贤妒能。天宝六载(747),唐玄宗下诏书,要有一艺之长得人都去应试(制举考试),杜甫也参加了考试。谁知这次考试由于李林甫从中把持,结果竟无一人被录取,李林甫还向皇帝上表称贺“野无遗贤”。这就是杜甫在仕途上遇到得又一次挫折。她这时经济上也开始困难了,为了谋取出路,她不得不几次三番地向达官贵人投递诗篇,以求引荐。天宝十载(71)正月,唐玄宗举行三个盛典,祭祀“玄元皇帝”老子、太庙与天地。杜甫写成三篇“大礼赋”进献,得到玄宗得赞赏,命宰相考试她得,等待分配,却又没有下文。这时她得父亲去世了,经济完全断绝,生活相当困难。终南山离长安比较近,杜甫经常去终南山采草药,加工后出售糊口。有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