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的核心力量(倪闽景).ppt
教育改革的核心力量2011年4月6日,第一部分上海基础教育面临转型发展的机遇期,一、世界在快速变化,世界正在急剧变化,教育的重大变革正在孕育之中。以信息化、全球化为主要特征的新社会形态,已经开始改变我们的生活和思想,教育将面临一个全新的世界。根据美国劳工部的调查,目前美国四分之一的工作者,在当前的单位工作不超过一年。二分之一的工作者,在当前的单位工作不超过五年。美国前教育部长Richard Riley认为,2010年最迫切需要的十种工作在2004年时根本不存在。也就是说我们现在教导的学生,毕业后要投入目前还不存在的工作,使用根本还没有发明的科技,解决我们还没有想过的问题。,根据估计,今天英文单词数量大约有五十四万个,是莎士比亚时代的五倍。纽约时报一周所包含的信息量比十八世纪一个人一生可能接触到的信息量还要多。新的科技知识大约每两年就会成长一倍。2010年全球信息量每72小时就会增加一倍。这就是我们目前生活的时代写照。,一、世界在快速变化,2011年1月,亚马逊网店上,数字图书的销售量首次超过传统图书,这预示着数字阅读器将有可能淘汰纸质书本,从而带来新的数字文明。,一、世界在快速变化,中国经济实力显著增强,2010年世界第二经济体,2008年中国出口总值世界第二,2004年起中国成为世界第一外国直接投资输入国,2006年起连续4年外汇储备第一名,2010年我国财政收入突破8万亿元。,中国成功举办2008年北京奥运会和2010年上海世博会。,二、国家和上海经济和社会发展进入“拐点”期,粗放而低技术含量的产业,趋于萎缩;廉价劳动力的优势,不再重现;高能耗、污染重的发展模式,无法延续。,中国经济的“刘易斯拐点”正在到来。,加快经济方式转变势在必行。,二、国家和上海经济和社会发展进入“拐点”期,上海9个中心城区的学生数占29%,9个郊区县占71%。“十一五”期间,伴随城市布局调整和人口分布结构变化,本市在郊区投资130亿元,建设完成639个基础教育基建项目。,三、上海基础教育事业发展的拐点已经显现,城市布局调整,人口波动对上海的重大影响,三、上海基础教育事业发展的拐点已经显现,上海市义务教育学生分年级分布情况表,三、上海基础教育事业发展的拐点已经显现,外来人口压力,投入形成机制,2010年基础教育总支出为283.29亿元,比2005年增加了68.17%;幼儿园、小学、初中、高中生均总支出为分别为13995、16018、20956、25426元,均比2005年翻了将近一番。,上海基础教育的经费投入、师资队伍的学历层次、教学设施设备相对于30多年前,发生了质的变化,有的达到甚至超过了发达国家的配置水平。,三、上海基础教育事业发展的拐点已经显现,上海内涵发展成效显著,教育质量稳定提升。2010年全国首届课程改革教学研究成果评选,上海有7个项目获得一等奖,上海最高奖数和获奖总数均列全国第一。,三、上海基础教育事业发展的拐点已经显现,内涵发展刚刚起步,上海、新加坡、日本第95百分位的成绩分别是679分、678分、676分,差异不大,上海、新加坡、日本第5百分位的成绩分别是417分,357分,339分,上海比新加坡高60分,比日本高78分,PISA测试上海阅读素养平均成绩和百分位数分布,三、上海基础教育事业发展的拐点已经显现,学业成绩优异,上海学生每周校内上课时间为28.3小时,在65个国家和经济体中列第14位,PISA测试上海学生学习时间,课外上课时间为6.5小时,列第9位,总的上课时间为34.8小时,列第12位,三、上海基础教育事业发展的拐点已经显现,三、上海基础教育事业发展的拐点已经显现,上海学生在阅读成绩差异上,个人因素造成的差异占56%,学校因素占44%,,三、上海基础教育事业发展的拐点已经显现,学校差异很小,男生情况堪忧,至少参加一门学科提高班的学生占46.7%,一门学科补习班的学生占51.2%,分别是OECD相应比例的1.7倍和2倍。,教育功利色彩浓厚,对“应试”推波助澜,带来了学生发展的诸多缺陷,如“模仿强而创造弱”、“强智弱德”、“眼高手低”、“有知识没文化”、“身体素质和心理素质差”。这同越来越强调人格形成、知行合一的全人教育的世界趋势相比,已经越来越不适应。,1.有没有办法减轻学生过重的课业负担?,有位领导问我的问题?,2.到底是孔子和苏格拉底时代的教育好,还是我们现在的教育好?,3.到底是我们的教育好,还是美国的教育好?4.成绩不好的同学有没有快乐的权利?,第二部分上海基础教育改革发展目标与思路,世界在变,我的教育没有跟上,这是所有问题的根源。我们不可能回到孔子和苏格拉底时代,我们必须在班级授课制的基础上创造新的教学模式。学习并不是学生需求的全部。对个人来说,学习应该是能让学生们运用知识和信息来增进自身的健康、财富和幸福,并由此促进社会的发展。,课业负担不可能通过简单的调整高考中考难度来解决。通过教育内部的改进,是有可能大幅度减轻学生课业负担的。建立新的教育质量评价体系是当务之急。在不能一下减轻学生过重课业负担的情况下,可以用有意义负担的来替换低效的负担。,美国奥巴马政府推出庞大的教育改革计划,举措包括提高学生成绩、鼓励学生在数学和科学领域取得突破、改善教育失败的学校,力争实现“人人享有优质教育”的目标和理念。英国2010年11月发布了教学的重要性学校白皮书2010,公布了包括改革教师培训与招募制度,提出了提高教师质量、向第一线放权等举措。亚洲的日本2008年出台了教育振兴基本计划,新加坡则提出建设“思考的学校,学习的国家”的教育发展战略,一、上海基础教育的转型目标,上海提出“创新驱动、转型发展”,整个城市在呼唤创新、渴望转型。我们办教育的思路、对教育的预期价值也应该实现新的转换。让每个孩子健康快乐成长。,一、上海基础教育的转型目标,在教育价值上,突破对功利价值的过度追求,更加关注教育对“人”本身的价值。在教育质量观上,突破以学科知识传授为主的单一质量追求,更加关注以人的全面而多样发展为特征的全面质量。在教育管理方式上,突破以行政手段为主推动教育发展的方式,更加注重专业化的引领。在培养模式上,突破高度统一的标准化培养模式,更加注重需求导向的个性化、多样化的培养。在教师专业成长上,突破强调掌握学科知识和教学技能,更加注重教育境界和专业能力的提升。,一、上海基础教育的转型目标,从精英教育到大众教育,教育公平体现在什么地方?充分的学习从信息慢速增长到爆炸式增长,课程真空如何消除?多样的学习从大工业生产到创新驱动,孩子的创新素养如何培育?个性的学习从知识单向传递到多通道习得,教学方式如何调整?开放的学习,一、聚焦质量,以人为本(3)二、坚持改革,机制为先(4)三、守正创新,面向未来(5),二、上海基础教育的转型思路,是全面的教育质量观是适应未来挑战的质量观是适合每个不同孩子发展的质量观,一、聚焦质量,以人为本,二、上海基础教育的转型思路,课程是势能,更关注高度、结构、系统教学是动能,更关注宽度、程序、方法,1、继续推进校长课程领导力三年行动计划,二、上海基础教育的转型思路,完善课程方案和课程标准。基于横向(国内外)和纵向(一期二期)课程标准比较研究及实施现状,修订课程方案,重点体现三类课程整体育人的功能,强化学习经历的丰富;各学科课程标准的修订凸显学科核心育人价值,提高课程标准对“基本要求”的描述精度。建立基础教育课程研究中心,凝聚本市、全国乃至境外的高层次专家的力量,持续研究和推进基础教育课程改革。,二、上海基础教育的转型思路,关注三维目标重视一次教学关注设问质量提高作业效益改善师生关系(教育效益与教育权)鼓励教师创新(让每一节课不一样),2、关注教学的有效性,以学定教,先学后教,多学少教,二、上海基础教育的转型思路,改进教学过程。开展新一轮课程标准的培训,加强备课、上课、作业等环节的一致性,促进教学基本要求的有效落实,增强学生的自信心和改善师生关系,提高教学有效性,减轻学生过重负担。推进中小学作业品质提升的实践研究,编制上海市中小学作业设计与实施指南,引领教师根据教学目标、教学内容和学生学习实际,编制解释性强、类型丰富、科学合理的作业,提高作业的效益。推广长宁区作业备案制,逐步推进作业网上公开制度,接受家长和社会的监督,合理控制作业量。,二、上海基础教育的转型思路,改变学校的“封闭”“孤岛”状态,回应家长反映的“学校不民主,缺乏对家长的尊重,缺少与家长沟通方法,有意见没地方反映。”的诉求,推进学校关注学生鲜活的生命在真实的社会环境中的内在需求,关注家长、社会的意见和建议,形成符合教育现代化要求的学校、家庭、社区互动合作机制,提升家长对基础教育的满意度。,美国杰斐逊高中(全美排名第一)的学生,在做卫星,做飞机。但更多的美国人可能是容忍创新,欣赏创新,享受创新。,3、逐步打破教学要求的高度统一性,二、上海基础教育的转型思路,深入推进中小学生创新素养培育工作,探索高中阶段拔尖创新人才早期培养的途径与方法。北京四中(善心与理性),二、上海基础教育的转型思路,信息化带来的学习方式转变全球化带来的教育定位提升人性化带来的个体发展要求城市化带来的教育资源调整,二、坚持改革,机制为先,二、上海基础教育的转型思路,推进教育质量综合评价体系。树立科学的质量观,建立符合全面协调发展、可持续发展要求的科学的质量评价体系。今年下半年起全市试行义务教育质量综合评价办法,借鉴PISA测试和国家教育部学业质量监测的经验,制定综合评价标准和测试框架,把学生的责任感、幸福感、身心健康、学习负担、学习实践经历、学习兴趣、学业水平等作为考察区县和学校育人质量的基本方面,并把评价结果与学生体质健康一并公告社会。,1、建立新的教育质量评价体系,二、上海基础教育的转型思路,中招高招也许需做重大变化高校自主招生北约华约中高职校贯通与高职注册入学学业水平考试与综合素质评价 把招生考试选拔评价与平时的增值评价取向分开来。评价是为了教育增值59分的故事,二、上海基础教育的转型思路,教育本身的目标不是均衡,而是实现不同学生最大的有差异的幸福与发展,因此教育均衡的最高境界是学校都不一样,但都是有特色、高质量的学校,从而实现满足学生充分发展需求的目标。教育公平也不是所有学生接受同样的教育,教育公平的最高境界是不同学生都能获得基于自身潜能的健康发展。创造上海均衡模式,2、以多元化推进均衡化,二、上海基础教育的转型思路,多样化的两个指向:不同学校不同特色的多样化 同一学校课程的多样化 孩子的气质 学校的气质,3、促进高中从分层走向分类,市三女中的剧场课程,二、上海基础教育的转型思路,师范教育改革以校为本的教师培训岗位定编应该是底线,而不是高压线,4、教师专业发展,你不能改变社会,但你可以改变你的学校和课堂教育改革的核心力量在于教师的爱和智慧,二、上海基础教育的转型思路,完善教师资格制度,开展教师资格考试改革试点,严把教师入口关,探索研究新教师准入见习制度,试行在职教师5年一周期的资格定期注册制度。发挥教学、教研、科研、培训在教师专业发展中的综合效益。,二、上海基础教育的转型思路,增加教师收入,上海教师平均收入 美国教师平均收入,77年 40元 1800美圆87年 200元 2000美圆97年 1300元 2500美圆07年 5000元 3000美圆,600倍100倍 20倍 6倍,让更多的好人来做教师,提高教师工资和小班化,二、上海基础教育的转型思路,保持严谨刻苦、基础扎实的学风呵护社会和家庭尊师重教的氛围剔除无效、陈旧的负担增加自主、选择的空间,三、守正创新,面向未来,二、上海基础教育的转型思路,1、落实拓展型课程与研究型课程,更多地开展体育运动、社团活动、动手实践、志愿者活动,更多地利用校外资源。,法国中小学生在周三游览各个博物馆,二、上海基础教育的转型思路,丰富学习经历。两年内在全市所有小学推广“快乐活动日”,每周安排半天时间让小学生开展综合实践活动(包括体育锻炼、社会实践和社会服务、班团队和社团活动、参观考察活动、社会调查和研究活动等),并适时向初中预备年级、初一年级拓展。与长三角地区合作建立中小学生社会实践活动共建共享基地。,二、上海基础教育的转型思路,2、以两纲教育为主线,着重培育孩子的责任感和使命感。,生命教育 在于理解人生的使命民族精神教育 在于精、气、神,韩国孩子在雪地里锻炼,强化课程的整体育人功能。,二、上海基础教育的转型思路,推进学生健康工程。制定和落实学校课程计划公示制度,学校定期汇报“三课两操两活动”落实情况,增加体育活动的运动量,锻炼学生的意志品质;建立“每天锻炼一小时”专项督导和社会监督制度。,二、上海基础教育的转型思路,高中阶段开展国际课程项目试点 推进国际理解教育和教育融合 提高教师的国际化素养 要让上海孩子,在未来全球化的挑战中能为国家赢得竞争力;也要让外国孩子,在未来全球化的舞台中成为中国的朋友。,3、推进基础教育国际化,二、上海基础教育的转型思路,4、开展数字化学习环境试点,二、上海基础教育的转型思路,一是,实施开放教育试点行动,丰富学生学习的“触点”。突破原有以纸质文本为主的学习载体,引入网络和数字终端等新的学习介质和新的课程内容。突破原有教学管理形态,形成弹性学制和高选择度的学习组织形式。,二、上海基础教育的转型思路,学习信息已不再是单一的文本形式,而是图像,音乐,音频以及视频;学习的“触点”也已经发生变化。MIT Open Course Ware,已将1400门本科生和研究生科目全部在网上免费公开,月访问量达到140万。课程将进入超个人化时代,将会出现一个人的书本和课程,从而填补信息与课程间日益增大的鸿沟课程真空。,二是,设计学生学习引擎,触发学生学习动机。引擎之一:让学生从一个消极被动的信息消费者,成为参与构建信息的生产者。引擎之二:游戏与个人学习项目管理等方式,让学生在学习中实现自我价值,认识个人潜力引擎之三:基于思维可视化技术,实现知识归档和思维归档同步实现,从而产生内在的激励性。,思维可视化技术IMMEX,5、充分利用脑科学和新技术,调整教学内容,二、上海基础教育的转型思路,我们正处于教育系统巨大变革的边缘,并非每个人都会为此感到高兴,因为教育的变化,不可能保留所有传统教育中的优点。但社会变化的脚步正迫使我们进化成更能学习、更智慧的人类,我们不可能静等美好未来的到来。未来的教育,已经孕育在当前的教育实践之中,主动创新课程与教学,将是我们创造未来社会和未来人的核心。,结 语,Thank you!,为了每一个学生的终身发展!倪闽景,